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墨客
《西遊記》唐僧取經團隊四人一馬,誰最不情願走上西天之路?從各人的表現看,唐僧毫無疑問是信念最堅定者,他面對生命危險、美色誘惑、身體極限等各種挑戰,都從不動搖,而其餘三人一馬,都難說心甘情願投入佛門。
一、白龍馬:
白龍馬原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被其父告忤逆,因觀音出面才免於死罪,白龍馬感恩觀音活命之恩,原本也是願意去西天取經的,但觀音偏只想讓他做個腳力,整日被唐僧坐在身下,心裡有疙瘩也屬正常。
二、沙僧:
沙僧本是天庭捲簾大將,因失手打碎玻璃盞,被玉帝貶下界,又叫七日一次飛劍穿胸百餘回,日子過得苦不堪言,觀音一看有機可乘,就許他入佛門給唐僧當徒弟去取經,功成免罪複本職,這對沙僧來說,確實是很好的解脫之路,但從取經路上沙僧的表現看,他似乎更願意當個挑夫苦力而不是戰將,出手降妖的次數寥寥可數,這不知是他看破了攔路妖魔的真面目,還是遭劫後學會了韜光養晦?
三、豬八戒:
豬八戒本是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玉帝貶下塵凡,又投錯豬胎,成為豬妖,觀音收他時,他一開始並不情願,認為“依著佛法餓殺”,後來勉強被觀音說服,在拜唐僧為師告別高老莊時,他還交代老丈人好生看待高翠蘭,準備在取不成經時照舊回來當女婿。
在取經路上,老豬也經常吵嚷著要散夥回高老莊,遇見美女也邁不開步,與沙僧、白龍馬相比,豬八戒的取經意願要差得多。
四、孫悟空:
孫悟空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表面看是知悔而情願修行,實際上只是為了重獲自由,他走上取經路並不情願。很多人都看出豬八戒不願去西天,但卻看不出孫悟空其實更不願意。
首先,孫悟空對唐僧哄他戴上緊箍從此受制於他很是不滿,猴哥本是心猿,一貫自由自在,不料從此做事情縛手縛腳,如來觀音本意是讓他能聽唐僧的話,不料卻種下猴哥對佛門不滿的種子。
其次,猴哥也看出取經不過是演戲,一路上所遇見的妖魔要麼不堪一擊,要麼就是佛道兩家高層的關係戶,即便是打不過也自有救兵來幫忙,毫不影響最後結局,對於不願進軍娛樂行業的猴哥來說,這取經大戲實在無趣。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猴哥雖然對天庭不滿,但其實從未想過背叛道家,但觀音卻讓他秉教迦持,入其佛門,再修正果,這讓他一下子明白了原來一直都被佛門和如來玩弄於股掌之間,闖龍宮、鬧地府、被封弼馬溫、管理蟠桃園,最後被壓五行山下,原來皆是陰謀,為的只是讓他保護唐僧道西天取經而已,至於最後封賞的“鬥戰勝佛”果位,也不過是虛名而已,實質上還是佛門的高級打手。
如來和觀音當然也看出猴哥的極不情願,所以才有用上了緊箍,觀音又不時出現敲打一下,甚至還推出六耳彌猴玩一出真假美猴王,意在讓猴哥知曉他並不是不可替代的,而猴哥雖然不甘心,但取經馬拉松已跑半程,三界皆知他遁入空門,半途而廢會讓世人恥笑,所以從不服輸的齊天大聖也只能索性打殺了假悟空,硬著頭皮繼續去跑馬拉松。
以上是關於唐僧師徒是否願意去西天取經的分析,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六甲番人。
六甲番人
要想知道兄弟三人誰最不願意去西天取經,首先得分析他們當時的處境。
孫悟空。
孫悟空在花果山被尊為 “美猴王”。後從菩提祖師處學會數們高超的法術,帶領群猴迅速發展壯大起來。
之後孫悟空闖龍宮,鬧地府,兩度被天界招安,先後封為弼馬溫和齊天大聖。因偷吃蟠桃、私喝御酒、盜取仙丹、大鬧天宮,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悔過自新。
觀音菩薩尋找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高手,孫悟空是第一人選,觀音菩薩當時對他說,找一個取經的人救他,讓他給他做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門,再修正果。
孫悟空當場是極為迫切地答應了,並向觀音菩薩說已經深刻認識到了自己所犯的錯誤,保證以後一定痛改前非,老老實實做人。
