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匈帝國在一戰時期有多強大?


奧匈帝國在一戰時期有多強大?其實奧匈帝國在一戰爆發之時還算比較強大,但在一戰期間卻已經在急速衰落,表現乏善可陳了,最終還在一戰戰敗後全面解體,那麼曾經在歐陸風雲一時的奧匈帝國,是如何被打的粉碎了呢?


奧匈帝國曾經有多強?

其實說到奧匈帝國,可能很多朋友還是會把它和現代的奧地利聯繫起來。但奧地利雖然和奧匈帝國有密切的聯繫,兩者之間卻是完全不能劃等號的。現代奧地利領土只有8.3萬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800萬。而100年前的奧匈帝國卻是無可爭議的歐陸大國與強國。

當時在各方勢力都垂涎三尺而且民族構成極其複雜的中歐及巴爾幹地區,它竟然能建立起一個擁有62萬平方公里,5200萬人口的強悍帝國。當時的奧匈帝國無論在領土方面還是在人口總數方面都長期在歐洲國家裡排名第二,但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它是排名第一,因為真正排第一的是俄羅斯,但俄羅斯是有大片領土處於亞洲,其國民裡也有大量亞洲民族的,所以俄羅斯在很多人眼裡並不是純粹的歐洲國家。

鼎盛時期的奧匈帝國

而在經濟方面,奧匈帝國在1900年前後在經濟總量也達到了約630億美元,在當時的歐洲排名僅次於英德法俄,排名第五。但這裡要說明的是,排名前四的這四個國家,除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相對較少(200多萬平方公里)之外,英法兩國都擁有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全球殖民地,而俄羅斯更是領土主體位於亞洲,所以如果單純按在歐陸的經濟實力,奧匈帝國也差不多是排名第一或者第二的。

奧匈如何把沙俄排擠出巴爾幹

奧匈帝國其實是在公元1867年由奧地利帝國改組而成的一個國家。而之所以奧地利願意讓本來完全由其統治的匈牙利升格成與自己接近平起平坐的平等主體,是因為當時奧地利帝國在歐陸已經出現了衰落的跡象。首先在公元1859年,奧地利在意大利獨立戰爭中受到重挫,失去了在意大利核心地帶的領地。在公元1867年,奧地利又在普奧戰爭中慘敗,被迫接受了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地區的現實。

所以當時,奧匈帝國境內各個民族要求自治的呼聲日漸高漲,其中呼聲最強烈的就是其境內第二大民族匈牙利馬扎爾人。而面對不利的國際形勢,奧地利只能接受現實,對匈牙利人進行妥協,大幅提高其在帝國內的地位,將奧地利帝國改組成為奧匈帝國,給予匈牙利與奧地利基本平等的地位,以此換取帝國的穩定。

締造了奧匈帝國的弗朗茨一世,也就是“茜茜公主”的丈夫

而這個折衷方案雖然維持了奧匈帝國的強國地位,卻仍然沒能反映出奧匈帝國境內複雜的民族形勢。因為奧匈帝國境內除了奧地利和匈牙利這兩個主要民族,其實還存在第三個主要民族,或者說第三個主要族群,即斯拉夫人。當時在奧匈帝國境內,捷克、克羅地亞(塞爾維亞)、波蘭、烏克蘭、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等斯拉夫民族也都是其主要的少數民族。雖然這些斯拉夫民族分屬東西南三大斯拉夫族群,彼此之間也矛盾重重,缺乏認同,但他們的存在卻給了俄羅斯這個斯拉夫大國插手其事務的機會,也使奧匈和沙俄之間產生了巨大矛盾。

描繪奧匈軍隊猛攻薩拉熱窩的畫作

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奧匈帝國在與沙俄針對斯拉夫民族的爭奪中還是一直佔據上風的。首先雙方之間的第一次直接矛盾出現於公元1877年,沙俄為了將奧斯曼帝國逐出巴爾幹地區斯拉夫人聚居地,聯合羅馬尼亞和希臘再次發動了俄土戰爭並取得勝利。而在勝利之後,沙俄本想在巴爾幹地區建立一個由各個巴爾幹斯拉夫民族聯合組成的親俄政權大保加利亞。但這個想法立即引起了奧匈和英國的擔憂,因為如果大保加利亞一旦建立,整個巴爾幹都會落入沙俄的控制之中。而最終在兩國聯合施加的政軍壓力之下,沙俄建立大保加利亞的企圖完全破產。雖然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黑山等南斯拉夫國家獲得了完全獨立,但卻只能分別獨自建國。而同為南斯拉夫國家的波黑則在英奧的主持下名義上維持奧斯曼統治,但卻由奧匈帝國代管。而奧匈在波黑的駐軍則完全阻斷了沙俄向塞爾維亞派駐軍隊的通道,沙俄將巴爾幹地區納入自己勢力範圍的企圖宣告失敗。

奧匈軍隊裡的波黑穆斯林

而在此後,奧匈帝國為了完全將沙俄排擠出巴爾幹,還先後與德國和羅馬尼亞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並在公元1887年與英國和意大利建立了地中海三帝同盟。一時間奧匈在與沙俄爭奪巴爾幹的鬥爭中佔據了絕對優勢。而到1908年,奧匈在巴爾幹再次取得重大勝利。在這一年,奧斯曼帝國發生政變及內亂,而奧匈則看準時機,正式吞併了一直由其代管的波黑地區。此舉雖然招致塞爾維亞和俄羅斯的強烈不滿,但塞爾維亞國力有限,俄羅斯則剛剛經歷過日俄戰爭的慘敗,無力再在歐洲重啟戰端,奧匈帝國白撿了波黑5萬平方公里左右的領土。

