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被殺後劉備先稱帝再東征,背後其實是無奈的“交易”

關羽被殺後劉備先稱帝再東征,背後其實是無奈的“交易”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先與曹操爭鋒漢中,結果打敗了老對手,奪取了漢中及上庸等三郡,又趁熱打鐵,在漢中稱王。但是,命運馬上又坐了過山車:這一年下半年關羽失利,荊州被孫權奪去,關羽被殺,上庸等三郡得而復失。

對劉備來說這真是大喜復大悲的一年,忙活半天,等於用荊州換個了漢中,顯然虧了。更悲傷的是,追隨自己近30年的兄弟關羽就這樣沒了,劉備此時的心境估計到了最低點,悲從中來,恨從中來,憂從中來……

在劉備心中,此時唯有一個堅定念頭:不惜一切代價、傾注全部力量為關羽報仇,重新奪回荊州。按照劉備的想法,這件事必須馬上辦、立即辦,不能有片刻遲疑和猶豫,唯有此才能對得起關羽以及在荊州死去的幾萬名部下,也唯有此才能抓住戰機,趁蜀漢上下同仇敵愾、孫吳勢力在荊州立足未穩之際打一場“防守反擊”。

關羽被殺後劉備先稱帝再東征,背後其實是無奈的“交易”

然而,劉備後來東征的出發時間已經是章武元年(221年)7月了,耽誤了1年零7個月時間。難道只是為了更好地做戰爭準備嗎?顯然用不了這麼久。是劉備東征的意志還不堅決、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嗎?顯然不符合劉備此時的心情。那麼,究竟為什麼呢?

看一下蜀漢集團的“大事記”,會發現在這近20個月時間裡有另一件大事發生:劉備稱帝。組建一個新政權,籌備登基大典,人事方面也需要醞釀和安排,確實得花很長時間。可是,現在是火燒眉毛的時候,既然東征非打不可,顯然早打比晚打好,戰機稍縱即逝,為什麼非得先去稱帝呢?難道不能等到東征結束之後嗎?

有人推測,或許劉備對東征並無絕對把握,而稱帝是他少年時代起就在心中樹立起的遠大抱負,眼看只差一步了,所以搶先把這件事辦了,以免打了敗仗留下無法稱帝的遺憾。從後面事情進展看,這樣的看法倒也符合實情,如果劉備東征之前沒能當上皇帝,大敗於夷陵後顯然再也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了,

劉備的人生最終只能定格於漢中王,確實挺遺憾。

還有人推測,這大概與曹丕率先稱帝有關。關羽被殺後不久曹操也病逝了,緊接著曹丕通過禪讓方式建立曹魏政權,取代漢室,孫權隨即向曹魏效忠,被曹丕封為吳王。對劉備來說,現在面臨著一個尷尬局面:他自稱的這個漢中王,是建立在漢室存在基礎之上的,是漢獻帝“駕下”的漢中王,漢獻帝已成山陽公,漢中王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孫權可以向曹魏稱臣,而劉備不願意,這樣就得重新定位自己,建立一個新權,與曹魏並駕齊驅,無疑是一個不錯的政治選擇。這樣的分析顯得更有些道理,這大概是劉備先稱帝、後東征的重要考慮。

關羽被殺後劉備先稱帝再東征,背後其實是無奈的“交易”

然而,還有一個“隱秘”的原因往往被忽視了。

劉備要東征,就得有得足夠的兵馬,此時的劉備手中有一定力量,可以湊出一支隊伍來,但讓誰充當東征的主力卻需要斟酌斟酌。漢中之戰後劉備軍事集團的力量構成是:關羽的荊州軍,這是最重要的嫡系力量;魏延的漢中軍,主力也都是嫡系;張飛的閬中軍,嫡系力量佔大部分;李嚴、吳壹等人的益州軍,以新招降人馬為主;趙雲的機動部隊,新招降的人馬佔大多數。

所謂嫡系,指是的追隨劉備進入益州的人馬。基於荊州、漢中、閬中等地的重要性,劉備將他們主要佈防在上述地方。荊州軍已覆滅,漢中軍不能動,閬中軍能抽出來的十分有限,現在的形勢是,要組建一支東征軍,必須依靠那些非嫡系的力量,說得再直白些,就是必須益州本土派們出力了。可是,三國時代的所有本土派都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去外面打仗,張邈、陳宮之所以背叛曹操,田豐、沮授之所以在官渡之戰中與袁紹唱反調,蒯越、韓嵩等人之所以主張投降曹操,出發點都是一樣的:

