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打葉面肥?

嵖岈山小石頭哥


在種植過程中,一般植物吸收養分,分兩個途徑進行:

第一:根系吸收大量的各種元素,通過根系吸收養分需要轉化,吸收較慢。

第二:通過葉面補充可以直接被植物吸收,但是吸收量較小。葉面肥的作用主要就是補充少量需求的各種元素。


葉面肥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根系吸收不好不足時,給予少量的補充和快速的補充。有些出現缺少微量元素時,根系吸收緩慢,可以通過葉面肥補充。在果實膨大期,需要大量養分的時候,也可以通過葉面肥,輔助根系吸收養分,讓植株得到充足的養分供應。


葉面肥可以使營養物質從葉片直接進入植物體內,參與植物的新陳代謝和有機合成。葉面肥有很多作用,可以促進植物生長,達到壯苗,抗病,殺菌,增產,改善品質的作用。多數葉面肥也可以和農藥混合使用,同時兼顧防病治病的作用,葉面肥是一種既經濟又有效的肥料。

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根部施肥為主,葉面肥為輔。作物對於微量元素需求很少,且適用範圍很窄。土壤施肥容易被固定或者氧化而降低肥效,施肥不當還會造成中毒或者肥害。通過葉面肥可以增加施肥效率,可以及時糾正缺素的情況。一般可以滿足作物對缺乏營養的需要,但缺乏營養,嚴重的地塊應儘量以土壤施肥為主。



一般葉面肥根據作用和含量可以大致分為5大類:

1.營養型葉面肥:主要是氮磷鉀以及中微量元素,主要為植株提供各種營養成分,改善植物的營養狀況。

2.調節型液麵肥:這樣的葉面肥主要是含有植物生長調節劑。比如生長素或者激素類的成分,主要調控植物的生長髮育,一般適合生長前期和中期使用。調節型葉面肥不能過量使用,容易造成累積藥害。

3.複合型葉面肥:這類葉面肥的成分比較複雜,一般植物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營養均可混合加入使用。比如中微量元素加入氨基酸葉面肥。這樣的葉面肥市場上很多,其功能也多種多樣,主要表現為既可以提供營養成分,又可以刺激植物生長。

4.藥肥型葉面肥:一般這樣的葉面肥會在加入營養成分以外,還要加入一定數量的藥物,噴霧以後既可以促進植物生長,還可以防蟲防病。

5.微生物菌類葉面肥:利用作物和微生物菌共生互生的作用。通過人工篩選製成微生物菌肥。葉面噴霧可以提高作物的產量,改善品質,增加植物的抗逆性。

葉面肥的作用雖然很強大,也特別有效果,但是也需要合理使用,不能過量使用。


土壤大管家


種植果樹之前,村上人種植的水稻、紅薯、芋頭、蔬菜等常規農副產品過程中,其品質、收成都差不多的時候,沒有哪家會想過葉面肥這回事,隨著果樹、賣錢的農副產品多樣化的發展,除了土壤施肥之外,葉面肥在不知是什麼時候開始就成為大家熟悉的用肥方法之一。

荔浦青山沒有發現這個問題之前,也是一味地認為葉面肥只是具有果樹、農副產品缺什麼元素就補充什麼元素、提高葉片光合作用、可促進花芽分化、保花保果、提高座果率的作用,所以,荔浦青山也一直沒有認真想過為什麼要使用葉面肥的細節問題。

有發現,頭腦裡就會自然而然的存在著一個或多個“為什麼”讓您去尋找自己不曾瞭解的東西,如今,荔浦青山就說一下自己對“為何要用葉面肥”的看法,希望個人的看法能夠給也想了解這一問題的您帶來一點啟發。

一、農村人熟悉的常規施肥種類只有兩種,不是土壤施肥就是葉面肥,按照缺什麼元素就補充什麼元素來做本沒有錯,但是,在不方便採用土壤施肥的時候,葉面肥就可以完美地解決了土壤施肥所帶來的不足之處。

二、因土壤原因造成泥土中元素存在不合理比例,一味的採用土壤施肥方法,某種元素在土壤中就會被化學、生物作用而固定,在明明泥土中有這些元素,根系卻吸收不到足夠的元素的時候,採用葉面肥,不僅減少肥料用量與土壤汙染,還可以用少量的肥料解決果樹、農副產品目前缺少元素的問題。

三、經過多年發展,現在市場上有著很多不同廠家,具有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或促根壯棵等成分的葉面肥種類也多得數不過來,因此,合理使用葉面肥,不僅可以滿足農作物地表上的枝葉、花果地需要,還能夠對地下根系起著促進作用。

四、除了根系產品的農副產品之外,很多農副產品都生長在地表上面,採用葉面肥方式,枝葉花果直接接觸到營養成分,也可以在很短(有的是半小時左右)時間內被枝葉、花果吸收。

五、農副產品在生長過程中總會受到這種那種的病蟲害危害、也有可能受到除草劑或其他藥劑帶來的藥害,而葉面肥恰好可以很好的緩解和修復這些危害過後所引起的副作用。

總之,農村人或種植大戶在種植農副產品過程中,為提高農副產品的品質與產量,也為自己能夠得到更好的經濟效益,僅僅在施肥方面,只有把土壤施肥或葉面肥合理搭配起來,這樣才能實現自己想要達到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