赊刀人:我能预言天机 表面上是货郎 实际上是在悬壶济世修仙呢

神秘的赊刀人

一个外乡人,挑着担子来到你家里,向你推销菜刀,这没什么稀奇的。

奇怪的是,市面上一把同样的菜刀只要30,他却向你要300;更奇的是,当时他还不要你的钱,还撂下一句话:等到10年后,一头牛卖到15000时,再回来收钱,并说到时候一头牛卖不到15000,分文不取,关键是当时一头牛才卖2000。

赊刀人:我能预言天机 表面上是货郎 实际上是在悬壶济世修仙呢


赊刀人是何方神圣?

赊刀人这个神秘的“预言”组织从古代就开始流传,他们永远背着一包剪刀,菜刀,铁锅等生活用品,四处游走。

民间有“姜子牙谋略定乾坤,赊刀人铁口断未来”之说,赊刀人自称是鬼谷子的后人,从他们的一些举止来看却非寻常。

鬼谷子可是百科式的人物,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吕不韦、李牧等众多风云人物都是他人家的弟子。既然他们是鬼谷子的传人,必定也不是一般人,而是二般人。

赊刀人:我能预言天机 表面上是货郎 实际上是在悬壶济世修仙呢


历史记载

浙之奉化县境,当咸丰辛西年间,忽有外路人以舟载厨刀求售。每逢热闹之处,舟则维岸,刀则摆列岸上,如遇买主,但计价目而不收钱文,并云今日米贵,每升已粜至八十文,待日后贱至十八文再来收钱,众皆笑其痴。迨光绪初年,宁波米价果粜至十八文一升,于是人皆信其言之有据,唯其人则已不可知矣。乃本月初奉化萧庙前又来一外路人,船装厨刀求售,其言与昔无异,并谓将来米价有贵无贱云云。人尽惑之,幸为奉邑尊风闻,立即饬差往拿,然已杳无踪迹矣,惜哉!


赊刀人:我能预言天机 表面上是货郎 实际上是在悬壶济世修仙呢

意思是说,咸丰年间,浙江奉化地区曾出现过一名神秘赊刀人他把这些刀以赊账的方式给村民使用,当时分文不取,只是口中念念有词的留下一个相当邪乎的谶语,约定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时间回来收钱他赊完刀临走的时候说,等米价从每升八十文降到每升十八文的时候,他再回来收账。

比如“今日米贵,每升已粜至八十文,待日后贱至十八文再来收钱当时人们都不以为然,”要知道当时的米卖80文,要降价到18文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村民大多都会赊领一把刀回家但万万没有想到后来米价真的从每升八十文降到每升十八文,当时的人们惊为天人。

赊刀人:我能预言天机 表面上是货郎 实际上是在悬壶济世修仙呢


这个职业最早出现在宋朝当时他们被称为“卜卖

这种人居无定所,到处游走,穿的破衣烂衫,每到一处,就地撂摊,你只要上前去听,他十有八九能抓住你的心理,让你赊他的刀

在清朝年间曾经出现了一位很神秘的赊刀人。他在走的时候预言说等米价从每升几十文跌到十几文的时候,就回来收账。很多人对此都不相信,因为大米是平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所以价格地调动起伏不可能太大。就像现在的房子一样,房价很贵。他再跌也不会降到每平米一两千块钱。但神奇的是,在光绪年间,大米确实降到了每升十几文。这让知道预言的人觉得惊讶不已。所以这件事就被记录了下来。


赊刀人:我能预言天机 表面上是货郎 实际上是在悬壶济世修仙呢



赊刀人的民间故事

在那个农民拿工分的年代,一个赊刀人到村赊菜刀、剪刀,及长头发换菜刀、剪刀,赊刀者说好价格,说等大米长到一元一斤过来收钱!大家甭提多高兴了,纷纷赊刀,认为一元一斤大米简直是天方夜谭!那天赊刀者又到离我村很近的孝感市肖港镇杨桥村胡家港湾赊卖,由于天色已晚,大家赊刀后又上夜工了,这可恶的赊刀人竟然强奸少女然后逃走,害得少女最后忍受不了闲言碎语自杀!听说最后到别处作恶被抓了,这也是现在没人收赊刀款的原因吧!

赊刀人:我能预言天机 表面上是货郎 实际上是在悬壶济世修仙呢


01

关于赊刀人的故事,我是从邻居家张奶奶处听来的,那时候我才十一二岁,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年纪。

在张奶奶的故事里,赊刀人是“预言家”“慈善家”“手艺人”,这些看起来就很有趣的称号激起了我的兴趣,便缠着张奶奶给我多讲一些关于赊刀人的故事。

听到我的这个要求,张奶奶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她小心翼翼的瞅了瞅周围,然后起身拉上了窗帘。我眼见她这模样,越发好奇起来,这赊刀人究竟是什么啊?

张奶奶回身望着我,轻声在我耳边说道:“我给你说的,你别往外说,是要泄露天机的!

我疑惑道:“张奶奶,他们不都是挑货卖的叔叔吗?”

张奶奶做了个嘘的手势,打断道:“

娃啊,这话乱说不得!赊刀人他们都是鬼谷门人,能预言天机,他们表面上是货郎,实际上是在悬壶济世修仙呢!”

02

1998年,我们村来了3个中年人,卖的是菜刀,说是等家里买了汽车的时候,再来收钱。那时候,自行车才普及没多久,家里条件好点的买了摩托车,全村数得过来的就那么几辆

汽车那更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很多人做梦时连想都不敢想。因为菜刀不要钱,加上赊刀人的预言在当时看来简直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所以当时很多人都去领了,并且留下了名字和地址。

这几年,汽车一下子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了许多家庭居家出行的必备品。可是,那时候谁能想得到呢?

03

据记载,日本侵华期间,日本鬼子曾追捕一些赊刀人,这些赊刀人说:“菜刀先拿去用,日本鬼子完蛋时我来收钱。”

日本政府很恐慌,鬼子知道赊刀人在江湖上有“铁口断未来”的本事,害怕一谶成真,于是疯狂追捕赊刀人。

赊刀人被捉后还在预测:“钱我是收不到了,不过你们会主动把刀上交的”。

事中分析认为,赊刀人就是利用动荡的时局,用自己所见所为推测一个结果。说实话,这是一个高智商的经商策略。赊刀人挣的就是风险钱。

世上从事风险的事必有丰厚的回报,就好比长远投资。赊刀人的刀钱虽然高于市面刀的10倍以上。但就长远来看,也并不是很高的利润。

赊刀人:我能预言天机 表面上是货郎 实际上是在悬壶济世修仙呢



用现在的科学去解读历史

赊刀人卖刀,不会选择去人口流动大的地方,这样回收率就难以保证。1把刀,成本10块,市面卖30,赊刀人卖300,赊刀人赊出去30把,只要1个预言成真,就保本了。卖出去2把,就等于市面卖出去29把。

所谓赊刀有点像现在的期货的感觉。他为的就是赚钱,赊完刀之后,他们肯定是会回来收账的。但他们毕竟是经济不发达时期的产物,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逐渐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可能在一些偏远闭塞的农村还有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