因為孫悟空被壓了整整五百年,期間餓了給他鐵丸子吃,渴了灌他銅汁喝,五百年都沒有一個人來看望他,包括他的七個結拜兄弟,他被壓的時間太久了,太寂寞了,太恐懼了。
在他看來,西天取經就是再艱難,但起碼是自由的,因為他失去過自由,所以他知道自由的可貴。
所以說孫悟空情願去西天。
豬八戒。
豬八戒前世為天庭天蓬元帥,因蟠桃盛會多喝了點小酒,酒壯熊人膽,調戲夢中情人嫦娥,又拱倒鬥牛宮,被玉帝打了二千錘,貶下塵凡。
老豬被打的奄奄一息,竟錯投了豬胎,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妖怪。他先是在雲棧洞,給洞主卵做了上門女婿。
觀音菩薩找到他,給他擺事實、講道理,敦敦教誨、耐心開導,老豬方才恍然大悟,似夢方覺,有點動心。
觀音菩薩告訴他,讓他給取經人做個徒弟,往西天走一遭來,將功折罪,管教他脫離災瘴。
豬八戒當時是很爽快地答應了,但這傢伙思想太不堅定了,又是個好吃懶做的主兒,後來他又跑到高老莊做了上門女婿,小日子過得優哉遊哉的,幾乎把取經的事給忘了。
再後來孫悟空打上門,他才想起來答應觀音菩薩的事,於是不得已跟著唐僧走了。但西天取經千里迢迢,路上人煙稀少,經常吃不飽、穿不暖,生活十分艱苦。
老豬確實是有點後悔,一路上好幾次嚷嚷著要分了行李,重回高老莊過逍遙自在的日子,這事師徒三人都知道。
沙僧。
沙僧原本是天庭玉帝的捲簾大將,地位顯赫、儀表堂堂,後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玉帝把他打了八百,毀了容,貶到下界流沙河。
因為流沙河環境特別惡劣,食物特別睏乏,沙僧整天忙著找吃的,不但經常吃不飽,每七天還要承受一次萬箭穿心之痛,時間已經長達萬年。
觀音菩薩路過流沙河,告訴他西天取經之事,讓他給取經人做個徒弟,皈依善果,往西天走一遭來,教飛劍以後不再來穿他,到時候功成免罪,復他本職
沙僧極為痛快地答應了,因為這樣不僅能吃飽,而且不再有萬箭穿心之痛,事後還能官復原職,這個條件太誘人了。
事實上沙僧一路也確實很滿足,他安心地守著唐僧,看護行李,不多言、不多語、不多事,踏踏實實地做著一個好人。
因為這樣的生活比流沙河舒服多了,他很滿足。
綜上所述,豬八戒就是那個最不情願去西天取經的人,因為西天取經的艱難程度大大出乎了他的預料,還沒有他以前的日子舒服。
我就是竹韻
要說《西遊記》團隊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貌似都動過放棄西天取經的念頭,唯獨沙僧看似老老實實本本分分任勞任怨一聲不吭一直將西天取經進行到底。那麼話說回來,究竟誰最不願意去西天取經呢?
首先看一下唐僧,《西遊記》團隊中的核心領導人。觀音菩薩如來佛祖欽定的取經人,也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寄予厚望的得道高僧,不惜以兄弟相稱,特封為“御弟”。受此恩寵唐僧表示:定不負厚望。後來遇到抉擇才感覺到壓力山大。
唐僧一行途徑女兒國,得到女兒國國王的青睞,“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女兒美不美”,唐僧微閉雙眼:“說什麼王權富貴, 怕什麼戒律清規,只願天長地久, 與我意中人兒緊相隨”。
這一段在86版《西遊記》中唐僧確實為女兒國國王動了情,踟躕彷徨,坐在電視機前,真希望唐僧能留在這裡啊,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唐僧為女王許下諾言:“若有來生……”。情若未到深處,怎能輕易許下來生。
“貧僧已許身佛門,並與大唐天子有諾在先,還望女王陛下放了貧僧西去”。此時,戒律清規以及與大唐天子的諾言已成枷鎖。
他遲疑了一下,接著說:“來世若有緣分……”
女王陛下連忙打斷他:“我只想今生,不想來世,今生今世,我們倆是有緣分的”說著便將頭靠在唐僧懷中。女人對於未知的愛戀總是充滿惶恐。
這讓唐僧如何把持的住,情蟲上腦,差點脫下袈裟:“說什麼王權富貴, 怕什麼戒律清規,只願天長地久, 與我意中人兒緊相隨”。
蠍子精不合時宜的出現了,早不出現晚不出現,偏偏這個時候出現,唐僧微微一顫:自己如何鬥得過天,這情緣必須斬。
唐僧有放棄取經的念頭是在鎮海禪林寺,話說唐僧一行來到貧婆國,貧婆國與女兒國恰恰相反,貧婆國多男。
行至深黑松林,在這裡遇到一女子,這名女子就是金鼻白毛老鼠精,唐僧在明知道她是妖怪的情況下救了她。唐僧為什麼要這麼做?真的是因為老鼠精對唐僧的靈魂拷問使唐僧心虛了嗎?
