消失的文物——觀閣鐘鼓樓

消失的文物——觀閣鐘鼓樓

胡林平

鐘鼓樓座落在砂石村一組,東門口北方的山丘的頂上。沿石灰巷(觀閣正街,濂溪廟農貿市場對面,有一個4米寬,百級石梯的巷道,曾是石灰市場)拾級而上,沿著一條羊腸小路,大約爬三十米,可以看到一個百平米左右的大平壩,從壩上再往北側,爬六七米陡坡,又是一開闊小丘壩子,四周低中間略高(壩子前些年開山取石料己毀大部分)。

上面修有一座攢尖式六角亭,簷角高翹,展翅欲飛,勾心鬥角,飛霞流丹,雕樑畫棟。位於觀閣鎮政府後山北側,亭下方的壁巖上,曾鑿有很多面積不足一平米石神龕,裡面供有菩薩。亭高約6米,樑上懸掛著一口二個成年人都合抱不了的高1.5米的大鐵鐘。

敲鐘的汪老頭,將到整點時,就會準時走到亭子中間山包頂上,舉起手掄起鐵錘敲鐵鐘。每天早上六點開始敲,先急促敲幾下是打鬧鐘,以引起大家注意到點了;接著再有節奏敲幾下,是敲點鐘,報點數,幾點敲幾下。下午六點,天黑了就不再敲。天黑以後就由更夫打更(1950年後就不再打更)。鐵鐘聲音清越宏亮,穿透力強,方圓十里可聞。

鐘鼓樓亭子毀於1964年“四清”。據說,鐵鐘埋在高灘河老水電站作地線。鐘鼓樓西北方,還曾建有"龍門鳳閣"之稱的觀音閣廟(觀閣鎮砂石村一組村民遊開林住宅所在院子,毀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鐘鼓樓的舊址處現栽有一棵黃桷樹,地名也保留了下來,成了觀閣場鎮旁大巖寨山丘的代名詞。山丘上綠樹成蔭,空氣清新,地勢較高,站在山頂處可以把全鎮風貌盡收眼底,成了人們飯後茶餘散步的好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