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理財必須先明白哪些概念?

頭條理財


真正理解理財的含義

理財由兩部分組成的,理財不是簡單的賺錢,更重要的是如何將賺來的錢合理地規劃起來。真正的理財,從微觀角度,是對柴米油鹽的精打細算;而從宏觀的角度,是如何對財富進行傳承。

理財不是純粹地對比收益

理財不是將市場上的所有產品統統羅列,然後簡單地對比收益,哪高往哪走。工作中的確遇到過很多客戶,從存款、固收類理財、淨值化理財、地方債平臺、最後到P2P,膽子在購買產品的過程中一點點被放大,風險逐漸地被忽視。

真正的理財,需要理解產品背後的含義以及理財產品在設計中體現的價值觀念。例如,保險的購買兩極化非常嚴重,認同保險的人,購買大量不同類型的保險;相反則堅決牴觸。

理財需要長期堅持,一夜暴富請遠離

理財神奇的地方是通過長期的複利效應,產生收益。基金定投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一夜暴富終歸是極少數人,擺正自己的心態,以穩健的投資風格,掌握投資底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風險意識伴隨終生

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任何時候都有牢記這句話。


財瑾微課堂


理財新人看過來 新手理財二三三四心法。

"兩大口訣+四大特性+三大誤區 +三大核心影響因素"

第一部分 理財兩大口訣:NO1:現在的錢比未來的錢更值錢。NO2:雞蛋不要放一個籃子裡(重要的事情背三遍)。

第二部分理財產品四大特性

理財就是將現有閒置資金進行配置,用資金的流動性獲取收益性。(大白話:我把錢借出去給對方用,對方用利息作為報酬,利息即資金的使用價格)

理財產品四大特性:期限性、收益性、安全性、流動性

一、期限性指理財產品從投資到回收成本具有一定時間。這就需要人們提前做好周密的規劃,計算自己資金閒置多少時間,比如你計劃要5年後買房,就可以投資五年期的理財產品。

二、收益性指由於資金持有者讓渡資金使用權所獲取的報酬。收益性一般和風險性成正比和流動性成反比。這個大家都懂投資的理財產品風險越高就需要越高的利率吸引投資者。

三、安全性 與風險性相對,指本金和利息收回而不受損失的能力。

四、流動性指理財產品及時轉化為現實購買力而不受損失的能力。這提醒人們在選擇理財產是對收回條款一定要仔細閱讀,看看是否具備自己的靈活需求,比如從事高風險行業的人儘量投資可隨時變現的理財產品防止不時之需。

第三部分 理財過程中的三大誤區

第一大誤區 盲目相信中介,被中介一頓忽悠,就把錢投進去了。條款啥的都沒看清楚,記住:法制社會出了問題只認合同不講人情。

第二大誤區 信託公司託底 從法律上來說信託公司不具有託底義務(賠了信託公司支付),但由於市場競爭加劇和金融法規不完善目前信託公司為了吸引投資者經常以包賠的名義,但是作為投資者心理不要有種幻覺,信託公司到時候是沒錢支付你的,就是拉著橫幅也沒用,所以投資者要理性的認識到這一點。

第三大誤區理財麻煩且有風險就放棄理財 由於投資品種也日趨複雜,網上負面新聞增多,普通投資者很多望而卻步,理財確實變得越來越複雜,並且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在這種情況下,對於工作較忙沒有時間涉足相關領域的客戶,最好更多地藉助專業人士,在評估自身主觀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客觀經濟實力之後,再進行理財投資。

第四部分影響理財產品收益率三大影響因素

(宏觀)NO1通貨膨脹 一般物價水平持續上漲的現象。投資者只要記住目前銀行存款利率基本是與通過膨脹率持平。

(微觀)NO2公司信譽與實力:對於中介公司要詳細考察其背景。投資要選擇大公司,買股票儘量選擇大公司。據財經郎眼數據調查:股票溢價收益有百分之95來自於行業龍頭。

(宏觀)NO3經濟週期:經濟處於繁榮時期不僅投資的風險小,並且由於市場環境改善往往導致投資增加,從而帶來收益率升高。市場處於蕭條期則不利於投資,銀行惜貸,儲蓄利率也會下降。


小沛財經


理財中有很多的定律,比如4321定律,雙十定律,1/3定律。但是,所有人應當有一個基本的要求,那就是按照社會保險法和有關法律法規要求繳納“五險一金”。

基本解釋:“五險一金”。

五險一金實際上是指我們職工參加工作,用人單位給我們繳納的五險一金。五險是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

