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从满心壮志到苟安现状


道光皇帝从满心壮志到苟安现状

道光帝是乾隆帝的孙子,嘉庆帝的儿子,全名爱新觉罗·旻宁,为清宣宗,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

实际上道光帝其实综合来讲还是一个非常好的皇帝,他能够保证国家领土完整,平定边疆地区,治理了贪污腐败,也是很优秀

乾隆王朝虽然是继康熙之后的又一个治世,但到了乾隆晚年的时候,朝政却出现了许多的积弊。嘉庆帝登基之后,一直想致力于挽救大清颓势,但因其个人能力有限,以及自身的局限性,所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道光帝在嘉庆帝继位之后,同样面临此类问题,甚至在他登基的时候,问题更为严重。道光帝与自己的父亲一样,想要恢复大清王朝的盛世局面,因此提出了许多政治举措,想要挽救国力日益衰微的大清。

在政治上,他真的是丝毫不带手软的。先去治理了军机处,上去就处理了一批光吃饭不干活的老臣,环成了年轻有活力的年轻人。通过对工作作风的调整,使得重贪之处的漕运、盐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军事上,道光帝派吉林、陕西、四川等清军,在陕甘总督杨遇春、山东巡抚武阿隆、甘肃提督杨芳的带领下,深入南疆,最终平定平定回部张格尔的叛乱。此次叛乱的平定,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与西北边疆的和平安定,是道光一生最大的功绩。

但是由于清朝的弊病太多,他明白国家的现状。所以,他也只是发布了诏书,但是也没有什么确切的方法来管理。其实,虽然说道光帝在政治格局上很平稳,大臣也都很让人省心,不求什么功劳,只要不出错就好这种思想就是大臣们的追求,但是这样也有弊端,这会使一些大臣开始懈怠朝政,不善于思考问题。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对于战场上接连的失利,道光皇帝可谓忧心忡忡。

不过尽管清军每战必败,但在1842年居然也有捷报传来。

事情经过大致是这样∶

1842年2月30日清晨,一艘英国军舰连同四艘舢板在台湾淡水、彰化交界处的大安港附近活动,准备登陆。

驻扎在附近的守军发现情况后,随即设伏以待,后来设计诱使英军进入港口,结果在浅海地区搁浅。

战果不大,但也是鸦片战争中的一次胜仗,道光皇帝十分高兴。

道光下旨表扬了台湾总兵达洪阿、兵备道姚莹,同时也接连发出疑问,让他们迅速审问战俘


清朝皇帝对英国了解多深,史料上的记载很少。

但作为汉人的皇帝,同时也是满州蒙古的“大汗”,清朝皇帝对蒙古地区、中亚和俄罗斯肯定知道的多一些。

张格尔背后的境外势力,道光不会完全不知道。

既然一个陌生的国家能在中亚培养代理人,同时又能在中国的沿海发起战争,还打败大清军队,道光不得不重新去了解这个英吉利国。

道光深知清军武备废弛,装备落后,与俄国相比俄国强;与英国相比,英国强。

所以他会问,英吉利与俄国是否接壤,两国是否有贸易往来。

而在19世纪英俄矛盾是很突出的,以至于后来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

他知道英国有自己的属国(殖民地),他想知道英国到底有多少殖民地区。

道光对英国不是一无所知,鸦片战争后,道光帝急切想知道英国究竟强大到何种地步。

战争打了两年,明白英国的强大后,道光也绝望的明白大清的军队是打不过英军的。

晚年的道光皇帝已经失去刚登基时的革新热情,整个朝廷也如同鸵鸟一般,害怕变革,不愿承认天朝已经战败。

鸦片战争爆发后的十年里,道光帝苟安现状,他如同整个帝国一样日薄西山,最后在69岁那年死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