“昧心拜佛何取經?”
唐僧何時曾昧心拜佛?
倒是這貧婆國,唐僧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有沒有那麼一瞬間想起了女兒國?
老鼠精要和唐僧配對成就太乙金仙,一定要和唐僧成親,這時候他是否也想起了他的女王陛下?
罷了,為她生為她死,又如何?這隻妖怪我保了。誰讓我因為她而想起了她。悟空!休得傷她!
情到深處也傷身,金嬋子轉世的唐僧,吃了鎮元大仙人參果的唐僧,他竟然生病了!從長安一路走了,千難萬險不曾生病,然而在鎮海禪林寺休息的時候生病了!
唐僧說:“我半夜之間,起來解手,不曾戴得帽子,想是風吹了。”
這病生的蹊蹺,這白胖和尚雖是肉體凡胎,但也不至於這麼不經風吹。
他之後的舉動就更加耐人尋味了:
唐僧突然對那行者道:“你且扶我起來,取出我的紙、筆、墨,寺裡借個硯臺來使使……我要修一封書,並關文封在一處,你替我送上長安駕下,見太宗皇帝一面……臣僧稽首三頓首,萬歲山呼拜聖君;文武兩班同入目,公卿四百共知聞:當年奉旨離東土,指望靈山見世尊。不料途中遭厄難,何期半路有災迍。僧病沉痾難進步,佛門深遠接天門。有經無命空勞碌,啟奏當今別遣人“
這挑明瞭說就是寫給唐太宗的辭職報告,走過了千山和萬水,經歷了一難又一難,多少次驚險萬分多少次風餐露宿都不曾使唐三藏放棄西天取經的信念,然而就這次他放棄了, 莫名其妙的放棄了,他說他偶感風寒,還能換個靠譜的理由嗎?偶感風寒就放棄了一直以來的堅持?唐三藏,你還不至於。
唯一能解釋的就是心傷,他想念女王陛下想的深沉。
唐僧的這點心思自然逃不過悟空的眼睛,悟空明白心病需要時間醫,他對唐僧說道:“你既身子不快,說什麼誤了行程,便寧耐幾日,何妨!”
孫悟空還編了一個故事:“師傅乃我佛如來第二個徒弟,原叫金蟬長老,只因他不曾聽佛講法,打了一個盹,往下一失,左腳下翽了一粒米,下界來,該有這三日病。”
這明顯安慰人的話,連豬八戒都看出來了:“象老豬吃東西潑潑撒撒的,也不知該害多少年代病”。
既然有徒弟圓場,唐僧也不能在端著了,佛之大者,豈能容下半點兒女情長。
唐僧立馬說道:“我今日與昨日不同,咽喉裡十分作渴。你去那裡,有涼水尋些來吃”,唐僧喝了涼水之後,那要死不活的病竟然奇蹟般的好了,唐僧大悅:“這涼水就是靈丹一般!”
