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孫權把吳國太嫁給劉備,孫劉聯盟是不是更牢固一些?

hazewinter


我不回答你這個問題,但是我要感謝你問的這個問題,讓我噴茶一笑。你要麼是個逗b,要麼腦回路清奇。這個問題初看讓人樂不可支,但是細想也是在可以探討的範圍內。我記得好想呂后晚年,劉邦掛掉了,新皇帝初繼位,國力不繼被匈奴不斷侵擾,單于還寫信調戲呂后。最後,呂后給匈奴單于寫信說,別打了,咱們好好處吧,我老頭死了,守了寡,承蒙您看上我,但是我年老色衰,頭髮花白,牙齒脫落,怕您嫌棄我,所以我讓使者送去大漢的公主和美女,代我伺候您。。。。。。



當然匈奴人是成心羞辱漢朝,呂后也是跟她開玩笑。但是歷史殘忍,政治殘酷,歷史上為了保住權力,地盤,給別人當兒子,孫子,送老婆,送兒子的多的是。如果真到了那個地步,送國太也不是沒可能,畢竟劉備還沒強大到那個地步,可能他也不太喜歡年紀大的老女人吧


無事仙


題主腦洞大開,在下佩服至極!但老牛吃嫩草的事兒放到如今,倒是一樁佳話,如果在三國時代,這事兒還真成不了。

劉備不樂意

劉備當然不樂意,想我堂堂大漢劉皇叔,長得帥氣儒雅,有權有勢有金銀,只要我願意,18歲的美女任我挑。別忘了,自古巴蜀可是盛產美女。

況且吳蜀聯姻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不過是相互利用罷了。如果是孫尚香那樣的美女,劉備自然是求之不得,但讓他娶一個老婆子,劉備寧可拿劍找曹操單挑,也不願意委屈自己。

而且就劉備的手下來說,也不可能讓劉備娶吳國太。這樣的聯姻分明就是侮辱劉備,侮辱蜀國。東吳真要這麼幹,到時候諸葛亮也不會想著北伐了,先幹掉東吳再說。

吳國太羞愧自殺

以吳國太的身份,當聽說自己將要被孫權嫁給劉備的消息時,她黯然神傷,不是親兒子還是不行啊!然後悄然喝下一杯毒酒,“死老頭子,我來找你了!”吳國太不懼死亡,節氣為大。

這事兒誰出的主意誰兜著,敢把東吳主公的媽嫁給一代梟雄劉備。劉備惱火,母親自殺,兩頭不是人的孫權,提劍到處找人,“是誰出了這個餿主意?”

綜上所述,孫權如果要把吳國太嫁給劉備,孫劉聯盟不是更加牢固,而是垮得更快,甚至成為仇敵。

題主,當心孫權晚上來找你!你丫自己乾的好事兒自己擺平!


墨雪問心


除非孫權瘋了,怎麼可能把國太嫁給劉備?豈不是自取其辱?再說了,就算孫權願意,國太還不願意呢,國太願意,劉備還不願意呢!

孫劉兩家結盟,從法理上講,那地位肯定是平等的呀。別管兩人年紀相差多大,那都得是平輩人!


就好比現在美國和法國是盟友,美國總統特朗普70多了,法國總統馬克龍四五十歲,兩人差了幾十歲。但是國際禮儀什麼的,肯定都平輩啊。他們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整個國家。國家與國家是平等的。

所謂丟人事小,國格事大。

孫權與劉備同樣如此,他們分別代表著各種勢力集團。當然是平起平坐。

如果把吳國太嫁給劉備,就得就成了孫權的後爹!

你叫吳國上下文武百官的臉往哪擱!孫權不要臉,他們還要呢。

這樣是劉備較起真來,要江東的地盤兵馬可怎麼辦?哪有兒子不孝敬老爹的道理?孫權給還是不給?

又假如,劉備帶著國太跑了,回過頭來把國太當做人質,要挾東吳。東吳是聽還是不聽?聽,是愚蠢。不聽,是不孝。妹妹的死活,孫權可以不管,他媽的死活,又豈能袖手旁觀!


