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

小僧松松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自然的自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则,它的运行不因人的意志为转移,尧帝的圣贤和夏桀的暴虐,对它丝毫没有影响。这个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发生直接冲突,而与道家思想接近。

为什么作为一代大儒,其思想不因循传统儒家的天命观,而能广纳博采众家之长,独成一家之言?

因为儒家学说在春秋纷争的动乱时期,没有施展的机会,到了荀子生活的战国末期,儒家思想更不被各诸侯国看重。而当时天下学者最为集中的地方是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齐国为争霸天下而创建的世界第一所开门办学的“国立大学”,采取优惠政策,吸纳了诸子百家的学者聚集在稷下讲学,著述。荀子曾三次担任这所大学的祭酒(校长)。

那么,稷下学宫与荀子思想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稷下学宫办学的主导思想是黄老之学,即黄帝和老子的政治学说,稷下学宫是诸子百家争鸣的策源地,存续时间长达150年,可见黄老之学在诸子百家和当时天下的影响之深远和广泛。

虽然办学的主导思想是黄老之学,但是稷下学宫的学术氛围很开明,当时的稷下云集了天下最有影响的各家人物,比如当时著名的道、儒、墨、法、名、兵、阴阳、农、纵横等名家,都在此著书立说,平等开展学术交流,没有高下之分。

为了适应显得时代要求,荀子广泛吸取各家所长,逐渐形成了以礼为基础,以道、法、墨家等思想为框架的新儒学模式,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改造,把传统儒学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政治主张和学术见解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比如在天道方面,他更接近黄老思想,他认为,天是自然天,不是人格神,天不是神秘莫测的,而是有其规律可循的,这一规律不以于人的好恶而发生任何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利用它,因此他提出法天致用、人定胜天的大胆命题,这是对传统儒学的最大冲击。

同时他还吸收别家思想,充实到他的新儒学理论,比如他的“强本节用”思想就来源于墨子,同时对墨子思想体系中“尚贤”、“节用”、“修身”、“非攻”、“救守”思想都有所接受与传承。

因此,在荀子看来,天道有恒,他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喜怒哀乐为转移。人应该效法天道,遵循天道,掌握其规律,最终为人类服务。


问道黄老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出自《荀子·天论》。

荀子以及《荀子·天论》的背景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期,为避汉宣帝刘询的名讳,又称孙卿。曾经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楚国兰陵令。

荀子作为当代大儒,他对整个时代的影响深远。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李斯和韩非以及汉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都曾拜在荀子门下。

荀子一生对各家思想均有批判,唯独推崇孔子的儒家思想。荀子常以孔子继承者自居,与此同时,他广泛学习、吸收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先秦哲学作出了总结。因此,在继承儒家思想的同时,荀子也对儒家思想做了批判性的继承,这体现在他作出的各种修正性主张。

例如荀子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恶论”,与孟子主张的“性善论”相悖。在荀子的主张里,他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教育对人的影响才是至关重要。

同时,荀子对发扬儒家思想的贡献还体现在他对儒家的各类典籍重新做出整理。

后人总结,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既重视礼义道德教育,也强调政治法度的惩戒作用。他的弟子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正是承袭了荀子的这一思想。

《荀子·天论》是一部揭示自然界运动变化及其客观规律的哲学文章。这篇文章有力地驳斥了古人信奉的各类迷行,强调了人在客观规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那个时代,荀子的这篇文章旨在告诉世人,一个社会无论是富足安康还是风雨飘摇都与自然界无关,一切时代的悲剧喜事都是人力的所为罢了,强调了人在自然环境中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一个全新的观点在当代社会具有鲜明的科学进步性。我们今天所要将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正是出于这篇文章。

这句话中,“尧”和“桀”分别是指古时的两位君王。

“尧”和“桀”的分析对比

人们总结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其中,尧帝便是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也是这里提到的五帝之一。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详细记载了“尧帝”的存在:“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望都。”可见,“尧”不是传说中的虚拟人物,而是上古时期真正存在的一个君主。

孟子在《孟子·告天下》中告诉世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句话事实上用“尧帝”和“舜帝”给世人树立了一个圣人和贤君的楷模。那么,“尧”的一生都有哪些贤德之举呢?

