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誤解的“千古帝王”楊廣

在中國的歷史長長河中,出現了很多“千古一帝”為後人所歌頌。像我們比較熟悉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等。與此同時,也有很多帝王被人們描述成昏君,荒淫無道,殘暴不仁。今天要和大家聊的這位帝王在中國歷史上的爭議特別多,有的人說他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皇帝,也有的人說他是昏君裡的代表人物。他就是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煬帝楊廣。

被人誤解的“千古帝王”楊廣

楊廣上位的過程(一部厚黑學經典教科書)

楊廣剛開始並不是太子,隋朝當時的太子是他的大哥楊勇,楊勇是一個宅心仁厚,性格溫和的人,天性好學,善於詩詞歌賦。但是在生活中有的時候比較鋪張浪費,講究排場,而當時的隋文帝非常反對奢侈的風氣,因為這件事情沒少批評楊勇。楊廣是一個工於心計的人,比較善於偽裝自己。在工作中,每次上朝車馬侍從都簡約樸素,對待朝臣謙遜有禮;在生活裡,侍妾只是湊夠了基本數量,和自己的妻子蕭妃相敬如賓,從來不花天酒地。所以在眾多皇子中楊廣的名聲是最好的。但是在私下裡楊廣又動用一切的關係和人脈去傳播太子楊勇的負面新聞,不斷得去陷害楊勇。最終在開皇二十年的時候,隋文帝廢掉了楊勇,改立楊廣為太子。楊廣上位的過程充分詮釋了厚黑學的經典運用,也側面證明了他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被人誤解的“千古帝王”楊廣

楊廣即位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假傳隋文帝遺詔,逼迫原太子楊勇自盡。又把其他的皇室成員殺的殺,貶的貶,囚禁的囚禁,扼殺了一切不穩定的因素,顯示了自己的政治手腕。登上皇位後他拋去了之前的偽裝,大興土木,荒淫無度,導致民不聊生。全國各地不斷爆發農民起義,隨著李密和李淵的揭竿而起,隋王朝在中國歷史中也逐漸落下了帷幕,只傳了2代皇帝。楊廣最後被宇文化及兵變縊弒而死。楊廣造成的大亂,使華夏人口銳減到兩百餘萬戶,這也是很多人認為楊廣是昏君的原因。那麼為什麼有的人認為楊廣為中國的歷史也做出了很多貢獻呢?楊廣在位只有14年的時間,但他卻做了很多對中國歷史具有深遠影響的事情,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被人誤解的“千古帝王”楊廣

楊廣取得的政治成就(改革官職,完善法律)

楊廣改官制,增設殿內省,與之前已有的尚書省、門下省、內史省、秘書省共同成為五省。進一步完善了官員組織架構,提高了官員管理效率,有助於他更好的進行中央集權,這項官員改制對後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與此同時,他頒佈了《大業律》。修訂了法律,主要是對隋文帝末年比較嚴酷的法律進行了改革。雖然在後期的管理過程中出現了偏差,沒有徹底的貫徹這套法律。但是楊廣的《大業律》完善了我國古代法律體系,有很多條款還是非常符合民心的。

被人誤解的“千古帝王”楊廣

楊廣取得的軍事外交成就(為中國開疆擴土)

楊廣在位期間非常重視外交和軍事的發展,不斷增強自己的軍事力量,對外發動戰爭,來捍衛自己的皇權統治,這也是導致隋朝末年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的直接原因。當時隋朝版圖附近群雄環繞,伺機而動。主要的對手有在現在青海一帶的吐谷渾、現在內蒙一帶的契丹、現在臺灣省一帶的琉球和朝鮮一帶的高句麗等。在隋朝之前的皇帝們一般都採用的是安撫和聯合的態度,這裡就可以看出楊廣確實是一個狠人,他即位後把這些傳統的敵人挨個錘了一遍,雖然後期由於內部的原因被人又打了回來,但是也展現了隋朝的強兵政策,震懾了四方。總之,楊廣除向西北開拓疆土外,隋朝大軍還向東南進行了一系列開疆拓土的戰爭,這些戰爭的勝利使大隋王朝東南的領土疆域擴大到印度的安南、佔婆(今越南地區)、及臺灣等地。在海南島上分置儋耳、珠崖、臨振三郡。北邊設有五原郡(內蒙後套一帶)。楊廣在對外交往上,主張眾國臣服的朝貢體制。各藩屬國奉隋朝為宗主國,定期朝貢,各國和平相處。如果有國家不願意臣服,必要時隋朝會採取戰爭的手段威服之。在這樣外交理念下出現萬邦來朝的恢弘局面。從這點來看楊廣在軍事和外交領域對中國歷史是有巨大貢獻的。

被人誤解的“千古帝王”楊廣

楊廣取得的經濟成就(隋朝大運河)

大部分人對楊廣的正面印象都來源於此,他在位期間徵調了百萬軍民修建了隋朝大運河,對隋唐時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中央集權制的加強,都起了促進作用。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全長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縱貫在中國最富饒的東南沿海和華北大平原上,經過浙江、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河北、北京七個省市,通達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但是由於修建運河過程中的勞民傷財,引起了很多老百姓的不滿,民怨非常大,這也是間接導致後來農民起義的原因。

被人誤解的“千古帝王”楊廣

楊廣取得的文化成就(科舉制度,藏書制度)

楊廣增設進士科。廢除之前魏晉時期重視門第的九品中正制。楊廣優先考慮的是個人的品質而不是文才。還增加了科舉錄取人數並將考試科目擴充到了十科,這標誌著科舉制度的產生。形成一套完整的國家分科選才制度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極其深遠的大事。另外楊廣還是一個非常重視文化傳承的皇帝,與“焚書坑儒”不同的是,他在位期間共成書一百三十部,一萬七千多卷。這對於保存中國古代的典籍做出了巨大貢獻。楊廣不僅興辦學校,還訪求遺散的圖書,並加以保護。隋時的藏書量是中國曆代最多的。隋朝藏書最多時有37萬卷,77000多類的圖書。

被人誤解的“千古帝王”楊廣

由此可見,客觀來說楊廣是一個很有能力的皇帝,雖然身上有很多缺點,導致失去民心,王朝覆滅。但是在位短短14年的時間裡面,他在政治,軍事,外交,經濟,文化等領域都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就,為後世也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所以我們在看待和評價他時應該一分為二,辯證的看待問題。那麼,你對楊廣怎麼看?到底是明君還是昏君?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