波黑導致徹底崩潰

但奧匈帝國沒有想到的是,波黑卻是一塊燙手山芋,奧匈趁亂吞併波黑不但沒能使其復興,相反卻一步一步地將其帶入了完全崩潰的境地。

前文提到,奧地利之所以給匈牙利幾乎平等的地位就是因為在公元1867年已經沒法壓制住匈牙利人自治和獨立的要求,所以是不得已而為之。但其實在奧地利內部,一直有勢力想找機會重新降服匈牙利。而吞併波黑則給了這些人一個絕好的機會。因為在吞併波黑之後,奧匈帝國境內各個斯拉夫民族的人口總數也已經接近匈牙利人的人口,而其它一些斯拉夫民族主要是分佈於匈牙利管轄區,包括人數也很多的克羅地亞人。所以這時奧匈帝國開始有人鼓動給其境內的各個斯拉夫民族單獨劃出一塊自治領土,把斯拉夫人提高到和匈牙利人同等的自治地位,把奧匈帝國從奧地利-匈牙利聯盟變成奧地利-匈牙利-斯拉夫聯盟,而這麼做的根本目的卻是藉機削弱匈牙利,使奧地利重新獲得奧匈帝國的主導權。

奧匈帝國境內的波黑(藍色)

支持這種建議的,就包括後來在薩拉熱窩遇刺的斐迪南大公。但這種想法匈牙利肯定是不會同意的,所以雖然有這種建立,最終卻沒能實施,波黑暫時成為了奧匈帝國財政部直屬的一塊領地,但雙方因此之間產生了更大的矛盾也是必然的了。而更要命的是,因為波黑境內居住有大量塞爾維亞人,所以其實塞爾維亞也是一直對波黑虎視眈眈的。1908年塞爾維亞因為自身國力不夠,所以只好忍痛接受了奧匈吞併波黑,但卻也一直在找機會挽回這種損失,而這個機會在4年之後到來了。

在這一年,塞爾維亞聯合希臘、保加利亞和黑山組成巴爾幹聯軍,向當時已經進一步衰落的奧斯曼發難,發動了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並最終戰而勝之,從奧斯曼手裡奪取了大量巴爾幹領土。而塞爾維亞等南斯拉夫國家的勝利,反過來又激起波黑地區斯拉夫人民族情緒的極度高漲,最終促成了1914年6月28日由塞爾維亞民族主義團體“黑手會”策劃的刺殺斐迪南事件,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斐迪南遇刺當天抵達薩拉熱窩市政廳時的場景


而奧匈帝國的國本是各個封建諸侯的聯盟,所以在殖民時代開拓海外殖民地的熱情很低,所以它基本沒有海外殖民地,而沒有海外殖民地作為原料來源地和市場,奧匈帝國相對於其它歐洲列強的工業化慾望以及工業化水平也比較低,在一戰爆發時奧匈境內只有奧地利和波希米亞(捷克)地區工業化水平相對較高,其整體工業能力明顯落後於其它歐洲列強。在一戰中,其它列強的軍隊大批裝備飛機、速射鋼管炮和機槍時,奧匈軍隊卻還主要裝備的是銅管火炮,機槍數量和飛機數量也遠遠落後於除了俄羅斯之外的其它國家。


一戰末期它和同樣缺乏海外殖民地的德國一同被協約國封鎖在歐洲大陸,各種工農業基本原料奇缺,此時其國內各個民族紛紛揭竿而起,要求獨立。最終奧匈也只得無奈接受了戰敗的命運,匈牙利和各個斯拉夫民族先後獨立,奧匈帝國永遠地成為了歷史。


桃花石雜談


奧匈帝國是在1867年由奧地利帝國改組而來:和歷史上其他帝國所不同的是奧地利帝國並不是一個金戈鐵馬馳騁沙場打出來的帝國,奧地利皇室哈布斯堡家族有一句格言“讓別人去打仗;快樂的奧地利人喜歡結婚”。奧地利通過政治聯姻的手段建立起了一個囊括現在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北意大利、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亞等廣大地區在內的國土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120萬的龐大帝國。隨著奧地利帝國的擴張在其國內出現了比較尖銳的民族問題:奧地利本來是德意志民族的一個分支,然而通過政治聯姻將中歐大量斯拉夫人國家合併到奧地利皇室的統治之下。1859年在撒丁王國發起的意大利統一戰爭中奧地利被從意大利北部的倫巴第地區逐出。七年後奧地利又被普魯士打敗,從而被迫放棄對德意志諸邦的領導權。在被排擠出德意志邦聯後奧地利轉而同境內的第二大民族匈牙利人大臣妥協——奧匈帝國這一二元制帝國由此誕生:奧地利皇帝和總理兼任奧匈帝國皇帝和總理,在軍事、財政、外交三大權力的執行上由位於維也納的帝國政府控制,除此之外在其它方面構成帝國的兩大主體奧地利和匈牙利則保持高度的自治,彼此互不干涉。

