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or共建?BAT与京东数科们的技术服务抢滩

赋能or共建?BAT与京东数科们的技术服务抢滩

产业迭代,浪潮汹涌,ToC市场已成红海,而To B的万亿级蓝海市场尚待深挖。随着互联网产业下半场到来,BATJ等互联网头部企业自2018年开始,纷纷将To B作为战略转型重心,数字技术与各行各业越来越紧密,互联网公司的业务边界不断拓展。

过去十年间,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IT技术发展提速,数字技术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衡量数字科技价值的一个重要依据在于能否实现并加速各个行业降本增效、模式升级进程,并对经济发展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如何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将数字化与行业有效结合,通过任务分配完成2B落地,成为BATJ亟待解决的问题。

华为与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数字溢出》报告显示,2025年产业数字化将带来近23万亿美元的市场空间。由此可见,产业数字化方兴未艾。

尽管市场空间庞大,但纷繁的传统产业对于任何一个互联网巨头来说,依旧是陌生领域。这种扎根于实体的“重模式”能否与互联网企业有机融合?数字科技与产业的结合能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业界对此持观望态度。

B2B2C,京东数科率先抢占“C位”

2019年乌镇互联网大会上,C位热词依旧是“技术”和“To B”。但是,To B转型,对于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来说都不容易。

腾讯在2018年开展第三次战略架构调整时,将重点放在了B端。除了频频投资线下零售企业外,马化腾将重心倾向于底层,展开AI基础设施建设。

百度先是宣布以5.5亿元收购汉得信息5.26%股权,随后对东软控股进行战略投资,一系列动作背后,百度“彻底”成为一家“押宝AI”的公司,通过人工智能瞄准产业智能化,以实现在2B转型路上的全面提速。

相较于腾讯、百度而言,阿里的To B之路将重点放在了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上,以提升沟通、协同效率。2018年11月,阿里也开展了一次组织升级,调整重点在于阿里商业系统的打造,进而赋能商家。

对比BAT,京东数科B2B2C战略布局更早,也更为主动,率先抢占了“C位”。自陈生强2013年率领京东金融从“干金融行业里最脏最累的活儿”切入,重点在风险定价上着手,一年内陆续打造了京宝贝、白条、众筹等一系列明星产品和业务,这不仅让金融业务在公司内部站稳脚跟,也使其在行业内快速崭露头角。

2018年11月,京东金融升级为京东数字科技,简称“京东数科”,以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三大前沿技术为核心,目前已完成在数字金融、智能城市、数字农业、数字营销、数字校园等领域的布局。尝试向更多产业渗透,利用数据技术改良实体,寻找产业和科技结合的最优结合点。

赋能or共建?BAT与京东数科们的技术服务抢滩

为此,京东数科一方面明确了从金融数字化走向产业数字化的服务版图横向扩张策略,以成熟的金融业务为根基与突破点,向产业数字化方向深耕,不断突破边界,强化技术标签,实现数字科技在传统产业不同场景落地;另一方面,仍旧继续在金融“老本行”上进行纵向布局,通过与B端客户共建,帮助金融机构定制个性化技术方案,完成“技术-机构-用户”三阶段赋能,进而为C端用户提供更好服务,构建金融服务生态圈。

回头看来,京东数科B2B2C战略的前瞻性和正确性,已经被近两年BAT等巨头争相转向B端战略所印证。

人工智能竞争,进入深水区

从行业发展态势上看,在人工智能领域,巨头之争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浅水区,而是进入技术能力与场景落地的深水区。

2019年是人工智能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三年,多位政府领导均重点提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可以说,人工智能是引导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领先技术,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一个企业是否具备强大竞争力的关键点之一,当然也是巨头们的兵家必争之地。

具体到京东数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关系网络、知识图谱、神经网络、行为序列、生物识别等科技,形成了四大智慧金融体系:智能风控、智能财富管理、智能保险科技、智能支付体系。

金融领域之外,如何使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以实现产业生产效率的全面提速?京东数科将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着眼于机器学习、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以及机器视觉三大方向。

京东数科采用了异构图神经网络等技术,对使用者基本情况进行识别,通过用户画像、行为等数据指标进行关系网嵌入,进而实现营销羊毛党识别、金融反欺诈等个性化服务。

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京东数科在自然语言理解以及语音合成领域实现了技术难点突破,对语言环境进行精准建模、模拟真人的呼吸与停顿,甚至对发言者音色风格进行精确编码,进而合成差异化音频,以支持多场景应用。机器视觉方面,人脸识别技术、用户身份核验充斥在日常生活中。

