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淨值型理財漸多,該如何投資?

徐耀燕


1、2018年4月,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聯合發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俗稱《資管新規》)。9月,銀保監會正式發佈《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俗稱《理財新規》)。隨著這些政策的相繼出臺,打破剛性兌付、產品淨值化已經成為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趨勢,加上現在又要求各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未來淨值型理財產品會逐漸成為主流。

2、銀行的淨值型理財產品與我們日常通過股票賬戶購買的很多開放式基金類似,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沒有投資期限。產品每週或者每月開放,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這麼看,是否就和基金沒有區別了呢?其實還是有所區別的:

首先,要關注申購期和贖回期、申購費和贖回費,最後贖回的時候是要扣除相關費用的,有些產品可能會有優惠時間段,比如在該時間段可以免除或者降低相關費率,這個要仔細閱讀產品的細則。此外,申購是按照份額的,具體則是用你的申購金額除以申購日當天的淨值。

其次,可能有些投資者習慣了銀行傳統的模式,心理上難以接受理財產品的淨值波動,覺得有波動就有風險,這其是錯覺,以為用淨值來計數的產品風險就很高。事實上,一些用淨值來計數的理財產品還是很穩健的,而且收益也不錯,比如工銀財富全權資產委託系列增強配置年金型理財產品。當然,肯定也有那種有可能虧損的產品,這個就需要個人不斷的研究,以及評估個人的風險接受能力了。

再次,淨值型產品包括基金在內贖回的時候基本都是T+1日到賬,這個與傳統理財產品相比還是有一些優勢的,不像有的理財產品,申購和贖回的時候都有時間損失,等於是變相降低了收益率。


遁逃者


關於淨值型理財的概念我就不抄了,也懶得抄。實際上淨值型理財產品與原先的銀行理財產品,底層資產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計算收益的方法變了。

舉個例子,原來某銀行的理財產品標明“預期收益率”為5%,現在用“淨值”來表示的話,就是該理財產品發行時每一份額的價值是1元,等到產品到期時每一份額的價值增長到了1.05元(假設一年期,為方便計算不考慮申贖費用),那麼其收益率仍然是5%。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預期收益率”有很強的誘導性,很容易形成剛性兌付的預期。而淨值法計算的話,則是既成事實,有利於銀行打破剛兌。

回到正題,其實淨值型理財產品的投資,需要更注重研究投資標的。之前大家只管找收益率高理財的買,而現在沒有收益率這一指標參考,只能去研究理財的投資構成了,這樣對投資者的要求更高了。當然,還有一個參考指標,就是這款理財以往的淨值增長情況。

我是空谷寒潭,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