由奧地利帝國改組而來的奧匈帝國在國土面積上位居歐洲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人口同樣位居歐洲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帝國和德意志帝國;機械儀器製造業和鋼鐵軍火工業的發達程度位居世界第四,僅次於德國、英國和美國之後;資源總儲備量和所能動員的總兵力位居歐洲第四,僅次於俄國、德國和法國;農產品種類和原油產量則超過了擁有精緻農業的法國和以糧食出口為導向的俄羅斯,位居全歐之冠;奧匈帝國的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重炮武器雄踞世界第一。正因為奧匈帝國的領土、人口、農業、工業、軍事等各領域的實力使其被視為是與英、法、德、俄並列的歐洲五大列強。截至1913年奧匈帝國的工業產值已佔世界工業總產值的4.4%,環顧當時世界其他七大列強的工業產值佔世界工業總產值的數據比例分別為:美國35.8%、德國15.7%、英國13.6%、法國6.1%、沙俄8.2%、意大利2.4%、日本2.0%,奧匈帝國得以躋身為僅次於美、德、英、法、俄的世界第六大工業國。奧匈帝國不只是工業產值規模可觀,其經濟發展速度也是較為耀眼的:從1870年到1913年奧匈帝國人均生產率每年約提高1.45%,而同一時期其他歐洲列強的同類數據分別為:英國1.00%、法國1.06%、德國1.51%,一時間奧匈帝國成為歐洲僅次於德國的又一個高速增長的新興經濟體。從1854年到1879年奧地利地區的鐵路網延長了7952千米,匈牙利地區的鐵路網延長了5839千米。從1879年到1900年奧匈帝國又新建了25000千米鐵路。

一戰前奧匈帝國擁有62個奧地利步兵團、40個匈牙利步兵團、4個波斯尼亞-黑塞哥維納步兵團、28個戰地獵兵營、1個波黑戰地獵兵營、4個蒂羅爾獵兵團、42個野戰加農炮團、14個野戰榴彈炮師、11個乘騎炮兵師、14個重榴彈炮師、11個山地炮兵團、6個要塞炮兵團、10個獨立要塞守備炮兵營、41個騎兵團。奧匈帝國還擁有相當數量的海軍:1911年6月24日奧匈帝國下水的“聯合力量”號無畏艦——這是當時世界海軍強國競相建造的威力巨大的新式戰艦。奧匈帝國的同級無畏艦有4艘,都在2年內下水。奧匈帝國在艦船上安裝了馬可尼無線電、防空炮和魚雷發射管。1859年捷克人阿爾諾在捷克西部城市創建了一個機械工廠,1868年這個工廠被奧地利一個名叫斯柯達的伯爵買去,次年該工廠被命名為斯柯達工廠。除生產民用產品之外這家工廠還大量生產獵槍、機關槍和大炮戰車等等,因此成為奧地利最著名的軍事工廠之一。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大口徑火炮和裝甲車輛在當時可謂是獨樹一幟。斯柯達兵工廠最大的廠房設在捷克西部的工業重鎮比爾森和維爾茲姆,一共有十萬人為其工作。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重炮武器之先進被公認為世界之最。憑藉歐洲第三的龐大人口基數使奧匈帝國可動員的兵源數量雄厚:一戰爆發後奧匈帝國在經過初期動員後的軍隊規模達到了230萬人,而在整個一戰期間奧匈帝國累計動員了900萬人。早在1911年奧匈帝國的武器設計師庫克•博斯丁就設計出將裝甲車和履帶式拖拉機合二為一的坦克雛形,然而這一設計超出了當時奧匈帝國的工業承載能力,最終未能應用於實戰,直到1916年9月15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河戰役中英軍率先使用了這種新式武器。

然而這個看似強大的帝國也有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尖銳的國內民族問題:儘管在帝國內部匈牙利已擁有自己相對獨立的政府和議會,從而使匈牙利這個帝國境內第二大民族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帝國境內還有很多斯拉夫系的民族,他們的人口數量加起來超過了奧地利人和匈牙利人的總和,但卻處於政治上無權的地位。在當時的奧匈帝國日耳曼人佔其總人口的23%、匈牙利人佔21%、捷克人12%、波蘭人佔11%、烏克蘭人佔8%、羅馬尼亞人佔5%、克羅地亞人佔7%、斯洛伐克人佔3%、塞爾維亞人佔6%、斯洛文尼亞人佔3%、意大利人佔3%。尖銳複雜的民族問題使看似強大的奧匈帝國不僅難以形成合力,甚至從一開始就潛伏著分裂接替的風險。19世紀晚期在奧匈帝國南部的巴爾幹半島上希臘、阿爾巴尼亞、黑山、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紛紛擺脫原宗主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而獨立。對這一幕奧匈帝國其實是不願看到的,尤其是其中的塞爾維亞更是被奧匈帝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因為塞爾維亞一直試圖建立一個統一的南部斯拉夫民族的國家,而這實際上是在鼓勵奧匈帝國境內的斯拉夫民族爭取獨立地位。本來已被國內民族問題搞得焦頭爛額而無意繼續擴張的奧匈帝國為了在本國境內的南部斯拉夫人聚居區和塞爾維亞之間構建緩衝區而佔領了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而塞爾維亞將此舉視為對南部斯拉夫民族的侵略行為,就這樣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之間的矛盾日積月累,終於在1914年6月28日這種矛盾在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以一聲槍響爆發出來——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波在這裡刺殺了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由此引發了奧匈帝國於當年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一直鼓吹泛斯拉夫主義的沙皇俄國立即站在自己的斯拉夫兄弟塞爾維亞一邊對奧匈帝國宣戰,威廉二世統治下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則作為奧匈帝國的盟友對俄宣戰,同沙俄訂有協約的法國也隨即對德宣戰,此後比利時、英國、希臘、黑山等國相繼捲入戰爭,戰火甚至從歐洲蔓延開來:美國、日本、中國、泰國等都被捲入了這場戰爭,後來人們管這場戰爭叫做第一次世界大戰。

