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一帝!中國第23位皇帝

劉氏一帝!中國第23位皇帝

中國的第23位皇帝--漢明帝劉莊

公元28年,光烈皇后陰麗華生光武帝劉秀第四子--劉陽,劉陽十歲能通曉《春秋》,劉秀對他的才能很驚奇。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六月二十六日,劉秀下詔:“《春秋》大義,選立繼承人,以身份高貴為標準。東海王劉陽是皇后之子,應該繼承皇位。光武帝長子劉強因母郭皇后郭聖通被廢,劉強心中不安,請求光武帝改封他為藩王。光武帝最初不忍心這樣做。出於父子的感情,使我很難長久地違揹他的意願。現以劉強為東海王,立劉陽為皇太子,改名劉莊。


劉氏一帝!中國第23位皇帝


中元二年(57)二月初五,漢明帝劉莊登皇帝位,年三十。


漢明帝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明帝苛刻嚴厲,事事依從寬厚的原則.在漢明帝的統治下,東漢吏治清明,境內安定。漢明帝劉莊時期官員稱職,民安其業,遠近心悅誠服,戶籍人口增加很多。光武帝末年,全國載於戶籍的人口僅為2100多萬,而至明帝末年,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人口激增至3400多萬。明帝善於刑事訴訟,法令分明,日晏坐朝,枉屈不明的問題都能得到處理。內外沒有僥倖徇私的心情,在上也沒有驕矜炫耀的神氣。斷案合情合理,案件據稱僅及前代十分之二。所以後來稱頌事情辦得好的,沒有不推崇建武永平之政的。明帝和章帝在位期間,出現了繁榮的盛世局面,史稱“明章之治”。

佛教在西漢末年開始傳入中國。明帝時在洛陽建白馬寺,這是佛教傳入我國建立的第一個佛寺。

永平十八年(75)八月初六(9月5日),在位18年漢明帝劉莊於東宮前殿病逝,年四十八。廟號顯宗,諡號孝明皇帝,八月十六日(9月15日),將明帝安葬在顯節陵(今河南洛陽市邙山以南)


中國的第24位皇帝--漢章帝劉炟


建武中元二年(57年),漢明帝劉莊的第五個兒子--劉炟出生,母為賈貴人。劉炟後被馬太后抱養 侍奉馬太后,盡心地履行孝道.劉炟忠厚之人,年少寬容,愛好儒術,很受父親漢明帝的器重。

永平十八年(75年)八月初六日(9月5日) ,漢章帝劉炟即皇帝位,時年十九歲。

劉炟即位後,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和賦稅,衣食樸素,實行“與民休息”,並且“好儒術”,使得東漢經濟、文化在此時得到很大的發展。此時政治清明,經濟繁榮,使人民受到恩惠。創立懷孕者賞谷制度。所有懷孕的婦女,由官府賞賜胎養谷,每人三斛,免收其丈夫人頭稅一年

到公元一世紀中葉,經過光武帝、明帝、章帝三代的治理,東漢王朝已經逐漸恢復了往日漢朝的強盛,這一時期被後人稱之為“光武中興”。

章和二年(88年)二月三十日(4月9日),在位13年劉炟在章德前殿病逝,時年三十一歲,諡號孝章皇帝,廟號肅宗。同年三月十八日,劉炟被安葬於敬陵(今河南洛陽偃師市寇店鎮郭家嶺村西南)


劉姓人頂起!

我姓劉,我驕傲!我姓劉,我自豪!

劉家人轉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