不願意犧牲家鄉父老的利益去為別人賣命爭地盤。

關羽被殺後劉備先稱帝再東征,背後其實是無奈的“交易”

這一次,劉備依然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益州本土派秦宓首先出來反對東征,秦宓代表的不是他一個人,他說出了大多數本土派們的心聲,就連劉備十分器重的本土派將領黃權也反對東征。為了不掀起一股反對聲浪,劉備將秦宓“下獄幽閉”,但這解決不了大家的“思想問題”。

本土派一方面明裡暗裡反對東征,另一方面卻掀起了“勸進”的浪潮。據《三國志》記載,首先上“勸進表”的是議郎劉豹、偏將軍張裔、偏將軍黃權、大司馬屬殷純、益州別駕從事趙莋、治中從事楊洪、從事祭酒何宗、議曹從事杜瓊以及勸學從事張爽、尹默、譙周等人,他們的身份幾乎相同:益州本土派。

一開始,劉備大概沒有稱帝的念頭,他的心裡只有復仇這一件事,所以當張裔等人的“勸進表”遞上後,“先主未許”。諸葛亮及時洞察到其中的問題,認識到當前面臨的利害關係,認為應當接受本土派的政治訴求,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他們的真正支持,於是諸葛亮對劉備進行了勸說。諸葛亮引用了東漢初年的故事,當時吳漢、耿弇等人也勸劉秀即帝位,劉秀辭讓,前後多達4次,耿純最後進言“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果不答應,則“士大夫各歸求主,無為從公也”,大家就各自尋找新主人,不跟您玩了。諸葛亮對劉備說:“士大夫隨大王久勤苦者,亦慾望尺寸之功如純言耳。”

關羽被殺後劉備先稱帝再東征,背後其實是無奈的“交易”

諸葛亮借耿純之口向劉備說出一個道理:稱不稱帝現在已經不是您個人的事了,而是大家的事,如果執意不肯,就傷了大家的心。這個“大家”,不是已死去的關羽,也未必是鎮守在漢中的魏延和鎮守在閬中的張飛,而主要指的是積極勸進的那些本土派們。只讓人家出力,讓人家冒險去拼命,沒有什麼回報怎麼可能?劉備聽完諸葛亮的話,跟劉秀一樣也幡然醒悟,同意稱帝。

劉備稱帝后本土派果然大量被重用,諸葛亮雖然擔任丞相,但下面的九卿幾乎全是本土派:太常卿賴恭、光祿勳卿黃柱、少府卿王謀、大鴻臚卿何宗等。加上尚書令劉巴、太中大夫宗瑋以及議郎許慈、孟光、劉豹、向舉等人,本土派至少在人數上佔據了多數,而非本土派的楊儀此時只能擔任劉巴下面的一名尚書,蔣琬更慘,只是一名尚書郎,相當於尚書檯的一名“科長”。在軍事方面,本土派將領吳壹升任護軍兼討逆將軍、關中都督,另一位本土派將領李嚴升任輔漢將軍,本土派出身的鄧方升任安遠將軍。劉備稱帝后,至少從表面上看益州本土派勢力實現了“集體崛起”,這是在特殊情況下的特殊安排。

做完這些,下面就該本土派出力了。劉備的東征軍構成如下:劉備親自率四萬人馬由成都出發東進,任命吳班、馮習為左右領軍,相當於前敵正副總指揮,任命張南為前鋒,偏將軍黃權以及趙融、廖淳、傅肜、杜路、劉寧、陳式等分別統領各部。從以上名單可以看出,本土派是東征軍的主力。

關羽被殺後劉備先稱帝再東征,背後其實是無奈的“交易”

劉備覺得還不夠,東征時特意將尚書令劉巴、太常卿賴恭、光祿勳卿黃柱、少府卿王謀、大鴻臚卿何宗、太中大夫宗瑋、從事祭酒程畿、從事王甫等人都帶上,這樣的安排略顯反常,上述這些文臣理應在後方幹些“督辦糧草”的事,打仗並不是他們這些文人的強項,

但劉備一定要把他們也都帶上,讓前方和後方更緊密地聯成一體,剛剛被加官晉爵的本土派們,到了打硬仗、出死力的時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