戰爭爆發之初奧匈帝國自信滿滿地以為能在短時間內搞定塞爾維亞,畢竟德奧同盟看起來是如此強大——德國是當時全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工業國,而奧匈帝國則是全世界第六大工業國。奧匈帝國總參謀長康拉德在戰爭爆發之初預計:只需要十天就能將進攻塞爾維亞的軍隊調往東線防備俄軍。康拉德的這一估計不能說是毫無道理的——奧匈帝國在未進行戰爭動員的和平狀態下就擁有49個步兵師和11個騎兵師組成的正規軍,總兵力達到56萬人;而塞爾維亞即使在全國總動員之後也只能組織起30萬軍隊。然而真當戰爭打響之後人們才發現奧軍的真實戰鬥力是何其糟糕:在經過3個月的苦戰之後奧匈帝國才攻佔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但僅僅一天之後塞軍就發動反攻並在隨後的科盧巴拉戰役中以25萬兵力擊潰45萬奧軍,此戰奧匈軍隊的傷亡數目甚至快趕上塞軍所出動的兵力總數了。一個小小的塞爾維亞就令奧匈帝國損兵折將,而在與沙俄的東線戰場上奧匈軍隊的表現就更糟了——在與塞爾維亞作戰的南線戰場上奧匈帝國儘管損兵折將,卻好歹也曾一度佔領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然而在與沙俄的東線戰場上他們從未在沒得到德軍配合的情況下打過一場勝仗,反而在俄軍的攻勢之下後撤將近100英里,帝國第四大城市利沃夫由此被俄軍佔領。更為致命的是:在戰爭爆發後的幾個月里奧匈帝國損失了100萬人,戰前那些經過正規軍事訓練的軍官和士兵幾乎全部陣亡,到戰爭後期奧匈帝國幾乎完全是依靠臨時徵召的部隊在維持局面。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奧匈帝國在一戰中的表現和二戰中的意大利好有一比,而事實上奧匈帝國在一戰中的唯一亮點幾乎就是與意大利人的戰鬥。1915年意大利背棄與德國、奧匈帝國締結的”三國同盟“向德、奧宣戰:從這年6月23日到1917年9月意軍長期以兩倍於奧軍的兵力同奧軍先後進行了11次伊松佐河戰役,然而佔據兵力優勢的意軍卻在付出100萬傷亡的代價後並未突破奧軍防線。戰爭在持續四年之後最終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集團戰敗告終。1918年10月4日奧匈帝國議會的議員宣佈所有帝國的民族都享有自決權。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在布拉格成立;10月29日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在從奧匈帝國獨立出來後同塞爾維亞合併組建了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並於1929年更名為南斯拉夫王國;11月2日匈牙利也宣佈脫離二元制帝國;而作為帝國核心區域的奧地利事實上早在10月21日就已自行成立了“獨立的德意志奧地利國家臨時國民議會”,可想而知這樣的行為對帝國境內的非德意志民族的離心傾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除了上述獨立建國的地區之外,原屬奧匈帝國的蒂羅爾州併入意大利,伏伊伏丁那併入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特蘭西瓦尼亞併入羅馬尼亞,加利西亞併入波蘭。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奧匈帝國(1867年~1918年)主體由奧地利和匈牙利組成的二元帝國(所謂的二元帝國,就是奧匈兩國共同擁有一個國君,二元帝國是封建社會過度到資本社會的政體形式,是資產階級與帝國統治者妥協的結果,亦稱二元君主立憲制)。

奧匈帝國是一戰時期歐洲的傳統強國,國土面積為676615平方公里,橫跨中歐、東歐、南歐,國土之遼闊,僅次於俄羅斯帝王,在歐洲排第二大國。

奧匈帝國人口眾多,位居歐洲第三;奧匈帝國可動員的兵源數雄厚,為歐洲第二;

奧匈帝國農產品和原油產量為歐洲之最;奧匈帝國軍事工業和機械製造水平之高,位居世界第四,僅次於德意志帝國、美利堅合眾國和大英帝國。其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重炮武器之先進為世界之最。





大風起兮雲飛揚y


奧匈帝國顯然是大而不強,主體民族不突出,力量難以充分調動。地處四戰之地,如春秋戰國的魏國,北方新敗給普魯士進而促成德國崛起,西方有在“三十年戰爭”和“三皇會戰”中的宿敵法國,東方有嗜地如命的俄國,南方過去也是承受了奧斯曼帝國多次進攻。奧斯曼退卻後,巴爾幹格局較不穩定。奧匈帝國看到了機會,地緣上是也很有利的。但一如魏國進攻趙國,而被“圍魏救趙”端了後路,打回了原形!


