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育機構的校長,你焦慮了嗎?


作為教育機構的校長,你焦慮了嗎?

按照往年,現在正是教育機構最繁忙的時候,可是疫情這位“神仙”過來歷劫,大家只能被迫關門閉戶、假裝靜觀其變,老實積極地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封印的動作。

都說一年之計在於春,現在看起來正是春暖花開、草長鶯飛的時節,但教育部門再不解除封印,教培行業的春姑娘怕是已經明目張膽地溜走了。

我想現在每位教育機構的負責人,都是“一天一大查、兩天直跺腳、三天抹眼淚”的狀態吧?

下面是全國各地區的學校的開學時間表:


作為教育機構的校長,你焦慮了嗎?


看完之後,作為教育機構的校長,是不是血液循環瞬間加快了,然後心裡有著“鍋裡煎完,被放到冰水裡”酸爽的感覺。

這是一種面對疫情統一標配的情緒感知,俗稱“腦殼疼”,專業名詞叫做“焦慮”!


在某平臺的問答裡有一位黃女士訴說著她的情況,雖然裡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黃女士卻充滿了焦慮。

黃女士是一個書法教育機構的校長,她校區的書法課主要面向小學—高中階段的孩子,集書法高考、書法基礎教育、書法師資培訓、創作、參賽於一體的機構,以“傳承民族藝術,弘揚中華文化”為宗旨,致力於中國書法藝術的教學與實踐、傳播與交流。在當地的教育機構中也算小有名氣,疫情的這段時間,黃女士也積極響應教育部的要求,暫停一切線下課程直到解除疫情防控。

看著離復工越來越近了,可是關於開學和復課的消息眾說紛紜,看到很多老師離職的新聞。昨天又是房東催房租、又是老師們發微信不停問復工時間,能看得出來老師們開始有些浮躁了。她手頭的資金還夠週轉,但就是害怕團隊的心渙散,所以內心也越來越焦慮了。


作為教育機構的校長,你焦慮了嗎?

在廣東的一個英語機構的羅校長也是焦慮不已,她的機構原來都是受到當地的家長的歡迎,特別是有好多個家長幫忙轉介紹、宣傳口碑都很厲害。

疫情期間,她也有進行和家長之間的互動,感覺不到家長有什麼異樣。


可是今天有家長(張女士,也是她的朋友)告訴她,這些家長疫情期間給小朋友報名了一週某知名在線英語機構的試聽課,臨近上完課的最後一天,該在線機構還在群裡宣傳現在報名課程有500元的紅包,這個紅包可以直接抵扣學費,當天報名外加大禮包。這些家長出於各種價格、名師等方面的考慮,一起試聽的孩子85%都報名了。


羅校長本來以為自己服務各方面做得夠好和家長粘性也算好,就是這幾天幫著開學之後的事情,就鬆懈了一下,生源就被挖走了。一個疏忽,誰知道家長還是被在線大型機構的名師吸引住了。她也能理解家長的選擇,可是面對線上名師的競爭,她現在也陷入了焦慮。


作為教育機構的校長,你焦慮了嗎?

作為教育機構的校長,你焦慮了嗎?


黃校長和羅校長內心焦慮的情況並非個例,是教培行業共同存在焦慮。面對這些焦慮,作為校長應該怎麼辦?


1. 防止焦慮心理,引導團隊有積極的情緒

大家都知道學生復課要收心,老師們在家裡休息、辦公待了1個多月,那麼復工時也要幫助老師收心,幫助老師從焦慮和疲憊的狀態中走出來,避免復工就有老師出現負面情緒態。每個人都會有負能量,但是如果讓這種負能量在團隊傳染和擴散,毫無疑問會給團隊帶來巨大的危害。因為團隊的情緒是互相影響的,如果不能及時消除這種負面的情緒,一定會導致團隊成員心情不好,同事之間關係變得緊張,影響團隊成員的積極性,甚至會導致很多計劃做出的效果不好。

復工後,還會潛伏著有個別想離職的老師,作為校長不僅要留意這些老師,還要留意想離職老師們周圍的同事,周圍的老師很容易受到動搖。

小張一家教育機構的老師,他在知乎問答中評論:

現在教育培訓的群裡,幾乎充斥的都是負能量,包括我自己的老闆也直接給我說了,我們的現金流只夠支撐三個月,怎麼在疫情下絕處逢生、各種直播、微課,公眾號接踵而來,讓我對這個行業有些失去了信心。

很多的校長現在處境就是一定要給員工希望,熟稱是員工“畫大餅”也好,即便帳上一分錢都沒有,明天的房租在哪都不知道,也必需表現出信心百倍,就像明天就可以上市一樣。疏導團隊員工的情緒,讓團隊的得到良性的發展。


作為教育機構的校長,你焦慮了嗎?


2. 做好本地化教研、服務

現在是線上教育爆發的階段,家長大量參與了體驗,有很多家長還是在試探、疑問的時候,雖然是名師,但是不一定適合每個區域的教育情況,家長還是理性的。

例如:就高考而言,全國性的教育機構新東方等,教研都是以全國為主,沒有辦法針都具體的地方區域等。

家長剛接觸到線上的名師,一時想擁有優質的師資,是正常的現象。但長期發展下來,還是會選擇能深入本地教育的機構。

因為各城市的考點各有側重,需要機構進行細緻的教研。因此給考生的備考輔導,大型機構遠不如當地的龍頭機構做的細緻。當地機構能更深入當考綱,懂得對考點進行取捨,做到有針對性的進行備考。

做好本地化教育和服務,是最有效和線上名師產生差異化的方法,就是線下機構的護城河。


作為教育機構的校長,你焦慮了嗎?

3. 繼續保持與家長的互動

做到微信朋友圈、社群等線上互動,開學前要打電話回訪,開學前做到與每一位家長的電話回訪。首先,關心孩子和家長的身體健康;接著,聊一下孩子的目前學習情況和狀態;最後,分享我們為孩子制定一些學習方案等。

適當做一些活動,增加與家長的互動頻率。比如:做一些親子活動,可以學習、運動、做家務等打卡獲取積分的活動,當疫情結束之後,回到線下課堂裡,可以對符合要求的孩子頒發獎章,用積分兌換課時、折扣券、禮物等。

結語:

焦慮年年有,今年尤其多!

希望教育部門解除封印的通知早日下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