其一,尧乃世间大孝。

根据《尚书》的记载,尧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孝子。尧是家中的长子,在家里十分有责任和担当。但是,他的父母和弟弟并不喜欢他,总是排挤他,联合起来加害与他。尧偶然间得知了这个事实,但他心中并不怨恨,反而以德报怨,感化了家人,家庭也因此走向和睦。

其二,爱民如子,广开视听。

根据《尚书·尧典》记载:“尧之时洪水为患为甚”。在尧帝统治时期,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尧帝多次派遣鲧,也就是大禹的父亲治水,但是收效甚微。但是他还是亲自带领族人迁徙,躲避危难。

除了爱民以外,尧帝是个“在其位谋其职”的贤君。根据《尚书》的记载,尧帝为了防止自己成为闭目塞听的昏君,设立了“诽谤木”,即在交通要到上立下木柱并派人看守。百姓的意见可以对看守人陈述,也可面见尧帝说明。除此之外,“欲建之鼓”也是尧帝的首创。但凡对国家建设有所意见的百姓都可以敲响此鼓,尧帝也会在第一时间接见敲鼓之人,听取百姓疾苦。

其三,胸怀大爱,实行“禅让制”。

尧帝的贤明之处除此之外,也体现在他对黎明百姓的大爱。在尧帝在位七十余年,大限将至之际,他没有让儿子丹朱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因为尧帝深知丹朱生性暴戾,知道他无法成为一位好的君主。

因此,尧帝在“四岳”的建议下,考察了舜,而舜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了非常优秀的秉性和治国天赋。尧帝便将自己的王位禅让给了“舜帝”。在舜帝的治理下,社会上的百姓得以继续安居乐业。

尧帝也因此成为明君的代名词。接下来,我们讲一下与之相反的一个暴君——桀。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名癸,谥号桀,史称夏桀,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

在桀在位的52年里,夏朝内忧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激化,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这一切,全部可以归结为夏桀的昏庸残暴。夏桀的昏聩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其一,骄奢淫逸,不思进取。

其实,在夏桀继位之时,腐败的商朝已经出现了倾颓之象。然而,继位后的夏桀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匡扶夏朝上,而是纵情享乐,沉迷于一种骄奢淫逸的生活,

夏桀的骄奢淫逸到了什么程度呢?据《竹书纪年》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在百姓们怨声载道,政权岌岌可危的形式下,他心中所牵挂的不过是红颜一笑和酒池肉林。

相传,夏桀特别挑剔食物。他吃的每一顿饭,食材都来自天南海北的不同地区,光是伺候他伙食的官员百姓就有成千上万。夏桀好酒,由于夏朝时期,酿酒的技术条件并不成熟,人们想法设法也很难酿出清酒,而夏桀不愿意喝浊酒。但凡他喝到的酒水浑浊,负责酿造的相应厨师往往要人头落地。

除此之外,夏桀还全国各地搜罗美女,日日夜夜与她们在后宫纵情声色,不理朝政。

其二,在政治上刚愎自用,亲近小人。

夏桀的昏聩体现在生活作风上,也体现在政治上。夏桀是个奸贤不分的君主,身边围绕的都是一群小人。这些小人们只知道一味投其所好,助纣为虐,教他如何享福作乐,夏桀自然喜欢。

正因为他重用这些奸臣,那些说着逆耳忠言的贤臣反而遭到了排挤和陷害。久而久之,他身边的贤臣不是被他杀害就是远离了他。

在小人的挑唆下,夏桀的暴政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境地。他甚至为了自己取乐,放虎于市中,欣赏百姓们落荒而逃的惊恐模样。百姓们在这时候已经狠毒了他,大家呼号着“时日曷丧,予及如偕亡”,表示即使夏桀是天上的太阳,自己也要与之同归于尽。

最终,这样一个昏君也在商汤的讨伐之下亡国。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含义

“尧”和“桀”的历史典故被后世之人分别作为明主和昏君的象征,也作为盛世与乱世的指代。这句"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表达了荀子的唯物主义自然史观。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自然,即天道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这样一个规律不会因为尧帝的圣明或者夏桀的暴虐而改变。

在荀子的主张当中,自然界看似变化无穷,神秘莫测,但是事实上有一套自己运行的规律,万事万物的发展都顺行这样一套规律。这套自然规则不会因为人是否喜欢或者厌恶而发生改变,我们所能做的便是顺应这一自然规律。

可见,荀子已经把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认为自然界的变化与社会的治乱吉凶并没有自然的关联。这便是荀子的“天人相分”思想。

荀子还认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荀子在“天人相分”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也就是要求人们去“认识天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掌握自然规律。

荀子认为,与其将大自然看做一个神秘而伟大的对象,对他顶礼膜拜,歌功颂德,祈求它为人世降临福祉,倒不如去认识它,掌握它的发展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来为人世服务。

荀子的这一先进哲学思想,哪怕在今天看来,都不会在几千年的长河中失去它闪耀的光芒。


END.


