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刘娥?

dddddddc_


评价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刘娥有一句最为精警,那就是: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翻译一下,就是刘娥有吕雉武则天这样的才能,却没有吕雉武则天这样的恶行。

刘娥不见得没有模仿武则天的想法,她曾经在上朝时询问群臣:

唐之武后是什么样的女主?

也有大臣投其所好,奏请刘娥『行武后故事』或献上《武后临朝图》。

但是当其他大臣指出武则天是差一点就断送了大唐江山社稷的罪人,并质问她如果行武后故事又将置当今皇帝即宋仁宗于何处之后,刘娥知难而退,表态自己不会做这种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富弼后来上书给宋仁宗表示章献明肃皇后最终没有像唐代武则天那样谋朝篡位全赖忠臣的救护,这个因素不能说没有,在宋朝的政治和舆论环境下,刘娥确实也有『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命』的一面,但是总体而言是刘娥自己能够克制自己的野心和欲望。

刘娥临朝称制,是真宗朝向仁宗朝过渡的重要中间环节,她治国理政成绩卓著,除了大权独揽之外,对待并非亲生儿子的仁宗也没有什么慢待,从这个角度,『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说得非常准确。


谈古论金


她本是天涯歌女,因生活窘迫被丈夫卖入王府,因为命运的垂青,最终竟成为宋朝最有权势的太后,还差点儿步武则天后尘,成为中国第二位正统女皇。这位无比传奇的女性,便是戏曲《狸猫换太子》中的邪恶女主、北宋章献明肃皇后刘娥。


刘娥出身将门,父亲刘通在宋太祖时曾担任虎捷都指挥使,因转任嘉州刺史的缘故,所以举家迁往四川,若干年后生下刘娥。刘娥虽然出身很好,但命运却是异常悲催,还在襁褓之中时便接连失去双亲,成了孤儿。刘娥的外婆家看她可怜,便将她收养过来。



可寄人篱下的日子毕竟不好过,所以刘娥年纪稍大一点便成了歌女,穿行于酒肆瓦栏间卖艺谋生,因为歌声婉转动听、善于播鼗(音桃,类似于拨浪鼓),很受市井百姓的欢迎。再稍大一点后,刘娥便被许配给银匠龚美为妻。龚美为谋求更好的生活,便带着刘娥离开四川到京师汴梁做生意。


可汴梁居大不易,而龚美的银铺又经营不起来,所以在愁苦无计之余,便把刘娥标价转卖。恰好,太宗第三子、韩王赵元休的属下张耆看到龚美卖妻的一幕,觉得她姿色甚美,便把她买回去献给主子。结果赵元休对刘娥一见倾心,就此把她留在府中(“龚美以锻银为业,纳邻倡妇刘氏为妻,善播鼗。既而家贫,复售之 。张耆时为襄王宫指使,言于王,得召入宫,大有宠。”见《涑水记闻·卷六》)。



赵元休(成为太子后改名为赵恒)天天跟刘娥腻在一起,时间一长便憔悴消瘦,太宗得知缘由后大怒,下令将刘娥赶出王府,并给儿子纳名将潘美的女儿为妃。赵元休不敢抗命,只好将刘娥秘密安置在张耆的府中,并时时与之私会,这过程前后持续了十来年时间。


至道三年(997年),太子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真宗即位没多久,便把刘娥召入宫中,虽然暂时没有给她名分,但天下人都知道刘娥是皇帝喜欢的女人。刘娥隐忍七年后终于等到“出头”之日,于景德元年(1004年)被册封为美人,随后又晋升为修仪、德妃,所受宠遇冠绝后宫。8年后,真宗不顾群臣反对,毅然册立刘娥为皇后。这一年,刘娥44岁。



刘娥虽然是一介女流,但聪慧有见识,经常帮助真宗处理奏章。刘娥批阅奏章时经常引经据典,拟出的建议也非常适当、实际,由此越来越被真宗倚重、信任,但同时也让她得到控制朝政的机会(“凡处置宫闱事,多引援故实,无不适当者。帝朝退,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之。周谨恭密,益为帝所倚信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九》)。


