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退場的對手:高句麗嬰陽王與隋煬帝楊廣

高句麗嬰陽王高元即位的前一年,隋朝滅了南陳,完成了統一。

嬰陽王的父親平原王擔心隋朝會征討高句麗,便積極備武積糧。嬰陽王即位後堅持了父親的做法 "治兵積穀,為守拒之策"。

一起退場的對手:高句麗嬰陽王與隋煬帝楊廣

然而高句麗的做法,引起了隋文帝極大不滿,隋文帝譏諷的說道"高句麗的遼水再大,大得過長江嗎?高句麗與南陳哪個大?我真要打你,不用親自去,派一個將軍去輕而易舉就能打服你,你做事情多思考,懂點事,以後自求多福。"

一起退場的對手:高句麗嬰陽王與隋煬帝楊廣

嬰陽王為了緩和關係,請求隋朝冊封,隋朝便冊封他為開府儀同三司、遼東郡公、高句麗王。

公元598年即位的第九年,隋文帝開皇十八年,高句麗王率靺鞨騎兵萬餘進攻遼西,被營州(今遼寧朝陽一帶)總管韋衝擊退。

一起退場的對手:高句麗嬰陽王與隋煬帝楊廣

隨之,迎來了隋文帝的征討,分水陸兩軍共三十萬人征伐高句麗,雖然受到天氣的影響,軍隊中出現了傳染病,水陸中遇到大風,船沉了不少。但嬰陽王害怕了,他上書請罪,並自稱是"遼東糞土元"( 嬰陽王姓名高元)。隋文帝於是罷兵。

一起退場的對手:高句麗嬰陽王與隋煬帝楊廣

為什麼嬰陽王要攻打遼西呢?

對於高句麗來說,將隋朝力量趕出東北是最安全的,而當時隋朝的力量集中在遼西營州,拿下瑩州,便拿下了遼西地區,有了遼西,便控制住了進出東北的門戶。

嬰陽王認為高句麗已經備戰多年,拿下遼西應該沒有問題,為了保險他還聯繫了北邊的突厥。

本以為萬無一失的突襲,沒想到失敗了,得到的是隋朝的報復,嬰陽王立即裝慫,也認識到了高句麗與隋朝的力量差距。

一起退場的對手:高句麗嬰陽王與隋煬帝楊廣

楊廣徵討高句麗的目的

又過了九年,隋煬帝北巡至突厥汗帳,偶遇了高句麗的使者,便讓使者傳話給高句麗王說"你們高句麗國的土地是箕子的受封地,漢、晉時歸屬於郡縣管轄,如今大隋強盛,讓你們的王速來朝見於我,不然我派大軍去你們高句麗國巡遊一番。"

一起退場的對手:高句麗嬰陽王與隋煬帝楊廣

隋煬帝一直想拿回遼東,拿下遼東地區,高句麗便喪失了東北地區,只能存活於朝鮮半島北部,到時以江水為界,東北威脅盡除。

嬰陽王害怕了,心想"他若是真去了,可能就回不來了。",所以一直沒去朝見隋煬帝。

隋煬帝這回有藉口了,"我等了你四年,你不來,那我便兌現當時的承諾吧。"

一起退場的對手:高句麗嬰陽王與隋煬帝楊廣

隋煬帝的三徵高句麗開始了。第一次慘敗而回。第二次遼東岌岌可危時,國內禮部尚書楊玄感起兵叛亂,隋煬帝大驚,撤軍回朝,由於走的匆忙,軍械物資大多丟棄。第三次高句麗國力已經支撐不住,而隋朝國內也爆發了起義,此時攻下遼東已經不是目的,打殘高句麗,使得其不會因為國內暴亂趁機襲擾北方才是目的。高句麗請降,並歸還了隋朝叛逃高句麗的兵部侍郎斛斯,從此高句麗不敢不尊天朝。

一起退場的對手:高句麗嬰陽王與隋煬帝楊廣

兩人同年去世

公元618年,高句麗嬰陽王去世,其弟榮留王即位。同年,楊廣被叛軍所殺,隋朝滅亡。

榮留王即位之後,積極修復與中原王朝的關係,但因為唐毀其境內隋陣亡將士之京觀,他突然感到唐朝會和隋朝一樣繼續征討高句麗。便下令在遼東修建千里長城,用來對抗唐軍。

唐朝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才收復遼東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