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信弃义or电影鬼才?徐峥又被骂上了热搜。

得,在一堆和疫情有关的词条中,徐峥再度被骂上了热搜。

背信弃义or电影鬼才?徐峥又被骂上了热搜。

这次开骂徐峥的是当初靠着《追梦演艺圈》一举封神的毕志飞导演。

这不是徐峥第一次被骂,但也不是第一次被骂上热搜,有关徐峥和他背后的欢喜传媒董老板补课链接在这里——

徐峥被骂,冤吗?

今天我们聊聊徐峥和董老板的故事。

徐峥在今年的春节档做了两件不守规矩的事,一件是将电影提档破坏了院线从业人员的年夜饭,另一件则是将因为疫情在春节档院线撤档的电影《囧妈》打包卖给了字节跳动,走了网络首发变革之路。

这两件事情让徐峥成了院线的“公敌”,也让字节跳动在流量上赢了和春晚合作的快手和阿里,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人思考起了未来流媒体所带来的变局。

2020年1月20日,毕志飞首次开腔喷徐峥是因为他提档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导致了影院工作人员加班,但用词尚算婉转。

背信弃义or电影鬼才?徐峥又被骂上了热搜。

1月23日,因为疫情的关系,春节档电影全部撤档,当时毕志飞还点赞了包括《囧妈》在内的七部电影。

背信弃义or电影鬼才?徐峥又被骂上了热搜。

1月24日,在《囧妈》转线上播出后,浙江省电影行业谴责了《囧妈》的网络首播,毕志飞站的是院线方。

背信弃义or电影鬼才?徐峥又被骂上了热搜。

1月25日,毕志飞将《囧妈》转网络首播的事情看作是为了维护自身而不管他人利益的失信行为,认为《囧妈》转网播的行为坏了规矩——违反《影片分账发行放映合同》、擅自单方面变更的“失信”、扰乱行业的行为。

背信弃义or电影鬼才?徐峥又被骂上了热搜。


背信弃义or电影鬼才?徐峥又被骂上了热搜。

到了1月26日,毕志飞骂徐峥骂得更大声了。

背信弃义or电影鬼才?徐峥又被骂上了热搜。

骂的主要有两点:

一是违反合同和违背道义,反正就是损害到了广大院线方的权益;

二是抨击了徐峥方面的网络公关引导了群众,以损害广大院线方的利益全了自己的名利双收。

1月27日,毕志飞对徐峥的抨击从失信直接上升到了对他人品的质疑,用来佐证自己观点的是徐峥《泰囧》的侵权官司和徐峥醉酒殴打偷拍弱小女记者的事情。

背信弃义or电影鬼才?徐峥又被骂上了热搜。


背信弃义or电影鬼才?徐峥又被骂上了热搜。


背信弃义or电影鬼才?徐峥又被骂上了热搜。

既然说到了这里,那我们一件一件来掰扯一下。

背信弃义or电影鬼才?徐峥又被骂上了热搜。


先说徐峥的《人在囧途》官司和醉酒打女记者的事情。

徐峥的成名作是搭上了文化市场改革顺风车的《春光灿烂猪八戒》,在拍这部剧之前,他已经是上海话剧届有了些名气的话剧演员,还凭借过《股票的颜色》拿过第十届白玉兰戏剧奖最佳男主角。

《人在囧途》的班底是叶伟民和文隽,但在拍片时徐峥其实才是剧组的实职导演。


导演叶伟民在采访中盛赞徐峥是个创作型的演员,给他提供了非常多的的帮助,在剧本层面都做了很多的丰富,变得更容易让内地观众所接受。

但在拍《人在囧途2》时徐峥和制作方没有谈妥,于是就有了后来另起炉灶打官司的事情。

背信弃义or电影鬼才?徐峥又被骂上了热搜。


《泰囧》是徐峥第一次尝试自编自导自演,电影的资方不好找,后来还是光线投给了他3000万。

这里光线的线是刘仪伟给徐峥牵的,在此之前,刘仪伟还给徐峥牵了“呼叫转移”系列的线。

后来这部电影大爆,12.5亿的票房收入让徐峥和光线都赚得盆满钵满。

保守估计,光线以3000万撬动4.65亿分账(光线传媒的官方公告信息),徐峥个人收入应该在4000万左右。

因为《泰囧》,徐峥拿到了资本圈向他主动递出的橄榄枝,这才有了他后来和董老板的故事。

但副作用是,他惹上了《人在囧途》的官司。

电影《泰囧》的5家出品方以及徐峥被《人在囧途》的版权方被武汉华旗影视告上法庭。

最后,最高人民法院认定《泰囧》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徐峥及5家出品方光线传媒、真乐道公司等被判向《人在囧途》版权方武汉华旗影视公司赔款500万元。