上將噯福斯


答案是當然不會。

首先,吳國太這個人物,僅僅出現在《三國演義》中,正史根本沒有記載,是否真實存在不好說。

其次,吳國太在《三國演義》中是孫堅的次妻。孫權如果真的把吳國太嫁過去,這臉還要嗎?不說其他魏蜀兩國如何說,單單就自己吳國都能把自己給噴死。嫁個妹妹女兒的,還能說是聯姻,把自個母親輩送出去,那就是彎下身子卑躬屈膝了,和搖著尾巴祈求討好有什麼區別。劉備根本不會高看他,只會狠狠鄙視,打心眼裡瞧不起,然後叫聲兒子。

此外,兩國征戰,不光是誰武力強,而是方方面面的。本來坐一張桌子吃飯的三個人,這會自己貼著臉給自己找個爹,地位還能平等嗎?三個同等地位的人,突然一個變成了爹,而且還是自己的敵人,怎麼還能平等的交談往來甚至打架。

你想想,以後吳蜀兩國幹仗的時候,張飛那廝騎馬出來到吳國軍前,大喊道“孫權小兒,還不速速出來投降,吾是你爹爹的結拜三弟,還不乖乖下跪叫爹”,我估計孫權一定會找塊石頭撞死自己。

第三點就是,孫權明白哪怕是送他親孃也沒用,除了噁心自己。兩國交戰,還是在這樣的亂世,這顯然沒用。如果是大一統時期還好,巴結上去還能抱大腿,免於災禍。但亂世就不行了,畢竟每個人都想當老大,幹掉對方然後統一天下。

歷史上聯姻之後幹掉對方的例子比比皆是。女婿幹掉岳父的,幹掉大舅子的,殺親爹親媽的例子多的很,沒有人會將希望放在聯姻上,大家都明白那都是假的


車馬人川


大家好!

首先謝謝題主讓我笑上一回,最近因為疫情沒有收入導致本人心情不佳,難得有這麼開心過。只可惜題主沒有出生在三國時代,你的這個讓劉備娶吳國太的主意比諸葛亮設計讓劉備娶孫尚香的主意高明多了。

而且吳國太的歲數和劉備相差還不大,剛好般配。因為劉備當年娶孫尚香的時候已經是47、48歲左右了,然而孫權才26歲左右的光景,他的妹妹孫尚香肯定更小,差不多23、24歲左右,對於古人來說,孫尚香已經算是一個老閨女了。

因為古代女子大部分結婚都是很早的,李白的《長幹行》裡就寫道:“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止望夫臺……”古代女子十四歲就已經嫁人了。就算吳國太遲一點嫁人,也不會遲到十六歲之後,孫尚香之所以等到二十多歲才許配給劉備,那是因為孫尚香好武沒人敢要。

就算吳國太十六歲嫁人,生下孫策之後再生孫權,也差不多是四十二歲左右的光景,和47歲的劉備剛好般配。不過劉備如果大張旗鼓地向東吳提親吳國太,估計不但會得不到同意,而且還會招來戰爭。

因為古人對於名節是相當看重的,特別是孫權這樣的一方霸主。劉備雖然貴為皇叔,但是提親東吳之時並沒有多少勢力,人馬也不多。當時的孫權其實打心眼裡看不起他,同意兩家聯盟那是為了抵禦曹操。除非劉備稱帝之後提出迎娶吳國太也許有些希望。

那麼假如像題主設想那樣,當時的劉備存下了偷娶吳國太的心思,那麼還真的有可能改寫三國的歷史,沒有人會拿親身母親的安危和名節來當作兒戲的,假如劉備設計把吳國太騙上床,然後弄個生米煮成熟飯,雖然一時之間孫權會暴跳如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木已成舟的情況下,最終迫使孫權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

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沒有想到這一計,其實這個計策是至今為止所看到的最妙、最好的計策,真正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假如此計得以實現,吳蜀聯盟將會牢不可破,只可惜這個妙計發明在今天,遲了。

問題回答完畢!敬請賜評!謝謝!