沒有固定工作的靈活就業人員,沒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實際上都可以自己參加養老和醫療保險。

五險對應的最基本的保險,能夠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傷有所助,生有所依,失有所保。

住房公積金越來越多的地區,也允許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的好處,能夠大大降低我們的購房成本。目前五年期以上住房公積金的貸款利率只有3.25%,都比很多銀行理財利率要低。不少銀行理財利率都能達到5%以上呢。所以,住房公積金貸款非常划算,我們甚至可以一邊理財,一邊貸款賺利差。

4321定律,實際上是標準普爾公司研究了全球10萬多個資產穩定增長的家庭資產配置方式得出來的結論。簡單點說,就是家庭日常支出資產,約佔家庭總資產的10%;為了防止意外,應對生活的不確定性,投資於保險或互助的資產,約佔家庭資產的20%;具有較高的投資回報的資產,約佔家庭總資產的30%;以安全穩重,為家庭長期提供保障的資產,約佔家庭總資產的40%。

1/3定律,實際上是為了保障我們的生活水平,每月用於償還房貸新款貸款的錢數不能超過家庭總收入的1/3。但是我們銀行放貸的極限是50%到55%。銀行房貸的每月還款額度不得超過本人收入的50%,綜合還款額度不得超過本人收入的55%。

雙十定律,是指每年用於商業保險的投入約為家庭總收入的10%左右,保額應達到家庭總收入的十倍。不過,這一個定律適合中高收入家庭,因為普通人的家庭年收入情況一般撐不起這麼高的保額。

其實理財基礎上,各種各樣的概念很多,我們多學一點,就能夠對我們的資產分配得更合理一點。所以,理財必修課是我們每個人都要上的。


暖心人社


想理財,必須全面的理解理財的風險!

首先理財風險無處不在

有些風險是顯性的:例如虛假宣傳、誇大宣傳;比如說龐氏騙局、詐騙。

有些風險是隱性的:例如初次接觸理財、躍躍欲試,就會衝動投資,盲目投資;還有一些過於注重風險,而忽略了通貨膨脹的風險;還有一些產品雖然是債券型理財,但是資金投向是用於股權收購。

其次需要認識到風險與收益並存,想要獲得較高的收益,需要承擔風險

想要博取較高的收益,必須承擔風險,一般情況下,理財產品收益越高風險越大。低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不存在,但是低收益、高風險的理財產品是存在的,需要仔細鑑別。

通過合理配置資產分散風險是必須的

正確的分散風險、資產配置,是在債券、股票、貴金屬、商品等不同類別資產上做配置。站在長遠的角度來看,不能因為短期某種資產虧損拉低組合平均收益而放棄資產配置。

購買同種類型的理財產品,起不到分散的作用。例如在不同的銀行存款,在不同的銀行購買股票基金。

最後溫馨提示:風險一直都在變化。



我是行簡,向私人銀行家邁進的小學徒,分享閱讀筆記和理財知識!

私行小學徒


理財是一個漫長學習的過程,不單單只是簡單的理財,感悟的好學得好,還對個人有很大的幫助,一些基礎的理財概念也是很重要的。

首先你要懂得理財是什麼概念,是什麼意思。理財呢,就是對自己財富的一種經營管理。簡單明瞭的就是說,對錢的經營管理,所以你首先得有錢吧,要不然談何經營管理。

所以就要儲蓄。儲蓄也就是存錢,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對於月光族來說,存錢很難,長期存錢更難,所以這也是理財的第一個基礎概念,因為要想要理財也得要有財可理,所以存錢看似簡單實則很難也很重要。可以試試將自己每個月工資的10%存入銀行或是其他的餘額寶(兩者都可行且安全性高也有利息,可不是白存錢),很多人在一開始存錢的時候都是興致勃勃的,以為自己可以堅持很久,其實過不了兩三個月就又全部取出來了,但是你只要熬過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經適應了這樣的花錢模式。所以說存錢也是一個需要養成的習慣。

理財又包括投資,投資就是理財的組成部分,理財和投資不能畫等號的。

投資最看重複利,也就是錢生錢,有利潤可拿,其中的三大因素有時間、利潤率、投入。

而家庭(個人)理財一樣,不僅要考慮財富的積累,還要考慮財富的保障,對風險的管理和控制。

確定好適合自己的風險偏好。風險偏好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提前是綜合自己或是家庭的財務狀況、家庭生命週期、職業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自己的風險屬性。


環球老虎財經


理財,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但許多人都把理財當成了投資賺錢。實際上理財是理人一生之財,也就是對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及其風險管理。理財不只是生財,理財是善用錢財,是一種家庭的財務規劃。

理財是財務規劃、現金流管理,也是風險管理!

