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勾起你回忆的美食是什么?

飞猪美文


我是80后。我记得上小学5年纪的时候,参加县里的考试比赛,我是第一次到县城,特别兴奋,我记得那时候我们的县城其实就两条街,还没有柏油马路。

具体参加什么比赛我都忘记了,但我还记得我们吃的,胡辣汤,豆皮卷油条,小笼包,那是我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东西,每次我都吃撑了,特别是豆皮卷油条。其实就是用豆皮吧油条卷起来,里面还加上青辣椒,再加上一个咸鸭蛋,简直人家美味。可现在我天天都能吃到,可就是没有那个味了。

可能因为那时穷,没有吃过好东西吧,所以特别好吃,人就是这样,对没有尝试过的,不容易得到的,都感觉特别好,





风云赛鸽


说到美食,而且是一种能勾起回忆的,应该是我们家乡的特色美食:兰州牛肉面了。

我对牛肉面最早的记忆,就发生在我的身边,那时候我们家在镇上开超市,超市旁边的一间房租给一个临夏的回民开牛肉面馆,记得那个时候牛肉面还是一块八毛钱一碗,一个鸡蛋是三毛钱,所以经常看到我们家旁边卖牛肉面的人手里攥着一大把毛毛钱,也经常能闻到从旁边的后厨里传出来的阵阵牛肉面香,偶尔我会端着碗到隔壁饭馆去,要一碗牛肉面汤喝,这是我儿时对牛肉面的记忆。

后来我上大学去了外地,出了甘肃牛肉面就不叫牛肉面了,统统叫牛肉拉面,大学五年,我尝试了学校周边很多牛肉拉面,但是从来没找到过熟悉的味道,所以每次放假回到老家都必须要去吃一碗牛肉面。

后来毕业,我媳妇跟我回到了家乡,我们经常吃牛肉面,把牛肉面称作是一种家乡的快餐,从进到牛肉面馆点餐,到最后吃完大概也就10到15分钟的时间,既好吃又省时间。

借此机会,我也想大家科普一下牛肉面,我们家乡经常说牛肉面是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为特色,面条的种类较多,有大宽、二宽、韭叶、一窝丝、“荞麦棱等,还有“二细”、“三细”、“细”、“毛细”等。

欢迎大家开我的家长做客,品尝正宗的兰州牛肉面。





甜姐糖妹vlog


提到这个话题,很容易勾起我的回忆。每年过中秋节,看着各种月饼和水果,我就很自然的想起我小时候的中秋节。

记得那个时候,人们都很穷,当然,那时也没有这么多品种的月饼,只有我们本县食品厂出自来红,和商店里买的四块一斤的五仁月饼。我记得那个时候过中秋节,妈妈买上一斤自来红,或者是买上一斤当时是四块一斤的月饼,然后,再称上两斤梨,晚上把月饼给我和姐姐分开,当时吃着月饼,啃着鸭梨,心里美极了!觉得这月饼太好吃了!可惜一年只能吃上一次,如果天天吃该有多好!过去中秋节的晚上还要烙糖饼,圆圆的,甜甜的,也挺好吃的,可是有了月饼,糖饼也就不吃了,但爸爸妈妈不吃月饼,只吃糖饼。后来,大点了,也渐渐明白了爸爸妈妈之所以不吃月饼只吃糖饼,是把月饼留给我和姐姐吃呀!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月饼在今天看来虽然说算不上什么美食,但在那个年月,也算是一种奢侈品了。所以,一想起这件事情,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每当中秋节到来的时候,很自然的想起父母,想起父母的爱。也想起爸爸妈妈特意给我和姐姐买的月饼,……


秋8892


跟邻居艾国去逛超市,看到了一种美食:蜜食。这算是给我印象最深的美食了吧,恰巧艾国也是。为此我俩谈了好一会关于蜜食的童年趣事。照他的话说:我第一次吃的时候根本就不相信世界上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其实我也是,我第一次吃的时候是在初中,同学买来给我尝了一块,当我猛不丁一口咬下去的时候,从此深陷其中,比爱情来的都要猛烈,我那段时间所有的零钱,全都用来买了蜜食。

我现在甚至还记得学校北面路口拐角的那个小门市,因为我在学校里买最便宜的是三毛钱,而在那个超市里,只要两毛钱,虽然份量少了一点,但我觉得很划算。不是我扣,因为那时候,学校的馒头,才一毛五一个。

但即使如此,我也只能隔好几天才能去买一次,毕竟家里给的生活费少得可怜,所以我只能少吃饭,才能剩下钱来去买自己喜欢的零食。

当把一块黏黏的蜜食慢慢放进嘴里,用牙齿轻轻咬动的时候,满口的香甜四溢,浑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被这香甜的味道充斥,让人情不自禁地发出舒服的呻吟,满口余香且又回味无穷。

