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文 / 轉山

年前與製陶的幾位師傅一起吃晚飯,中途,其中一位突然起身:“我吃好了,九點鐘要去還原,你們繼續。”一邊說著,一邊匆匆離開。

還原是什麼意思?還掐準了時間去?不瞭解紫陶,尤其是不瞭解紫陶燒製工藝的人,是完全聽不懂這句話的。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相信許多讀者看到這句話也是一頭霧水。還原,是紫陶燒製工藝中的一種窯內氛圍,表現在作品之上,通俗理解就是將相同泥料、相同製作工藝的作品燒製出不同顏色的一種著色方法。

同是紅陶泥製作的作品,燒製出來後有紅色、紫色、黑色等等不同顏色,其中黑色就是還原氛圍之下產生的顏色。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但今天我並非要介紹不同的燒製氛圍,因為在之前的多篇文章裡,我已經給大家作過十分詳細的分享。我想說的是,大家對於紫陶製作,或者所有陶藝的創作,更多的是從藝術的角度去了解,但其實,它更是一門科學。

即使已有三五年燒窯經驗的師傅,還是經常聽見他們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甚至並未積累起足夠的經驗,以致每一窯都是提心吊膽。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與之相反的是另外一些燒窯匠人,他們從一開始就用一種科學的態度去對待。在尚未知曉窯性和陶性時,他們總是隨身帶有一個本子,以便詳細記錄每一窯不同時刻的數據和燒製狀況;若出窯後不理想,就根據記錄的數據進行調整,直到燒製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陶瓷燒製的過程,本質是一連串複雜的物理和化學變化的過程。不同的泥料對應著不同的燒結原理,比如是固相燒結還是液相燒結?或者是兩者並存?燒結過程中有無相變(體積變化)等等?這些原理如果搞不清楚,很可能會整窯燒廢!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回到紫陶的製作,如果說它的裝飾工藝是藝術大於科學,那麼它的燒製工藝則是科學遠大於藝術。

它可以被準確量化,可以被精確計算,精確到“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今日為大家帶來年後第一批新品,主要是一些實用器,包括主人杯、辦公杯、茶缸水缸等十多個款式,希望大家喜歡~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我九點鐘要去還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