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家庭,一年買牛羊肉沒超過三次的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小農民的生活錄


我們這裡是唐山沿海地區,生活和經濟來源都比較好。凡是有些六七十歲的老人們一年就買那麼幾回雞架打打牙祭的還有。就這樣他們還說比他們年輕的時候好多了!人吶,得知足時就得知足吧,以後的日子誰也說不好,我家從沒下地種過田,但是我知道人要珍惜當前的所有,不要胡思亂想把自己的日子過好,該攢錢的時候就攢點。特別是年輕人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無酒再拆兌。真的有難麼一天沒有收入了都會受苦的!


翔宇飯店流動包桌


我很想回答這個問題,我是90年的,已婚,在我的記憶中,我只買過一次牛肉,35一斤,還只敢買半斤嚐嚐,羊肉現在45一斤,從來沒買過,我根本買不起,我親戚買過,煮的好吃我也挺喜歡吃的,說什麼體驗,她年收入一百多萬才敢天天都買來吃,以前幾十萬的時候他們都只有過節才能買點,我這種兩公婆年收入幾萬的都不敢買,平時都是豬肉,排骨我一年最多買五次吧,還要是手頭寬裕的時候,買個兩斤嚐嚐,我一年到頭都不煲幾次湯喝,還不如老人,老人沒有上老下小了,天天都可以買點骨頭煲湯喝,雞肉的話幸好我自己養雞,可以隨時殺雞,不然街上的雞肉十幾二十幾一斤我一個月也不敢買幾次,過節我也不買菜,都是提兩隻雞殺,青菜去地裡找點,要說體驗,就是我們太窮了,想吃的吃不起,我們要什麼時候才能吃得起羊肉這玩意?奮鬥這麼年連個羊肉都吃不起……


容167728294


說實話,提這個問題的人真的腦子有問題,好像不吃牛羊肉的家庭就窮得要死一樣。我是農村家庭,我們家一年都不會吃一次牛羊肉,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家的生活水平!



我們這個地方屬於秦嶺腹地,牛羊真不缺,但我們平時不怎麼吃牛羊肉,為什麼?

第一是因為鎮上賣牛羊肉的太少了,基本上沒有,全都是賣豬肉的,同時還有雞鴨魚肉。



第二是因為牛羊肉真心貴,一斤羊肉可以買兩斤半豬肉,你說吃哪個划算?農民一般都要算這個賬的。

第三個是因為不怎麼習慣吃牛羊肉。牛肉羊肉都有味道,我們這裡農村很多家庭都養的有豬,平時鎮裡也有很多賣豬肉的,再加上生活習慣,我們真的不怎麼喜歡吃豬肉。



可以說,我們這裡一年吃不到一次牛羊肉的人多了去了,因為都喜歡吃豬肉,還有雞鴨魚等等的啊,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我們這裡人的生活水平,也沒有人整天嚎叫著要吃牛羊肉,只有冬天的時候才偶爾吃點羊肉。

要說吃牛羊肉和生活體驗的關係,這倆還真的沒啥關係。除了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大半個中國基本都是吃豬肉的吧?沒聽說過哪些地方的人因為吃不到牛羊肉就覺得生活過不去。



少數民族地區情況我不太瞭解,但總覺得每家每戶就是沒有牛也應該有羊吧,還不至於一年連兩三次牛羊肉都吃不到啊。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這裡,歡迎關注【村官小焦】!!!


村官小焦


我是農村人就實話實說吧!在農村沒說一年沒超過三次買牛羊肉的家庭的生活了,有好多家庭一年連一次牛肉都沒有買過的也很多,我們這裡也不是貧困村,聽起來還很好離城六七公里路,是不好不懶的村子多數家庭被一套樓房壓的直不起腰來,除了還錢還是還錢,有些人就是逢年過節都不買一斤牛肉,還一年三次你也太高看農村人了,當然也全不是不買牛羊肉我家養些羊也養十幾頭牛,在冬天裡宰兩只羊是很正常的事了賣掉些羊肉自己留些吃的,牛肉嗎有的年景買個十斤八斤有的年景一次也不買,象我這樣的家庭也就佔個百分子三四十。其它他家庭不言而語沒你想想中的那麼好!


用戶87751048672李長


農村家庭,一年買牛閆肉沒超過三次的生活,是什麼樣的體驗?

