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一模考試成績,距離高考真實成績,到底有多遠?

一般來說,高考一模成績和高考成績有無差距,如有,差距是多少分?高三複習階段,一般都有三次模考,並且是非常正規的全市統一模考,三次模考在重要性上各有偏重: 一模比較注重質量,也就是摸底排查,初步估量高考形勢;二模比較注重效果,也就是瞄準高考,基本確認高考情況;三模比較注重士氣,也就是鼓勁加油,讓考生充滿信心上考場。因此,高考一模成績和高考成績當然有差距,並且差距還蠻大的,具體原因,筆者談三點:

高三的一模考試成績,距離高考真實成績,到底有多遠?

第一、一模是一輪複習結束後的質量檢測,主要目的在於檢測一輪複習的實際效果,同時便於初步估量學生未來高考的基本形勢。談到高三的一模考試就不得不好好說說高三的一輪複習,因為一模考試主要就是針對一輪複習來進行質量檢測的;一輪複習是高三複習中時間最久的,絕大多數學科差不多從高二下學期就已經開始了,有效複習時間歷時七八個月,對高中階段所學統考與選考內容進行全面系統地總複習,主要複習任務是在進一步夯實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前提下,提升學生知識與能力模塊的綜合運用,可以說是“點、線、面、塊”知識的有機結合,也可以說是高中階段各學科全面綜合能力的大提升。簡而言之,一輪複習就是讓高三學生基礎知識更紮實、基本能力更過硬,達到熟能生巧靈活運用的目的;一模就是要考查學生這方面的熟練程度,從而初步估量學校高三學生的整體實力水平,以及與高考要求的差距。

高三的一模考試成績,距離高考真實成績,到底有多遠?

第二、一模試題偏難和偏怪,比較注重知識能力的深度挖掘,主要檢測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和基本能力遷移的水平。一模考試的方向既定,所以試題的內容和形式也必然是儘量向高考看齊的,並且力爭在試題的深度和難度上要突破高考;因此,一般來講,一模考試試卷試題中的難題與怪題偏多,目的就是要考出層次、分出高低,為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的摸底排查工作提供可靠可信的數據信息,搞清楚本屆學生中,究竟整體上有多少學生是一本的苗子、那些孩子是二本的希望、其他學生也就只能走大專了!通常情況下,一模考試結束總結分析完畢,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就該給具體高中學校下“高考指標”了,這個指標包括: 完成任務底線、考多少本科,怎樣獎勵;力爭超越指標多少人,如何獎勵;達不到指標,應該受到什麼樣的懲罰等。所以,任何高中都高度重視一模考試,可能比對高考還當一回事!

高三的一模考試成績,距離高考真實成績,到底有多遠?

第三、一模試卷高於高考試卷的深度,卻少了高考試卷的厚度,更缺乏高考試卷的時效性和綜合。一模試卷試題缺乏厚度和時效性、綜合性,是其與高考的最大差距所在,前文已經說過了,一模考試的目的在於拉開學生檔次,便於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認清面臨的高考形勢,整體上做到“知己知彼”;而高考試卷試題則完全不同,它的目的在於全面考查學生高考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綜合運用,很多試題看似簡單易做,學生往往卻一做就錯,這不僅考的是知識與能力,更考查學生的全面素質,包括了觀察力、記憶力、耐心細緻力、綜合思維能力等,是選拔人才的真正考核和遴選!高考相比較與一模考試,更能體現出: 學生運用所學過的一切知識和能力,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現實問題的實質與要求,並給出正確解答的過程;表現在分數上,很難量化比較,學霸級學生可能沒有什麼差距,普通學生分差30以上是很正常的,學困生可能差距就更大了,應該在50分以上吧!

高三的一模考試成績,距離高考真實成績,到底有多遠?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高三一模成績和高考成績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因為兩者無論在考查目的上、還是在考查內容與形式上,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素質較高、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也許不存在什麼差距,而存在偏科、學習習慣又不好、綜合素質偏差的學生,這個差距可能就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