要說孫悟空有沒有放棄過取經的念頭
孫悟空剛開始就沒有取經的概念,他只想從五指山下出來,對於他來說去西天見如來只不過是一個跟頭的事情,他不理解為什麼還要千山和萬水,他也不明白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觀世音菩薩要讓他老孫去做,他可以整天閒逛依然可以兼顧唐僧的行程。
直到孫悟空帶上了緊箍咒。
隨著逐漸歷練,孫悟空向佛的心愈發堅定,剛開始護送唐僧西天取經是一個任務,逐漸的變成了一份責任,在後來他儼然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取經人,所以孫悟空最後成了佛。
至於豬八戒
原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玉帝貶下凡間,投錯了胎變成了豬,受觀世音菩薩的指點,在高老莊等待取經人,因等待時間過長,耐不住寂寞,便娶妻高翠蘭,做了上門女婿,好不快活。
自他加入取經團隊之後,隨時隨地都能說出:要不我們分了行李,你去你的花果山,你去你的流沙河,我回我的高老莊,逍遙自在。
很明顯豬八戒有些不情願去西天取經,但要說他是不是最不情願的,那倒也未必。往往嘴上天天抱怨的,也未必都是內心的真實想法。難道他真的就想成為人人喊打的妖?高翠蘭畢竟是凡人,凡人生老病死,豬八戒再快活也就那幾十年。他的抱怨無非是一種顯擺:你看,大家都是和尚,但是我是有老婆的人,和你們不一樣。
沙和尚
看似任勞任怨,憨厚老實,他最不可能成為不想去西天取經的人,但有時候表象之下卻隱藏著讓人難以接受的事實。
沙和尚何許人也?曾經是玉帝身邊的捲簾大將,相當於皇上身邊的帶刀侍衛。在天庭的地位是相當的高。
原著這樣描寫:“三千功滿拜天顏,志心朝禮明華向。玉皇大帝便加升,親口封為捲簾將。南天門裡我為尊,靈霄殿前吾稱上。腰間懸掛虎頭牌,手中執定降妖杖。頭頂金盔晃日光,身披鎧甲明霞亮。往來護駕我當先,出入隨朝予在上。”
南天門裡我為尊,靈霄殿前吾稱上。這,絕對是玉帝的親信。
然而他卻因為打碎一個琉璃盞,就是宴會上普通的一個破酒杯,竟被毀了容貌,流放在流沙河每天要忍受萬箭穿心之苦。
唐僧一行經過流沙河之時,沙和尚已在此吃了過往九個取經人,也就是唐僧十世投胎前九世都是被沙和尚吃的。
這一次,號稱掌管十萬天河水軍的天蓬元帥和沙和尚大戰之後親自承認:“難,難,難!戰不勝他,就把吃奶的氣力也使盡了,只繃得個手平。”
武力值這麼高的沙和尚在取經路上卻是戰績平平,遇事只會大喊“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二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
由此看來,沙和尚很可能是玉帝派下來的臥底。要不然很難解釋為什麼因為一個破酒杯玉帝便將他的親信貶下凡間受那萬箭穿心之苦。
如來佛祖希望他的徒弟把佛經傳入東土大唐,這無疑侵犯了玉皇大帝的利益,但明面上大家都是神佛,不能撕破臉,於是玉帝就派沙僧施展苦肉計阻擾如來的西天取經計劃。
沙僧任務進行的非常成功,因為他已經吃了九個取經人。
在這次,觀音菩薩出面,拉攏沙僧進入取經隊伍,這無疑是向玉帝拋了一個橄欖枝,沙僧進了取經隊伍,玉帝可以瞭解到取經的進展,如若取經成功,沙僧也算是徹底打入了西方世界的內線。自從沙僧進了取經隊伍,這就是如來和玉帝共識的結果。
西天取經成功與否,對於沙和尚來講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所以他絲毫不關心,也絲毫不賣力,取經失敗了,他可以迴天庭覆命,取經成功了他是連接如來和玉帝的橋樑,無論如何他都是玉帝安插在如來那裡的一顆棋子。他得不到如來的賞識,也改變不了自己在玉帝那裡的宿命。
綜上所述,沙僧或是最不情願去西天取經之人,若沒有西天取經,他便不必因為打破琉璃盞而在流沙河忍受每日萬箭穿心之苦,也不必夾在玉帝和如來之間左右飄零。
Better騎士
如果叩開人的心靈世界,結合自己所處的環境來分析的話,估計唐僧是最不願意去西天取經的人。
取經之前的唐僧已經在大唐長安城,早已是眾人頂禮膜拜的人物。唐僧可以完全去享受這樣的優越感,而取經之路,妖魔鬼怪到處橫行,前途未卜。