這個問題,我覺得我來回答比較好一些。

我家在四川雅安,一個山區小縣城,人均收入不高,地方上也沒有什麼支柱產業,絕大多數人都選擇外出打工,收入特別不穩定。為了減少開支,每家都會養上一兩頭年豬,到春節前,將年豬殺了,做成臘肉或者罐罐肉,以保證全家一年的肉類食品的食用。

為了減少開支,農民都捨不得去買牛肉羊肉。我們這邊一般賣羊肉,都只有冬至前幾天,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冬至吃狗肉,現在變成了吃羊肉,平時基本上都不會去買。你想想,豬肉十二三塊錢一斤,而羊肉卻四十多五十塊一斤。而牛肉就更加不說了,七十多一斤。對於農村,農民來說,一家子買上兩三斤牛羊肉,是多麼高的一個支出。因為我們這邊靠近甘孜,所以特別想吃牛肉的時候,或者說家裡孩子要求想吃牛肉的時候,就花上兩百塊錢,買一個甘孜拉出來的犛牛頭,幾家分點。

其實,農村家庭,也並不是買不起牛羊肉,而是真的捨不得。每年的種子化肥農藥的支出,每年孩子上學的支出,老人贍養的支出,對於農村家庭來說,基本上都已經讓人無法抬起頭了,口食之慾,能免則免了。

什麼樣的體驗,說實話,不問這個問題,真沒想過什麼樣的體驗。大概覺得很正常吧。消費太高,支撐不起而已。


某年午後


這個很正常吧。

記得以前小時候,只有過年時候,家裡會殺豬、殺雞,燉骨頭,那時候啃骨頭覺得是最幸福的事,直到現在,還是覺得老骨頭上的肉有味。

所以說,以前窮,吃肉吃不起,但現在,各地生活水平都有大幅提高,肉蛋奶也不再是稀罕物。

但在日常消費中,肉和肉也是不一樣的。

其他地區每日糧油不是特別清楚,至少在河南這塊,主要消費的還是豬肉和雞、鴨、魚肉,隔三差五的都會買上一些,尤其是豬肉和雞肉居多,因為河南本地是養殖大省,生豬和蛋雞、肉雞養殖的較多。

至於牛肉和羊肉,在河南都比較貴一些,如果不是家裡有事的話,一般也沒有特意去買的,特別是羊肉,有些人吃不慣羊肉的味道,平時很少吃。

所以說,“一年買牛羊肉沒超過三次”和本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沒有直接關係,如果說那家那戶一年下來吃不上幾回豬肉,倒是值得我們去關注。


每日糧油


一年買牛羊肉不超過三次,就不適應了?在我們當地,別說1年三次,有不少的家庭一年都不會買一次,甚至有人10年、20年、一輩子都不會去買一次牛羊肉的。對於不買牛羊肉有什麼體驗?我個人覺得無所謂。下面我來給大家講一下原因:

農村家庭,1年、10年不買牛羊肉,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1、在以前我們當地沒有賣過牛羊肉,現在雖然有但也只有冬天的時候,才會有人賣。但就是有賣,多數的家庭也不會購買。價格是一方面,更主要的還是飲食習慣吧,如同我母親,從我到記事起,她只買過豬肉,沒有買過一次牛羊肉,就是買了牛肉她也不會做。包括我,我回家的時候也不會買牛羊肉,我曾經買過牛肉,但總是感覺炒著味道沒有人家外面做的好吃。而且牛肉又貴,自然不會更浪費錢,去買這種自己不會做的肉了。

2、那不買牛羊肉對我家庭有什麼影響?答案是沒有,我家每隔幾年會買只小山羊自己餵養,等養大了再吃。不過就是這種自己養的羊,我爸他都不吃,因為他受不了那個味,並且我哥和我小孩也不愛吃。所以每次養羊一頭都吃不完,只能分給我親戚他們了。

其實像我這樣的家庭也有很多,我也很少見過有周圍的鄰居餐桌上有牛羊肉。就像在過年時個個在曬朋友圈時,看人家年夜飯,也鮮有人家會有牛肉,羊肉倒是有些。

3、雖然沒有牛羊肉,但我們當地農民餐桌上還有自己家養的雞鴨,而且豬肉和海魚是我們那農民最為常見的。特色是海魚,從便宜的3元1斤,到貴的100以上都有,品種是很多,並且還有其他的海產品。所以在我那,你要讓老一輩的人花50左右去買一斤牛羊肉,他們覺得不如去買條虎斑更符合他們的口味。

綜上所述,牛羊肉雖然貴,但並不是普通百姓餐桌的必須品,是有很多肉類可以替代的。

這也是為何牛羊肉這幾年價格一直高高在上,就是一年都不買,大家都不會覺得有什麼。而等到豬肉會7元漲到20元,多數人就開始覺得生活受到了影響。

大家好,我是果鄉農人。對於農村一年買幾次牛羊肉,你有何看法?歡迎指出。點個關注,我會給大家分享更多農村、農業的問題,謝謝大家!