江雪微言


問題中的問法是奧匈帝國在一戰時期有多強大。事實上,如果按照這種問法,只能說,奧匈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雖然是列強之一,但也只能勉強夠得上列強而已。


奧匈帝國旗幟


事實上,本身奧匈帝國的建立就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無奈之舉。作為一種折中方案,奧匈帝國是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組成的憲法聯盟,其存在時間為1867年至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解散。僅僅從這個時間上看,我們就不難發現,其實奧匈帝國是先天不足的。奧匈帝國之所以先天不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嚴格來說,奧匈帝國並非是現代民族國家。這與奧匈帝國的前身的前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哈布斯堡家族的崛起之路有著密切的關係。


奧匈帝國的各個部分

(橙色部分由維也納政府管理;黃色部分由布達佩斯政府管理;綠色部分為1878年納入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事實上,哈布斯堡家族的崛起,將哈布斯堡家族從一個統治奧地利工作,變成控制歐洲大片領土的一個超級大強國,依靠的並非是現代民族國家意義上的領土擴張,而是依靠的是某種意義上,前現代的擴張之路,即通過聯姻、繼承等方式使得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不斷增加。因此,在現代早期,奧匈帝國的前身的前身的哈布斯堡奧地利雖然強大,但卻並非是領土聚合、向心力比較強的現代民族國家,而更多的是通過君主一人維繫,哈布斯堡家族是該國(地區)的國王(或者其他稱呼),但這些除了哈布斯堡奧地利以外的領土並不屬於奧地利。也就是說,除了有共同的國王,它們之間並沒有互相統屬關係。所有哈布斯堡家族領地,基本上都是一個個獨立的政治實體。不過他們的國王(皇帝,或者其他頭銜的統治者)是相同的,是一個人而已。


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擴展


這樣的國家,在現代早期,民族國家還是處於雛形階段,哈布斯堡這樣的半舊型帝國就成為了事實上的國際體系第一強國,因此才有了哈布斯堡奧地利查理五世和哈布斯堡西班牙腓力二世建立普遍帝國的意圖。可以說,現代早期就是一部哈布斯堡家族普遍帝國與現代民族國家體系的較量歷史。


1700年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

(紅色部分為哈布斯堡西班牙;黃色部分為哈布斯堡奧地利)


這種情況,隨著現代民族國家的內聚力與中央集權日益加強,而發生了變化。哈布斯堡家族在腓力二世以後,雖然還是國際體系中不可忽視的強國之一,但卻已經不是當年國際體系中的首要國家。而且哈布斯堡西班牙在腓力二世後急劇衰落,甚至到了附魔者卡洛斯之後,王室都變成波旁王室了。而我們這個問題涉及到的哈布斯堡奧地利,則一直把持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位置(這裡主要指現代歷史),同時還據有中歐和德意志地區的大片領土。但總體而言,哈布斯堡奧地利是呈現一種走下坡路的趨勢。隨著普魯士的崛起,哈布斯堡奧地利甚至逐漸從德意志第一強國的位置上跌落下來。而在拿破崙戰爭中,哈布斯堡家族又失去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一代表“正統”的稱號,從此又只能稱“奧地利帝國”,1848年革命又讓人們看到了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帝國是如此的脆弱,而在經過了普奧戰爭後,哈布斯堡奧地利又被徹底排除在德意志統一之外。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奧匈帝國成立了。1848年革命,讓人們看到了哈布斯堡奧地利的內在虛弱,1859年的意大利戰爭使得哈布斯堡奧地利喪失了在意大利的全部非奧地利領土;1866年的普奧戰爭使得哈布斯堡奧地利最終被排除在德意志統一之外。而在內部,帝國各部分各地區的民族主義思想日趨高漲,分裂傾向日益嚴重。而匈牙利民族(馬扎爾人),作為哈布斯堡奧地利帝國中的第二大帝國,對來自維也納的統治也非常不滿,尤其是經過了1848年哈布斯堡奧地利在沙俄支持下鎮壓匈牙利革命,這種不滿已經影響到了匈牙利與哈布斯堡奧地利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下,哈布斯堡奧地利皇帝佛朗茨二世與匈牙利貴族舉行了談判,最終形成了由日耳曼人和奧地利人主導的二元帝國,即奧匈帝國。但是奧匈帝國同樣也不是一個統一的、具有內聚力的民族國家。而是一個由兩個相互獨立的議會和首相的奧地利(Cisleithanian)和匈牙利( Transleithanian)的兩部分組成,只不過是這兩個國家擁有共同的外交和防務政策。


1867年弗朗茨·約瑟夫一世與伊麗莎白王后(茜茜公主)加冕匈牙利國王和王后


雖然奧匈帝國的建立暫時緩解了哈布斯堡家族的通知崩潰的局面,但是這種雙重君主制中,對於第二大族群馬扎爾人的優待又引起了斯洛伐克、羅馬尼亞等其他民族的不滿。事實上奧匈帝國這一雙重君主國的建立,只能是讓匈牙利的馬扎爾人和其他民族的胃口越來越大。多數匈牙利馬扎爾人認為他們只是在脅迫下接受了妥協,而其他少數民族一方面不滿對馬扎爾人的優待,同時面臨著與取得了帝國“主人”身份的匈牙利人的衝突。斯洛文尼亞人、羅馬尼亞人、斯拉夫人、塞爾維亞人要麼是在醞釀著建立的自己的國家,要麼就是渴望加入自己的主體民族建立的國家。從這個角度來說,奧匈帝國的建立本身就體現了它的虛弱,它並非是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現代民族國家,而是一個多個部分勉強組成的拼湊物。


