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特別的元宵節:做一碗元宵寄情山河,點一盞心燈溫暖人間

文|桃花月球

最特別的元宵節:做一碗元宵寄情山河,點一盞心燈溫暖人間

1

兜兜轉轉,又是一年,又到了元宵節。

2020年的元宵節,因為一場疫情註定了與眾不同。冷清的街市,揪心的疫情,居家多日的苦悶,與往年的喧囂大相徑庭。

“吃元宵,觀花燈,看百戲,踩高蹺,舞龍,耍獅……”

往年再平常不過的場景,今年都成了奢望。

幾千年傳承的文化習俗到這裡停頓了一下,像是一個休止符,又像是還原到情感的本位:牽念深長,安好便是一切。

傳承,守望,團圓,共情,祈禱……

苦難面前,浮華褪去,只剩團圓和睦,祈福寄情,祥和平安,隨萬家燈火的搖曳,自然更加烈,隨漫溢人間的眾志成城,也會更加摯誠。

最特別的元宵節:做一碗元宵寄情山河,點一盞心燈溫暖人間


2

回溯歷史,中國的傳統佳節無一不是傳承。傳承一直是我們民族的中堅力量。

元宵節的歷史大約可以追溯到漢代的宮廷。流傳最廣的是,漢武帝時期有個叫元宵的宮女,進宮多年,思念家中親人,抑鬱的想要尋死。

當時的寵臣東方朔聽了女孩的遭遇,非常同情,就想了一個計策,設法讓元宵姑娘和家人團聚。

東方朔散播了這樣一條消息:

“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

意思是說,火神君將要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火燒長安,能夠保證京城平安的方法就是用社火煙花,製造喧鬧,迷惑火神。

於是皇帝為了百姓安康,在這一天,傳令家家做湯圓,焚香上供,滿城燈火,敬奉火神。

正月十五這一晚,長安城裡燈火輝煌,人流如織。宮女元宵也在喧鬧中,混出宮廷與父母妹妹團聚,治癒了內心。

傳說雖然荒誕,但芯子裡是愛與溫暖,相扶相攜,團圓相守,也便被永恆傳承。

其實另一種說法也許更靠譜。

說古人定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按照時序,將很多祝願,分出層次,上元恰是神仙賜福。

不管真相如何,傳承最終落腳在回望與當下,無一不是情,無一不是福,無一不是期盼。

最特別的元宵節:做一碗元宵寄情山河,點一盞心燈溫暖人間

3

中國人喜歡美食,喜歡一家人一起吃飯。幾乎每一個節日都有特定的食物。

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重陽節吃重陽糕,元宵節吃元宵。

今年特殊,外出購買元宵,很多地方因為隔離和封鎖,不再那麼便捷。

今年的朋友圈刷屏了在家做一碗元宵,給予家人溫暖,祈求祝福。人們終於肯停下來,用豐富的安靜去重新審視生活。

其實,在流水線作業不是主流的時代,元宵節的湯圓,和璀璨的花燈,都是我們的父母手工去製作的。

人們磨糯米粉,研黑芝麻,花生果仁、果乾,和著豬油做餡,揉搓,用心包成。一顆顆,一粒粒,都帶著雙手的餘溫,再加糖水煮至嫩滑滾燙,一碗一碗的心意,驅走的除了春寒的料峭,更多的是彼此內心因為生活帶來的折挫。

那個時候,生活的節奏緩慢。

最特別的元宵節:做一碗元宵寄情山河,點一盞心燈溫暖人間

大人們會準備豆麵和米粉,湯麵,搓成各種各樣的糧食燈,做室內的裝點。

常規的,動物造型的,元寶,蓮花的,諸如此類。想象力有多麼豐富,創造力就有多麼蓬勃。等到十五月圓之夜,倒入植物油,一盞一盞點起來,如同點點星光,煞是好看。

室外的燈具,多半是手巧的男爺們用高粱杆,竹子,鐵絲軋製,摳出造型,糊上花紙,游龍驚鳳,山花海樹,一盞一盞,一步一景,就這麼創造了出來。

剩餘的材料,經常給孩子們扎個紙風車玩。不同於現在塑料風車的千篇一律。風車也因人而不同。喜歡奔跑的孩子,得到的是拿在手裡,奔跑才轉動的式樣。安靜的女孩子,得到的是拴在長線上的式樣,輕輕一摔,風車就是呼呼的歡唱。

魯迅在《傷逝》裡說:“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

人們在元宵節這一刻用手工賦予生活儀式感,把陪伴家人落實到穿衣、吃飯、衣食住行。

從這個角度看去,這一場突出起來的瘟疫,讓我們不再為快節奏帶動,反而成了冷靜。

冷靜的思考,冷靜地面對,冷靜的迴歸。

最特別的元宵節:做一碗元宵寄情山河,點一盞心燈溫暖人間

4

閒下來,我們有了大量的時間,從古人的情懷中去了解元宵節。

人們賦予了元宵節多種情思。

《紅樓夢》的故事便起於元宵之夜香菱的被拐賣。賈政在元宵節猜謎的時候,眾女孩的謎語,更是讓他隱隱預測女孩們不是“福壽”之輩。

以團圓預示分離,這一層的元宵節是無常和當下的思考。

“窄窄弓鞋步步嬌,銀花火樹過元宵。出門不為尋親友,一步能將百病消”,是馮文洵在《丙寅天津竹枝詞》的句子。

這一層的元宵節,把健康放在了重心。想想目前我們的困境,是不是很多欲念,可以放下呢?

有人說,元宵節更多的意義是有“情人”的聚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情人節。

比如辛棄疾曾寫到在“東風夜放花千樹”元宵之夜,追尋一個女子。之後,“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終於得遇良人,成就美好的初遇。

最特別的元宵節:做一碗元宵寄情山河,點一盞心燈溫暖人間

但是這份邂逅,有沒有結果卻還待定,而最傷心的一種便是“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的愛而不得。

這裡看過去,有情,至情,共情,才是元宵節的主旋律。

亦如辛夷塢所說:“我們一生裡有可能遇到很多人,有時正好同路,就會在一起走一段,直到我們遇到了真正想要共度一生的那個人,才會把餘下的旅途全部交給這個人,結伴一起到終點。”

5

人的一生會度過無數個元宵節。但非常時期,我們無法像往年一樣出門看燈,人海歡騰。

但有失去也有獲得。

最特別的元宵節:做一碗元宵寄情山河,點一盞心燈溫暖人間

我們有了足夠的時間思考,錯過什麼,擁有什麼,又為我們所愛的人付出了什麼。

也許這時第一次看見了忽略的生活細節裡,其實裝滿了愛我們的人的真心。

了悟了很多時候,不聯繫、忙,很多感情才走散了。

世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熟悉的人,漸行漸遠,想念的人,不在身邊。

而鋪天蓋地的相扶相攜,也讓我們看清有愛,有情,有堅守,攜手面對一切,我們才能更抗打擊。

那麼即便物質匱乏,也請擺脫焦慮做一碗元宵,寄情山河無恙,春來一切美好如約迴歸。

即使無花燈可賞,也請點一盞心燈,祈禱眾生平安健康,病痛快快褪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