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降到什麼水平才能遠離尿毒症呢?不是全要轉陰!

尿蛋白是腎病患者難以揮去的夢魘,也難怪長期尿蛋白能明顯加快腎小球濾過率的下降速度。因此,在腎內科臨床,尿蛋白的治療至關重要!

根據不同腎病病種的發病部位、輕重程度的差異,並不要求所有類型的腎性尿蛋白都必須轉陰,如果就是為了轉陰而增加用藥量,結果往往得不償失。

尿蛋白降到什麼水平才能遠離尿毒症呢?不是全要轉陰!

那問題就來了,就單一腎病病種而言,到底治療到什麼程度,我們就能認可了呢?

一、小於3.5g

(1)膜增生性腎病

(2)膜性腎病

對於這兩種腎病,我們除了要關注尿蛋白的情況外,還需重點關注病發症情況。其中膜增生性腎病併發生最多、預後很差,而膜性腎病很易併發血栓。

尿蛋白降到什麼水平才能遠離尿毒症呢?不是全要轉陰!

二、小於1g

(1)IgA腎病

(2)重度系膜增生腎病

(3)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

上述三種腎病的病理類型本身較重,經治療尿蛋白能控制在1g以下,對腎功能的影響會小很多。

尿蛋白降到什麼水平才能遠離尿毒症呢?不是全要轉陰!

三、小於0.5g

(1)中度系膜增生腎病

臨床上對腎病的遠期預後評估調查發現,尿蛋白定量在0.5g以下是不會對腎臟功能產生明顯損傷的,而中毒系膜增生腎病尿蛋白強行降到0.15g,預後情況可能更差。

四、完全轉陰

(1)膜性一期腎病

(2)微小病變腎病

(3)紫癜性腎炎

(4)輕度系膜增生腎病

這些腎病,要不就是疾病並沒有發展到很嚴重的程度,要不就是病理類型要好,有效治療後尿蛋白定量下降到0.15g以下,甚至完全轉陰的可能性很高。

尿蛋白降到什麼水平才能遠離尿毒症呢?不是全要轉陰!

五、尿蛋白,沒那麼重要了

(1)狼瘡性腎病

(2)糖尿病腎病

狼瘡性腎病處在活躍期時,病情勢頭很兇猛。而糖尿病腎病在西醫領域幾乎無藥可治,醫生只有控糖降壓。而臨床上雷公藤倒是有一定的對抗糖腎進展的作用,但原因不明。

這兩種腎病的治療應以原發病為重點,核心原則在於避免進入尿毒症或其他器官衰竭期,尿蛋白只能退居二線了。

尿蛋白降到什麼水平才能遠離尿毒症呢?不是全要轉陰!

如有腎病預防和治療的問題,不妨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