奧匈帝國的民族分佈狀況:1910


雖然二元帝國的建立解決了哈布斯堡家族面臨的不少尷尬問題,奧匈帝國內部也有了一定的整合,帝國經濟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國家實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強,一切看起來似乎是朝氣勃勃的,但半舊帝國就是半舊帝國,在現代民族國家面前,奧匈帝國已經步履維艱了。如果不是各個強國基於各種考慮而保留、甚至扶植,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早就瓦解了。可以說,某種意義上,之所以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能夠延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勉強維持了帝國的完整。一方面是二元君主制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國際社會需要這樣一個偽強國的存在。


奧匈帝國紋章

(只要看到這紋章上有多少不同的部分,就能夠想象出奧匈帝國的組成到底多複雜)


因此,個人以為,奧匈帝國的確可以算是列強之一,但它的強國地位,某種意義上並不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實力獲取的,而是有著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稱之為“偽強國”可能更合適一些。


hording


首先要了解一下奧匈帝國的前身,即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前期幾乎囊括歐洲,後期經過不斷分裂(本來其實也就是貌合神離)形成了奧地利帝國,這一切還是拿破崙一世造成的,到了19世紀中頁,民族獨立的思潮在歐洲盛行,匈牙利追求獨立的思潮也隨之興盛,為了避免匈牙利獨立,貴族們決定從匈牙利本土貴族中選取一位,組成二元帝國,即奧匈帝國(奧地利皇帝和匈牙利國王),奧匈帝國除了奧地利和匈牙利還包括南斯拉夫三國以及波蘭的一部分而奧地利皇帝即奧斯登堡家族,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帝國)大多數時候的皇室。

哈斯登堡家族有一句名言,讓別人去爭鬥吧,而你們,快樂的奧地利人就去結婚吧。縱觀一戰參戰國的皇帝,你會發現一個事情:他們都是表兄弟!



開展前夕,弗朗次二世吞併波黑,後來皇儲費迪南大公遇刺,即薩拉熱窩事件。經過徳皇挑唆,一戰爆發,並逐步由局部戰爭變為世界大戰(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提過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不過後來分裂時徳國和奧地利分裂了,都是說德語,熟悉二戰的人應該都知道,希特勒要求和奧地利合併,後來一戰結束後,農業薄弱的奧地利共和國無以為繼,也曾要求和德國合併,法國堅決不同意罷了)


說了這麼多,也該切入正題了,其實,一戰是完全的堡壘站,一戰前期其實是進行了三個月的運動戰,因為一戰時,部隊沒有能夠機動化的大型裝備,tank在那時真的像水箱一樣行動緩慢,而防守的一方則可以進行像重型火炮,重機槍這一類的防守,所以說,一戰一場戰役犧牲幾萬人,大部分都是進攻方犧牲的,一片倒下了,另一片再起來,現在我們熟悉的重機槍幾乎都是一戰的,而輕機槍,突擊步槍幾乎是二戰以後的。

戰爭開始時,雙方其實不相上下,德國甚至還稍占上風 ,因為德國是兩線作戰,打到一半之後,蘇聯十月革命了(其實還經歷了一次資產階級革命),然後蘇維埃俄國把東歐的大片土地一股腦割讓給德國,差不多到了伏爾加河,德國從東線撤下的一百萬老兵全部投入西線,然而,一次巨大的瘟疫(是真的),讓同盟國一下損失了一百萬兵員,在此之前因為同盟國估計美國還有一年參戰,瘋狂進攻,三個月內損失了近百萬老兵,同盟國崩盤。奧匈帝國解體。

德國沒有解體是因為英美希望德國牽制法國,避免出現大法國(拿破崙)。


牧師稔


大雜燴


高瓜是個帥爸爸


【帝國的誕生!!!】

奧匈帝國,一個只存在了五十一年(1867年—1918年)的帝國,又被稱作雙元帝國或二元帝國,其前身是奧地利帝國。由於統治帝國的哈布斯堡家族實行的是聯合統治,因而在奧地利,匈牙利等獨立政治實體中同奉一位君主為元首。在十九世紀,奧地利帝國的實力大幅削弱,1859年的意大利獨立戰爭使奧地利帝國喪失了在意大利的所有歷史領土,1866年普奧戰爭的失敗使奧地利帝國被排擠出德意志聯邦,同時作為奧地利帝國中第二大民族的匈牙利民族對奧地利帝國統治也頗為不滿,為了保障奧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弗朗茨與匈牙利的貴族舉行安撫性質的談判,尋求一個可以使他們支持他的折衷方案。但匈牙利貴族只肯接受與奧地利傳統貴族之間的二元體,結果成立了由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主導的二元帝國,也就是奧匈帝國。

【一個不起眼的強大帝國!!!】

在中國談起奧匈帝國,存在感真的很低很低,唯一一次可能被人知道的就是它在八國聯軍侵華中象徵性的派出了75個士兵的國家。同時在歐洲列強滿世界瓜分殖民地的浪潮中,也幾乎看不到奧匈帝國的影子,這是因為不僅是作為一個傳統的陸權國家,缺乏對外界探索的渴求,更是奧匈帝國需要處理的內部錯綜複雜的民族問題遠比尋找殖民地來的重要,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奧匈帝國真正意識到需要尋找殖民地時早就為時已晚,缺乏優良港口,強大的戰艦,未被侵佔的殖民地,被阻隔的地中海。

