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八年,号称“中国史上最热夏天”,热到啥程度?会颠覆你想象

随着科学的进步,在炎热的夏天,人们也能够享受到空调吹来徐徐的凉风,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季风气候,所以温差大,夏季酷热明显,然而在中国的古代,古人可就没有现在过得这么轻松了,但是他们也找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避暑方法。

比如说多喝绿豆粥,多吃西瓜以及清淡的食物。清代李渔则写到“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这些都体现他们对防止中暑的一点心得。

乾隆八年,号称“中国史上最热夏天”,热到啥程度?会颠覆你想象

然而天气难免有反常的时候,乾隆八年,也就是公元1743年的时候,出现了一场号称是“中国历史最热的夏天”,引发了民间不小的波动、究竟热到什么程度?会颠覆你的想象。这场暑期来得非常快,大约六月份,已经是酷暑难耐。根据山西浮山的《浮山县志》写到,“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

乾隆八年,号称“中国史上最热夏天”,热到啥程度?会颠覆你想象

而整个华北,都处在一片蒸腾的热浪当中,到了7月份,温度则达到了峰值。多处记录都描述了这场难当的灾难,北京的《续东华录》:“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师威暑。”河北的高邑在《高邑县志》里面则是这么形容:“(五月廿八(7月19日)至六月初六日(7月26日)薰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山东的高青就更惨了:“大旱千里,室内器具俱热,风炙树木向西南辄多死。六月间,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热死。”

乾隆八年,号称“中国史上最热夏天”,热到啥程度?会颠覆你想象

这件事情让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慌了神,毕竟按照中国民间的说法,天地爆发旱灾暑灾,很有可能是怪罪于天子失德。因此在7月6日,他奉皇太后从畅春园启銮,前往盛京恭谒祖陵。顺便祭天,为万民祈福。

老天爷自然不可能听懂乾隆说什么的,到了7月25日,短短一个月,清政府统计出来,就有北京近郊以及城内11400多人死于酷暑,其中抵抗力比较差的老人幼童尤为多。

乾隆八年,号称“中国史上最热夏天”,热到啥程度?会颠覆你想象


原本参拜完祖陵,祭完天,按照惯例乾隆还应该东行去蒙古看看,会见蒙古的王公,巩固对这片地区的统治,但是实在是太热了,也只能够于22日,从匆匆忙忙打道回府,返回承德避暑山庄。跟随的蒙古人员则“随往木兰四围毕,各回牧地。”

那个时候并不需要担心皇帝,清朝时期宫廷已经有了刨冰等美食,而且储冰的技术也越来越好,写诗高手乾隆这个月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

乾隆八年,号称“中国史上最热夏天”,热到啥程度?会颠覆你想象


啥意思呢?内容是我身边有着很多的除热办法,冰块降温都十分的高效,身边十分的凉爽,但是我依然辗转烦闷燥热,只因为我的心思在受苦的老百姓身边,虽然这首诗有一点作秀的嫌疑,确确实实也反映了当时的民生之多艰。

比起高温,更困难的则是水道枯竭从而引发的旱灾,这也给社会造成了很多的打击,所幸清朝当时已经普及种植耐寒的马铃薯以及番薯等物品,再加上清朝廷当时的减免税赋,并没有造成太大的饥荒。

乾隆八年,号称“中国史上最热夏天”,热到啥程度?会颠覆你想象


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研究室主任张德二的研究换算,1743年7月20日到7月25日的气温,平均高于40摄氏度,7月25日达到峰值,来到了惊人的44摄氏度,这个记录在有史料记载的古代一直持续地保持着,到了1999年,华北地区再次出现超高温度,达到了42.2℃,这依然低于乾隆时期,,足可以证明乾隆八年酷热之严重,也确实让人们为那个时代的老百姓感到叹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