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滕州特大盜墓案文物賞析

2016年11月,山東省滕州市公安局接到報案稱,有人在官橋鎮大韓村古文化遺址內盜掘文物。公安部與國家文物局強力督辦,棗莊、滕州兩級公安機關歷時8個多月,成功偵破此案,打掉以秦某、高某為首的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犯罪團伙,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2名,包括2名公安部A級通緝令逃犯,追繳涉案文物229件,其中一級文物3件,二級文物5件,三級文物46件。其中,公安機關收繳的阝兒公戈對研究棗滕地區東周文化遺存,完善區域文化譜系,深入研究泗上十二諸侯及其與周邊古國關係,研究墓葬制度與喪葬習俗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大韓墓地位於滕州市官橋鎮大韓村東,地處薛河與魏河間。2017年10月,山東省開始保護性發掘滕州市大韓村古墓群,經過考古發掘發現,墓地周圍文物資源豐富,到目前為止共清理東周時期墓葬139座,出土青銅器、玉器等各類珍貴文物約1500餘件。

1.春秋時期阝兒公戈(圖1、圖2)

山東滕州特大盜墓案文物賞析

圖1 阝兒公戈


山東滕州特大盜墓案文物賞析

圖2 阝兒公戈(銘文拓片)

長29、寬11.5釐米,一級文物。

戈,古稱鉤兵,為用以鉤殺的兵器,由戈頭、柲、柲冒與柲末的鐏構成。戈頭由援、內、闌、胡等部分組成。在青銅兵器中,戈出現的時間較早,早在二里頭文化時期即已出現,且一直延續使用至戰國、秦漢時期。

此件青銅戈援部狹長,直內上有一穿,內下緣尾部呈弧形,上刃與內後緣齊平,短胡,上有三穿。胡上有銘文12字:“阝兒公克父擇其吉金,作其元用。”即後世之“郳”,從銘文可以看出,此戈為郳國公克父所制,而“克父”其人未見文獻。

郳國為西周晚期偏晚時,由邾國分出的支系,又稱小邾國。邾國國君夷父邾顏因有功於周室,故其子友(友父,或即肥)得以受封在郳,為附庸國,國名稱郳。2002年,考古學家在棗莊市東江村發掘了6座春秋時期貴族墓葬,出土了大量帶有銘文的青銅器,郳國的存在得以證實。李學勤曾在《小邾國墓及其青銅器研究》一文中梳理了郳國早期部分君主世系,始封君為邾友,其子為邾慶(郳慶),其曾孫為《春秋》莊公五年(前689年)記載的朝魯的犁來,而春秋晚期郳國的文化面貌仍然不得而知。此戈形制與春秋中晚期薛國古城2號墓地出土的III式青銅戈形制相似,故推斷此戈年代為春秋中晚期。此戈的成功收繳對研究棗滕地區東周文化遺存,完善區域文化譜系,深入研究泗上十二諸侯及其與周邊古國關係,研究墓葬制度與喪葬習俗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經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2.春秋時期 菱形紋青銅矛 (圖3)

山東滕州特大盜墓案文物賞析

圖3 菱形紋青銅矛

長29釐米,二級文物。

矛為用於衝刺的兵器,由矛頭與矛柄構成,矛頭則由鋒、刃、翼、脊、骹組成。青銅矛至遲自商代開始使用,是一種重要的青銅武器。此矛頭骹形寬大,兩側刃呈凹弧形,刃下端本的部位作圓弧形,骹口呈弧形,中空,矛頭表面飾有規則菱格紋。此矛頭形制及表面規則的菱格紋裝飾與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吳越地區所流行的矛頭形制相類,經鑑定為國家二級文物。

東周時期,出於諸侯爭霸需要,兵器的形制與製作技術有了顯著的發展。《考工記.總序》載:“吳粵(越)之劍,遷乎其地而弗能為良。”從此記載可知,東周時期吳、越地區的兵器製作技術名滿天下。貴族大興佩劍之風,也促進了青銅兵器上裝飾技術的發展,青銅兵器上出現了劍首同心圓、錯金銀、鎏金、鑲嵌寶石、亮斑、虎皮斑、精細透雕、火焰紋、菱形紋等多種裝飾技術。隨著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及吳王夫差矛的出土,這類具有裝飾性的菱形暗格紋,其化學成分、結構以及形成工藝引發了學術界的濃厚興趣,因而菱形紋技術研究也成為中國青銅器研究與中國科技史研究中的重要課題。研究早期,有學者猜測此菱形紋飾採用“上釉與封閉”技術製成,也有學者認為此紋飾使用“鑄槽填錫”技術製作而成。新世紀初,來自上海博物館、上海材料研究所及寶山鋼鐵集團公司鋼鐵研究所等多位學者,對上海博物館藏編號為3175的菱形紋飾劍殘段進行了有損檢測,並經過多次模擬試驗,論證了“金屬膏劑塗層工藝”應為東周時期菱形紋飾的處理工藝。金屬膏劑塗層工藝即將金屬膏劑規則塗覆於劍的表面,處理後無膏劑的部分呈現劍用錫青銅的金色,有膏劑的部分因錫含量較高而呈現銀白色。