奧匈帝國不僅是當時世界的歐洲五大列強之一,也是世界列強之一,其領土在歐洲僅次於沙俄和奧斯曼帝國(當時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伊斯坦布爾位於歐洲),人口也僅次於沙俄和德國;機械儀器製造業之繁榮和鋼鐵軍火工業之雄厚,排位世界第四,僅次於德國、英國和美國之後,其引以為豪的斯柯達兵工廠一年的火炮產量相當於英國本土所有兵工廠產量;其資源總儲備之廣泛和動員總兵力之龐大,5200萬的人口蘊涵了極大的戰爭潛力;而農產品種類之繁多和原油產量之豐富,則是超越擁有精緻農業的法國和以糧食出口為導向的俄羅斯,位居全歐之冠。

【上錯車!!!亡於自身!!!】

在一戰尚未爆發之前,早在1882年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王國便籤署協議組成了三國同盟,協議規定三國同意任何一國被其他兩個或更多國家攻擊時協助對方,因而在1914年斐迪南大公遇刺之後,奧匈帝國在德意志帝國的大力支持下對塞爾維亞宣戰,同時發生連鎖反應被捆綁進了歐洲的戰爭機器之中。或許在戰爭初期同盟國更具優勢,但隨著意大利的倒戈協約國,德意志帝國實際是捆綁上了兩個搖搖欲墜的帝國,進入戰爭的末尾,隨著美國的加入,同盟國實際上已經成了強弩之末,失敗不過是時間問題了。說起來奧匈帝國的綜合國力工業水平軍械裝備絲毫不遜色於沙俄,英法等國,擁有的武器水平在歐洲都是居於前列,海陸空應有盡有,海軍擁有的各式戰艦足以與死敵意大利抗衡,陸軍在重炮方面的實力享譽歐洲。但是其內部軍隊的素質低下,語言不通,民族問題,宗教問題等困擾重重,當時奧匈的一支部隊可能會需要5個隨軍神職人員:天主教神父、基督教牧師、東正教牧師、猶太教拉比、伊斯蘭伊瑪目。國內有二十多種通用語言,彼此之間的溝通難度可想有多大,自十九世紀以來的民族覺醒問題也是困擾著帝國穩定的最大障礙,而各個不同民族的人都有著強烈的獨立主政意識,軍隊上戰場的意志不過是單憑對皇帝的忠誠來維繫。這樣一支軍隊隨時都有可能破裂的軍隊根本不用談論戰鬥實力,畢竟一場戰爭到最終還是憑藉人。




Thai知一二


“強大”用來形容那時候的奧匈帝國還是比較合適的,但這個“共主聯邦”國家長時間因為各種積弊和民族問題,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一戰結束以後,它就徹底分裂了,這充分體現了其“空虛”的底子。所以我認為奧匈帝國實則是個虛弱的末代王朝,雖有勃勃生機,卻遮掩不住核心的衰落,只是坐在德意志的戰車上顯得比較光鮮罷了,一旦德國翻車,他們也就跟著摔成個肝腦塗地。

不過外表上的光鮮依然是值得說一下的,畢竟是當年全球的前五強。奧匈帝國是歐洲自古以來的傳統強國,之前為奧地利帝國,匈牙利自制後成為聯邦國家,更名奧匈帝國。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是其貴族血脈。

奧匈帝國曾經與英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一起成為當時的“五大流氓”,雖然在五強中奧匈帝國是墊底的,但依然是世界的頂端。它是歐洲的第二大國,擁有近7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5200萬的龐大人口,超過英國、法國、意大利,蘊含了極大的勞動力和戰爭潛力。

工業化方面奧匈帝國前期乏力,但伴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快車依然發展迅速,工業人口一度佔據了勞動人口的45%,高於俄國、意大利、日本,與法國基本持平,低於德國和英國。要知道那會兒俄國只有不到2%的工業人口,全國80%以上是農民,奧匈帝國究竟如何,可以拿俄羅斯做做參照物,畢竟沙俄那會兒怎麼樣我們心裡都有譜。

上圖是奧匈帝國當年發展的早期坦克,他們稱之為“機動火炮”,1911年就有了設計,實際概念提出早於英國人的水櫃(Tank),奧匈帝國的工程師因為高層的鼠目寸光而喪失了這樣一個名留青史的機會,差點“Tank就”變成“Motor-gun”了。其實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坦克,英國人的“遊民”不具備任何現代坦克的概念,到法國人的雷諾FT才開始靠譜點。

奧匈帝國的各地發展是非常不均衡的,它擁有歐洲最混雜的民族,同時也擁有著巨大的區域矛盾,這點尤其體現在經濟上。奧地利地區最富裕,而亞得里亞海的達爾馬提亞王國最貧窮(今克屬克羅地亞,當年是奧匈帝國直轄區域),二者經濟相差三到四倍。

比不得英、法、德、但奧匈帝國起碼在整體民生、工業實力、經濟上都比俄羅斯、日本要好的多。因為二戰引進ZB26輕機槍而在中國很出名的捷克,當年是奧匈帝國的工業核心區域,他們當年不僅是奧匈帝國的精華,在僅僅21年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又很快成為了德國戰車驅動的助力。