我每次都是一块一块慢慢地享用,我得尽量慢下来,才能更好地品味它带给自己的幸福感。但即使如此,一包小小的蜜食,还是经不住自己的品咂。

眼看着越来越少,却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吃完之后,只好使劲舔舔嘴唇,然后期待下一次。

后来可能因为到初三学习压力加大,去买蜜食的次数越来越少,时间过了太久,我已经记不得了。而且很久很久都不再路过那家小门市。

后来去读大学,有一次坐车路过那里的时候,看到那里因为拆迁被夷为一片平地,心里突然起了一阵小小的涟漪:那是一段往事将要被渐渐埋没进历史尘埃的无力。

再后来,好像就再没有和谁谈起过关于蜜食的话题,有时候在超市偶尔看见,也只是匆匆一瞥,已无波澜也无留恋。直到今天艾国问起,我才仿似有种把记忆从落满灰尘的深处重新拾起的感觉,原来这段回忆已被我深深搁浅了这么久,幸好没有弄丢。

但是现在,喜欢运动的我已经不再喜欢吃甜食,曾经的美好,就安安静静放在心里吧。




江月书房


印象最深刻的是老爸做的荠菜馅饺子。

小时候爸妈在镇上棉花厂里上班,有一段时间厂里的效益实在不好,老妈就和同学一起去市里干生意,剩下我和两个个姐姐在家由爸爸看护,因为厂里工资一直发不下来,老爸仅存的工资也给我们三姐妹花完了,那段时间甚至没钱买菜。老爸便说带我们去郊游—-生存训练,其实就是去和老爸挖荠菜😄,虽然天气挺热的,但是我们三个在老爸的领导下干的很起劲,还进行挖荠菜比赛🆚饺子🥟吃的超开心,很有意义...

后来,日子也好转起来,也一直难忘荠菜饺子

我今年28岁了,小时候经历的事基本都记不起来了,但这件十几年前的一件小事却让我印象深刻。一转眼,老爸也离开我十年了,心里一直愧疚没有多点时间陪伴他,越长大愧疚感越强,只是一切都不能重来。

分享有点伤感了,后来工作以后,再忙也得抽出时间来陪老妈聊聊天,帮她按按摩,听她唠叨唠叨....

最好吃的,最漂亮的,最好玩的,可能都不是事物本身,而是那段难忘的记忆

分享结束,也希望所有的父母都可以平安吉祥幸福快乐🌹




有态度设计


最近被一条抖音视频泪目了。大致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送餐小哥蹲坐在商场大门一边,用力且快速的啃着一张饼。一个路过的男子给送餐小哥递上一塑料袋炸鱼,说:这是给你点的外卖,赶紧吃了吧。貌似是一个路人关爱送餐小哥的视频,一般故事到这里也差不多了,温情的创意似乎还是有限度,但这条视频还没完。送餐小哥疑惑的接过炸鱼,只是浅浅的吸了一口已经弥漫开的香气后咬了一口,腼腆的说,真好吃,真像我妈做的。男子问,你知道这是谁做的吗?镜头转到另一边,一个中年妇女看到这一切泪崩。她赶紧走出来,对着送餐小哥说:走,儿子,咱们回家。

能勾起回忆的美食,除了母亲做的,还能是什么?

小时候生活在南方,面食是一个选择率非常低的食物,大部分南方女人操办面食的能力相当有限,不会做面食绝对不是南方女人是否贤惠的标准。

我妈其实也不大会做面食,但我只爱她做的一款面食,用我们的当地话讲,叫做:切糕子。

水和面粉做成一块面,既不发也不擀,揉巴揉巴的,成一个长方形的大面团,用刀切成半公分见厚,十公分见长,两三公分见宽的“厚面片”。北方人要是见到了一定会说:这特么什么玩意儿。

就是这玩意儿给我的童年充斥着美好。锅中烧热些许油,拿青菜过油加少许盐简单煸炒,十几秒后加一盆水入锅成汤,把汤煮沸下“切糕子”,等它们浮起来,一锅奶白浓汤透着翡翠白玉,又鲜又香,还相当健康。

每当想起“切糕子”,我嘴里一定会渗出舌津,连狗都不如。

离开家也十五年了,无数人间珍馐尝遍,唯独心心念念这份“切糕子”,但是,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吃过了,很久很久…这充满着对母亲的记忆的味道,历久未尝但总不能忘。

生活就是一种轮回,想念了,就要去做,不然…

我妈活着呢,活得可好了,我下周就买机票回家,坚决要求吃“切糕子”!



