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献公不立嬴渠梁为国君而立公子赢虔秦国会如何?

张三晖


嬴渠梁和嬴虔最大区别就是,嬴渠梁善于治国,而嬴虔则更加善于打仗。所以秦献公将秦国交给嬴渠梁是对秦国百姓负责,如果交给嬴虔的话,我认为有这么几点缺陷。

首先嬴虔是喜好打仗的将领,但是秦国那个时候适合打仗吗?

我们知道,秦国在秦献公登基之前,遭受了重大挫折,被魏武侯的大军几乎吊打。5万魏武卒击败了秦国50万大军。将三百里河西之地收入魏国囊中,秦国被魏武侯赶入深山老林,几乎亡国。

秦献公上台以后,虽然暂时缓和了秦国的不利地位,并且在战事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可是秦国的失地并没有拿回来,秦国的国力依旧十分脆弱。这个时候的秦国适合战争吗?

当然不适合,一旦战事接踵而至,秦国所面对的将是没顶之灾。所以嬴虔上台以后,必然穷兵黩武,可是当时秦国的国力压根不支持他这么做,他带兵出征的次数越多,秦国就越衰弱,最终一定会将秦国带入灭亡的深渊。

而嬴渠梁上台以后,并不是对外作战,而是发展国内的实力。只有国内实力增加了,才有资本跟人家打仗。这就好比打架一样,打架其实打的就是钱,到最后大家都要赔钱。汉朝文景之治,之所以没有对匈奴动手,其实就是为后来的汉武帝积攒了跟匈奴叫板的实力。



嬴虔不反对变法,但是绝对不会同意商鞅雷厉风行的手段。

我们都知道,嬴虔本人是被商鞅处以劓刑的,也就是鼻子被商鞅给割掉了。那么他是反对商鞅变法的吗?并不是。他知道商鞅变法可以提升秦国的国力,所以就算遭受这样的酷刑,他依旧支持商鞅变法。

但是嬴虔如果真正上位的话,绝对不会让商鞅如此大胆变法。商鞅的步子实在是太快,大刀阔斧之下几乎将秦国过去的旧习全部摒弃,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就要改变秦国几百年来的习惯,这件事对老秦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秦人有秦人自己的习俗,所以商鞅的到来势必会遭到当地人的反对。我们知道秦孝公是百分之百支持商鞅的,所以商鞅这才挺住了。如果是嬴虔上台的话,他只要稍微犹豫一下,那些旧势力的贵族们,一定会疯狂反对变法。

结果很有可能是变法失败,即使没有失败,那变法的速度也绝不会有秦孝公时期那么快。商鞅毕生所愿就是希望严格实行变法的章程,一旦速度减缓以后,秦国发展之路也会变缓慢。这对当时的秦国不利。



嬴虔上台以后,应该会收复河西之地,但是也会迎来秦国的灭亡。

老秦人最大的耻辱就是三百里河西之地被魏国所吞并,所以他们日思夜想都想着要收复失地。可惜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君主下定决心收复失地。

以嬴虔的性格,上台以后,必然要将这件事提上议程。结果就是嬴虔倾全国之力,与魏国开战。当时的魏国号称第一强国,这可不是盖的,经历了魏文侯和魏武侯的发展,到了魏惠王初期,魏国的确非常强盛。

魏国有李悝变法和吴起练兵,所以国力军力都不是弱小的秦国所能相比。嬴虔就算是一位天才将领,在河西之战中取得了胜利,难道魏国会白白吃瘪吗?