通常理財包括以下三層含義:

第一、理一生的財,而非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

第二、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即現金的流出,當然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的流入。因此不管現在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第三、理財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現金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這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或流出。

理財本質是對於財產進行合理分配,也就是分為:

1. 保障救急的錢 2.要花的錢 3.生錢的錢 4.保本增值的錢

而投資僅僅是理財中“生錢的錢”部分的管理。

當然,我想更多人對於理財還是更感興趣,投資賺錢的那一方面。

對於理財投資,有的人覺得完全是靠運氣,有的人則覺得完全是天賦。其實理財投資是一項需要長期學習鍛鍊的能力。

就以投資股票來舉例,所謂的天賦,其實更多是一種性格上的優勢。對沖基金Sellers Capital Fund創始人馬克·塞勒爾2008年在哈佛演講時提到至少有7個特質是偉大投資者的共同特徵,是真正的性格優勢。

第一,在他人恐慌時果斷買入股票,而在他人盲目樂觀時果斷賣掉股票

就如同巴菲特的名言:要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而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這需要你能做到不從眾,獨立思考。

第二,偉大投資者是那種極度著迷於此遊戲,並有極強獲勝欲的人。

說實話,對於投資,不是每一個人都獲得樂趣。甚至有的人恐懼投資的風險,更願意把錢放在銀行,然而只有當你沉浸在投資樂趣之中,才能不斷的進步。

第三,從過去所犯錯誤中吸取教訓的強烈意願。

許多人在投資失敗的時候,歸結於自己運氣不佳,卻不願意承認自己做了愚蠢的決定。這樣在以後的投資時,你依然會犯下同樣的錯誤,再一次失敗。

第四,基於常識的與生俱來的風險嗅覺

許多人在投資時,盲目的迷信數據,迷信電腦分析的數據。而不是停下來問自己一句:“嗨,雖然電腦認為這樣可行,但在現實生活中是否真的行得通呢?”

要知道最優秀的風險控制系統就是常識!

第五,偉大的投資家都對於他們自己的想法懷有絕對的信心,即使是在面對批評的時候。

許多人在理財投資的時候,往往對自己的決定不夠自信,要知道比起錯誤的決定來說,不做決定是更可怕的。

第六,左右腦都很好用,而不僅僅是開動左腦(左腦擅長數學和組織)

有的人很聰明,數學很好,邏輯也很強,對於數據分析他們有很強的優勢,但是你也需要做一些另外的事情,比如通過言談舉止來判斷你委託的基金代理人是否在誇大其實。你需要靜下心來,在腦中勾畫出當前情勢的大圖景,而不是往死裡去分析。

第七,在投資過程中,大起大落之中卻絲毫不改投資思路的能力。

投資,特別是股票、期貨一類的高收益投資,往往會遭遇大起大落。許多人會被眼前的起落所矇蔽,而放棄了思考長遠的收益,堅定你的投資思路,並貫徹下去吧。

以上七條,雖然最初是針對股票投資而說的,但是在理財投資時,對於收益與風險的權衡是一致的。

如果你能培養自己這方面的性格的話,將對你未來的理財投資有很大幫助。


度小滿金融


決定產品的三個決定性因素

流動性、風險、收益

敲黑板,名詞解釋在這裡。

整篇文章的基礎。

1流動性

舉例:

通俗的解釋為變現快。流動性越好,收益越低。流動性越差,收益越高。

圖1

活期存款,隨存隨取,利率就只有0.35%,鎖定1年不動就有1.5%,鎖定3年不動就有2.75%。

2安全性

通俗的解釋為本金安全。

舉例:

圖2

參照圖1和圖2的同樣是半年的封閉期。銀行的定存利率為1.3%,而銀行理財則為4.45%-4.55%。中間為何有3%的息差,原因一目瞭然,銀行理財在你購買的時候會提醒你該產品屬於非保本類。3%就是補給你的風險補償。