取經之行實際上是迫於無奈的,是一種道德綁架。
首先,如來派觀音在東土大唐尋找有緣人。唐僧被選中,是幸運的,但也是不幸的。佛祖和觀音菩薩都是唐僧心目中最尊敬最崇高的偶像,同時他們也是權力的象徵。唐僧被選中的那一刻,作為具有嚴格自律意識和犧牲精神的他,早已知道自己到了騎虎難下不可推脫的境地。這是神權對唐僧的綁架。
其次,大唐皇帝和唐僧結拜為異姓兄弟之舉,既是對唐僧的鼓勵和榮耀,其實又是世俗王權對他的綁架。當大唐皇帝與他結拜的那一刻,西天取經的行為又被人為的往前推了一大步。
第三,取經路上每一次遭遇挫折與坎坷時,只要唐僧以為取經之行有可能會化為烏有的時候,不管他對唐王的愧疚還是對佛祖的呼籲,多多少少體現了內心的不滿和失望。
綜上所述,取經團隊當中,從內心來說,最不願意去的是唐僧。只是因為神權和世俗的王權對他的約束和綁架,才促成了他的西天之行。
世人皆從功成名就和普度眾生的角度去看唐僧西天之行,往往忽略了唐僧當時已經大有成就的現實,和唐僧迫不得已前往西天時的內心苦楚。只是唐僧不敢說,唐僧不能說。
龍戰於野888
這個問題還真沒有想過,不過我們可以把那些情節慢慢捋一捋。
要說不情願去往西天取經,這三個人恐怕都不怎麼情願。因為到西天取經那個差事兒本身不是什麼好差事,那本身就是一個麻煩事兒。那是使自己被管制受拘束不自由的一種方式,這是任誰都不會心甘情願去做的。
只是這種事本身又有一定的利益或者說好處。這個好處就是觀音菩薩或者說佛祖給他們許下的能夠成佛的承諾,這個承諾本來有點畫餅充飢的味道。但觀音菩薩給他們畫的這個餅卻是在他們最餓的時候,也是他們最無助最無可奈何的時候,這個承諾就象是苦海中的一根稻草,是他們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可以看到的唯一的一點希望。所以,儘管他們一千個不情願,一萬個不高興。還是得無奈地去追逐這點希望。
要說最不情願,或許得是孫悟空了,因為取不取經在他身上反差太大。去取經本身就是給他自身背了個累贅,使得他本來自由自在的本體有了萬重的壓力。使得一個大鬧天宮無法無天的存在,憑白地增加了無限的制肘,使得那些個本來不值一提的對手都能給自己帶來無盡的麻煩。這使得他感到無比的頭疼和憋屈。曾經幾度想要離開,無奈被戴上了知恩圖報的道德緊箍咒,失去了自我選擇的權利,不得不跟隨唐僧到西天取經去。
相對於孫悟空來說,豬八戒和沙僧兩個人的不情願就要弱好多。他們雖然也不情願跟唐僧到西天取經,也會感到有些不自由,但相對於可以得到的利益來說,他們的所付出的不自由根本就不算回事兒。所以他們也就不用戴緊箍咒,只要取經有一點成功的希望,他們就會義無反顧地跟著走去。雖然豬八戒經常滿腹牢騷,但他還是沒有私自跑掉,儘管他有跑路的前提條件,但他還是始終沒有跑,一路跟到了西天。
夢113300796
《西遊記》的原著和電視劇中所表現的,最不情願去西天取經的應該是豬八戒。
一、因為豬性難改,好吃懶做,好色成性。
在豬八戒還沒有成仙的時候,他就是一個懶人,貪歡愛懶,亂性迷心。
《西遊記》第九十四回:八戒掬嘴揚威道:“老豬先世為人,貪歡愛懶。一生混沌,亂性迷心。未識天高地厚,難明海闊山遙。正在幽閒之際,忽然遇一真人。半句話,解開業網;兩三言,劈破災門。當時省悟,立地投師,謹修二八之工夫,敬煉三三之前後。行滿飛昇,得超天府。荷蒙玉帝厚恩,官賜天蓬元帥,管押河兵,逍遙漢闕。
成仙后,他仍然凡心未斬,本性難移。這也是他調戲嫦娥,被貶下凡的根本原因。
哪怕他後來跟隨唐僧西天取經,仍然對嫦娥念念不忘,一見到嫦娥就會春心萌動,急著上前搭訕。奈何那叫一個“老豬有意,仙子無情”,傷透老豬心。
色心是心性的一部分,懶惰也是心性的一份子。成仙前豬八戒就是“愛懶”之人,那麼被貶下凡錯投豬胎成了豬的豬八戒,在原先的“懶”上就要更上一層。
就拿取經路上,大師兄孫悟空讓他去探路,打探妖怪敵情來說,他都是要美美地找一個地方睡一覺,大夢過後,隨便找一個理由搪塞師傅和師兄弟。從中也是可以看出八戒的懶的。不僅懶,好色,還愛說謊。
取經路上,千難萬險,萬里迢迢,妖魔鬼怪眾多。那麼豬心如此的豬八戒,又怎麼能夠心甘情願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呢?
