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年間奇事:獵犬死後仍不忘危難之際救主,實屬忠義之犬

明清奇聞何其多,前些日子一直寫古籍之中記載的明清奇案,今日且說個清代奇聞給各位上眼。

話說雍正年間,京城有個世襲小侯爵名叫赫海,時年十七歲,相貌俊俏,皮膚白皙,雖是男兒郎,卻亞賽女嬋娟,家人對其十分寵愛,視為寶貝疙瘩。

赫海是八旗子弟,喜好鬥雞玩狗,家中豢養獵犬十餘隻,其中有條黃狗最受他喜愛,他為此犬取名飽橫,與其同吃同住、形影不離,將獵犬視為知己。

雍正年間奇事:獵犬死後仍不忘危難之際救主,實屬忠義之犬

清代八旗貴族


某夏日,赫海率獵犬飽橫出東門,前往郊外打獵,哪知遇到瓢潑大雨,赫海只好躲在一處墓門下避雨。墓前有良田百頃,還有一個大蘆葦塘,一陣暴雨下過,到處積水,赫海只好脫掉外衣,只穿小褲蹚水而行。

行至一片高處,赫海坐在一塊大石頭上歇腳,對面來了三個惡少,三惡少肩頭站著海東青,背後揹著弓弩,顯然也是為打獵而來。

三惡少見赫海一人一狗在石頭上歇腳,見其皮膚白皙長相俊美,三惡少生出邪念,其中一惡少挑逗道:“黑者黑如鐵,赤者赤如血,白者白如雪,大夏天的見到雪了,咦,可真白。”說罷,三人哈哈大笑。

赫海見三人放肆,怒氣衝衝想要上前教訓三人,但見對方人多,於是強壓怒火,領著飽橫繞過三惡少準備尋路回城。

雍正年間奇事:獵犬死後仍不忘危難之際救主,實屬忠義之犬

清代八旗貴族


結果沒走幾步,三惡少追上來,拽住他胳膊不讓他走。赫海大怒:“你們想幹什麼?”(原文:惡少攔阻,侯怒:汝欲何為?)

一惡少說:“不想幹什麼,我們三個全都稀罕小相公,今日見了你這白雪肌膚的尤物,我們眼饞,自然不能放過。你且留下,咱幾個好好耍耍如何?”

赫海罵其放肆,於是鬆開飽橫。飽橫雖為犬卻十分通人性,見有人欺負小主,擋在小主前面,朝三惡少狂叫。

三惡少見飽橫兇猛,心生懼意,但又不肯放過赫海,於是把海東青放出去,又把弓弩解下,搭弓放弩射殺飽橫。飽橫左躲右閃,弩箭射不中它,其中一惡少見弓弩不能傷它,趁機不備搬起一塊巨石,不偏不倚正好砸在飽橫頭上。飽橫悶叫一聲,倒在地上抽搐幾下便不再動彈。

雍正年間奇事:獵犬死後仍不忘危難之際救主,實屬忠義之犬

清代狩獵圖


見惡少殺死愛犬,赫海撲上去與其廝打,結果寡不敵眾,被三人用牛皮繩捆住手腳,抬到蘆葦塘邊將其小褲扯掉,欲要行無禮之事。

赫海不堪受辱,滿地翻滾,哭嚎不止。偏巧有十餘皇家騎兵從此處經過,聽到哭喊之聲,騎馬飛奔至蘆葦塘,惡少見來了官兵,丟下赫海倉皇而逃。

騎兵見赫海狼狽,又見惡少逃走,便知發生何事。問及姓名與籍貫,方知此乃小侯爺。騎兵為其鬆綁,又為其找來衣服,準備護送他回家。赫海見飽橫倒地不起,伏在犬身之上大哭,沒料想飽橫竟活了過來。

回到家後,赫海命人為飽橫治傷,但飽橫傷勢過重,終日不吃不喝,三日之後便一命嗚呼。赫海傷心至極,將飽橫埋在自己後院,命人搭起靈棚,找來和尚為其誦經超度,他則身穿白孝,如喪摯友一般為飽橫守靈。

雍正年間奇事:獵犬死後仍不忘危難之際救主,實屬忠義之犬


喪事過後,赫海終日悶悶不樂,一日昏昏入睡之際,見有個身穿黃毛大氅者進入房中,那人開口說:“我就是飽橫,小主人視我為摯友,我十分感動,將來我必報答小主對我的恩情。沒我在身邊保護,小主日後出門要多加謹慎,若有危難,我必相救!”說完之後,蹤影不見。赫海驚醒之後,方知是個夢。

某日,赫海孤身前往通州,回程途中搭乘渡船過河,船到河中心時,從船艙鑽出三人,赫海一瞧,正是打死飽橫的三個惡少。三惡少一見赫海,哈哈大笑,不由分說撲上前將赫海按住,用繩子將其捆縛結實,帶到岸邊一破廟之中扯碎衣衫,欲要無禮。

赫海危難之際,忽見一巨犬從房頂躍下,朝著惡少就咬,將其中一個惡少咬死,另兩個咬斷手足。赫海趁此機會跑出破廟,慌不擇路順田間小路跑到一茅屋處,坐在地上氣喘吁吁。此時那條巨犬隨後趕到,趴在其不遠處一動不動。這時有個農婦從屋裡出來,見陌生少年坐在屋外,周身沒有衣衫,慌忙找件破衣給他。

雍正年間奇事:獵犬死後仍不忘危難之際救主,實屬忠義之犬


赫海問這條狗是誰家的?農婦說道:“此犬乃是我家養的癩皮老犬,已經病了半年之久,前日病死,正想今日將它埋了。”

赫海大驚,明明時才是它救了自己,為何農婦卻說它早已歿?奇怪,奇怪。!

赫海回到家後,對此事念念不忘,當夜又做一夢,見那個身穿黃毛大氅的人再次出現,對他說道:“小主的恩德我已經報了,我的心願已了,日後再不能與你相見,望小主珍重!”說罷旋即不見。赫海驚醒後大喊“飽橫”,卻不見任何迴音。

自此之後,每隔七日,赫海便到後院飽橫墳前哭上一番,以示自己不忘忠犬救主之恩。

作者評語:食其祿而報其主,犬誠忠矣。乃死後猶藉手癩狗,以舒其猛烈之氣,犬固不味其靈而能如是,可以人而不如犬乎?

雍正年間奇事:獵犬死後仍不忘危難之際救主,實屬忠義之犬


本文出自清代文言作品《夜譚隨錄》一節,作者何邦碩自稱跟這位赫海小侯爺是故友,此事從小侯爺口中得知,他聽後深為感動因為將其記錄下來。

至於何邦碩筆下文字真假與否,我自不知,只覺過於離奇,有些怪力亂神之嫌。暫且不論真假,忠犬救主的義舉著實令人感動,正如作者評語所說“人而不如犬乎”,的確有些時候人還不如一條犬忠義。

《夜譚隨錄》這部書至今沒有白話翻譯,滿紙文言,且多是些繁體古字,好似天書一般,讓今人難以閱讀。若有興趣,我將其多翻譯幾章發表出來,給各位看官解悶。記得關注“大獅”,這樣每天才能看到我的文章。

注:本文儘管有離奇之橋段,但只可做民間故事來看,不可與封建迷信相提並論。古人記載之事,真假與否也只有古人知道,我等只是看個熱鬧罷了,不必執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