四季養生密碼苑


若真是如此,孫劉聯盟就是個笑話,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建立。

一、聯盟講究的是對等,孫權可不想找給後爹,低人一等

事實上,即便從正史來看,在孫劉聯盟中,劉備都感覺高孫權一頭的,除了年紀外,最重要的便是他漢室後裔的身份。

孫權對劉備一直提防著。

在《三國演義》中,為了體現孫劉聯盟,刻畫了劉備娶孫尚香一事,孫尚香是孫權之妹妹,由此孫權和劉備是同輩關係,地位是對等的。

假如,我是說假如,劉備娶了孫權母親,孫權豈不是要以兒子身份侍奉劉備,那就不是孫劉聯盟了,而是劉備吞併孫權了。

二、聯盟的另一層含義,要影響對方的下一代

我們就不提吳國太的身份和年紀,政治聯姻圖的是什麼?

除了暫時的聯盟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透過聯姻產生的下一代對朝局產生影響。

嫁孫尚香給劉備,是能生育的,這樣產生的下一代對東吳是有利的,即便生育的兒子不能接劉備的班,但是這樣的人存在,東吳可以通過他對蜀漢產生或施加影響。

而吳國太肯定是不能生育的,首先從年紀就早過了生育期,聯盟沒有意義。

三、孫權若是如此做,東吳內部會對孫權失望透頂,劉備也會覺得是羞辱自己

吳國太是孫堅之妻,孫堅那是何人?是他開創了孫家在江東的基業,孫權手下的一大批官員都是孫堅時的老臣,這些人是絕對不容許老主公妻子嫁給他人。

除了禮法的因素,政治上更是如此。

孫權若是如此做,那是搖尾乞憐,毫無尊嚴,江東的人可能對孫權喪失希望。

而劉備也會認為這是對自己的羞辱,嫁一個老女人給自己,這是什麼事?噁心自己嗎?


微史春秋


壹零壹肆來回答。

我認為如果吳國太嫁給劉備,孫劉聯盟不會更牢固。為什麼這樣說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首先需要說明一下的是:歷史上對吳國太此人並無記載。

所謂“吳國太”,乃是吳夫人的妹妹,和吳夫人一起嫁給了孫堅。這事於史無據。據《三國志·吳夫人傳》,當年孫堅見吳夫人才貌雙全,打算向她求婚;而女方家族則“嫌堅輕狡”,準備拒絕,弄得孫堅又羞又恨。吳姑娘便說,何必為了一個小女子惹出禍端來呢?如果所嫁非人,那也是命啊!吳家這才把她嫁給了孫堅。就連吳夫人自己,吳家原本都是不想嫁的,怎麼可能再搭上一個吳妹妹?

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吳國太是吳夫人的妹妹,與吳夫人一同嫁給孫堅。而吳夫人又是孫權的母親,那麼吳國太就是孫權的姨媽,還是孫權父親的老婆。因此,於情於理孫權是不會也不敢把吳國太嫁給劉備,此為其一。

其二,當時的形勢是,孫權強劉備弱,為了鞏固孫劉聯盟,孫權才把妹妹嫁給了劉備,完全是出處政治方面的考慮。如果是吳國太嫁給劉備,孫劉聯盟恐怕就難以維持了。吳國太在東吳的地位類似於太后,如果吳國太嫁給了劉備,那麼劉備的地位至少表面上就提升了,孫權的地位就下降了這樣的聯盟於東吳何利?

總結

綜上所述,如果吳國太嫁給劉備並不能使孫劉聯盟更加牢固。


壹零壹肆


看到這個問題,想忍忍不住,讓我笑一會。。。

《三國演義》中,吳夫人和其妹吳國太都嫁給了孫堅,吳夫人生四子,吳國太生一子孫朗和一女孫仁。吳太夫人去世後,孫權遵母親遺命,奉養吳國太如同親生母親。赤壁之戰時,吳國太曾提醒孫權“外事不決問周瑜”。

孫權是把吳國太當母親伺候的,讓孫權叫母親嫁人,這玩笑開大了。

劉備是孫堅一輩的人,年齡相仿,娶孫尚香的時候接近50歲,年過半百,雖然是一世豪傑,但年紀在這,孫尚香是政治聯姻,不過命運也挺悲慘。

演義中說到甘露寺招親的這一節,鬢髮斑白的劉備,通過了“丈母孃”吳國太的“女婿考核”,成功娶到了孫權的妙齡妹妹孫尚香。

劉備相親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吳國太一見面就欣然同意。書中說:國太見了玄德,大喜,謂喬國老曰:“真吾婿也!”

