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獵鷹“海東青”名字是如何得來的?

海東青是中國歷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獵鷹。傳統觀點認為,海東青是導致遼金構兵、契丹亡國的肇因之一,故而受到學界關注和研究。但對“海東青”一名中“海東”的具體含義,學界至今眾說紛紜,有必要予以考辨。

  並非大海以東

  據字面語義,“海東青”之“海東”易被理解為“大海以東”之意,宋元時期即存在這種認識,如南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載:“海東青者,出五國,五國之東接大海,自海東而來者謂之海東青”,又言女真未崛起時曾“為大遼市海東青於海上”,顯然此處的“海東”是指大海以東,並引申為大海以東之海上。依據此類史料,今人崔廣彬《“肅慎”一名之我見》一文認為海東青是“從東方大海飛來”;徐學良、穀風在《海東青的分佈和產地》甚至明確指出“海東即指鄂霍茨克海以東”。


中國歷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獵鷹“海東青”名字是如何得來的?


  所謂“海東青”之“海東”被解釋為“大海以東”或“東方大海”具有很強的臆測成分。在中國古人的地域觀念中,“中國”位於“四海之內”。“四海”的方位是相對“中國”(中原)而言的,因此中國史籍中記載的“海東”理應是以中原內地為參照主體。且“海東”通常並非指“大海”,而是大海以東某個地域的代稱,如朝鮮半島諸國(高句麗、百濟、新羅、高麗)、日本、渤海國等國家和地區因位於中原內地以東,隔海相望,故曾先後在中國史書中被稱作“海東”。需要指出的是,作為聞名史冊的獵鷹,海東青並不是自然狀態下從“海東”飛到中原的野禽,而是由馴養海東青之地即“海東”地區的族群所輸送來的。因此,“海東”應該是一個地域代稱,而不可能是大海。

  亦非宋代高麗

  胡梧挺《“海東青”名稱由來考辨》一文(以下簡稱“胡文”)通過史料辨析,認為“由於‘海東青’一詞也產生於宋代,因此可認為‘海東青’中的‘海東’也是指當時的朝鮮半島,即高麗”。對此筆者並不能苟同,按上揭海東青是由其馴養之地(海東)的族群輸送至中原地區的,但在相關史料中卻找不出一例高麗人向宋朝輸送(進貢)海東青的明確記載。

  至於胡文為論證其觀點所提出的“明確的證據”則未免太過牽強。其一是《楊文公談苑》所載“(海東青)自高麗一夕飛渡海岸”,以及《五總志》雲:“登州海岸林中有鶻,自高麗一飛渡海”(按:《五總志》這條記錄實則源於《楊文公談苑》)。而《楊文公談苑》的完整記載為:“登州海岸林中,常有鶻,自高麗一夕飛度海岸,未明至者絕俊,號曰‘海東青’。”《楊文公談苑》是真宗朝時由楊億口述,其門人黃鑑記錄而成的一部筆記,文中所記海東青由高麗“一夕”跨海飛渡至登州,將海東青描述為自然狀態下飛渡而來的野禽,更像是小說家言,不足為憑。其二為南宋莊綽《雞肋編》載:“鷙禽來自海東,唯青最嘉,故號‘海東青’。兗守王仲儀龍圖以五枚贈威敏孫公,皆皂頰鴉,不堪摶擊,公作詩戲之……”仁宗時期,王素(字仲儀)在兗州為官時贈給孫沔(諡號“威敏”)五隻所謂“海東青”,然孫沔識此“海東青”實乃“皂頰鴉”,遂作詩以戲之。之所以出現令王素如此難堪之事,乃因渤海國亡於遼國後,遼國禁絕東北地區的民族向北宋進貢海東青,中原人士久已不識海東青之“真容”,以致鬧出笑話。

  應為唐代渤海國

  筆者認為,“海東青”之“海東”是指唐代渤海國。渤海國是在聖曆元年(698),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於今松花江、黑龍江流域所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權,先天二年(713),唐廷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自是始去靺鞨號,專稱渤海”,成為唐朝的屬國,並時常進貢於唐廷。渤海國立國後,統治者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遣貴族子弟至唐都長安,“習識古今制度”。通過學習,渤海國浸染華風,文教漸盛,約在唐末的大虔晃(857—871)、大玄錫(871—893)統治時期被中原人士譽為“海東盛國”。“海東”也在時人觀念中用於指代渤海國。如後梁開平元年(907),“渤海王子大昭順貢海東物產”,即將來自渤海國的貢品稱作“海東物產”。

  那“海東青”該作何解呢?“海東青”當由“海東青鶻”簡化而來,其本意為來自海東盛國——渤海國(進貢)的青色的鶻。中國古人常將隼科隼屬猛禽稱為“鶻”,隼科與鷹科鳥類均屬掠食性猛禽,其某些種屬可被馴化為輔助人類狩獵的“鷹鶻”。有學者據史書不完全統計,自開元十年(722)至元和十年(815)的九十餘年間,渤海貢鷹鶻於唐廷就有十多次。但因渤海國在該時期尚未被唐人稱作“海東盛國”,故“海東青(鶻)”一名亦未產生,史書中以“鷹鶻”作為海東青等獵禽的籠統稱謂。

  逮至唐末,“海東盛國”成為渤海國的專用代稱,由渤海國進貢的鷹鶻自可稱作“海東鷹鶻”。而目前學界主流觀點認為海東青是鳥綱隼科隼屬之矛隼種,即古人所稱的“鶻”。矛隼的羽色變化較大,有白色、雜色、青灰色等,《異域錄》雲海東青“有雪白者,有蘆花者,有本色者”。矛隼分佈於北半球高緯度地區,中國東北地區已是其分佈南界,在其分佈偏南即緯度相對較低的地區,羽色以青灰為主,即所謂“本色”。因渤海國向唐朝所貢矛隼多為青灰色,故而在唐末被中原人稱作“海東青鶻”。之所以在存世的唐代史籍中找不出對該名稱的記載,概因唐末兵亂迭起,各類典籍屢遭兵火所毀,尤其是黃巢起義時,“再陷兩京,宮廟寺署,焚蕩殆盡,曩時遺籍,尺簡無存”。在持續的戰亂中,記載“海東青(鶻)”一名的史籍也隨之湮沒無存。

  需要指出的是,存世文獻中,“海東青”一名的最早記載見於《遼史》,且均記作“海東青鶻”。然而,就地理方位而言,無論是渤海國,還是與渤海國同源於靺鞨並向遼國進貢海東青的女真,均與遼國境土相接,而非位於其大海以東,所以遼人不可能將渤海國或女真稱為“海東”,《遼史·地理志》將唐代史籍對渤海國“海東盛國”的譽稱徑作“遼東盛國”即可為證,因此遼人自然也就不會將來自渤海國或女真的鷹鶻名之為“海東青鶻”。遼朝立國後政治制度多仿唐制,太祖阿保機即仿唐制設“監修國史”,《遼史》中出現的“海東青鶻”一名極可能引自唐末史籍。

  由此可基本判定“海東青(鶻)”一名中的“海東”既非“大海以東”之意,也不是借指宋代朝鮮半島上的高麗,而是指唐代“海東盛國”——渤海國。

  (作者單位:山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