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赵恒真的是一个软蛋吗?

用户68734454

宋真宗绝非软蛋,在宋辽之战,以及宋朝经济腾飞方面,他居功至伟。

宋真宗继位之初,处境非常危险,并不像许多人所描述的,内外安乐。当时,在内,刚刚经历对西夏征讨的大败,军队士气不振,领导层急需调整;在外,辽国趁着西夏与宋朝的战争,也不断侵扰边境。双方有过一些数千人、数万人的中小级别战斗。

双方都清楚,在不久的未来必将有一场大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宋真宗迅速与西夏达成了和议,并且将颇有将略的寇准调回朝堂,出任宰相。在军事将领上也能大胆启用新人。像杨家将中的杨延昭,就是在宋真宗手上出任边关一方大帅的。

之后,辽国举国入侵,北宋层层防守。不过,辽国骑兵为主,行动飘忽。宋朝没有长城守卫,只能谨守各城,不时拦截追击。双方互有胜负,总得来说,辽国主力尚在,逼近澶渊。

后代一些野史,在描述澶渊之盟前后事情时,往往夸大了寇准的作用,把宋真宗描绘中一个临战胆怯,只知道逃跑的君王。

事实上,从最初开始,宋真宗就是主战的,否则也不会力排众议,将素有犯上之嫌的寇准调回中央。并且,宋军主力也早已在澶渊汇聚。宋真宗要做是,是否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

当时的宰执大臣中有四派意见,其一为皇帝北上澶渊,此意见最冒险,也有可能收益最大;其二,皇帝固守开封,可一旦澶渊失守,开封也有破城之危;其三,暂时往蜀中避让;其四,暂时往江南避让。

事实上,宋真宗只是让宰执大臣各抒己见,并没有任何史料表明他本人想要逃跑。作为一个成熟的君王,不但要考虑到事情好的一面,更需要做最坏的打算。

最终,宋真宗采纳了寇准的建议。采纳的原因其实有三个:一,寇准的坚持;二,当时禁军大将高琼的建议;三,美人刘娥的建议。

对于宋真宗来说,大臣的建议都有着各自集团利益的牵扯,最让他安心的,其实是美人刘娥的建议。这个刘娥就是后来宋真宗的皇后。她在宋真宗晚年以及宋仁宗初年,执掌宋朝江山近二十年,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堪比吕雉、武则天的女中豪杰。

因此,在澶渊之战中,宋真宗其实是一个比较坚定的主战派,并且,宋对辽的大战,也是在他的英明指挥下取得了关键性胜利。他的功勋,远比寇准要大。

至于澶渊之战后,不少人只看到宋真宗大搞封禅,仿佛胡作非为。却忽略了宋真宗在位期间,对于宋朝经济做出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建树。

在宋真宗年间,宋朝的经济制度有许多大的变革,宋朝的年收入也首次突破了一亿两白银。宋真宗晚年的经济收入,一直高居整个宋朝的巅峰。

宋仁宗能成为公认的仁德之君,其中一个大功勋便是继承了宋真宗的良好经济制度,使得国家富强。

那宋真宗为何要追求封禅?一方面,封禅是古代帝王的最高荣耀。哪个皇帝不想自己封禅泰山,名垂千古?另一方面,是巩固皇权的需要。在平定外敌(宋辽和谈)之后,寇准等宰执大臣势力极大,宋真宗见了寇准也要起身相迎。寇准本人又不知避忌,已然冒犯了皇权。宋真宗因此将寇准贬斥,并提议封禅,借助大臣之间的派系斗争,将一些反对者逐出朝堂。

在宋真宗晚年,因皇后刘娥势力过大,宋真宗担心自己去世后会出现刘娥称帝之事,于是一度将寇准召回朝廷。寇准也以支持封禅,痛改前非为由,就此回归。不过,因寇准手段过于急切,竟然想把刘娥集团彻底扑灭,废掉并杀死刘娥,引发了宋真宗的不满。

结果,在宋真宗临终之前,寇准再次被贬。这一次寇准就死在了外面。

事实也证明,寇准多少有私心。刘娥一直到死,也没有辜负宋真宗的信任。


叶之秋

讲个故事,大家见仁见智:

皇帝的圣旨,也叫诏书,那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大臣见了太监,不可能下跪,要是有太监从袖筒子掏出圣旨,大臣立马跪下磕头。

有人敢撕毁圣旨?有,这个人叫李沆。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今属河北邯郸)人,历任通判潭州、中书门下平章事、右补阙、知制诰等官职,后来被提拔为宰相。

李沆为官清廉,因为家贫欠了不少外债,宋太宗为此特意赏赐他三十万钱用来还债。李沆在朝中敢于仗义执言,很受宋太宗的信任和敬重。

宋真宗赵恒即位后,依然对李沆信赖有加,可以说言听计从。

《宋史》记载:李沆在宋真宗时期担任宰相,有一天晚上,宋真宗打算把嫔妃刘氏册立为贵妃,就派遣使臣捧着圣旨,连夜来到宰相府找李沆征求意见。

李沆认为刘氏不够资格,这事儿没有商量的余地,当着使者的面,就把圣旨当成废纸引烛焚烧了。随即写奏章回复皇帝:“臣沆以为不可!”——我李沆说不行就不行!

李沆哪儿来的这种勇气呢?这要遇到脾气不好的皇帝,那可是杀头之罪啊!