二、因為八戒取經只為脫離苦海,是觀世音菩薩勸化的結果,非本心。
觀世音菩薩在去南瞻部洲尋找取經人的途中,遇到了八戒,童子木叉還和八戒打了起來。
這怪就是豬八戒,當時豬八戒入贅雲棧洞卵二姐,一年後卵二姐去世,留下八戒孤苦無依,吃人度日,苦不堪言。
遇到菩薩後,八戒請菩薩指明道路。
菩薩道:“古人云:‘若要有前程,莫做沒前程。’你既上界違法,今又不改兇心,傷生造孽,卻不是二罪俱罰?”那怪道:“前程!前程!若依你,教我嗑風!常言道:‘依著官法打殺,依著佛法餓殺。’去也!去也!還不如捉個行人,肥膩膩的吃他家娘!管甚麼二罪,三罪,千罪,萬罪!八戒向觀世音菩薩求救,本心是想擺脫為妖為魔的命運,而不是歸入佛門。
就如他所說“依著官法打殺,依著佛法餓殺”。吃人,按照人間律法要被打殺,不吃人,心懷佛家慈悲,就要被餓死。這也是八戒對佛門的認識之一,而按照他的色心來說,光是戒色這一條佛門戒律對八戒來說就是一大煎熬了。
菩薩道:“‘人有善願,天必從之。’汝若肯歸依正果,自有養身之處。世有五穀,盡能濟飢,為何吃人度日?”怪物聞言,似夢方覺。向菩薩施禮道:“我欲從正,奈何‘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菩薩道:“我領了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你可跟他做個徒弟,往西天走一遭來,將功折罪,管教你脫離災瘴。”那怪滿口道:“願隨!願隨!”因此入佛門,受五葷三厭之戒並不是八戒的初衷,只是因為觀音菩薩的點化和勸誡。而八戒是聰明的豬,在沒有更好出路的前提下,如何選擇不言而喻。
取經路上每次遇到強大的妖怪,大師兄孫悟空和唐僧被抓,八戒就要賣馬,分行李,企圖回高老莊,和他這種初衷是分不開的。
三、西天取經多艱辛,哪有高老莊入贅逍遙好?
八戒在高老莊做唐僧的徒弟,有兩個原因,一是觀音的點化,二是打不過孫悟空啊。
可以說這時候的八戒已經是被逼上取經路了。在觀音菩薩點化過後,如果八戒等待唐僧西天取經的決心堅定的話,是不會想著入贅高老莊的,哪怕他愛美人。
當時的八戒已經入贅高老莊,每天雲裡來,霧裡去。雖然岳父岳母害怕他是一個妖怪,可耐不住八戒神通廣大啊,一介凡人怎抵擋得住?
八戒在離開高老莊時有話說。
那八戒搖搖擺擺,對高老唱個喏道:“上覆丈母、大姨、二姨並姨夫、姑舅諸親: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辭,休怪。丈人啊,你還好生看待我渾家:只怕我們取不成經時,好來還俗,照舊與你做女婿過活。”行者喝道:“夯貨!卻莫胡說!”八戒道:“哥呵,不是胡說,只恐一時間有些兒差池,卻不是和尚誤了做,老婆誤了娶,兩下里都耽擱了?”。可見西天取經對於八戒來說,只是一項任務而已,完成了就可以回高老莊疼媳婦了。可惜老豬這一去就是徹底當了和尚了啊。
四、妖魔鬼怪要吃唐僧證長生,更要把八戒來下酒
在影視劇《西遊記》中,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吃唐僧肉之前,一般都要先吃豬八戒。
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妖怪最想吃:八戒肥胖有肉,妖怪最愛拿八戒來蒸了下酒,犒勞小弟。
妖精想著南邊再無他處,斷然是請觀音菩薩,急按下雲,叫:“小的們,把我那皮袋尋出來。多時不用,只恐口繩不牢,與我換上一條,放在二門之下,等我去把八戒賺將回來,裝於袋內,蒸得稀爛,犒勞你們。”這妖精是紅孩兒。
除了紅孩兒,還有其他如豹子精、金角大王銀角大王啥的妖怪,都要先拿八戒先打牙祭。
孫悟空道出了八戒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行者道:“我兒,唐僧的肉我倒不吃,聽見有個豬八戒的耳朵甚好,可割將下來整治整治我下酒。因此,這麼受歡迎妖怪的歡迎,八戒就不是很願意西天取經的。更何況,取經意外多,八戒打退堂鼓的時候更多呢?
