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舒适区”,要不等于“自废武功”

安逸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仰面朝天不觉得晒得慌,一张摇椅、一碟干果、一杯清水、一部手机,躺在摇椅上享受着阳光沐浴,细品人生的乐趣,不可不谓人生一大幸事……年轻的你,不妨就像享受生活一样对待工作,任何妻子或者丈夫都害怕遇到懒惰的爱人。

贪图享受的懒惰,会摧毁爱情的果实,这种情形我们谁都知道,可是我们对待享乐,总是要比对待工作用心的多,这是很明显的。

我们绝对不会不对每一次旅游做时间计划和旅游攻略,我们绝对不会,或者主动在办公室多呆一分钟,当然这是你的权利和选择。可是、当我们面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就会随意的思想跑题和行为上的驱动。

在此引用狄克司的话:“那是一桩令人惊诧的事,可是完全是事实,对待勤奋永远都是吝啬和尖酸刻薄,甚至不顾一切打压它们,自身却浑然不知,危险在悄悄逼近。”

远离“舒适区”,要不等于“自废武功”

如果你呆在舒适区,请尽快跳出来

长期呆在舒适区,能让一个人麻木,麻木到以为这就是生活原本的样子。

生活需要一种调节,只有经历的苦,才知蜜有多甜,如果一个人长期泡在蜜缸里,也许他品尝的不是甜,而是枯燥与无聊,当一个人枯燥无聊到极致也就变成了苦,这种苦是对生活失去追求和意义。

如果一个人长期呆在舒适区,进取向上之心会随着安逸心态改变而变化,时代的高速发展,若不进步等于退步,何况是倒退,反向汽车速度显得格外快,生活的反向操作加速堕落的速度。生活的快速发展,每个人都在不断完善超越自己,今天的你怎可能是昨天的样子,即使你有一些沾沾自喜的过去,也只是回忆而已。

人生不允许你做出原地踏步的选择,当你被生活逼迫而行,而不是有备而来,那么你就需要经历一次破茧成蝶,成蝶很美好,但是并不是每一次破茧都能成蝶,据说成蝶的概率很低很低,而且即使破茧成功,也极有可能明天成为饭桌上的午餐,因此原地踏步的生活不要把舒适区当成一种享受,那样只会迷失方向,从而失去自我,要把舒适区当成一次锐变准备的过程,有备而来,方能始终。

如果此时此刻的你仍然呆在舒适区,请尽快跳出来,行动很重要,超越昨天的自己,进步从今天开始。

远离“舒适区”,要不等于“自废武功”

如果你呆在疲惫区,请走进舒适区

一个人即便忙碌到脚打后脑勺,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也有干不完的工作,如果感到焦虑和疲惫,如果你浓缩的眼窝头紧凑在一起,如果你默默抱怨愤愤不平,也许此时此刻需要你停下脚步,思考自己原本该有的样子。

长期呆在疲惫区,能让一个人崩溃,崩溃是因为看不到希望。

生活因希望而活,因追求而活得精彩,如果一个人长期躺在疲惫区,他所品尝到的,他所看到的,全是苦的样子,那么他就会失去对甜的追求,因为只有品尝到蜜有多甜,才会努力追求甜蜜的生活,这就好比笼子里的小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怎会想办法撑破牢笼呢?

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疲惫区,也会适应这样的生活,或者说叫认命,当一个人养成这种习惯,生活也就很难有大的改变,那么也就很难品尝到蜜的滋味,生活的按部就班,家庭无止尽的忙忙碌碌,让你四只手都不够用,这些足矣让一个人认命。

生活需要一次突破和尝试,突破自我,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父母赐予我生命,人生转折点赋予重大决策,转折需要有足够的魄力和意志力去完成,其过程不亚于一次脱胎换骨。

这就是现实,现实生活是残酷与美好并存,并不是每一次脱胎换骨都能得到质的改变,也许一次打击能让你一蹶不振,也许需要经历若干次尝试,但是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只要你思变,只要你能坚持,相信成就在下一次转弯处等你。

并不是所有的努力百分百收获超预期的结果,但是努力是唯一的选择,努力只为一颗不甘平凡的心,只有努力才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唯有坚持与能力,方能始终。

远离“舒适区”,要不等于“自废武功”

选择大于努力,环境塑造人生,一个人的环境决定你的起点

《欢乐颂》曲筱绡表面看是一位玩世不恭,古灵精怪的富二代,率真洒脱的性格结识一帮好友,整天吃吃喝喝生活甚是潇洒,堪称人生最大的赢家,不可否认她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衣食无忧,着实有任性的资本,但是也不可否认,她所得到的一切离不开后天自我的努力,得到他人的认可。

曲筱绡与哥哥曲连杰,二人的出身相同,机会对等,甚至曲连杰要更胜一筹,但是最后的结局二人是天壤之别。

剧中曲筱绡是在饰演两个不同角色,一个和他哥哥一样,有一群吃吃喝喝酒肉朋友,不同的是曲筱绡还有另外一面,安迪为首的工作狂,不同的环境做不同的事情,每当努力工作的时候,下意识屏蔽那些酒肉朋友,每当工作的时候,那股拼劲和韧劲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她告诉我们学习和工作是两个不同的圈子,区别对待很重要。