博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出自于《荀子天论》,这句话中尧是三皇五帝时期非常优秀的部落首领,而桀是夏朝暴虐的君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皆是根据其自身的规律而变化,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停止变化,更不会因为桀的暴虐而消亡。这句话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理解。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中华民族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在翻看历史时可以发现,一定会有朝代变更,制度变更,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这一历史事实来看,秦始皇所做的这些统一变更,也是顺应事物的变化,统一六国,为了更好的发展,这是必须所做改变。中华民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封建王朝统治,清朝的灭亡虽然与慈禧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更大的原因是清朝在后期的腐朽,顽固,即便清朝有康熙皇帝那样的千古一帝,但是仍然没有办法阻止其后代子孙的腐朽,而这不仅仅是一个朝代的灭亡,更是人、事、物发展的一个规律。

另一方面,我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可以更好的理解这句话,适者生存,我们现在经常会将恐龙时代成为侏罗纪时代,在那个时代恐龙对地球处于绝对的霸主地位,但是他们的强大并没有阻止地球发生改变,在这期间,恐龙灭绝,冰川活动,开始出现类人猿,而随着气候,温度,所处地球位置不同的经纬度,人类的进化也在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非洲人深色皮肤,亚洲人黄色皮肤,欧洲人白皮肤,而大自然仍然在不断地变化,地震,海啸,冰川融化,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这些都是人类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即便现在的人类已经很强大,但是在大自然面前仍然没有用,上面的情况不愿意看到又能怎么样呢,甚至来说现在的一切因素正是因为人类社会不断变化,不断进步而得来的,是在根据自然规律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就如同《荀子天论》中的这句话一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万事万物的发展皆有其运行规律,它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


桃树下吃桃


您好!非常高兴能探讨这样的问题。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摘自《荀子·天论》,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

首先我觉得要看原文的相对完整的表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祆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其次从中我们要学会对于自然的规律的敬畏之心;

第三我们要学会如何跟自然规律和谐相处,做事要顺应自然规律,用自己的勤劳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以上只是一些粗浅的理解和认识,仅供参考!


老季悦读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出自《荀子天论》,意思是说: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要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还是得先从题目中涉及的三个人——荀子、尧和桀说起。

(一)荀子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曾经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应该有相当了不起的学问。我们对荀子的熟悉应该是他那篇被选编在语文课本里的名篇《劝学》,当时是要求必须背过的文章之一。

荀子是儒家思想流派的传人,但他的思想观念又不完全相同于孔子,比如孔子主张“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就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人一出生就用口咬母亲的乳头而不管母亲是否痛苦,本质是是自私和丑恶的,大多数人在后来变为好人,就是因为后天改造的结果。

本题中荀子的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他强调的也是人的后天改造问题。

(二)尧和桀

尧是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部落首领,被称为中华民族著名的“五帝”之一。他被后人广为传诵的美德是将部落领导权传贤不传子,开启了禅让制的先河。据说他领导部落70年,在年老体衰之年开始选择继承人,让全体部落人都认为贤能的舜接班,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最美的佳话,由此,尧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圣人之一。

桀是夏朝最后一个国君,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在位时以荒淫无度,暴虐无常而著称,他的亡国也与众叛亲离有关。所以,后世人一般在说到国君的贤与昏对比时,往往把尧与桀放在一块,本题中荀子仍然是用这两个人来说明贤君与昏君的问题。

(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不够完整,其实荀子在说这个话时,还有下句,即: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这样连贯起来看更容易理解。整体解释就是:

大自然是按照它固有的规律运行的,它并不因为世上有尧这样的圣人而长存,也不因为有桀这样的昏君而灭亡。人如果顺应自然规律办事就会得到吉祥,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办事就有祸患。

结语:

荀子的这句话很有哲理,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对今天的人处理同大自然的关系上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类一定要正确与大自然的关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时要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更不能盲目、过度、无序地搞掠夺式开发,那样一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从去年年末到今年春天以来世界上多个国家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包括澳大利亚持续半年之久的山火,也包括在我国持续蔓延的新冠肺炎,都是人类不遵循自然规律行事,过度伤害大自然的恶果。


方圆居文化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我来答

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是有一定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出自春秋时期荀子作品《荀子天论》。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这就是荀况“天人相分”的观点。

