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診斷和處理要點,以及健康指導

類風溼關節炎是以對稱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見於中年女性。

一、診斷要點

①晨僵:至少1小時(≥6周);②3個或3個以上關節腫(≥6周);③腕、掌指關節或近端指間關節腫(≥6周);④對稱性關節腫(≥6周);⑤類風溼結節;⑥手X線改變;⑦類風溼因子陽性(滴度>1:32)。以上7條中具備4條或以上者,即可診斷。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診斷和處理要點,以及健康指導

二、處理要點

1.非甾體抗炎藥 常用消炎痛、奈普生、芬必得等,一般只用一種。主要副作用是胃腸道粘膜刺激和對腎、肝的毒性作用。

2.慢作用抗風溼藥 包括抗瘧藥、 金製劑、D青黴胺、柳氮磺胺吡啶、雷公藤製劑、甲 氨蝶呤、環磷酰胺環孢素A、硫唑嘌呤等,可改善病情。由於副作用大,由專科醫師指導用藥較妥。

3.糖皮質激素嚴 格掌握適應症和密切臨床觀察下使用,對控制病情重、進展快的炎症有一定幫助。由於慢作用抗風溼藥起效較慢,可使用激素作為過渡用藥,2一3個月後,再逐漸減量,緩慢撤除。一般用小劑量,即< 10mg潑尼松的劑量,每日1次,根據病情短期內增減。

4.外科治療滑膜切除術能減輕關 節疼痛、腫脹,防止軟骨破壞,但有的患者術後滑膜又增生。對晚期病例可行關節成型術或人工關節置換,以矯正畸形,改善關節功能。

5.理療對改善關節的症狀有一定的作用。

三、健康指導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診斷和處理要點,以及健康指導

1.類風溼關節炎早期經積極合理治療是可以治癒的,中晚期治癒較難,所以一定要儘早診斷治療。由於病程長,病情緩解和活動交替,-定要堅持正規治療。

2.不能濫用糖皮質激素。

3.警惕藥物的副作用,定期檢查血象、肝腎功能等。

4.定期檢查雙手及腕關節X線正位片,作為判斷病情進展、治療效果的依據。

6.轉診原則

(1)診斷不清者。

(2)需用慢作用抗風溼藥、糖皮質激素者。

(3)需手術者

(4)有關節外臨床表現需進一步檢查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診斷和處理要點,以及健康指導

不知大家看完之後,對於以上所說的這些內容,你還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和想法呢,不妨留言告訴大家,若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幫忙點贊 、轉發、收藏、和評論哦,你的每一個點贊,每一次分享對我是一次極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