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朝聞名的蒲察氏家族,最早可追溯到什麼時候?蒲察氏是原名嗎?

遼朝聞名的蒲察氏家族,最早可追溯到什麼時候?蒲察氏是原名嗎?

五國部的名稱在不同時代稱謂不同,這主要是由於翻譯人員在翻譯時往往是通過音譯部落的名字,這就導致了不同的翻譯人員翻譯同一個民族可能根據不同發聲將同一個民族翻譯成不同的名稱。其次就是因為民族的語言不同,在說同一個民族名稱的時候可能發音不同就導致翻譯的人員將其當做是兩個部落而記載在史籍之中。所以就會出現很多音似的部落,其實都是同一個部落。

遼朝聞名的蒲察氏家族,最早可追溯到什麼時候?蒲察氏是原名嗎?

蒲察氏家族的名稱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是不斷變化的。蒲察家族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當時稱作拂涅部,據《新唐書》北狄傳記載“黑水靺鞨居肅慎地,亦曰挹婁,元魏時曰勿吉。……益東曰拂涅部。”拂涅部與中原聯繫十分的緊密,並且可以直接朝見唐朝與唐朝建立了直接的聯繫,“拂涅、鐵利、虞婁、越喜時時通中國,而郡利,屈設、莫曳皆不能自通。”從此可以看出拂涅部的地理位置是靠近中原地區,並且交通便利。在這之後隨著渤海國的日漸強大,拂涅部與中原的聯繫也被切斷了。

遼朝聞名的蒲察氏家族,最早可追溯到什麼時候?蒲察氏是原名嗎?

其後渤海被遼朝所滅,拂涅部也就歸順了遼朝,在當時拂涅部已經改名稱作盆奴裡,根據《遼史》營衛志所記載:“五國部。剖阿里國、盆奴裡國、奧裡米國、越裡篤國、越裡吉國,聖宗時來附,命居本土,以鎮東北境,屬黃龍府都部署司。”後盆奴裡國又將自己部落的名字改稱為蒲奴裡,“盆奴裡國按紀統和二十二年七月作蒲奴裡。”

遼朝聞名的蒲察氏家族,最早可追溯到什麼時候?蒲察氏是原名嗎?

隨著完顏部家族興起,其開始向周圍用兵,並且逐步的吞併周圍的小的部落,蒲察氏家族在金朝建國前,已經被遼朝分散為一個一個的個體,其對完顏部的關係也是有親疏遠近的。在完顏部統一女真部落的過程中,蒲察氏家族與完顏部有鬥爭有聯合,但是總體的趨勢是趨於聯合的。

遼朝聞名的蒲察氏家族,最早可追溯到什麼時候?蒲察氏是原名嗎?

完顏部在統一女真各部的過程中,隨著力量的不斷壯大,其四周的其他部族相繼歸附。至景祖烏古乃時期,與當時周邊的白山、統門、耶悔、土骨論以及五國部等建立了聯盟關係,“稍役屬諸部,白山、統門、耶悔、土骨論之屬,以至五國之長,皆聽命。”隨後由於景祖“備器械,兵勢稍振”,使完顏部兵勢強大,周圍的其他部族懾於完顏部的強大前來投靠,“斡泯水蒲察部、泰神忒保水完顏部、統門水溫迪痕部、神隱水完顏部,皆相繼來附”。

遼朝聞名的蒲察氏家族,最早可追溯到什麼時候?蒲察氏是原名嗎?

這一時期由於遼朝對五國部的壓榨,特別是對五國部索取大量的海東青,致使“五國蒲聶部節度使拔乙門叛遼,鷹路不通,遼人將討之”,於是遼主派人前來與完顏部商議,而完顏部既想借助遼朝的勢力來統一女真諸部使生女真控制在自己的力量之下,又想協同生女真的力量來擺脫遼朝的統治。為了防止遼朝摸清完顏部的實力,“蓋景祖終畏遼兵之入其境也”。所以一方面景祖勸說遼朝:“可以計取。若用兵,彼將走保險阻,非歲月可平也。”另一方面“陽與拔乙門為好,而以妻子為質,襲而擒之,獻於遼主。”五國蒲聶部在這場反抗遼朝壓榨的鬥爭中成為了完顏部的犧牲品,使遼朝更加的信任完顏部並授予景祖“生女直部族節度使”的官銜,使完顏部在生女真這一地區得到了執法權,並且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自己的勢力,另一方面使完顏部更加有力的控制周邊的部族以及五國蒲聶部乃至整個五國部,使之更緊密的圍繞在完顏部周圍,形成強有力的一個部落聯盟。

遼朝聞名的蒲察氏家族,最早可追溯到什麼時候?蒲察氏是原名嗎?

在阿骨打對遼戰爭獲勝後,都會將戰利品獻給靖宣皇后,“自是太祖每出師還,輒率諸將上謁,獻所俘獲。”這其實就是為了收買靖宣皇后背後的蒲察氏家族,通過向皇后的獻禮,來顯示其戰爭掠奪物品的豐富,以使貴族大姓的家族支持阿骨打的反遼事業,並且出兵幫助阿骨打一起反遼。其實這也是完顏部忌憚蒲察部的力量的一種體現。

遼朝聞名的蒲察氏家族,最早可追溯到什麼時候?蒲察氏是原名嗎?

蒲察氏家族在完顏部統一女真各部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軍事上支持,政治上擁護。尤其是在阿骨打起兵反遼的這件事情上,靖宣皇后更是突顯了蒲察氏家族在以完顏部為首的部落聯盟中的政治地位和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