果鄉農人


這個問題在我們80-90初的人(更早之前的就不說了哈)很多都一年一次牛羊肉都沒有吃過的很正常。

比如說我吧,91年的,在出社會前家裡都沒有去買羊肉和牛肉吃過,第一次吃還是10多歲的時候那時候農村的生活環境提高了很多,才在別人家辦事擺宴席的時候才吃過牛肉,在我們那邊那時候大人們都說羊肉騷位比較大不好吃,所以基本上都沒有人吃羊肉,記得小時候我老表家養了很多羊子,因為剛開始養沒有技術,所以出現了很多問題死了很多羊子,他們大多數都是把死羊子弄來丟掉,要不就送給親戚們,當時因為我們那邊很多都不會弄羊肉大家都沒有要,我們也沒有要,所以在初中畢業前根本沒有吃過羊肉,也不知道羊肉是什麼味道,當自己大了後,出來工作了才和朋友們去吃羊肉火鍋,沒想到羊肉居然那麼好吃。

但是說真的我們小時候那個年代羊肉牛肉賣的比較貴,一斤羊肉,牛肉可以買好幾斤豬肉了,那時候買豬肉都基本上是買那種肥肉多瘦肉少的來吃。那時候如果每個星期買一次豬肉都是有錢人家過的日子了,更別說羊牛肉了。土豪級別啊!


90後小李


農村家庭,一年買牛羊肉沒超過三次,我住在城市裡,如果我說今年一年沒吃過牛羊肉、你信嗎?

牛羊肉太貴了,買一斤牛肉可以買差不多三斤豬肉吧?

吃什麼肉都行,不吃牛羊肉也可以,每天吃幾塊營養就夠了。

以前看過每個人、一天只能吸收三個雞蛋,看來肉也不是吃的多吸收的就多。

好久不出去,東西的價格我都不知道,我沒有病的時候羊肉是25元/斤,牛肉是35元/斤,那時候豬肉是12元/斤。

小時候一個月也就吃一回肉,還要拿肉票去買,買回來一半包餃子,一半炒出油留起來,用來燉豆角或者炒別的菜吃,菜裡很少能看見肉,有點肉味已經樂不可支了。

小時候只吃過一次羊肉餡餃子,媽媽在菜墩上剁餡,裡面放的蔥姜,味道鮮的不得了,吃餃子的時候有油流出來,那時候的肉真香。

前幾年又想起媽媽做的羊肉餡餃子,我又買了羊肉餡,回家包餃子,吃了一次再不想吃了,沒有媽媽做的好吃,不知道是肉不香,還是沒有媽媽的味道。

以前我身體好的時候,兒子在家的時候,經常買牛肉,他愛吃孜然牛肉,每次就買10塊錢的,也不多,一次他都可以吃完。

我病了之後,兒子已經好久沒有吃到我做的好吃的了,每次兒子吃我做的飯菜,狼吞虎嚥的樣子,特別讓我喜歡,只是這個饞孩子胖了。


玉芳話情感


小時候,嘴饞會經常問老爸,什麼時候買點肉吃。老爸直接來一句,沒有哪裡死狗,意思是死了狗就有狗肉吃。相當於沒說,那時候真的欠肉吃 。逢年過節才會買點豬肉。那時候總覺得吃的不過癮,不盡興。說實話,那時家裡條件不好,吃肉真的不容易。那時候,每到過節,父親總會買肉回來,但是真的到做熟了,反而吃不下太多。那時候總有一個天真的想法,長大後一定要過天天吃肉的日子。現在,已經工作幾年了,已為人父,對於肉反而沒有小時候的感覺了(雖然會經常買,豬肉買得多,羊肉一般過年或過節買點,老婆不吃,牛肉想吃就買點自己滷)。可能城市裡面的肉沒有農村好吃吧。懷念小時候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