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解讀24、有兩個天子解釋


孟子解讀24、有兩個天子解釋


9•4 鹹丘蒙問曰:“語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舜南面而立,堯帥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

舜見瞽瞍,其容有蹙。

孔子曰:‘於斯時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識此語誠然乎哉?”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

堯老而舜攝也。《堯典》曰:‘二十有八載,放勳乃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無二曰,民無二王。’舜既為天子矣,又帥天下諸侯以為堯三年喪,是二天子矣。”

鹹丘蒙曰:“舜之不臣堯,則吾既得聞命矣。

詩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舜既為天子矣,敢問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詩也,非是之謂也;勞於王事,而不得養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獨賢勞也。’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如以辭而已矣,《雲漢》之詩曰:‘周餘黎民,靡有孑遺。’信斯言也,是周無遺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養之至也。

《詩》曰:‘永言孝思,孝思惟則。’此之謂也。

《書》曰:‘祗載見瞽瞍,夔夔齋慄,瞽瞍亦允若。’是為父不得而子也?”

譯文

鹹丘蒙問道:“俗語云:‘道德高尚的人,君王不能將他作為臣子,父親不能將他當作兒子。’

舜面南稱王,堯便率諸侯面北向他朝拜,舜的父親瞽瞍也面北向他朝拜。

舜看見瞽瞍,面容顯得極為不安。孔子說:‘在這個時候,天下就很危險了!’不知道這話說得對嗎?”

孟子答道:“不對。這話不是君子所說的,是齊國田野之人所言。堯在年老的時候,舜便攝政。《堯典》上說:‘舜攝政二十八年後,堯才去世,天下之人就像死了自己的父母,服喪三年,老百姓也停止了各種音樂活動。’孔子說:‘天上不會有兩個太陽,人間也沒有兩個天子。’假若舜真在堯死以前便做了天子,同時又率天下諸侯為堯服喪三年,這便真是有兩個天子了。”

鹹丘蒙說:“舜不以堯為臣,我已領受了你的教誨了。《詩經》又說:‘天底下的土地,沒有一塊不是天子的;四海之內的人,沒有一個不是天子的臣民。’舜既然做了天子,請問瞽瞍卻不是臣民,這怎樣講呢?”

孟子說:“這首《北山》詩,不是你說的那個意思,而是說(作者)勤於國事以至於不能奉養父母。他說:‘這些事沒有一件不是天子的事情,卻只讓我一人勞苦。’所以解說詩歌的人,不要拘於文字而誤解言辭,也不要拘於言辭而誤解作者的本意。

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去推測作者的本意,這就對了。如果拘於言辭,那首《雲漢》詩中說:‘周朝剩餘的百姓,沒有一個存留下來。’如果相信了這句話,那就是說周朝沒有存留一個人,(這可能嗎?)孝子的最高境界,沒有超過尊敬自己雙親的事了;尊敬雙親的最高境界,沒有超過以天下來養活自己雙親的事了。作為天子的父親,那是尊貴到了極點;以天下養活雙親,那是奉養雙親的極點。

《詩經》中說:‘永遠地講究孝道,孝道便是天下的法則。’說的正是這個意思。《尚書》中說:‘舜恭敬小心地來見瞽瞍,態度謹慎恐懼,瞽瞍也因之真正順理而行了。’這難道是所謂的‘父親不能夠以道德高尚的人當作兒子’嗎?”

解讀:

根據古代王位繼承的法則“天無二日,民無二王”,舜是堯去世三年後才繼位,瞽瞍作為舜的父親,身份尊貴之極,舜也不存在讓自己的父親給自己跪拜!這些傳言都是經不起邏輯推演的。

按照孟子的讀書方法“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從孟子與弟子鹹丘蒙的對話中,我們就會發現當時的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歪理邪說四起,原來的堯舜禹湯周公一脈相承的道統在時代變遷中崩潰,社會缺乏正義與公義,國與國之間只有強權與吞併,人與人之間只剩下赤裸裸的利益關係,臣弒其君,子弒其父的不可思議的行為時有發生。孝悌尊親的社會風尚受到挑戰與破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