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類風溼患者,為什麼他吃“白芍”,我卻用“雷公藤”呢?

同是類風溼患者,為什麼他吃“白芍”,我卻用“雷公藤”呢?

相信國內不少風溼病醫生都有這樣一種感受,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喜歡詢問別人的用藥為什麼與自己的不同,如:“別人用甲氨蝶呤,我為什麼用來氟米特”;“別人用硫酸羥氯喹,為什麼我用柳氮磺胺吡啶”;“別人用激素,為什麼我要用生物製劑”等等。同樣作為治療中最為常用的植物類藥“白芍”與“雷公藤”也常被患者比較。同樣是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為什麼他用“白芍”,我卻用“雷公藤”呢?


同是類風溼患者,為什麼他吃“白芍”,我卻用“雷公藤”呢?


其實醫生為患者選擇抗風溼藥是有充分醫學依據的,需要考慮諸多因素,如病情輕重程度、是否存在併發症、患者性別年齡及身體狀況、不同抗風溼藥的作用特點等,在“白芍”與“雷公藤”的選擇上也是如此,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


同是類風溼患者,為什麼他吃“白芍”,我卻用“雷公藤”呢?


1.“雷公藤”是“老藥”,“白芍”是“新藥”


植物類抗風溼藥物是我國風溼病特有的抗風溼藥物,植物藥來源廣泛,自古以來就是作為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重要手段。


上世紀80年代起雷公藤多苷片就逐漸進入我國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中,並在運用中得到推廣,有關其有效性、安全性、不良反應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而白芍總苷膠囊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植物抗風溼藥物,其在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中運用歷史要短於雷公藤多苷片。


因此,“雷公藤”是“老藥”,“白芍”是“新藥”,二者在醫生與患者群體中認知度、普及度均存在不同,有的地區可能有雷公藤多苷片,但無白芍總苷膠囊。


同是類風溼患者,為什麼他吃“白芍”,我卻用“雷公藤”呢?

雷公藤

同是類風溼患者,為什麼他吃“白芍”,我卻用“雷公藤”呢?

白芍


2.“雷公藤”與“白芍”治療作用各有特色


雖然同為植物類抗風溼藥,但雷公藤多苷片與白芍總苷膠囊在治療作用上也各有特色。首先,二者均可抑制滑膜細胞增殖,減少促炎細胞因子產生,改善關節腫痛、晨僵等症狀。


同是類風溼患者,為什麼他吃“白芍”,我卻用“雷公藤”呢?

其次,白芍總苷膠囊還可對抗四氯化碳所致的小鼠肝損害,改善肝細胞變性及壞死,因此對肝臟具有保護作用,臨床中與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等抗風溼藥聯用,既可提高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效果,又可降低藥物性肝損傷的發生率。雷公藤多苷片除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外,還可用於腎炎、腎病綜合徵的治療。


3.“雷公藤”與“白芍”不良反應不同


雖二者均為植物類抗風溼藥,但在不良反應上也多有不同。雷公藤多苷片存在著女子月經紊亂、月經量少或閉經,血細胞減少,皮疹等不良反應。由於可造成女性月經紊亂、月經量少或閉經,因此絕經前女性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苷片要慎重,絕經後女性患者使用則一般無此不良反應。


白芍總苷膠囊不良反應整體較少,不會對女性月經造成影響,但部分患者服用後會出現大便次數增多及質稀軟,雖然其中大部分患者這一情況會自行改善,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因不耐受而停藥。


由此可見,雖然“雷公藤”與“白芍”都是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常用藥物,但白芍總苷膠囊是從中藥白芍中提取,雷公藤多苷片是從中藥雷公藤中提取,這也就決定了二者在作用機制、不良反應等方面均存在差異,這些差異正是醫生在選擇運用時的參考因素。


其實類風溼關節炎患者不必過度關注他人與自己用藥方案不同,因為不同的患者病情特點不一樣,對藥物的反應性也有差異,這些都會影響對治療藥物的選擇。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只要能遵醫囑系統規範用藥,並定期複查相關指標,不擅自換藥減藥停藥,一般都能保證病情穩定。


如有異議 聯繫刪除

同是類風溼患者,為什麼他吃“白芍”,我卻用“雷公藤”呢?

大家好,我是韋尼醫生,希望我在這裡分享的所學所知可以為大家的健康提供幫助。請大家持續關注我,我會每週為大家分享一些健康知識。如有疑問,歡迎大家在後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