随着刘娥的权势一天天增大,朝廷内外关于她想做女皇的质疑声越来越强。真宗为最大可能的消解皇后权威,便授意宰相寇准起草奏章,准备让太子监国。不料此事尚未实施,刘娥便提前得到风声,于是联合寇准的政敌丁谓发动反扑,逼使真宗撤回初议,并矫诏将寇准远贬。寇准一倒台,朝廷内外在没人敢反对刘娥,大家眼睁睁的看着她走向至高权位的“不归路”。



1022年,真宗驾崩、仁宗继位(仁宗赵祯是宫女李氏所生,不是刘娥的儿子),按照遗诏的命令,尊刘娥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太后处分。由此,刘娥成了帝国实际上的主宰。刘娥上位后,视最高权力为禁脔,容不得旁人置喙,为此先后贬斥宰相丁渭、曹利用,把朝廷里里外外全换上自己的心腹。此时的大宋朝,俨然成了刘娥的“私产”。


刘娥大概是很想做女皇,为此她曾两次身穿帝王冠冕,接受尊号、祭祀太庙,俨然就是真皇帝。可正当天下静待新女皇诞生时,刘娥却突然来了个“急刹车”,向天下昭告自己并无篡逆之心。究其本因,是刘娥很清楚一意孤行会遭遇的舆论压力,况且她既无子嗣,又无亲戚,就算是称帝建国,百年之后依然没有“接班人”,即使称帝也没有多大意义。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在执政长达11年后,皇太后刘娥薨逝,虚龄六十六岁,死后陪葬宋真宗永定陵,谥号章献明肃皇后。刘娥执政时颇有作为、屡施善政,所以后世作史者赞颂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这恰是对她一生最精准不过的评价。


史料来源:《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涑水记闻》


文史砖家


  刘娥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奇女子。纵观其一生,主要有三奇:

  其一,与宋真宗的爱情堪称传奇。

  刘娥与宋真宗之间有真爱,并且这份真爱从少年时相遇一直维持到两人去世。之间偶尔有些波折,但是瑕不掩瑜。

  两人初见时,宋真宗尚是皇子,而刘娥则是一个银匠的妹妹。

  刘娥本是四川人,因家贫跟随银匠龚美来到京城。也有版本说,刘娥就是龚美的妻子。

  那一年,身为皇子的赵元侃(宋真宗)府里选侍女,龚美在皇子府打造银器,见到了招聘通告,很是心动,于是就劝说刘娥去试一试。结果刘娥立刻被选中,并从此获得了赵元侃的欢心。

  之后,因赵元侃过于宠爱刘娥,甚至要娶刘娥,引发乳母不满。在宋太宗亲自下令干涉下,赵元侃不得不将刘娥赶出府邸,迎娶了名门之后郭氏(郭氏为乳母亲眷)为夫人。

  刘娥被赶出后,赵元侃把刘娥安排在心腹张耆家中。刘娥每日苦读典籍,为日后从政做了准备。

  一晃十多年过去。在刘娥的谋划下,赵元侃终于登上帝位。称帝之后第一件事情,赵元侃(宋真宗)就将刘娥接入宫中。

  两人从十五岁相爱,一直到最后宋真宗五十五岁去世,有着四十年的爱情。在宋真宗去世之后,为了报答宋真宗的信任,也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刘娥一直悉心辅佐宋仁宗,直到自己去世。

  其二,刘娥处事的态度堪称传奇。

  许多宠妃一旦受到皇帝恩宠,就骄横跋扈,刘娥则全不如此。

  刘娥寄居在宋真宗一个贴身侍卫张耆家中,她从不摆主母架子。张耆让自己的妈妈和妻子去服侍刘娥,刘娥却总是称张耆之母为母,张耆之妻为姐,彼此相处极为和睦。

  入宫之后,宋真宗抛下许多年轻妃嫔,专宠三十来岁的刘娥。刘娥多次劝宋真宗去找皇后,找其他妃嫔,让宋真宗很感动。

  当郭皇后之子病重时,不少妃嫔都暗自称快,可是,刘娥却在大冷天夜夜祷告,为小皇子祈福。郭皇后本来对刘娥夺走丈夫的宠爱心生怨恨,可是,相处数年下来,却被刘娥深深感动。在临终之前,郭皇后终于下令赐予刘娥美人身份,并留下懿旨,让刘娥继任皇后。