赋能or共建?BAT与京东数科们的技术服务抢滩

而京东数科的“猪脸识别”,攻克了友商放弃的技术方向,成为近年来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而京东数科在智能养猪、智能养牛、智能养鱼等技术上的快速落地,为养殖业数字化提供了新思路。据悉,在农牧领域,京东数科还在4座首农集团奶牛牧场中部署了智能养殖解决方案,智能养牛解决方案的核心在于京东农牧自主研发的智能项圈,该设备具有身份识别、运动情况分析、牛只定位、反向寻找等众多功能,每个项圈专属于一只奶牛,通过智能项圈可以实时了解这头奶牛的身份信息、运动轨迹、位置范围等。基于智能项圈反馈的奶牛信息,神农SaaS系统可以实现牧场负责人在移动终端随时查看各类参数信息,并能够直接控制智能喷淋系统、精准饲喂体系和牛舍环境控制,第一时间调整和优化饲养计划,真正实现牧场生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赋能or共建?BAT与京东数科们的技术服务抢滩

京东数科针对关键的三方面持续投入研发,抢点很准,将数据、技术作为自身的核心优势,京东数科致力于将技术作为产品和解决方案输出给客户,这是其未来的发展重心。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京东数科累计服务800多万家小微企业,4亿多个人用户,700多家金融机构,30多家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依托京东系的品牌影响力,加上强大的科研能力,可以预见京东数科在AI发展上将有更多的可能性,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不可忽视的创新中心之一。

超越赋能,京东数科“共建”布局

2019年10月18日,京东数科迎来了六周岁生日,从“京东金融”到“京东数科”,这家科技公司业务范围目前已拓展至五大板块,在城市运营、农业、资管和营销方面均成绩斐然,可圈可点。

过去一年,京东数科资管科技潜入金融深水区,猪脸识别黑科技深入田间,AI优化火力发电在减少燃煤消耗上获得成果,智能城市生态闭环打造雏形初现,京东数科在战略轮廓逐步清晰的同时,业界对于数字与产业的结合也开始展现出积极姿态和信心。

赋能or共建?BAT与京东数科们的技术服务抢滩

而刚刚去过的国庆,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携手京东数科共同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100万块线下屏幕广告刷屏,大家才惊讶的发现京东钼媒已经低调布局了全国365个城市,悄然杀入行业前三。

在京东数科CEO陈生强看来,选择进入产业时必须遵循四个标准:首先要具备社会价值,业务能够帮产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或体验;第二,市场规模需要足够大;第三,京东数科提供的技术或产品一定要有独创性;第四,要看投资回报和长期价值。

京东数科数字技术融入产业的新赛道试水,无疑是一次艰巨的边界探索之战。突破边界,是无数公司成长壮大的必经之路,亦是从金融科技跨越到数字科技的重要考验。

对于BAT而言,对传统产业进行赋能仍然是双方合作的重心。在应用BAT研发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对全套系统进行购买;而京东数科则更进一步,通过共建进行差异化打造,超越赋能,在现有基础上模块化定制。

脱胎于电商的京东数科,具备应用场景优势、业务经验与2C数据积累,灵活多变的创新模式,使其可以更好地与传统产业规律相融合,完成“技术-机构-用户”三段服务,突破产业上限,促使整体核心能力趋于成熟。

此前,很少有科技互联网公司,明确将战略和业务触角如此深入进实体产业,并寻求与之共生。京东数科深耕于此,一年多来的成果,也奠定了京东数科进入产业时的模式:一是和产业合作伙伴“共建共生”;二是金融与产业的深度对接。

赋能or共建?BAT与京东数科们的技术服务抢滩

在陈生强看来,对科技企业来说,其优势在于掌握核心技术。然而,科技企业缺乏行业经验和产业知识,只有和产业深度共建,才能在新兴技术场景应用与解决方案上取得成果,科技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是“赋能”者,而是“共建”方。

正如10月21日陈生强在乌镇互联网大会的产业数字化——数字化转型中的信息化创新论坛上所说:“近两年,我们开始利用数字科技去做实体产业的数字化和城市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主张做一个“共建者”的角色。所谓共建者,就是我们不是自己去做一个新的产业去与既有产业竞争,而是把我们所积累的数字科技能力跟产业方多年积累起来的行业经验和规律融合起来,共同去做数字化的转型和升级。作为产业数字化共建者,我们一直以开放共建的心态,让数字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以谦虚的姿态,向更深更远的产业场景发出邀请;以不断探索的精神,持续为产业数字升级提供科技动力。我们希望能够与各行各业一起,共同打造一个开放、智联、有温度且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数字化新生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