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扬州美食

扬州黄珏老鹅:老卤香飘250余年

黄珏,扬州北郊水乡,东临邵伯湖。邵伯湖水滋润了一方万物,孕育了一方文化。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珏老鹅”生于斯,成于斯。2003年,在中国烹饪协会等联合举办的中国民间、民族菜华西美食节上,黄珏老鹅荣获首届中国民间菜肴热菜比赛的金奖,并被江苏省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授予“产品销售奖”。

黄珏地区,传说有一玉石,大而称王,因此名为“黄珏”。是否真有玉王已无从考证,现在的“黄珏”,因老鹅而远近闻名,传说清代地方官员曾经用它招待过下江南的乾隆皇帝,因此名扬天下。

其实,黄珏原本以“黄珏老鸭”著名。

黄珏老鹅制作技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集体饭店中被公开并流传。逐渐地,老鸭就变成了老鹅,并在上世纪80年代时以“黄珏老鹅”冠名。

而且,盐水鹅被扬州人叫做老鹅,其中不乏亲切的意思在里面。

据统计,扬州城里卖老鹅的摊点有2100多处,每年扬州人要吃掉2000万只鹅,要知道,制作扬州盐水鹅要选5斤重以上鹅,2000万只就是一亿斤,扬州市(含郊县)的人口是446万,每个扬州人一年要吃掉22斤多的盐水鹅,这还不算扬州地区每年要加工6000万只风鹅。

扬州盐水鹅 扬州特产风鹅鹅肉熟食肉类烧鹅下酒菜熏鹅老鹅卤味凤鹅咸鹅

¥134

京东

购买

鹅在扬州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难怪扬州人会亲切甚至有点恭维的把盐水鹅叫做老鹅了。

四喜汤圆:四喜者,节节高升的芝麻!紫气东来的豆沙!朝气蓬勃的荠菜!圆圆满满的五花肉!四喜汤圆不仅是一种美食,它凝结着一份浓情,传递着一种文化。

扬州包子:扬州的包子种类众多,常见的就有这三丁包、萝卜丝包、豆腐皮包、素菜包、肉包、千层油糕、翡翠烧卖、蒸饺,当然还有最有名的汤包。

这各色点心都包含了的一笼,叫“杂什”。至于如何吃这热得烫手的汤包可也是有讲究,以前扬州人会告诉你吃汤包要 “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

不过到今天你也会看到有人用一个小吸管,在薄薄的汤包皮上扎一个洞,轻轻松松就吮吸了汤汁。

豆腐皮包子、萝卜丝包子走遍中国似乎也只在扬州才成为了气候,其他地方不曾见到。而广为大众喜爱的素菜包子不仅绿的甚是好看,一口下去,热腾腾的上海青混合着浸透了猪油与青菜清香的面皮,在口中融化并绽放出令人陶醉的滑爽软糯的滋味。

拆烩鲢鱼头:拆烩鲢鱼头,选用大灰鲢,需要将鱼头从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