有這樣一個段子,如今屬於大眾旗下的“斯柯達”汽車,當年起家於奧匈帝國時期的一個自行車棚,他們只有7個人,創立的品牌名叫“L&K”,取機械師Vaclav Laurin和投資人Vaclav Klement名字的首字母,商標LOGO則叫“Slavia”,意思是“奴隸”,暗暗諷刺奧地利人對捷克人的統治。後來他們開始生產摩托車,繼而生產出了汽車,生產出的Voiturette型汽車在世界上廣受歡迎,成為最早的汽車廠家之一,取得了“汽車金花冠”的頭銜。L&K併入斯柯達後,20世紀20-30年代的斯柯達汽車已經成為世界上的超級豪車。

從這個段子裡面我們能瞭解到兩件事:1.奧匈帝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改革成效顯著,國家工業化發展很有活力,一定程度顯示了國力。2.在日益崛起的民族意識面前,單一靠封建貴族維繫的國家體系開始不得人心。

說多了沒用,我們只需要認識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奧匈帝國是世界的主要工業國,它的機械生產、鋼鐵和軍火工業高居全球第四,次於德國、英國、美國,大量出產精工器械,農業上也一點不差,甚至還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在加上斯柯達工廠和捷克、奧地利工業區,奧匈帝國人口、資源、工業、科技都不落後,綜合實力完全是世界強國。捷克斯洛伐克一度是世界第二大兵工廠,奧匈帝國培養了它們,它們卻沒有拯救的了奧匈帝國。

上圖是斯柯達生產的30.5cm重炮,展示了奧匈帝國強悍的軍工實力。

槍械、重炮、裝甲列車、戰列艦,奧匈帝國的軍工絕對出彩,但他們維持不了國家的強盛。

奧匈帝國1911年6月24日下水的“聯合力量”號無畏艦,由奧皇弗裡茨·約瑟夫一世賜名,皇儲斐迪南大公主持下水儀式,同級無畏艦有4艘,都在2年內下水。奧匈帝國在艦船上安裝了馬可尼無線電、防空炮和魚雷發射管。要感受一下的話,你可以感受感受美帝下水朱姆沃爾特號的味道。

不過奧匈帝國最大的假想敵是意大利,這個我們看不上的“麵條國”堪稱奧匈帝國一生的死敵,意大利的“地中海艦隊”很大程度上也以奧匈帝國海軍為主要對手。這倆貨單獨拿出來打誰都不靠譜,湊一堆卻能殺個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亞德里亞還上被意大利擊沉的“聖伊斯特萬”超無畏艦成了一戰中最令人難忘的場面,意大利人用兩艘30噸的魚雷艇幹沉了20000噸的超無畏艦,這場被稱為“勇者屠龍”的戰鬥是否喻示著一個龐大的帝國即將傾覆呢?

意大利人甚至拍了個電影,叫“《Eroi di nostri mari(我們的海上英雄)》”,專門紀念這個撞趴奧匈帝國的日子。

奧匈帝國在1912年僅有20萬軍隊,但1914年一戰爆發時,他們已經吹雪球般製造了300萬大軍,但這些軍隊體制落後、麻木而愚昧、完全沒有近現代軍隊的樣子,故而與爛到撲街的沙俄也只能打個分庭抗禮。

不過為什麼奧匈帝國因為一戰直接打崩了呢?主要原因在於複雜的民族構成和當時日漸衰落的封建貴族統治。奧匈帝國沒有在權利的轉換上做到真正的改革或革命,又遭遇了各轄地的分裂浪潮,再加上經濟極度依賴德國,又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四戰之地挨炮,內憂外患能活下來才怪了,常公那句“攘外必先安內,用在奧匈帝國最為合適。”

民族問題中最嚴重的其實就是匈牙利自治問題帶來的馬扎爾人權力,主體民族日耳曼人在奧匈帝國反而當官都當不了,奧地利人的皇冠猶如玻璃做的。離心離德下,連主體民族都反遭歧視,這樣的國家根本無法凝聚人心,自然一碰就碎。

所以,我們可以說奧匈帝國是強大的“前五強”,也可以說他是脆弱的“大清朝”,奧匈帝國外強中乾,一推就翻,一翻就四分五裂,煙消雲散。就憑那個滿地球冒險、打獵射殺了5000頭鹿的斐迪南大公,它再賢明也拯救不了這個註定要朽爛的國家。

什麼?我大奧匈完了???!!!


王司徒軍武百科


很遺憾!:我對一戰時奧匈帝國有多強大瞭解的真的不多!只知道奧地利帝國的費迪南大公夫妻一起駕著馬車到南斯拉夫的薩拉熱窩去視察軍隊時被一個熱血正義青年開槍刺殺了!在德的喧嚷下奧匈帝國不堪鼓譟,終於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但奧匈帝國的軍隊鎮壓國內的沒有武器的老百姓還算能湊合!真打起世界大戰來卻是戰死了一些士兵後,士氣大減!沒有昂揚鬥志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奧同盟戰線主要靠德支撐著!德國甚至還得照顧奧匈帝國這個同盟國!!!…………我認為瑞典軍隊的戰鬥力都比奧匈帝國的戰鬥力強很多!

後來終於在黴國加入大戰後,同盟國就處於劣勢了!

最後第一次世界大戰同盟國終於敗給了英俄法黴四大協約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