從這一點說明孫國太是很喜歡劉備,不過是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歡喜。


米爸Derek


這倒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如果劉備娶了吳國太,倒是一段不錯的姻緣,但可惜天公不作美,難成其好事。

劉備入主益州之後,就娶了吳懿之妹吳氏,不僅成就了一段好姻緣,而且取得了益州世族的支持,對於劉備在益州站穩腳跟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果孫權把吳國太嫁給劉備,對於孫劉聯盟,特別是對於劉備來說,那是難得的好婚姻。

01

劉備與吳國太年齡相當,應該十分般配。

史料中並無吳國太其人的歷史記載,關於她的故事都是演義、戲劇等的說法。但從史料中可以看到一些蛛絲馬跡。

孫堅(155年-191年2月18日),字文臺,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縣)人。

據《三國志·吳書·妃嬪傳》記載,孫堅的吳夫人,也就是孫策、孫權的母親,吳國太可能的姐姐吳氏,本是吳人,遷居錢塘,早年與弟弟吳景一起居住。

孫堅聽說吳氏長得才貌雙全,就想娶以為妻。但吳氏親戚嫌棄孫堅輕浮狡狂,打算拒絕這門親事。孫堅得知後,非常嫉恨他們。

吳夫人就對親戚說:

“何愛一女以取禍乎?如有不遇,命也。”


意思是說不要因為一個女兒而招致災禍,這事聽天由命,如果自己婚姻不順,也就認命了。

於是,吳夫人就嫁給了孫堅,並生下了四男一女。

初平二年(191年),袁術命令孫堅攻打荊州牧劉表,孫堅被劉表部將黃祖射殺,年僅三十七歲。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被刺身亡,年少的孫權繼承其父兄基業,吳夫人幫助治理軍國大事,很有成效。

從這裡看出,吳夫人的確很有遠見和才能,充滿政治智慧。

建安七年(202年),吳夫人病逝。臨死之前,引見張昭,囑以後事,與孫堅合葬高陵。

不清楚吳夫人生年,從孫策、孫權的出生時間大題可以看出吳夫人的生年。

熹平四年(175年),長子孫策出生,光和五年(182年)次子孫權出生。如果吳夫人十六歲嫁給孫堅,大約其在160年前出生。

這樣看來,如果吳夫人真有一個妹妹也嫁給了孫堅,也就是演義所說的吳國太,那麼她大約應該在160年後出生。

因為吳氏嫁給孫堅受到了家庭的阻力,因而吳夫人不太可能與吳國太一起很早都嫁給孫堅。如果吳國太真是孫堅次妻,應該是孫堅成名之後,有了基業再娶吳國太。這樣來看,吳國太應該比吳夫人小一些。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

劉備出生在161年,很可能這個吳國太與劉備年齡差不多,更可能還小一些。

既然吳夫人才貌雙全,那麼其妹吳國太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如果劉備能夠娶了吳國太還真是一門好姻緣,因為政治聯姻看重的是政治利益,而非年齡、才貌。何況政治利益巨大,才貌又不差,年齡還相當,豈不是好姻緣呢?