  可是,刘娥却以自己没有功德为由,拒绝成为皇后。

  当然,刘娥这么做,也是考虑到宰执大臣必然反对。果然,以副宰相赵安仁为首的大臣,以刘娥出身微贱为由,不同意封后。

  刘娥毫无怨言,还劝说宋真宗不要生气。

  后来,在刘娥与宋真宗的联手布局下,刘娥借腹生子,有了小皇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

  在有了儿子之后,大臣无法再反对,刘娥终于封后。封后之后,刘娥不但善待那些反对自己的大臣,并且善待宫中其他妃嫔,像生下宋仁宗的那位李宫女,就一路升迁到了宸妃,并且还生了一个公主。在当时的后宫序列中,成为第三人。

  其三,刘娥治国之才堪称传奇。

  史家评价刘娥: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就是说刘娥的政治才干,不输给吕雉、武则天,可是在德行方面却远远超过。

  有关刘娥才干的故事有许多,她垂帘听政之时,内有权臣当道,外有敌国蠢蠢欲动。可是,在她软硬兼施之下,把持朝政的枢密使曹利用,很快就被其扳倒。在刘娥的手中,启用了一大批能臣,尤其是将宋仁宗一朝政治推上巅峰的名相吕夷简,就是刘娥挑选并推上宰相高位的。

  在刘娥晚年,有些官员为了拍马,怂恿刘娥称帝。刘娥多少也有些动心。不过,最终她还是放弃了野心。

  朝中有人唱赞歌,自然也有人说反话。像范仲淹,就多次上书批评刘娥,说她把持朝政,皇帝已经成年,太后依然不放权等等。

  刘娥对于这类大臣,虽然将他们赶出京城,却并没有贬官流放,而是让他们远离政治漩涡中心。因此,像范仲淹,一方面对刘娥很不满,另一方面对刘娥又很敬佩。

  刘娥去世之后,宋仁宗一度误会刘娥害死了自己亲生母亲,范仲淹就跳出来为刘娥打抱不平,说若无刘娥,根本就没有大宋朝的安定局面。

  事实也正是如此!


叶之秋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皇帝下令册封德妃刘娥为皇后,此时距原皇后郭氏去世已5年。

因为真宗此时唯一的儿子赵祯是刘娥“所生”,所以许多大臣反对刘娥为后,也是无计可施。真宗令其草拟册封诏书,宰相丁谓找到学士杨亿,让他起草写诏书,杨亿不干。

丁谓说:“大年(杨亿字)啊,做好这件事,荣华富贵就不在话下喽!”杨亿说:“这种荣华富贵,不要也罢!”

真宗没办法,便找其他人写这官样文章。

真宗的后宫妃子众多,可他独宠刘娥。只是刘娥出身低微,大臣们因而都不认可此事。刘娥也是千辛万苦才登上皇后之位。

和汉朝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一样,刘娥也是个超级女强人。

01

刘娥本是川妹子,祖上也阔过。父母早亡,她便寄人篱下,小小年纪就成了街头歌女,长得天仙一般,唱得好歌,还有一手拨浪鼓绝活。

到了婚配的年纪,刘娥嫁给了当地的银匠龚美,后随夫来到京城,开始了“北漂”生活。

讨生活不易,龚美混不下去,还打算把刘娥卖了。龚美还让她主动认识些豪门管家类的人物,看能不能借机多赚点钱。其中就有宋太宗第三子赵元休的管家张耆,张耆见刘娥这个小姑娘冰雪聪明,于是把她推荐给了赵老三(赵元休)。

赵元休是含着金钥匙出身,见到的女人大多规规矩矩,三从四德,都似木头人。突然见到个酸爽脆甜的妹子,一下子被勾了灵魂,喜欢的不得了,没日没夜地和刘娥厮混在一块。

王府中的其他女人,自然没少喝醋,个个拉着脸,能有多长就有多长。

一天,宋太宗见到三儿子:“老三,你怎么瘦了这么多,脸色也不好。”

把王府乳母找来,责问:“ 老三怎么这么憔悴啊?年轻人不应该这样啊!他身边都是些什么人?怎么回事?”