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曾经三次在著名的“稷下学宫”担任“学官祭酒”。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在天人关系上,他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雨落一方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荀子·天论》,原文节选: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上天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圣君尧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暴君桀就灭亡了。人以礼义来配合天就会吉祥,人以暴乱而不以礼仪来配合天就会凶险。努力农业生产而节约用度,那么天不能让人贫穷。保养周备而行动合时,那么天不能让人生病。依循礼义正道而没有什么差错,那么老天不能加祸给人,所以水灾旱灾不能让人饥荒,冷热变化不能让人生病,自然灾害不能让人凶险。荒废农业生产而用度奢侈,那么天也不能让人富有。

保养简略而行动逆时,那么天也不能让人保全.违背礼义正道而胡作非为,那么天也不能让人吉祥。所以水灾旱灾还没来就闹饥荒了,冷热还没逼迫就生病了,自然灾害还没产生就有了凶险。这些所接受的时间和治世完全相同,然而灾殃灾祸却和治世不一样,这不可以怨天,那事物的规律就是这样。所以明了到天和人职分的不同,那就可以称得是至人了。

其实,这句“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的,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的开采利用,最后毁灭的还是人类,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照样运转。

恐龙灭绝了,大自然依然存在,“人如蝼蚁,命如草芥”,就说明人不过是世间万物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在面对天灾、人祸,面对比自己更强大的事物的时候,你根本不值得一提。比喻力量弱小,无足轻重。

总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是告诉我们大自然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夏桀的暴虐而改变。


不定时读书


封建统治者为了愚弄百姓,维护统治,宣称自己是受到上天的选派,来代替上天统治百姓的,这样的理论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界结合以后,封建统治者就宣称自己是天帝的儿子,叫天子,如果不服从他的统治就是违命逆天,必将受到天子的惩罚。

君权神授是他们统治的合法性来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事实并非如同封建统治者所宣称的那样,很多政权被推翻了或者被消灭了,人们对这样的理论产生了怀疑。

同时新兴的统治者为了说服大众,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合法性,就把以前的君权神授的理论改成了这样的一个新的理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样一来原来的理论的漏洞就不用去弥补了,新的统治者——大多数是造反或者篡位得到政权的——他们的行为就有了合理的解释,统治也有了合法性。

这就是说上天的运行有它恒常不变的规律,不会因为尧、舜、禹这样的圣王在位就发挥作用,也不会因为有夏桀这样的暴君当权就不发挥作用。这体现了一种唯物主义的思想,承认了宇宙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这个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换句话说,不会因为人们欢迎就增多,也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就会减少。

这样的思想比原有的天命思想更加进步更加积极,要求人们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不要违背客观规律,这样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增加了中国古代哲学唯物主义的因素。

这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有积极地影响,是人们在面对他人、面对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时都表现出积极的心态,能够客观的认识和处理好这三对关系。

这种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皇帝的影响也不小,这也是进一步的告诫皇帝,虽然贵为九五之尊,但是也不能肆意妄为,而要按照上天的恒常的规律行事,不然会引起社会的动乱和国家的败亡,这对于限制皇权和规范统治阶级的执政行为是有积极作用的。

这句话的积极意义是很广泛的,不但对于治理国家有好处,也有利于个人的进德修业,只要个人按照宇宙的自然规律去修养自己的德行,精进自己的技艺,就可以获得很好地结果,如果违背客观规律轻举妄动,胡作非为,就会给自己引来麻烦。

这句话和《道德经》里的“不知常,妄作凶”有相同之处,不懂得宇宙间的恒常大道就轻举妄动,会导致凶险的结果,看来荀子对《道德经》也有一些研究。

总而言之,这句话就是告诉古代的统治者,不能随心所欲的滥用权力,必须要了解宇宙运行的恒常大道,也就是客观规律——行事——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理国家的效果,如果违背了这个客观规律,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这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皇帝和各级官僚滥用权力,胡作非为,给百姓增加了无穷的痛苦的情况下,荀子发出的警告。


小小嬴政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于战国荀况的《荀子·天论》。“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松柏”出自于战国荀况的《荀子·大略》。

《荀子·天论》原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意思是说大自然的规律永恒不变,它不为尧而存在,不为桀而灭亡。用导致安定的措施去适应它就吉利,用导致混乱的措施去适应它就凶险。加强农业这个根本而节约费用,那么天就不能使他贫穷;衣食给养齐备而活动适时,那么天就不能使他生病;遵循规律而不出差错,那么天就不能使他遭殃。

他的另一个含义是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

反映了荀况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荀子在《天论篇》开头便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这就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这就是荀况“天人相分”的观点。


请问填写什么龙飞凤舞


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是有一定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出自春秋时期荀子作品《荀子天论》。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这就是荀况“天人相分”的观点。

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曾经三次在著名的“稷下学宫”担任“学官祭酒”。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在天人关系上,他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