3收益

同樣的起始本金,所能產生的更多收入。

我們可以根據以上的3個特性,來解析一下各種金融工具

A、流動性好+安全性高

典型代表工具貨幣基金,他的投資方向和主要收益主要是現銀行存款、中央銀行票據、同業存單;剩餘期限在397天以內(含397天)的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資產支持證券;所以安全係數高,同時,他又持有部分現金類資產,所以可以支持隨時買入贖出。所以是一款流動性好+安全性高的金融工具。

不足的一點是年化收益與其他金融產品相比較低,現行的年化收益為4%。以1萬為例,存1年收益4元。代表產品餘額寶。隨時可以買入贖出。

B、流動性好+收益高

典型代表工具股票,滬深3000多隻股票,除了ST以外,每天最高收益可達10%。ST則每天漲停可達5%。如果要變現也非常的簡單,在證券賬戶中現價賣出就可以。第二個工作日就可以銀證轉出到你的銀行卡。

不足的一點是風險高。雖然有上漲10%的收益,但是每天虧損的幅度也在10%,ST跌停為5%。

C、安全性高+收益高

典型代表工具保險。經常可以看到代理人告訴你,每年交10萬交5年,等孩子老的時候可以給孫子留下幾千萬甚至1個多億。這裡運用了複利的原理。不足之處是流動性(變現能力)差。這筆錢要鎖在那裡幾十年不能動。

可是寶寶就是想人心不足蛇吞象,怎麼辦?

其實不上天也有辦法,那就是【配置】

滿足你安全、流動性好、收益可觀!

各個板塊都配一些金融工具,去平衡收益、風險和流動性。根據標準普爾家庭配置現象圖的配置1234法則。以20萬為例。

10%要花的錢

3-6個月的生活費,可以配置在以餘額寶為代表的貨幣基金等現金類資產中。以平均年化4%計算。

20萬*10%*4%=800元

20%保命的錢

專款專用,防止家庭突發大額開支。利用保險做槓桿使用,4萬變身100萬的保障。避免因為特殊情況出現的時候,需要去動用接下來博取收益的錢或者養老的錢,甚至需要變賣其他不動產,影響生活品質。

20萬*20%=4萬,獲得100萬保障

30%生錢的錢

股票、基金、股權等。但是要注意投資≠理財。看得見收益就看得見風險。按上證指數去覆盤算收益。從1991年的100點開始到現在2017年的3300點。我們可以平滑收益為每年15%。

20萬*30%*15%=9000元

40%保本的錢

養老金、子女教育金等,債券、信託、債券、信託、分紅險,實現本金安全、收益穩定、持續成長。我們以保單6%的回報來測算。

20萬*40%*6%=4800元

經過配置,我們可以獲得800+9000+4800=14600的收益。同時享有100萬的保障額度。相當於總資金5倍的保障槓桿。

當然,以上是一個大致的分配方向。具體落地可以根據自己的生命週期,希望獲得的收益,能承擔的風險承擔諮詢身邊的專業人士。也可以關注公眾號。不要盲目進入金融市場。這樣就可以在風險、流動性、收益三者之間做一個平衡。

最後,還是提一句,如果有人給你推薦的金融產品流動性高(變現快)收益高又安全,以上特性全中,你就要想下你是長的比較美還是人比較帥或者爸爸是李剛。否則,為什麼這種好事能輪得到你呢?








喵喵學財經


一,不要借錢投資。

相信現在很多人都有了信用卡,借唄,金條,微粒貸等等,額度也不在小數。

同樣估計很多人都想著把錢借出來投資,買基金,股票,到時候賺了再還回去就行了,然而,你是這樣想我就呵呵噠了。

投資是投未來,沒有人知道自己的投資是100%盈利的,同樣我也不知道哪天才會盈利,但我知道總在某一天,或許是1年後、3年後,也或許是5年後。

所以不要把你借來的錢去投資,當你用借來的錢去投資,那麼你的心態就會完全改變了,根本算不上一名合格的投資者,投資要用你的閒錢,3~5年你不著急用的錢。


二,堅持長期持有,不做短期買賣。

投資理財不會讓你一夜暴富,拋棄賭博、投機的心態;其實投資跟工作、創業一樣,至少需要3~5年的時間來積累,要用3~5年的眼光和心態去對待投資。

大家都認識股神巴菲特,但有多少人知道他99%的財富都是在50歲以後賺到的。這就是持有好公司+複利的效果了;