乳母和王府的其他女人早就对刘娥恨得牙根痒痒,正好告状:“都是那个狐媚女人做的好事......”

太宗大怒:“皇家岂容这样的野女子,给我轰出去。”

小赵不敢违令,但又真心不舍,便偷偷地把刘娥送到张耆家,隔三差五来个小小的幽会。

张耆也是个明白人,脑袋不长尖儿的人,也做不了官家不是。

张耆命令家里人好好伺候着这位小主子,自己干脆到外面买了宅子,也不回家住了。

02

宋太宗去世,小赵三继位,改名赵恒,就是宋真宗。宋真宗迫不及待的把刘娥接进宫里,只是没有名位。

这皇后、贵妃、大臣,哪个她都惹不起。但刘娥非常聪明,“宫斗”斗不过,抱大腿总是可以的吧。刘娥和杨淑妃成了好闺蜜,亲如姐妹。

刘娥混得风生水起,也是苦尽甘来,富贵荣华于身。

刘娥非忘恩负义之人,她认前夫龚美为兄,并改“龚美”为“刘美”。在刘娥的关照下,刘美成了一财主。张耆更是官运亨通,一路提拔。

当年小两口离开老家路过夔州之时,穷得吃不上饭,那时候,一个破庙的老和尚曾接济过他们。刘娥便派人,重建寺庙,要修得富丽堂皇,以报恩人。

可是这座庙正好在长江边上,江中有条蛟龙一直捣蛋,庙宇一直建不起来。

刘娥派人把数万斤铁水倒进江中,蛟怕铁,这才把寺庙盖起来。

经过难,吃过苦,刘娥自是懂得感恩之人!

刘娥在宫中逐渐站稳脚跟,那群女人也都知道她是皇帝真心之人,何况刘娥凡事一向低调,为人谦和,大家对她也很好。

后,刘娥封为德妃。

到了景德四年(1005),郭皇后去世,这个空缺的位子,就是一场宫斗大戏的开端。

刘娥却表现的的不急不燥,进退有招。

和平时一样,刘娥一心都放在宋真宗的身上,只字不提皇后的事,二人感情也是日以增进。

某一日,宋真宗提议“刘娥当皇后”,却遭到众臣反对。

寇准、王旦这些儒家老臣表示坚决反对:“德妃出身低微,又是改嫁的女人,怎么能当皇后?”大臣赵安仁直接推举出身高贵的沈才人当皇后。

提后一事,一时夭折。

某一天,宰相丁谓装成一点事也没有的样子,对宋真宗唠叨到:“赵安仁这人不错,为了报答老沈(沈才人的老爸)的知遇之恩,也是用心良苦啊!”

真宗暗自偷笑,也不讲话。至此,沈才人想当皇后,没戏了,一丁点也没了。

看好时机的刘娥,也开始暗自行动了。

大中祥符三年(1010),刘娥借机让自己的侍女小李陪皇帝睡觉,一不小心就怀上了,还是个带把的,正好随了刘娥的心愿。

刘娥和真宗二人一顿耳边语,决定对外宣称这孩子是刘娥生的儿子。

且说真宗前面的几个儿子都夭折了,这个儿子基本就是未来帝国的接班人,铁板钉钉的事了。

之后,刘娥把这儿子交给了闺蜜杨淑妃代为抚养。

于1012年,宋真宗册立刘娥为皇后。

03

宫斗戏如今很火,大家应该了解,这装满各路妃子的后宫就是个小朝廷,人多食杂。可刘娥掌管三宫六院之时,个个都整得服服帖帖的。

说到小皇子的生母侍女小李,她当然不敢提起儿子一事,一直本本分分。皇后刘娥对她也是相当照顾,后小李册封为李宸妃。

虽说“强唐弱宋”,可是宋朝的皇帝工作都很勤劳。每当宋真宗加班的时候,刘娥都陪在身边,除了照顾真宗的起居之外,对政务也很有见识,逐渐成为真宗的有力助手,这一点和唐高宗与武则天一个样。