02

吳國太其人

在《三國演義》中,吳國太是孫堅次妻,但在正史中卻無此人的記載。

演義中吳國太是孫朗、孫尚香的母親,原型是孫堅之妾丁氏。

赤壁之戰後,為了鞏固孫劉聯盟,孫權把妹妹孫尚香嫁給了劉備。此時的劉備已經四十八歲,而孫氏具體年齡不詳,既然是孫權的妹妹,就比孫權要小,此時孫權(182--252年)已經二十七歲。

孫堅在191年就去世了,即便是遺腹子,孫尚香也起碼十八歲了。

這個年齡孫尚香還待字閨中,似乎年齡偏大。但孫氏性情豪俠,不是一般的女子,非英雄不嫁也在情理之中。

據說是因為吳國太對這門親事十分滿意,這才促成了這段佳緣。既然年齡不是問題,小點可以,大點也完全可以,只要符合政治利益就行了。

既然吳國太對劉備非常滿意,如果她願意下嫁,儘管年齡稍大一點,徐年半老,但對劉備來說,應該沒有問題。

劉備素來是“老婆如衣服”,只要合身,不妨一穿。

有了錢可以隨時換衣服,劉備並不缺女人。如果老婆能帶來利益,年齡大點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03

地位不匹配,這就不可能成為事實婚姻。

婚姻可以不講究年齡,但必須講究門當戶對。就當時劉備的身份,還不足以娶得吳國太。

且不去管吳國太是否確有此人,即便真是孫權的繼母,也不可能做主嫁給劉備。

其一,政治婚姻是出於政治需要,孫權完全沒有必要做出如此大的犧牲。

赤壁之戰,孫劉聯盟,最渴望聯盟的是劉備,而非孫權。聯盟對劉備來說,意義更大。在這種情況下,孫權不必如此忍辱負重,委屈求全。雖說是繼母,但畢竟有母子之份,縱然吳國太十分願意,孫權也不能為了政治利益將繼母嫁給劉備。

其二,孫權將妹妹孫氏嫁給劉備,本來是周瑜所用之計,是為了籠絡、控制劉備。孫劉聯盟早晚要破裂,孫權壓根兒就沒有打算與劉備一直合作下去。

第三,吳國太嫁給了劉備,孫權就成為了劉備的繼子。這在輩分上孫權就差了劉備一截。如果吳國太一心想輔佐劉備,那麼,孫權集團就徹底淪為劉備的打工仔。

這是孫權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由此看來,如果孫權把吳國太嫁給了劉備,毫無疑問,孫劉聯盟一定會得到鞏固,並且不再是聯盟而直接成為了一家人。但這一家人就要改換主人了,孫權可能不再是一家之主,劉備將會是這家的主人。

孫權不傻,她未必不願意嫁出吳國太,但絕不會把一家之主的位置讓出。

就孫權的個性,先後兩次對曹操、曹丕爺倆稱臣,如果有十分的必要,而且曹操喜歡吳國太,倒是可以考慮這個事。就如張繡與其嬸嬸的故事,張繡之所以反叛,未必是曹操霸佔了其嬸嬸。一個獨居的寡婦得到曹操的寵愛,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結局。究其原因,是因為曹操沒有及時對張繡、賈詡做出合適的封賞。

如果政治需要,孫權把吳國太嫁出去,也是一步妙棋。

但劉備不行,資格不夠,孫權不會委曲求全。


豹眼看歷史


如果在今天,劉備和吳國太(孫權的小姨)結婚,可能是一段佳話。但是在東漢末年,是萬萬不能的。

因為孫權和吳國太都不會這樣做。劉備也覺得委屈。

在那個年代,女人失去丈夫,如果孩子小,是有可能帶著孩子改嫁的。比如曹操有一個妾杜夫人,和前夫秦宜祿生有兒子秦朗,和曹操生有兒子曹林、曹袞,女兒金鄉公主。杜夫人就是帶著秦朗嫁給曹操的,曹操對杜夫人還很不錯,對秦朗也不錯。

孫權少年英雄,十幾歲坐領江東,佔據了中國長江以南大片地區,劉備名聲再大再好,孫權做為一個大軍閥,也不能把自己的繼母而且是親姨,嫁給劉備。

吳國太在東吳是主公的媽,也不會再嫁人。

劉備也是委屈的,一代梟雄劉皇叔,找個十八的都大把大把的,卻找一個四十八的。豈不是晦氣。

所以,無論孫權、吳國太、劉備,都不會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