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10岁当皇帝,在位48年,开创中兴局面,为何留下千古骂名?

人都有复杂的两面性,有些人外表充满阳光,而内心却是阴暗的;有些人外表坚强,内心却很脆弱。如果能够牢牢把控自己的本性,不忘初心,必然会有一番大的作为。今天给大家说的这个皇帝,也是具有两面性。他10岁登基称帝,在朝臣的辅佐之下,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中兴盛世的局面。可是在他长达48年的皇帝生涯中,慢慢堕化成一个昏君形象,在历史中留下了千古骂名。这个皇帝是谁呢?为什么会有前后不一的两种形象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明神宗10岁当皇帝,在位48年,开创中兴局面,为何留下千古骂名?

明神宗朱翊钧是明穆宗朱载垕的第三子,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他自幼聪明好学,深受父皇的宠爱,5岁就被立为皇太子。可以说他身上展现出来的智慧和谦恭是大明王朝的希望和未来。朱翊钧10岁的时候,明穆宗突然驾崩,帝国的重担落在他柔弱的肩膀之上。但是此时的他虽然年幼,但是也了解以往帝王承业治国的经验教训,熟悉了朝章典故,掌握了驾驭臣民的本领。

朱翊钧在位的初十年,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尽心辅佐之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政治上实行“考成法”,淘汰庸劣官员;在经济上改革赋税制度,实行一条鞭法,使得当时的朝政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状况也大为改善,明朝的国力得到恢复,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一举扭转了明武宗、明世宗两朝以来形成的颓势。当时,朝廷君臣关系融洽,朱翊钧被称为是继明太祖朱元璋之后的又一个明君圣主。这一历史时期也被后世美誉为“万历中兴”。

明神宗10岁当皇帝,在位48年,开创中兴局面,为何留下千古骂名?

此后,已经成年的朱翊钧开始亲征,他有大干一番的气魄,主持了历史上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先后在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进一步巩固了汉家疆土。 可是,正当满朝期待大明复兴之际,朱翊钧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开始荒于政事、沉溺于酒色之中,导致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因此,朱翊钧在其统治的中后期,几乎很少上朝。他处理政事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谕旨的形式向下面传递。

虽然朱翊钧不上朝了,但是朝堂之上并没有宦官之乱,也没有外戚干政,也没有严嵩这样的奸臣。可见他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局。就在朱翊钧宗在深宫之中万事不理的时候,东北的女真族迅速崛起,不断出兵南犯,向明朝发动进攻,成为明朝当时的主要威胁。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朱翊钧因长期酒色无节,加上辽东惨败,国事困扰,终于病重不起,撒手人寰,时年58岁。

明神宗10岁当皇帝,在位48年,开创中兴局面,为何留下千古骂名?

后世评价说,明神宗朱翊钧在位期间,前十年奋发图强,中间十年由勤变懒,最后近三十年万事不理。他的主要特征,是贪酒、贪色、贪财而又贪权,始终“魁柄独持”,可谓操权有术,从这一点说,朱翊钧不是一个昏君。但是就在他统治的后期,社会阶级矛盾也日益加剧,文官集团的党争使得政治日益腐败黑暗,东北的女真乘势崛起,明王朝出现了昏君在世的衰败景象。所以就有了“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的说法,将他牢牢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之上。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各位读者,你们认为明神宗朱翊钧是一个昏君吗?还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抹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