真宗也感到刘娥的政治智慧和不凡能力,即依赖她又堤防她。待宋真宗去世,小皇帝上台,母后刘娥垂帘听政,走上前台。

真宗在世之时,正副宰相寇准、丁谓,一人一帮,斗来斗去,结果是寇准败,丁谓胜。

丁谓是个权谋高手,刘娥也不是个乖乖女。刘娥趁机抓住丁谓的把柄,将其罪行一一示众,最终罢免了丁谓宰相之位。

从此,刘娥大权独掌,威震天下。那时小皇帝宋仁宗才十来岁,是个听话的乖娃娃,对刘娥言听计从,而刘娥对权力的欲望也渐渐膨胀。

一天,她问众臣:“武则天是什么人?”意有所指。

鱼头(有刺)鲁宗道义正言辞地说道:“武则天是大唐罪人!差点就断送了李唐江山。”

把刘娥堵得咬牙彻齿,说不出话来。

又一次,过新年,刘娥想穿着龙袍去祭拜宗庙,这时有人就问:“太后是想用男款龙袍,还是女款龙袍?”

刘娥又被将一军。

当时谏言的吕夷简、寇准、范仲淹等都是了不起的人,大宋肱股之臣,刘娥本身也是明白之人,渐渐就收起了野心。

时下有很多像《武后临朝图》诸般文人作品,暗讽刘娥,刘娥把这些东西全丢在大殿上,说:“我不会做对不起列祖列宗之事。”

其实刘娥的政治智慧相当高明,她把糊涂老公宋真宗什么上天赐的“天书”、封神书等,一起随真宗陪葬,并对外宣称:这个是上天所赐,得归上天,一切不要再动。还终结了宋真宗到处封山祀土的运动。

她还发行纸币“交子”,成为世界上最早流通的货币。是个出色的政治家。

04

掌权十几年,刘太后还是对权力如蜜糖毒品般的不舍,而一直没有放手。

即使寇准等几个大臣一次次上书,态度非常坚决地要求她还政给赵祯(宋仁宗),刘太后都没有理会。

到了明道元年,仁宗的生母李宸妃去世,刘太后本想偷偷地埋了了事。

一天刘太后和小皇帝下班时,被宰相吕夷简拦住,问道:“听说宫里有个贵人去世?”

刘娥知其来意,便让皇帝先走。

反问道:“一个普通宫人死掉,吕宰相何来如此关心?”

老吕说:“宰相嘛,内外的事都得用心。”

刘娥可不是省油的灯,怒道:“吕宰相,你是想离间我们母子吗?”

老吕施施然:“太后别急,您应该想想,太后百年以后,刘家人会怎么办?到时候可别怪夷简没提醒太后。”

夷简曰:“臣待罪宰相,事无内外,无不当预。”太后怒曰:“相公欲离间吾母子耶?”夷简从容对曰:“陛下不以刘氏为念,臣不敢言。尚念刘氏,则丧礼宜从厚。”太后悟,遂曰:“宫人,李宸妃也。且奈何?”夷简乃请治丧用一品礼,殡洪福院。夷简又谓入内都知罗崇勋曰:“宸妃当以后服殓,用水银实棺。异时勿谓夷简未尝道及。”崇勋如其言。

刘娥省悟,还是老吕人精,想得透,想得远。

于是刘娥吩咐以一品的礼仪丧葬李宸妃,太后皇帝在宫苑内举行哀悼,百官在西华门送灵车到洪福寺。

李宸妃穿着太后服装入殓,棺内灌满水银。(此举成为后来仁宗间消除对刘太后的误会的关键。)

苦心经营了几十年,刘娥把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宋和一大批能臣留给了自己的养子仁宗。

临死前她已说不出话来,指着衣服对仁宗连连比画,仁宗不明其意:大娘娘这是要干什么?