不同的环境塑造不同的人生,曲筱绡给我们一次完美的展示,你若只想吃吃喝喝混日子,生活得过且过没关系,如果你想活出不一样的人生,就要像曲筱绡一样,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圈子,只有在这种氛围里,才能让你的神经高度紧张,只有在这种氛围里,才能逼迫你想方设法求思变,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能把你的才能发挥到极致,生活因极致而精彩。

当你周围的人都在贪图享乐,你不可能高度集中工作,即使你由此定力,他们也会把你拉下水,当然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但是当你需要工作的时候,就要把自己置身于适合工作的环境,一个人的环境,塑造你起点的高度。

远离“舒适区”,要不等于“自废武功”

一个人的成就是靠勤奋和钻研

假如你每天工作七个小时,他人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十年后即使你再聪明,别人再愚钝,也能甩出你一大截,除非你是天才。平凡的人,若想做出不平凡的事,需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也是最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10000小时定律”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异类》,如果一个人想在一个行业扎根发芽,那么在这个行业至少呆一万小时是先决条件,为什么是先决条件呢?并不是说在一个行业里,人人坚持五年,(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五天,工作五年,约等于一万小时)都可以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

比如:你爱好打台球、篮球、足球,类似这样的运动,坚持个十年八年并不是什么难事,为何我们连最基本的职业水平都达不到呢?所以一万小时只是成为行业专家的先决条件。

远离“舒适区”,要不等于“自废武功”

公司后期部经理米奇(化名),他是老板的好朋友,他在公司权力很大,每个部门他都想插一脚,他在公司权力很小,因为他没从头到尾做成过任何一件事,我们给他起个外号“在干吗”。

他从来不会闲着,却永远不知道他在干吗?一上午他去销售部逛逛,跟人聊聊天,翻看翻看公司业绩,然后去生产车间跟工人谈谈心,聊聊工作,接着去开发部,看看新产品开发进度,总之忙忙乎乎一上午,不知道在忙些什么,他一天到晚都在忙,却忙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大家叫他“在干吗”。

我们不做“在干吗”先生,当你想要做成一件事,你要知道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还是给生活带来一些改变,就是说你要有一个愿景,其次你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然后把目标进行细化,最好具体到每一天,每周一个小结,每个月一个总结,一个季度做一次计划的调整,还要形成一种习惯。

只要你能坚持一年以上,你会发现,你已把大多人甩到身后,但是想要在行业出类拔萃,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是跟高手过招,当你到这个阶段,依靠埋头苦干是不够的,你需要作出一些改变,必须跳出原由的思维模式,需要学习他人的思维模式,熟悉他人的工作重点,注意事项。

学习不是模仿,学习是为了丰富自我未知的东西,从而找到自我想要的东西,从而坚定自我的目标,并且一如既往去完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足够了解对方,才能攻其不备,超越对方,战胜对方。

计划和实践完全是两码事,计划再好,没有落到实处等于零,行动才是重中之重,唯有敢于迈出第一步,才能说明你距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远离“舒适区”,要不等于“自废武功”

一个人的信念,决定一个人努力程度

澳洲一位26岁大男孩被称为励志达人,又被称为生命战士, 他的事迹感动无数听众。他先天残疾,四肢只有两个指头的小脚,小时候常常被同学嘲笑,他对生活充满绝望,后来在母亲的鼓励下,心态发生质的转变,之后走上演讲之路,他十七岁开始演讲,至今他参加一千多次演讲,听者无不被他执着的精神所感动,他的名字叫——尼克·胡哲。

当你为命运噘嘴,请看看尼克·胡哲的人生经历,当你为自我懒惰找借口,请看一看尼克·胡哲的努力过程。一个人的信念,决定一个人的精神,一个人的精神,塑造一个人的灵魂,一个人的灵魂,成就一个人的高度。

努力不苦,因为努力一定有收获,收获是一种幸福,放纵很简单,却很苦,放纵是辛苦一辈子,一辈子的时间很长,所以努力不苦,放纵会很苦。

这位26岁澳洲大男孩,若不是有必胜的信念,不间断的努力,现象一下他的人生,也许悲惨的先天身体条件,博得人们的同情,过上依靠救助的生活,但是正因为他不甘这样的生活,有了今天了不起的成就。

俗话说:“靠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靠自己才是王道”。父母有一天会老去,命运会有转折,亲人也可能会背离,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把信念建立在自己身上,才是对自我人生负责任的态度。

远离“舒适区”,要不等于“自废武功”

结语:人生可以输在起跑线,但是一定要赢在转折点,一个人无法选择出身,但是可以改变自我出生后的轨迹。他人的赐予总有一天会被收回成命,自我创造就像井里的甘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你对昨天丁点的成果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危险在向你悄悄逼近,当你把糟糕的命运归功于出身,那你一生将与没完没了的抱怨相伴。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今天的成就是昨天努力的结果,明天的成就需要今天你的努力,如果你为今天的成就沾沾自喜,如果今天你停止上进,明天会很苦,后头会更苦。

过去是往事,不代表今天,今天将要成为过去,不代表明天,明天不代表未来,今天若不努力,明天将会很辛苦,明天若不上进,后头会很痛苦,痛昨天不思上进,苦明天的日子不知何去何从。

舒适区很舒服,若不善加利用,等于“自废武功”,走出舒适区,成就明天的你。


远离“舒适区”,要不等于“自废武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