这里的不正当竞争主要是在于当时片方利用了《人在囧途》去宣传,而武汉华旗也因此失去了一个开发系列作品的机会,毕竟《人在囧途》这个IP一开始并不是徐峥的,但现在却成了徐峥的一块个人招牌。

再说新人导演的问题。

徐峥这些年和宁浩扶植了不少新人导演,徐峥在这些新人导演剧组中大多担任主演、监制的角色。

这里涉及到一个剧组话语权的问题,在传统的剧组中,导演和监制是两个权力中心——

影评人周黎明说过,“制片方经常对外宣称的剧组和睦,其实这种情况绝对是少之又少。如果有媒体报道说某个剧组的重要成员因为身体不适而退出剧组,其实都是剧组内部权力斗争的结果。”

但在新人导演的剧组里这个问题就会很好解决。

《幕后玩家》、《后来的我们》、《超时空同居》、《我不是药神》等电影的背后都有徐峥的身影。

至于影视圈里的桃色绯闻,师姐相信拍过《逐梦演艺圈》的毕志飞导演看得远比我们多。

再说徐峥打女记者的事情,徐峥在这件事中动手打人绝对是过错方,但当时有关这件事也有很多的争议点,比如毕志飞口中的那位155个头的柔弱女记者其实是一位深夜还在跟拍明星的女狗仔。

当时徐峥给出的理由是太恐惧。

圈内明星对狗仔们的态度一直都是深恶痛绝的,比如陈冠希反采访狗仔爆粗口竖中指、周杰伦言语不善回怼狗还写下《四面楚歌》讽刺狗仔、陈羽凡被跟崩溃拿高尔夫球棒砸狗仔车窗、李亚鹏因狗仔拍李嫣直接动手锁喉、姜文也因为孩子偷拍和狗仔动过手……还有林更新、胡彦斌、孙艺洲等人多次怼狗仔……

当然这依旧无法成为洗白徐峥动手打人的原因。

好,说完了这些,最后我们再说说欢喜传媒和横店影业的事情。


背信弃义or电影鬼才?徐峥又被骂上了热搜。


欢喜传媒和横店影业签的不是对赌协议,而是保底协议,这是两码子事。

什么是对赌协议呢?

如果是对赌协议,欢喜传媒需要在票房不足24亿时“自掏腰包”赔偿横店影业。

但欢喜传媒和横店影业这次签的是保底协议,所以在《囧妈》在还没上线时就已经因为这份保底协议拿到了不低于6亿的保底收益。

以《囧妈》2.17亿元的投资(欢喜传媒公告数据)来看,欢喜传媒无论选择那一种都是稳赚不赔的。

现在问题就在于,欢喜传媒和花了1.5亿宣发费用的横店影业是怎么算那笔账的,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吃相的问题。

保底协议和对赌协议的区别还是不小的,所以网友骂的时候也不要骂错了,不要上来就说24亿对赌协议。

从他们和横店影业签的保底协议来看,欢喜传媒方面一开始的确是想走院线的,只是随着国内大环境的变化,资本桌上的话语权也紧跟了形势。

字节跳动真的是互联网浪潮中专注做内容的一朵奇葩(不是一般的会走捷径),而欢喜传媒在内容方面的布局和字节跳动的很多操作都是不谋而合的,所以这两家会合作,师姐我并不意外。

而在这场资本博弈中,欢喜传媒和字节跳动之间的后续有关“首映”的长视频内容合作对院线的冲击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才是我们一众吃瓜网友们必备功课,尽管当一个知晓自己命运的韭菜并不是一件愉悦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