青魚小賢
肯定是孫悟空。對西天取經最為執著者非唐僧莫屬,接著依次為白龍馬,沙僧,豬八戒,孫悟空。在分析一件事情之前,我們要知道他們當時的處境,才好分辨出取經計劃對誰來說是有利的,是迫切需要的。
取經前各自的處境。
因大鬧天宮一事,孫悟空已被囚禁了整整五百年,對好動的猴子來說,除了死亡,最大的威脅莫過於自身自由的剝奪。
沙僧因失手打碎琉璃盞,被貶下界,除面臨飢餓等常規懲罰外,還要每七日胸勒遭受飛劍穿刺之苦,而這種情況是綿綿無絕期。
豬八戒相對來說,境況稍微好點,家有妻室,正在人間煙火裡流連忘返。美中不足的是自身正面臨諸多不利輿論的攻擊,及隨時斷糧的危險。
從這個維度來看,急於脫離苦海者,依各自的處境來看,應該是沙僧>孫悟空>豬八戒。
個人對取經的看法。
西天取經雖是成佛之事,同時沿途荊棘叢生,妖魔鬼怪橫行,九死一生,未來有諸多的不確定。皈依佛門對普通大眾來說,意味著要拋棄現實的誘惑,面對很多清規戒律,條條框框。換句話說加入佛門就意味著個人自由的缺失。
這種代價,大部分人很難承受得起,但凡遁入空門者,多是在經歷過巨大的打擊或幻滅之後,對人世厭倦,失望,進而大徹大悟,轉而投身於佛門的懷抱。
當觀音菩薩把取經方案擺在面前時,三人的看法頗為不同。沙僧急於擺脫當下的處境,滿口應允;豬八戒的個人意願則處在模稜兩可,含糊不清的狀態,算是勉強同意;孫悟空更多的是出於感恩的心理,本質上是為跳出困局,“虛偽”的對觀音菩薩提出的方案有了短期認同。
同時,我們借鑑三人在取經途中的個人表現便可得知,沙僧最為“虔誠”,任勞任怨,從不說一句是非怨言。豬八戒依舊不改豬的本性,好吃懶做,牢騷滿腹,儘管整天嘴上叫著鬧分家,但從未有任何實質性的行動。孫悟空在經過與唐僧相處的新鮮感後,有過幾次意見不和,從而造成了前者的幾次“臨陣脫逃”。
取經計劃於三人來說,既是贖罪成佛之行,也是舊有狀態的捨棄之旅,沙僧扔掉的是痛苦,豬八戒失去的是安逸,孫悟空丟掉的則為自由。從這個利益層面來講,沙僧得到的是正面回饋,其他二人相對而言,則是失多得少。
豬八戒從枯燥無味的生活狀態轉化為動盪不安,風餐露宿的另一種生活模式。孫悟空從一個牢籠跳向另一個牢籠,歸根結底,那個放蕩不羈,天不怕地不怕的鬥士還是沒有得到想要的自由。從這個層面來講,孫悟空失去的要比豬八戒大得多。
以至於豬八戒對新的生存模式雖有不滿,但依然選擇忍受,反觀孫悟空則過激得多,第一次因打死強盜,遭到唐僧驅逐時,選擇直接出走。第二次因白骨精事件爆發,被唐僧冤枉時,為了明哲保身,不受牽連,特意讓唐僧為其開具了一張離職單。由此來看,孫悟空對取經事件並不是很認同,一直想回歸自由自在的世界。
觀音菩薩的看法。
當然,觀音菩薩對三人的所作所為原則上雖不十分客觀,但也能從側面反映出三人是否真心皈依佛門的一個參考指標。為了讓三人徹底歸順,孫悟空受到的懲罰力度無疑最大。
緊箍咒箍住的是心,不是頭。觀音菩薩能有這種舉動的背後,也說明三人組中最大的變數,其實來自於孫悟空。間接上透露出孫悟空對取經計劃,相比其他兩人,更為心不甘情不願。
如果說唐僧對於取經計劃的虔誠是來自於習慣使然,並把此當做畢生追求的崇高事業。小白龍則是在生死存亡之際能抓住的唯一稻草,於他來說,取經計劃是他能夠獲得重生的機會,簡而言之,他沒有反選的權利。
於沙僧而言,是解脫痛苦,自我救贖的千載難逢的機會。對豬八戒來說,是脫胎換骨,自身重塑得大好時機。唯獨於孫悟空來講,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一個鬥士倒下了,一個俗人誕生了。
一文幾值
開始被逼的 唐僧救了孫悟空 給悟空套上了緊箍咒 豬八戒也是被悟空打的西不拉稀的 沙僧被孫悟空和八戒打的慘 白龍馬是因為觀音菩薩把白龍馬收服給了唐僧
首先看一下唐僧,《西遊記》團隊中的核心領導人。 觀音菩薩如來佛祖欽定的取經人,也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寄予厚望的得道高僧,不惜以兄弟相稱,特封為“御弟”。受此恩寵唐僧表示:定不負厚望。後來遇到抉擇才感覺到壓力山大。
要說孫悟空有沒有放棄過取經的念頭,比如:佛主告訴猴子,五百年後有人來救他,要猴子跟救他的人修煉, 唐僧救了孫悟空 給悟空套上了緊箍咒. 豬八戒也是被悟空打的西不拉稀的 沙僧被孫悟空和八戒打的慘 白龍馬是因為觀音菩薩把白龍馬收服給了唐僧.