他们一定会倾巢而出,甚至会联合其他诸侯国,同时向秦国发起进攻。嬴虔可以暂时击败魏国,难道可以永远战无不胜吗?再说了,秦国吃得消打吗?打一次河西之战都够呛的,更别说多次与魏武卒对敌了。

所以秦国在收复河西之地后,不久就会迎来灭亡。灭亡秦国的其实就是嬴虔本人,毕竟他只想着收复失地,不会去考虑后备力量是否充足。

总结:秦国有了秦孝公支持下的商鞅变法,才算是彻底翻身了。

其实秦国可不是一直都是西方大国,在秦孝公之前的秦国,只能算是国力一般,而且人丁稀少。在诸侯国当中秦国是排不上名号的,可是在秦孝公以后,尤其是秦惠文王上台后的秦国,逐渐开始以强大闻名于诸侯。

到底是什么力量,导致秦国有如此蜕变呢?那就是商鞅变法。不过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其实商鞅变法可贵的,并不是商鞅所提出的那些变法策略,可贵的是执行力。这份执行力在秦孝公绝对的支持下,才能实现的。

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即使商鞅本人被杀了,变法依旧延续了下去。这就证明了强大的执行力之下,秦国变得逐渐强大。没有秦孝公的支持,商鞅想要变法成功是不可能的,所以换成了嬴虔,变法是不可能如此彻底的。


江湖小晓生


根据当时秦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赢虔的性格,我认为如果传位给赢虔,以下三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一、赢虔屈服于老贵族的压力,缓慢变法,秦国继续走老路

赢虔与秦国老贵族交往颇深,骨子里的骁勇善战颇合秦国老贵族的心意。秦献公病危期间,上大夫甘龙就代表老贵族向秦献公提议,希望有公子虔出来主政。所以说如果赢虔继位,很有可能屈服于老贵族的求情压力,取消一部分秦献公时期的新政,以缓解国内旧贵族与新型地主阶级的矛盾。

当然,也要看到,甘龙等旧贵族并不完全反对变法,秦国可能也会逐步改进措施,进行缓慢的变法。但像商鞅那样进行大刀阔斧的变法几无可能。

二、赢虔主抓军事,嬴渠梁主抓内政,兄弟一心,带领秦国走向富强

秦孝公继位后,赢虔对嬴渠梁的各项政策都比较支持,嬴渠梁也很信任赢虔,说明两兄弟关系很好,那就有可能出现奋发、友好的局面:

  • 赢虔主抓军事,继续对魏国作战,收复失地;

  • 嬴渠梁主抓内政,继续摸索变法事宜

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如果真能实现的话,秦国国力会有极大的提升。政治、军事两不误,秦国国内稳定,老百姓收入增加,国库丰盈;战场上节节获胜,收复失地,参与中原事务,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

三、赢虔继续发动战争,在与魏国的消耗战中,榨干秦国国力,秦国亡国

这是一种最悲观的设想。赢虔继续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倾全国之力,继续与魏国作战。依据当时情形,魏国想快速打垮秦国,不太现实。那就陷入拉锯战之中了,双方拼经济、拼国力。很明显,落后的秦国不是中原霸主魏国的对手,秦国就会越打越穷。赢虔继续征发兵丁、增收税负,等收无可收、榨干国力之时,秦国也就崩溃了。

以上是假设立赢虔为秦国君主,可能会出现的三种设想。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一起讨论。


小杨品史


并非完全如此。

一、秦是不是法家?不完全是。

秦发源地甘肃,陕西不过是当年东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秦王仁厚,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秦王灭六国,靠的是割地,真正攻城的有几个?

人屠白起败坏秦王名声,被秦王直接赐死。

二、法家商鞅。

曾读过《商君书》原著。

作为法家学派,《商君书》的确是一本很多问题有独到见解的文献。

然而,《商君书》已经被人曲解过多,以讹传讹,以至于偏离本意,面目全非。最典型的例子,如网上流传甚广的“驭民五术”。

在《商君书》中,商鞅从未有此表述。

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后,丰镐(西安)被犬戎杀得片甲不留。 秦国发源地在甘肃天水,秦公墓在甘肃陇南礼县大堡子山。 秦攻破丰镐(西安),赶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阳。

某些人拿着商鞅的大旗四处招摇撞骗。此人无耻与龌蹉至极,非我族类,其心必诛。


用户67724358697


假如秦献公立赢虔为国君则最后统一六国的就不是秦国了。而且,秦国很可能早就灭国了。原因为何呢?


