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金融:货币与人类历史的爱恨情仇


导语:


关于历史的推动,从古到今的各界众说纷纭。政治家认为是制度左右了历史;诗人认为是英雄左右了历史;科学家认为科技左右了历史。当然也有人说,上帝安排好了一切。当然笔者不认为上述的说法是错误,但是我们完全也可以认为货币左右了历史。它对历史的影响甚至早于任何制度、英雄和科技。

古代的货币演变

在太平洋中间有一个加罗林群岛,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岛上的人们进行任何交易,都用一种来自另一个岛的大型石头进行结算。由于当时的技术比较落后,无法分割石头所有的交易都是按石头的百分比划分,举个例子:例如岛上的张三想买李四的一头牛,这头牛价值十分之一块石头。那么成交以后,那块石头的百分之十就属于李四了。但是石头还是那里,谁也搬不走。但是岛上的所有人都认同这个石头的百分之十属于李四。

后来这个岛上有一个非常富有的人,他通过不断的交易让一整块石头都属于了他个人,这个人特别高兴把石头通过船运到自己家里。可是中途船沉了,石头掉进了海里。就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石头虽然掉进海底里,但是这个人的财产没有变。全岛人民都认同那块下面的石头可以继续交易。他可以用水下的那一块的石头去购买东西。由此可见,货币的本质不在于他到底是什么东西,而是大家都认同这个东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信用。

古代金融:货币与人类历史的爱恨情仇


在中国,我们会发现我们很多关于经济的汉字都有一个贝字旁。因为我们最早采用的货币就是贝壳。当然国外不靠海的地方几乎都是用贝壳。这个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贝壳地下是不生长的。张三如果想得到贝壳,只有靠生产的东西去换或者去海边捡。但是以那个时候的交通技术,生产东西所耗费时间和精力远低于去海边捡。所以货币得到的所有人的认可,得以在市面上流动。

这一现象持续到出现君主,有了国家的出现,就废除了石头和贝壳。替代它们的往往都是以国王拥有最多的东西,例如布匹,铁等等。古语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国王制度之下所有的土地是属于国王的。地下所产出的铁矿自然也是国王。所以就出现了铜,铁,银等等金属货币。

纸币的出现起源于宋朝,宋朝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朝代,商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商的老百姓非常多,交易变得非常频繁。在今天的四川省,由于不产铜矿只能用铁来铸造货币。铁的稀缺性没有铜的稀缺性强,所以购买力也没有铜强,买同样的商品就需要更多的铁制货币。所以四川商人进行贸易往往需要携带非常多的铁币,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非常困难。所以在四川民间百姓自发印制了一众叫“交子”的纸质货币。用铁币作为背书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进行印制,这就出现了全世界最早的纸质货币。后来发展到其他地区,就演变成了宋朝统一使用的纸质货币成为“会子。”

君主如何通影响历史


货币的出现方便的商品的流通,使得古代贸易得到快速的发展。虽然不断的演变,货币也越具备稀缺性,认可度和法律性。这样一种简单的交易工具在历史的发展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的历史上,王权之上的社会中,一个交易工具既可以是让百姓安居乐业维护国泰民安一剂良药,也可以祸国殃民导致生灵涂炭的一把屠刀。回看历史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建立伟大帝国的优秀君王,他所制定的货币政策都非常好。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位被后世歌颂的君主,当政时的货币政策都是非常完备的,唐太宗所铸的货币“开元通宝”是中国历史上币值最稳定的货币,持续了三百多年的使用。

古代金融:货币与人类历史的爱恨情仇


开元通宝在货币发展史上有非常划时代的意义,取消了此前二十四衡量制而使用了十进制衡量的货币,十两为一钱。开元通宝,径八分(约2.4厘米),重二铢四絫(约4克),即一钱(货币单位或面额一文,一个钱亦即一文钱),每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起用这种新衡制,换算便利,适合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钱币铸造的形制和重量上,开元钱成为唐代以后各代铜钱的标准。开元通宝对货币铸造的重量,尺寸,字体大小都有严格的要求。简单的说,一两货币,放在秤上就是一两。不论是怎么样的身份来交易都不可能把一两当做十两来使用。很好抑制了通货膨胀。开元通宝影响了1000多年的货币形制,钱文模式和十位进制法。

但是当货币政策落到昏庸的君主手里,货币政策就变成了朝廷洗劫百姓的工具。在中国历史上,靠货币手段搜刮民脂民膏的皇帝数不胜数。在《三国志·易志·刘巴传》有这样一段记载:“军备不足,备甚忧之。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价,令吏为官市。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刘备在军费不足的情况下就采取了铸大钱的方式来洗劫人民,他用比五铢钱稍微重一点的金属制造的货币,上面印着一百钱。一个比五铢钱多一点货币去交换百姓手里20个实实在在的五铢钱,朝廷用劣质的货币去购买民间财富。这就造成货币失去信用,购买力下降,百姓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所以刘备在历史上的争议是非常大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货币洗劫在近代史上,以将为首的国民政府对百姓进行了空前绝后的一次洗劫,国民政府通过发行金元券去兑换老百姓手中的黄金和美元。不同于其他朝代的发劣币,其他朝代任何一次发劣币都没有强迫百姓去兑换,而且百姓依旧用劣币去兑换原本的黄金。但是国民政府是下令不允许百姓家里存有任何黄金美元,只要发现一律属于违法行为。搜刮上来的货币全部运到台湾或者当做军费,所以我们今天从各种影视作品里面看到国民军都是非常富裕的。在1948年《益世报》中有这样一段消息:“北大学生自治会16日上书训导长,因公费“不足维持最低之伙食”,要求“公费全部配给免费,副食费亦按官价配售。”在当时金圆券的价值甚至比白纸的价值都低,印有100元的金元券还不如不印那个100元的白纸有购买力。