精彩片段看不斷
我們來分析一下唐僧師徒四人,誰最不情願去西天取經?
先來說說師傅唐僧吧,唐僧是佛主座前二弟子金蟬子轉世,本來就是如來的自己人,所以唐僧對取西經普渡眾生是毅力最大信念最堅定的!
再來看看二師兄豬八戒,豬八戒原是天蓬元帥,因為酒後騷擾嫦娥被玉帝罰下凡間投豬胎受苦修煉。然後又在高老莊得到高太公賞識欲把高翠蘭嫁給豬八戒,不巧喝多了現了原型又碰上孫悟空唐僧一行,徹底把好事給砸了。不過經觀音菩薩點化護送唐僧西天取經後就可以得道成佛,不必在凡間受輪迴之苦了。這對豬八戒來說是很大吸引力的,雖然本人好吃又懶,遇到點挫折就說要散夥回高老莊去,但每一次也都說說罷了沒有一次是離開的。況且想著現在自己豬不豬人不人的樣子也想早日得道成佛,擺脫這身累贅,重新位列仙班。所以豬八戒不是想離開的人。
再來看看沙僧,嗯,遭遇跟豬八戒差不多,都是天上當差出錯被罰下凡間受苦的,也得到觀音菩薩點化,功成圓滿之後就會得道成佛,沙僧本人也沒太多嗜好,吃苦耐勞,默默無聞,一路上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一副人畜無害,盡心盡責的老實人一個。所以,也沒有離開取經團隊的動機和可能。所以沙僧也不是想離開的。
最後只有孫悟空了!對!孫悟空最不情願去西天取經!因為什麼?有幾點原因。
1,自己去西天取經完全是被如來壓在五指山下才開始的,所以對如來肯定不爽,也就不想傻傻的做這些普渡眾生的佛門之事了,無奈佛主安排了這一切讓唐僧救下自己,西天取經大部分原因是為了報答師傅。心裡是早就想跑的了。
2,四人中,豬八戒,沙僧都是修煉成神仙的人,意志力耐力肯定比一般人強了,然後在天庭任職多年,對制度規則的服從上也是很好的,唐僧就更不用說了。不到西天死不還。那麼信念,耐力,毅力對於猴子來說就最難了,還不能用法術飛,得一步步走,這都是跟猴子的天性相反的,所以孫悟空的牴觸情緒是最大的。
綜上所述,答案就是孫悟空最不情願去西天取經。
竹林論風月
西遊記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一部神話小說,我們都知道唐僧師徒四人,歷經千辛萬苦,一路降妖除魔,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
但其實只要細度西遊記,就會發現,唐僧師徒四人,並不是心甘情願去取經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打算。我們來一個個分析。
首先說唐僧
唐僧本姓陳,因為父親被強盜所殺。剛出生就被母親拋入江中以保全性命。長大為父報仇之後,立意安禪,在洪福寺內修行。後來又因為被眾人推舉,為唐太宗做“水陸大會”。本可以安定的修行,青燈黃卷度餘生,但偏偏他身世不凡,如來要傳教,被觀音菩薩選為取經人。那麼唐僧內心是否真的願意去呢?
觀音菩薩化作癩和尚賣寶貝(錦斕袈裟、九環錫杖),何等寶物,被唐太宗送與玄奘。後觀音又說起大乘佛法三藏真經,唐王便要尋一個求取真經。《西遊記》第十二回寫到:
旁邊閃過法師,帝前施禮道“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拿人家手短,唐僧此番話全然不像一個出家人真心要取得真經的渴求,而是作為一名臣子因為受了帝王恩惠不好推辭而報答的心態。足以看出,唐僧內心是並不想真正去求取真經的,以至於到了取經路上,遇到障礙經常痛哭流涕,心生退意又不好直說。
接下來看孫悟空
- 再看豬八戒
豬八戒雖然因為調戲嫦娥被貶入凡間,錯投豬胎,變得相貌醜陋。但是他佔據福陵山雲棧洞,沒事就抓幾個人吃,凡間道士沒有人能降服他,更沒有天上神佛來打壓,他的日子是過得最逍遙自在的。取不取真經對他來說根本就無所謂,觀音和唐僧也沒有對他有任何的束縛。於是在取經路上,每每遇到難題,第一個打退堂鼓的總是豬八戒。
- 最後來看沙僧
個人觀點,歡迎指正、討論 拒絕言語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