(赢虔剧照)

赢虔英勇有嘉谋国不足

秦献公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废除了秦国三百多年的活人殉葬制度,迁都,鼓励商业活动、编制户籍、推广县制等等。同时,他也一直致力于收复河西之地,在他晚年与魏国一场大战,大败魏国,但是秦国也是耗费巨大。所以,在秦献公在寻找继任者时他觉得需要一个以改革富国为计的儿子是合适人选。

当时,他的两个儿子老大赢虔,老二嬴渠梁都很优秀,而且两人都各有优势。在《大秦帝国》电视剧中,秦献公对赢虔的评价是八个字——“临难不乱,临危不惧”;对于嬴渠梁,秦献公也是给出八个字——“铮铮铁骨,定国柱石”。那真正的历史中是怎样的就不好说了。《史记商君列传》中有简短的关于赢虔的描述,大概意思是:在秦孝公时期赢虔,是太子嬴驷的右傅。商鞅变法时,太子触犯新法,太子受到了处罚,作为老师的公子虔也受到了劓刑,虽然他支持变法,但是他对商鞅的恨确没有改变。孝公死后,他联合老世族逼迫秦惠王将商鞅处死。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赢虔是有些跋扈的,这是君王的大忌。

其次,赢虔少年从军,立下很多战功,在秦军中的威望极高,这一点他要强于嬴渠梁。但是,还有一点赢虔和秦国老世族的关系很暧昧,这是秦献公最顾忌的。因为,献公明白他过世之后秦国要改革,这些老世族很有可能就是最大的掣肘,而赢虔能不受老世族牵绊吗?秦献公没这个把握。

(嬴渠梁剧照)


嬴渠梁沉稳持重君王风范

秦孝公嬴渠梁在继位之前他的威信是不如哥哥赢虔的。幸运的是秦献公对这两个儿子分析的很正确,赢虔最像自己,刚勇不阿,崇尚武力,而且做事直猛。老二嬴渠梁也是沉稳多谋,更重要的是嬴渠梁创新能力强。秦献公意识到秦国需要的是改革而不是战争,仗再打下去秦国自己就撑不住了。所以,秦国更需要一个改革者而不是一个好战的君王。所以,秦献公选择了嬴渠梁。还好选择了嬴渠梁,否则以赢虔好战的性格秦献公死后很可能会与各战国交恶。以当时秦国的国力很可能会有亡国之忧,也更不会有名动战国的商鞅变法了,那中国的历史很可能就被改变了。


江湖小叨叨719


秦国注定会灭亡!!!这个是绝对的!

赢虔和老世族走得近,是希望老世族们多支持他,可老世族们为什么愿意支持他?老世族首领们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因为赢虔是个“直肠子”的人,好糊弄,以后想要扳倒他也是易如反掌。

秦献公对这一点的见解可谓入木三分,绝不能让老大继位,更不能让老世族的首领们得逞,他已经受够了老世族首领的制约,再不能让自己的儿子以后也受人管制和威胁。

两人的表现差异

嬴渠梁从国家和各国形势上来考虑,抛开私人恩怨,放走了公叔痤。在启用人才方面,嬴渠梁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商鞅从魏国而来,他依然不计前嫌重用他,从客卿一跃成为左庶长,最后还让他当上了秦国大良造,这可都是拥有绝对实权的大臣,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赢虔为了报私仇,抓住魏国相国公孙痤就想立马杀了他泄愤。在商鞅变法方面,赢虔也是多次极力反对,其实他已经成为了老世族们反对秦孝公的一枚棋子。

赢虔被施劓刑,就是因为他多次反对变法。

“公子虔复犯约,劓之”。

表面上看来,割赢虔鼻子的人是商鞅,其实也很可能是秦孝公嬴渠梁的授意,就是要告诫赢虔和老世族们,不要再一意孤行,这里还是本君王说了算!

赢虔在被施劓后,便从此闭门不出,但依然背地里和商鞅作对,秦孝公死后,赢虔以谋反的罪名处死了商鞅,并将其车裂,他还是念念不忘的要报私仇,而没看到秦国已经从贫穷落后变成了实力强大的大秦帝国。

经过历史时间的检验,事实证明秦献公的判断和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富士康一哥


只能是穷兵默武称霸一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