用巴菲特的話就是找到一條又長又斜的滑坡,讓雪球不斷地越滾越大。而用小鱷的話說就是持有好公司,伴隨它的成長,賺取成長的紅利。


三,投資有風險,買賣需謹慎。

在股海里不確定性實在是太多了,你不會知道風險什麼時候會來,所以我們要對自己的投資決策負責,為自己的買賣負責。

當然有風險就有機會,看08年的伊利,出了三聚氰胺問題後,股價一路下滑到0.21元(前復權)。

再看看現在,9年過去了,股價已經上漲到23塊,泥瑪,看了後感覺錯過了全世界啊。

所以清楚自己的投資風險,分析機會是否大於風險,我們做價值投資不就是為了尋找一些確定性更高的收益嗎、、


四,投資最大的成功在於樂觀的心態和對時間的理解,過於悲觀的人不適合做投資。

知道為什麼嗎,買了股票,天天在恐慌,你說他真能賺到投資的錢嗎??他真的能夠持有到公司成熟的時候嗎??

對時間的理解特別重要,巴菲特說過: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到10年,那不要投資它。沒錯,投資不是一、兩天的事,眼光要長遠。

你看看我們的首富,哪個投資項目是說一時半會就要得到盈利的,剛開始還砸錢買市場呢,所以忽視你的短期波動,對時間有個好的理解,盈利就離你不遠了。


格局大學官方號


第一、通脹

通脹指物價上漲的速度,若是你收入的速度不能趕上通脹速度,那你購買力就會下降,因此,除了穩定的收入,必要的儲蓄外,還需要必要的出借渠道確保資金不縮水才是。

第二、資產淨值

一個人的財務狀況是由自身資產淨值衡量的。資產淨值=總資產-總負債,若資產淨值為正,說明你財務狀況良好。若為負,則需要你改善當前境況。

第三、風險承受力

風險承受力不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定,需要由你的資產狀況、收入情況等決定,需要通過測評來判斷你是屬於保守型出借者還是激進派。

第四、資金流動性

資金流動性事關你對資金的使用,尤其在急需錢的時候,若是資金在其他出借渠道,若是變現能力差,那必然有所資金損失。

第五、資金配置

資金配置取決於你對資產的規劃能力,也取決於你自身的需求和目標。分散出借是均衡你收益和風險的有效策略。

第六、牛市、熊市

牛市代表社會經濟狀況良好,失業率低,股票上漲,市場行情佳;熊市則相反,失業率高,股票下跌。

第七、複利

複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蹟,複利即使不會讓你暴富,但隨著時間的拉長,會讓你的財富持續增值,實現財富自由。

第八、利息

只要你出現欠款就會出現利息,比如:你到銀行存錢,就相當於銀行借了你的錢,會支付你利息。若你欠了銀行的錢,那自然也需要支付利息,但是利息可是每月計算的,你一直拖欠,利息會越來越高。所以,寧願把錢借給銀行也不要出現不良負債。


匯商所


理財必須要了解兩個大的概念:1、風險概念;2、自身條件。可能對於這兩個概念,很多投資者是不理解,那麼,為什麼是這兩個概念呢?

一、有著風險的概念,更能夠規避風險的存在,以及合理理財。

近年存在P2P理財平臺的不斷“爆雷”,究其根本為什麼會“爆雷”呢?原因在於幾點:1、年化利率太高,容易出現問題;2、管理不善;3、擠兌風險。在理財的過程中,風險的大小與收益的大小同等,也就是說風險越大,收益可能就越高。但是往往,風險越高,“爆雷”拿不回本金的概率也就越高。

所以,風險概念要擺在第一位,不能被高回報所誘惑,重要的是在安全係數低的情況下取得相對高的收益,而不是一昧的擴大自身所承擔的風險。就好比投資股票,更多的投資者對於股市是完全的不懂,而為了高回報不顧風險的去投資,造成的後果呢?往往都是虧損而歸。

在這種背景下應當如何?作為理財者,就必須要有著風險的概念,更好的規避風險才對,而不是一頭扎進風險堆裡。

二、依據自身的條件、背景、環境進行投資,而不是有多少投多少。

理財,合理進行才有財可入,如果不合理呢?會帶來更多的不變。市場中很多的投資者,在沒有考慮自身情況下,將所有的資金全部存入定期存款或者認購固定期限的理財。這就不合理,以及不適合自己的條件、背景、環境。怎麼講?正常的理財是需要將自己的生活所用、事業所用、應急所用以及保險所用的資金進行劃分,合理進行活期、定期、理財、貨幣基金、高波動投資、保險等,做到合情合理更為合適。所以,要明白理財是需要結合自身條件、背景、環境下進行的,而不是胡亂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