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投資投哪裡?

一年的這個時候,房地產市場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著購房者的敏感神經,都會成為

購房者觀察未來一年樓市變化的窗口期,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回頭看看2019年,房地產市場總體可以用“平穩”兩個字來概括,有相關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全國調控次數高達620次,同比上漲高達38%,無論是長期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還是不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都表明了國家調控房地產市場的堅決態度。那麼,2020年還會繼續保持這種態勢嗎?

其實,在筆者看來,雖然進入2020年才僅僅10天時間,但房地產市場已經輪番出現了一大波“新消息”,而且都一一暗示了未來一年可能出現的樓市變化,無論買房還是賣房都值得關注。

具體來看,最近這10天時間,主要“新消息”如下:

繼12月25日,國家印發《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規定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之後,過去這10天,濟南、三門峽等一些城市開始陸續放開落戶限制。


1月4日,銀保監會出臺文件稱,銀行保險機構要落實“房住不炒”的定位,嚴格執行房地產金融監管要求,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抑制居民槓桿率過快增長,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1月6日,唐山就加強市中心區商品房銷售管理有關事項發出通知,購房人購買新建商品住房,自網籤之日起4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唐山打響開年限售第一槍,也成為全國第一個從網籤開始計算限售時間的城市。

1月6日,央行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據悉將會釋放大約8000億元流動資金。對此,業內普遍認為,年內仍有繼續降準的空間存在,未來或將引導房貸基礎利率LPR下調。

根據央行徵信中心方面證實,第二代個人徵信系統暫定於1月20日上線,在此之前會有一段維護期。據悉,新版徵信將體現夫妻雙方的負債情況,即便離婚了,非主貸人再次買房也屬於有房有貸。

既然樓市“有緊有松”,那是不是可以直接和房價漲跌劃等號呢?

通過以上這6大“新消息”來看,房地產開年釋放的樓市信號有緊有松,比如唐山相當於抑制買房的需求,而四川富順則相當於鼓勵大家去買房,所以這可能會讓一部分觀望中的購房者在房子買賣問題上更加糾結和猶豫。那麼,房地產調控的鬆緊是不是可以和房價的漲跌直接劃等號呢?

或許,答案並非如此。因為,早在不久之前,國家經濟工作會議和住建部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已經對未來一年的樓市走向定下了明確的基調。

具體來看,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其一,2020年要繼續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和因城施策的手段;其二,再次重申不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其三,2020年要繼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不難看出,2020年穩字繼續當頭的樓市行情早已明確了。

知道了國家對樓市的定調,這6大“新消息”釋放的信號就不難理解了:

(一)我們先看看鬆動的一方:四川富順縣購房補貼、人才購房落戶鬆綁、央行降準。

首先,富順縣購房補貼出臺的背景是當地房地產市場交易出現了疲軟態勢,房價已經企穩甚至下滑,通過補貼可以起到去庫存和促成交的作用,從而穩定樓市和房價。

其次,人才購房落戶定向鬆綁是城市之間競爭的一種必然結果,而且根據以往的多次經驗來看,“搶人”固然可以帶來潛在的住房需求,但對房價的刺激作用有限。央媒經濟日報還發表評論稱,房價穩定壓倒一切,放開落戶是為了找“接盤俠”的觀點根本站不住腳。

最後,過去這兩年,央行已經多次降準,而且每次都已經明確了支持中小微企業等實體行業的目標,雖然客觀上會利好樓市,但也無需大驚小怪,更無需過度解讀。

目前東莞這邊引進人才,人才住房補貼高達250萬。可見夾在廣州,深圳一線城市的東莞,後期房價會有所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