有人马上告诉仁宗:太后要去见太上皇了,不敢穿身上这套有“僭越”的衣服。仁宗急忙让人替也换了衣裳,果然闭上眼睛,安然仙逝。

刘娥才死,马上有人给仁宗吹耳边风:“你的亲娘是李宸妃!......”将仁宗身世和盘托出。

仁宗听后,悲怒交集,不忍相信,派兵包围刘氏家族,立即赶到洪福寺,打开李宸妃的棺木,看到她面目如生,穿戴是太后规格。

宋仁宗也消了气,叹道:“他人之言,勿再轻信!”于是赦免了刘家,并给刘太后上香说:“大娘娘可以安息了!”。

仁宗从小由刘娥、杨淑妃带大,他叫她们:大娘娘、小娘娘。

刘娥为了争夺皇后的位子,把李宸妃的儿子占为已有,让仁宗母子至死不相认,这一节人伦上大为后人诟病。

蔡东藩评价说:幸好她上没有欺骗宋真宗,下没有杀害李宸妃,良心还算有。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如寇准这样的国之栋梁,虽然当年被刘娥打发到地方去工作,但也为她讲了公道话:章献太后(刘娥的谥号)总体上对大宋还是有功的。

但仁宗认母这故事太有戏剧性了,千百年传唱不休,是为《狸猫换太子》的源头。

历史上厉害的人很多,但又厉害又仁慈的难得!传奇的人生何需解释!


汉周读书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提起明肃皇后刘娥也许大家有些陌生,但提起狸猫换太子,遇皇后,打龙袍。大家都耳熟能详。大家同情含冤瞎眼的李太后, 愤恨残忍的刘妃,感谢断案如神的包公,而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小说家的虚构。刘妃却有其人,但和小说家的描写的阴谋家恰恰相反,却是第一个北宋临朝听政的太后,是一代女政治家。一个典型的而真实的灰姑娘嫁给王子的传奇。

刘娥,生于公元968年,四川人,自幼父母双亡,幼年家贫被其外祖母养大,13.4的时候嫁给修银匠龚美为妻,二人一路流浪到了北宋京师汴梁。在汴梁的时候,刘娥当垆卖酒,招待来往的客人,就在这个时候,刘娥的时机来了,宋太宗的儿子襄王赵恒微服游玩,一眼就看上这个16岁左右的川妹子,而刘娥和未婚女子截然不同的气质让赵恒钦慕不已,经过一番运作,把刘娥纳入府中、给了自己的前夫哥很大一笔钱表示感谢,由于当时赵恒没有登基,也不敢太放肆,悄悄地把刘娥安排在心腹大臣家里,有时间就去幽会,这种刺激让赵恒兴奋不已。公元997年,赵恒登基成为大宋第三位皇帝,赵恒登基的第一件是就是把刘娥纳入后宫,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刘娥在后宫没有任何名分,当时后宫名额已满,值得一提的是,宋真宗对刘娥的前夫很不错,让龚美改姓刘,与刘娥为兄妹。加封节度使高官,长期承包皇家工程,可见宋真宗对前夫哥是真好,这事情要是换做明清,皇帝不知道要杀多少人保守这个秘密呢。公元1007年,宋真宗的皇后病逝,宋真宗要立刘娥为皇后。遭到宰相寇准的强烈反对。宋真宗也只有作罢。

宋真宗身体一直既就不大好。没有念过什么书的刘娥却能辅助自己的老公处理政务,刘娥显然是天生的政治家,比宋真宗强多了。史载:通晓政务,性情机敏。博文强记。但可惜的刘娥没有生育能力。这时候宫女李氏给宋真宗生下一个男孩,宋真宗大喜,但对外宣布刘妃生下太子,随即于公元1012年下诏立刘娥为皇后,刘娥时年44岁。刘娥完成了一个灰姑娘到皇后的华丽转身。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原型。当了皇后 刘娥也开始全力辅佐宋真宗处理国事,而且能力出重。深得赵恒信任在宋真宗病重的时候,真宗下旨,由于太子幼小,“命皇后权处分军国事”,这样就从法理上确定了刘娥临朝听政的权力。就这样属于刘娥的时代来临了。趁赵恒病重,刘娥假传圣旨,罢免首相寇准。将其贬到当时的不毛之地广东,宋真宗都不知道,大臣也不敢告诉他,可见晚年的宋真宗已经失去了对朝局的控制力。