宋真宗当太子的时候,李沆是太子的属官。至道元年(995年)八月,寿王赵恒被立为太子,李沆升任礼部侍郎,兼任太子宾客。

宋太宗曾经叮嘱太子赵恒,要以师礼对待李沆。既然是老师,那就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能欺师灭祖呢?换句话说,宋真宗对老师李沆是心存畏惧的,要不然咋会大半夜差人找老师拿主意呢?

还有一个原因,宋朝的时候,有人为皇帝草拟诏书,要送到宰相那里签字盖章,没有宰相的签字盖章,可以说算不上圣旨,撕毁焚烧也谈不上大逆不道。

但是敢于撕毁焚烧草拟诏书,历朝历代也是十分罕见的行为,那张表述皇帝想法的文书仿佛就是皇帝的面子。

宋真宗不甘心,就在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跟李沆磨叽,希望李沆改变想法,同意册立刘氏为贵妃,李沆坚持自己的观点,死活不同意,宋真宗只好作罢。

回到后宫安慰刘氏:“小心肝儿,死老头子不同意,以后朕再找机会吧!”


汉周读书

我们似乎不应该如此感性地去给一个历史人物下定论。不过,客观地说,这个评价并没有太大的偏差。如果从个人性格和执政风格两方面来看,宋真宗确实是一个风格偏软的皇帝。

宋真宗给人造成“软弱”的印象,主要 “澶渊之盟”中给人留下了印象。

景德元年(1004)九月辽朝大举进攻宋朝,初期宋军遭遇不利,由于辽朝骑兵的纵深前插,河北前线一度与朝廷失去了联系。前方战事紧张,宰相毕世安和次相寇准均主张真宗亲征迎敌,但是大臣王钦若和陈尧叟则分别劝说真宗退往江宁(南京)和益州(

成都)。真宗一度犹豫不决,在寇准等人坚持下,才硬着头皮御驾亲征。景德元年十一月,真宗抵达澶州,当时的澶州分南、北两城,横跨黄河。真宗到南城后,不想再到北城,心理上总觉得过了黄河更危险。经过一番催促,才勉强答应去北城。可一到河边,又开始反悔了,在殿前都指挥使高琼的催促下,方才进了北城。

此后,在宋朝和辽朝议和,真宗告诉使者曹利用,设定谈判底线为每年给辽朝岁币100万,在寇准的干预下才变成30万。曹利用果然以30万谈成,在回来禀报时,真宗急于知道最后结果,派宦官去问情况,曹利用卖了个关子,伸出3个手指示意。宦官回去告知后,真宗以为是300万,刚开始觉得太多,后来觉得能了却战事,也算不错。真宗在得知最终以30万谈成后,不禁大喜过望。

可以说,从战事应对到双方和谈,真宗的畏敌懦弱、优柔寡断都通过“澶渊之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当然,历史不会因为一件事就给一个人下断语,真宗在其他很多事情上也表现出了软弱的一面。

比如,在处理西夏李继迁侵犯灵州的问题上,他在主守和主弃之间犹豫不决,最后导致灵州失守,西北边防更加吃紧。在李继迁被藩族首领潘罗支所杀,真宗也没有抓住机会反击西夏,错失良机。再比如,真宗对自己的后妃也失于控制,胸有城府的刘后乘势崛起。在真宗后期,刘后甚至开始参与处理朝政。真宗去世后,仁宗尚年幼,刘后实际掌控政局,开启了宋朝历史上第一个垂帘时期。

甚至在处理内部政务时,真宗也是显得较为“软弱”的,澶渊之盟后,真宗想进行“封禅”等活动来夸耀太平盛世,但这祭祀天地、修建宫观之类的活动很耗费钱财,恐怕无法得到宰相王旦的同意,他居然用赠与财物的方法来换取王旦的支持。封禅开始后,消耗了大量国家财富,许多大臣上书反对,而且言辞激烈,真宗既不纠正,但也没有惩治上书之臣,甚至给予嘉奖。

应该说,真宗确实是一个缺乏血性和决断能力的皇帝,但软弱并不意味着昏庸、残暴。他为政宽和,也分得清是非,在为期间并无明显大过错,算是一个守成之君吧。


野狐狸

据史书记载宋真宗听说辽军打到黄河边上吓得不轻,大臣中有的主张迁都,而宰相寇准关键时候主张坚决打一仗,还要皇帝亲征,最后被主战:派的大臣连哄带骗过了黄河,在澶渊城打了仗,将士用命小胜一仗,宋真宗见好就收,主动派人议和,生怕小命不保,没啥主见,更没啥军事才能,宋朝的皇帝基本上胆小怕事,没什么野心,国土面积不大,从头到尾汉族都被少数民族欺侮,皇帝窝囊老百姓跟着倒霉!主要是垃圾书读多了,男人没了血性!


月黑风高103517303

赵恒一改其父赵炅穷兵黩武的国策,为民生考虑,主张宋辽之间永息战火,全力发展经济。和平崛起的政策就是从他的时代开始的。他执政期间,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大宋从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黄金百年(1004-1115)。


快乐起飞

软是软的,跟他上一辈比起来。他大伯赵匡胤是个老军头,敢打敢拼,也会打能打。他爹赵光义的基本盘在文官系统,打仗本事和他大伯比起来差不少,不过有着一颗搞事的心,灭了北汉两次攻辽,可能是因为得位不正特别想证明自己吧。不过赵光义攻辽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装逼被人照脸呼,乘驴车仓皇而逃。到了赵恒,萧燕燕打上门来,最后来个澶渊之盟,也不算太差吧。不过他让人瞧不起的是,澶渊之盟之后他觉得丢人,不想着哪丢的面子哪找回来,而是搞什么祥瑞封禅,以此证明自己得天命,令人呕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