古代金融:货币与人类历史的爱恨情仇

金圆券


历史上中西方的王国之君几乎都搞过这样的洗劫,老百姓颠沛流离,无以度日只能揭竿而起改朝换代。一个帝国,无论他军事力量如何强大,武器如何先进,只要货币制度混乱就会被瓦解掉。武器军队都是经济制度的衍生品,英国争霸欧洲的武器不是海军而是英镑。战斗帝国元朝的破灭也不被军队打败,而是经济的瓦解。

货币瓦解元朝

蒙古帝国是人类历史上连续版图最大的国家,巅峰时期的蒙古帝国的统治面积接近三千万平方公里。他的建立者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征服者,他征服的领土是亚历山大、拿破仑、凯撒大帝的总和。今天我们所看到亚洲地区和欧洲地区的大部分土地,当年都属于蒙古帝国,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实至名归的战神。他所建立的蒙古帝国就是大元帝国的前身。

公元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位,改国号为“元”。同时征服南宋,统一了中原土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子孙,统治着今天的中原地区、印度地区、中东地区,比英国的殖民地加起来的面积都大。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强大到战无不胜的帝国,最后被一群农民起义扳倒了。在历史上仅仅存在了不到一百年。元朝的毁灭就是笔者上面所说货币崩塌导致的改朝换代。

元朝是由草原民族建立的,从根本上来说属于合伙人制度,征服了宋朝之后就把宋朝黄金分给了联合部落的贵族。后来元朝统治的领土非常大所以不同地区的汇率不同,在元朝时期统治的西亚地区,银子的购买力远远超过在中原地区的购买力,所以手中持有银币的商人和平民更愿意购买西亚的产品,导致中原地区的白银迅速流向了西亚。导致中原地区没有金银,只能用纸币,并且元朝有法律规定市面上的教育必须用纸币。一般来说市面有多少金银,也就是所谓硬通货按照1:1的比例去印制货币流动,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也就是我们现在说金本位。及时不按照标准的1:1去印制也是可以的,1:3或者1:4都没有问题,还可以刺激经济,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杠杆,这个比例也就是我们所说央行储备率。元朝在印制纸币的时候提出了全世界最早“无限法偿”制度。在《元典·户部卷之六·典章二十》有记载道:“随路平淮库官收差办课人等,如遇收支交易务要听从民便,不致迟滞、若有不依、乞取刁蹬、故行阻抑钞法者,取间是实,断罪除名。街市诸行铺户,与贩客旅人等,如用中统宝钞买卖诸物,止依旧价发卖,无得疑惑,徒添价值。其随时诸物减价者听。富商大贾高抬物价,取问是实,并行断罪。”也就是元朝虽然强制性让百姓使用纸币交易,但是百姓随时可以用元朝发行的纸币去换回原本的真金白银。这就极大的增强了元朝纸币的信用性和合法性。老百姓把黄金白银屯在家里没有用,也愿意使用货币。忽必烈在位时,虽然有略微的货币膨胀但是并不严重,经济还是向好的。

古代金融:货币与人类历史的爱恨情仇


公元1294年,忽必烈病逝。草原民族的皇位继承和汉族皇帝的皇位继承不同,汉族一般是世袭制或者禅让制,要不是皇长子继承,要么就有权利继承皇位的人制定某人继承。但是草原民族的皇位继承就非常原始,简单的说就是谁的实力强谁继承。忽必烈一病逝,草原上各个部落的领头人都来争夺皇位,发动政变,短短四十年元朝换了10个皇帝。皇宫内斗必然会烧钱,新的皇帝上位也要给各个王公贵族打点收拢人心。在这个期间,元朝的国库是入不敷出的。

对此元朝的处理方式非常简单粗暴,疯狂征税,短短十几年元朝的盐税增长了20多倍,茶税增长240多倍。商人无法维持生意,值得回家务农。但是农业税也水涨船高,交不起税的农民就只能把土地贡献给国家,国家又把土地分给贵族这就是蒙古的赐田制。第二个方法就是印钱,滥发货币。笔者上面有说到央行储备率,按照一定比例印制纸币是可以刺激经济的。但是元朝的当政者没有储备率这个概念,加足马力印钱,市面上的钱越来越多,购买力就越来越下降,老百姓没有经济来源,好不容易来一点钱缺什么都买不了。百姓没法生活就没办法生产,朝廷和军队所需要的给养就没有了。这一些连锁反应导致这样一个军事大国逐渐瓦解。再后来黄河泛滥,朝廷征用百姓修治黄河,本来就民不聊生的百姓不得不揭竿而起,发动起义,所以我们纵观元朝的历史,元朝所有起义都是农民,后来取而代之的朱元璋也是农民出身。如此能征善战的元朝在历史上存在时间转瞬即逝。元朝的军队可以征服印度,打败中东,占领欧洲,却无法抵抗自身的毁灭。

结语:

类似的故事在三国时期,南北宋,民国时期都发生过。足以看出货币在人类社会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全球贸易的斗争中,美国之所以能在各种国际事件中耀武扬威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美元对于各种战略物资的定价权使美国在经济贸易中占有主动权。美国为了捍卫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发动了多次战争,对欧盟的“科沃索战争”;对中东的“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等等。还有近些年与我国的贸易摩擦都是为了捍卫美元在全世界享有的权利。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2025中国制造”以及“一带一路”的稳步进行,人民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趋势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经济贸易都逐渐被人民币占领。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程。作为炎黄子孙笔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华民族的人民币终将会带着中国的经济占领全世界的主动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