公元1022年太子赵桢继位,也就是宋仁宗,由于赵桢年纪小,刘娥以太后身份辅政,当政第一天,刘娥就让满朝文武大臣推荐各自亲属朋友为官,文武大臣也就分别举荐亲朋古旧,刘娥下下令,把举荐上来的人刻在屏风这上,这些人一律不得录用,从此以后,凡是有官员升迁的,这要在这个屏风上的,一律得重用,满朝文武让刘娥给耍了一道,但心里又不得不佩服太后的手段了得。刘娥当政的的时候,与宰相丁谓政见不和。刘娥以丁谓勾结太监,建造皇陵有误为由,将其罢相,贬到海南,而丁谓的被被贬,也正是确定了刘娥的政治地位。

刘娥与赵祯共同听政,实际上就是刘娥一人处理国事,刘娥处事公允,多思善断。从后世历史对宋仁宗的高度评价,也能显示出刘娥对宋仁宗的教育是成功了的,也显示刘娥在处理国家大事是应该是很不错。刘娥被人诟病的地方在于有称帝之心,这个想法应当说,刘娥惦记了一辈,刘娥问过鲁道宗,则天女皇如何?鲁道宗作为刘娥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一句话就给怼回去了。鲁“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刘娥默默无语,已经听政十一年的刘娥是真想过把皇帝瘾,在1033 年二月要行祭祀太庙,刘娥穿天子衮冕,提出着衮冕祭祀太庙。群臣议论纷纷,范仲淹上书斥责被贬。但在群臣的强烈反对中,而刘娥也最终遏制了自己欲望没有当皇帝,当然,就算强行当皇帝也当不上。而三司使程琳献《武后临朝图》,称刘娥为当代武则天,刘娥把图抛在地上,厉声说:“吾不作此负祖宗事。可见刘娥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从公元1022年听政,到公元133年去世,终年六十四岁。刘娥一共临朝听政11年,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是比较中肯的。可以说把一个花团锦簇的大宋朝交给了宋仁宗,不负宋真宗的嘱托刘娥是两宋第一位听政的皇太后,自至此后,两宋共有七位太后垂帘。而《宋史》对刘娥评价很高,太后秉政十余年天下太平。而这位平凡的四川妹子是完全担当得起的,这就是一个女子传奇经历。


清水空流


刘娥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同时她也是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其权势甚至一度可以效法武天则取皇帝位而代之,以女儿身荣登大宝,但是她却没有这么做。史学界常把刘娥和汉代吕后、唐代的武则天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这位历史上著名的贤后生平极具传奇色彩,相传她是五代时后汉名将刘延庆的后代,后家道中落,流落蜀地。刘娥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嫁给了银匠龚美为妻,并随着龚美到京城谋生。后龚美为谋前程把她献给了当时还是襄王的赵恒。赵恒即位以后,就把刘娥接到宫中。尽管此时的刘娥已36岁,但是凭借自己的聪慧依然获得真宗的专宠。但终其一生都没有子嗣,宋真宗赵恒是他的养子,没有子嗣又因为出身卑微所以大臣一直反对立她为皇后。直到四十四岁时她才真正母仪天下成为皇后。

刘娥做了皇后以后并未像其他后宫女子一样为获圣宠而机关算尽,她博览群书,熟知政事,一直是真宗政务方面的贤内助。后真宗重病不能临朝,下诏让太子赵祯在资善堂听政,皇后刘娥辅政。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真宗驾崩,仁宗长大成人,在刘娥主政期间,他能任用贤臣,罢黜奸邪,并且法令严明,赏罚有度。尽管有史学家认为刘娥拔高其家世,封赏其亲族有徇私之嫌,但是这都是为了稳固其地位的需要,因为刘娥并为让其亲族参与政事。

刘娥不仅有着较强的政务能力,而且为人宽厚仁德,她并没有为了掩盖仁宗不是她亲生儿子的事实而加害仁宗的亲生母亲,而是恩养了这名宫女;刘娥权势鼎盛之时,有不少官员劝谏她效法武则天称帝,刘娥将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毅然决然的表示决不做这种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环球网


刘太后刚掌权时,故意说要封赏,让几位权臣将自己的亲戚都推荐上来,然后将这份名单贴在寝宫墙上,后来,凡要被提拔的人她都会与这份名单核对,凡上了名单的,一律不用不提拔!可见其手段高明,宋仁宗一朝没有出现大的朋党和大奸臣,与刘太后贤徳仁慈有关。

刘太后与孝庄皇太后都是名垂青史的好祖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