3.春秋時期 同心圓嵌綠松石青銅劍(殘)(圖4)

山東滕州特大盜墓案文物賞析


山東滕州特大盜墓案文物賞析

圖4 同心圓嵌綠松石青銅劍

長27釐米,二級文物。

劍為古代貴族與戰士隨身佩帶用以自衛防身、進擊格鬥,可斬可刺的兵器,由鋒、刃、脊、從、格、莖、箍、首等部分組成。此劍劍身殘,脊呈直線,斜從而寬,兩從均勻,倒凹字格,較厚,圓莖有雙箍,便於纏緱,同心圓劍首。劍格上鑲嵌綠松石,劍身上裝飾有規則菱形紋,為典型春秋晚期吳越地區流行式樣,經鑑定為國家二級文物。

青銅嵌綠松石工藝是指將小而薄、形制多樣的綠松石片鑲嵌在青銅器之上的技術。此工藝以一定水平的青銅器鑄造技術為基礎,同時還需要結合相當高的玉石加工技術方可完成。早在二里頭文化時期,綠松石鑲嵌技術便已使用在青銅器裝飾之上,此後該工藝一直延續使用至戰國時期。春秋早、中期青銅嵌綠松石的器物較少見,春秋晚期的一些墓葬中可見嵌綠松石的兵器與車馬器,如淅川下寺楚墓M11出土的青銅劍劍首等。至戰國時期,嵌綠松石的器物已不限於小型器,嵌綠松石的容器已較多見。

4.春秋時期 深腹獸足青銅蓋鼎

(圖5)

山東滕州特大盜墓案文物賞析

圖5 深腹獸足青銅蓋鼎

耳距37、口徑30、高41釐米,二級文物。

鼎有烹煮肉食、實牲祭祀、燕享等用途。目前所見最早的青銅鼎出土於夏代晚期的二里頭遺址,而貴族用鼎的習慣一直沿用至兩漢。此鼎器形完整,有蓋,蓋頂有四個半環形鈕。鼎斂口平沿,附耳外侈,腹部呈半球狀,素面,腹外壁有二環形鈕,對稱分佈,底部下承三條細長獸蹄足。

此鼎為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常見的青銅鼎式樣之一,與中原地區河南省洛陽市中州路M4、山西省萬榮廟前村春秋時期M1、山西省長治市分水嶺M270、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程村M1002、M0003、M1064、河南省新鄉市輝縣琉璃閣甲墓等地出土的青銅鼎形制相似。在山東省地區,淄博市淄川磁村齊墓M03出土青銅鼎、滕州市東康留周代墓地M125出土陶鼎形制與此鼎相類。

春秋早期鼎的式樣承襲西周晚期的形制,中期以後鼎的形制與紋飾產生劇烈變化,開始出現此類附耳外侈的青銅鼎,且鼎足變細變高。由於春秋晚期中葉此樣式鼎腹部進一步變淺,因此此青銅鼎時代應為春秋晚期偏早,經鑑定為國家二級文物。

5.春秋時期 弦紋青銅鼎(圖6)

山東滕州特大盜墓案文物賞析

圖6 弦紋青銅鼎

耳距56、口徑50、高50釐米,二級文物。

此鼎斂口平沿,附耳,腹不甚深,腹上部飾兩道弦紋,弦紋之下有兩環鈕對稱分佈,圜底。鼎底部下乘三條粗大獸蹄足,其二殘。

西周中期中原地區開始出現附耳蹄足盆鼎,西周晚期開始流行,此時鼎腹也從垂腹向圓腹發展。中原地區,與此鼎形制類似的出土青銅鼎有河南省洛陽市中州路M6出土的春秋中期偏晚的青銅鼎、山西省侯馬上馬村M13出土春秋中晚期的青銅鼎等,但均非主流形制的青銅鼎。山東地區臨朐嵩山鄉泉頭村春秋早期偏早的M甲墓葬出土的青銅鼎鼎腹與此鼎相類似,而折沿立耳、器表紋飾不甚相同。此遺址春秋早期偏晚墓葬M乙出土的青銅鼎的附耳與蹄足與此鼎相似,但鼎腹較淺。春秋時期莒國墓葬中亦出土過器形相似的青銅鼎,但立耳者居多,如臨沂湯河鄉洽溝出土的春秋早中期青銅鼎、莒縣天井汪出土的春秋中期青銅鼎、臨沂鳳凰嶺東周墓出土的春秋晚期青銅鼎。沂水劉家店子出土的春秋中期附耳青銅鼎,腹較淺,表面紋飾更加精美。綜合上述出土材料,此件青銅鼎時代應為春秋中期,經鑑定為國家二級文物。

文章來源:《收藏家》202001期《山東滕州特大盜墓案文物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