欢喜的深夜面馆大叔


勾起我回忆的美食当然是夫妻肺片了。当初我就是给老婆做了这道夫妻肺片征服了她的味雷,俘获了她的芳心。

那是十年前的事了,我认识她时,由于她长得漂亮有文化有气质严然就像一位高贵的公主。身边追她的小伙不少,有才子也不乏帅哥富二代。那时追她真有点打雷台比武招亲的感觉。与其他情敌相比,我看不出我有啥优势。

正在愁眉苦脸之际,我灵光一闪,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于是我找到老婆闺蜜了解她有什么嗜好,她闺蜜告诉我,她是个吃货。于是我把她请到家里,使出了我的看家本领,做出了色香味俱佳的夫妻肺片。当老婆看到这一大青瓷盘色泽红亮,质地软嫩,口味麻辣浓香的夫妻肺片时;忍不住用筷子把箸入口中,一入口顿时便觉麻辣鲜香、软糯爽滑,脆筋柔糜、细嫩化渣,连说好吃好吃的吃起来。从那以后老婆每隔三五天都让我做夫妻肺片给她吃,时间久了她越来越不开我了,那些情敌看见我们交往如此频繁密切似乎明白了什么也自动退出了。最后,我们水到渠成地举行了婚礼,结了婚。



智慧之都


每次看到马铃薯粿就必定会勾起以前美好的回忆,尽管吃起来的味道并不一样,但这道普普通通的美食却承载了我外婆的爱。当再也吃不到我想要的味道时,这道美食变成了我永恒的回忆。

还记得外婆在世时,一有假期就会去外婆家渡上几天,和表弟表妹们一起嬉闹,踏田地。那时候外婆总喜欢自己种番薯,土豆,番茄,麻叶等一些绿色蔬菜。虽然大家都劝阻她种植不想她太劳累,但她坚持自己种的最健康,何况也不想白白浪费了门口的田地。我们几个孩子总喜欢去田地里,光着脚踩在上面,摘番茄,挖番薯,一玩就是半天。每次外婆都会用她自己种的马铃薯去做一大盘马铃薯粿,然后拿着盘子在门口,向田地中的我们喊:快来吃粿咯,先到先得咯!”不到一分钟,我们就马上跑回去拿着饮料开始吃起马铃薯粿。

可惜现在已经吃不到那种一模一样的味道了,但只要看到马铃薯粿就会不由自主想起外婆拿着盘子在门口喊我们吃的场景,其实那就是外婆的专属宠溺啊!




瑾墨公子


其实,最能勾起我回忆也是我现在想而吃不到的,是姥姥家在农村时包的饺子和槐花坨子。那个时候姥姥家还住在农村,我记得每周六爸爸妈妈都会带我回去,姥姥家人很多,院子很大。院子里有一葡萄架,我们就在院子里玩。夏天吃饭的时候会在院子里放一张圆桌,大家围着有说有笑的吃着饭,喝着酒。那时候姥姥包的饺子端上桌,吃起来都是家的味道,还有槐花坨子很香。现在姥姥搬进了市里,住了楼房,家里人也都忙着工作生意,很少聚在一起吃饭了。做饭也有了保姆,那种感觉就成了我的回忆。那个饭的味道我一直记得。只可惜物是人非,无论在做多少次再也没有那个时候的味道了,那种带着家的温暖和饱饱的爱,再也不在了。







灵语媒体社


一种能勾起我回忆的美食,对于不同生活经励的人,所谓的美食也不一样,也会有不同的意义。

对于我来说,离开家乡也有三十多年了,但在异地看到曾在家乡的一切都会勾起一段回忆。

如果说美食上,那么最能勾起我回忆的是一种用粘米面粉和成面,将熟的豆馅包成球状的豆包。

小时候,因住在农村,家里很贫穷,平的没有什么肉及好吃的,只有在过年时候,才能买点猪肉及其它一点点好吃的;因此,农村孩子盼望过年。

东北地区的农村,在过年前,家家都包豆包,用锅蒸熟后,冻起来。东北农村,秋冬的,每天只吃两顿饭,所以,农村孩子,玩饿的的候,就在过年前后,凉吃冻的豆包,因为豆包馅是甜的,所以东北农村孩子很喜欢吃冻豆包。

那个年代,吃冻豆包,对于东北农村孩子来说是一种奢望。我们年龄相仿的在一起边啃着冻豆包,一边在雪地上,或冰上玩。那时,玩的项目很多,滑雪、滑冰、玩冰上坨螺等等,虽然,现在看来,那时的生活很苦,但我也在这样的环境中,无忧无虑地渡过了童年………

再后来,我离开了家乡,再也没有机会,吃着冻豆包,在雪中、在冰上,一群年龄相近的孩子,天真地在一起玩了。

现在看来,那个年代,农村生活很苦,也很单调,但农村的人却在艰苦的生活中,寻找一分快乐。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们,虽然生活无法与城市相比,但那个年代孩子们是纯朴、天真、快乐的。

后来,我每次春节回老家,我都让我年迈的妈妈,给我包点豆包,而且还要拿走一些。

现在生活好了,但我也会经常想起那个年代的豆包、那个年代的童年生活,因为这一切都发生在家乡。

我已离开家乡三十多年了,但始终没认为现生活的城市是自己的家,也从来没觉得自己属于这座城市。无论在街上,或在市场,看到有卖豆包的,我一定会买几个,但并不是真正地想吃,只是一种记忆、一种思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