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明神宗:一位长年「在家办公」的皇帝

近来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在疫症威胁下,很多企事业单位让员工局部或全部在家办公。在西方社会,在家办公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只是在管理风气较为保守的东方文化下,这种工作模式似乎不太流行,除非是遇到十分特殊的情况。殊不知在几百年前的明代,中国已经有一位皇帝身体力行长年“在家办公”,他就是明神宗(1563-1620,1573-1619在位)。

明神宗:一位长年「在家办公」的皇帝


明神宗名字叫朱翊钧,1563年在裕王府出生,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父亲是明穆宗(1537-1572,1567-1572在位),母亲是孝定太后李氏(1544-1614)。据说明穆宗之所以为其取名「翊钧」,是希望他能够做到“”圣王制驭天下,犹如制器之转钧也」”。1568年,明神宗被册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明穆宗驾崩后,只有十岁的明神宗继位,改年号为万历。明神宗在位四十八年,是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明神宗继承皇位时,还未有治理国家的能力,所以继位后头十年,由内阁首辅张居正(1525-1582)处理全国政务,内廷事务就交由宦官冯保(1543?-1583)主持。这位年幼的君主不仅将治国重任交予张居正,同时对他敬重有加,尊称其为“元辅张先生”。当张居正刚到北京上任数天,明神宗就单独召见他,共商国家大事。在群臣看来,明神宗似乎具有治理好国家的精神和决心,同时看到他对张居正的信任。对于张居正提出的改革措施,明神宗可谓百分百支持。在政治上,他们推行“考成法”,目标是加强对官员的评核,以纠正他们的官僚作风及提高朝廷的办事效率。在经济上,他们清丈全国田亩,并推行“一条鞭法”,目标是清查全国土地及将各种税役合并起来,按亩征银,令纳税的土地从四百多万顷增加到七百万顷以上,大大增加政府收入。

明神宗:一位长年「在家办公」的皇帝


有历史学家认为,这十年的改革取得极大成就,成功扭转了正德(1505-1521)、嘉靖(1522-1566)两朝以来形成的颓势。据说,当时国库的银子因为放久了都长毛了,粮仓的粮食也因为吃不完都腐烂了。这些记载或许有夸张的地方,却说明了在明神宗君臣努力下,明朝变得富裕了。

1582年张居正病逝后,明神宗给他风光大葬,极尽荣哀。明神宗亲政后,张居正生前的政敌开始弹劾张居正。结果,明神宗追夺了张居正的各种封号,并查抄其家产,甚至逼死其长子张敬修(1552-1583)。他们不是一对合作无间、共同建设国家的模范君臣吗?为什么张居正尸骨未寒,明神宗就急着清算这位股肱之臣呢?有历史学家认为,这跟张居正对明神宗过分严厉很有关系。据说,因为明神宗跟宦官游玩时行为不检,被李太后训斥之余,张居正更为他写了《罪己诏》。明神宗在读《论语》时,误将“色勃如也”的“勃”字读作“背”音,当场被张居正厉声责备说:“当作勃字!”结果吓得明神宗惊惶失措。沈德符(1578-1642)在《万历野获编》中记载张居正辅政期间,“

宫府一体,百辟从风,相权之重,本朝罕俪,部臣拱手受成,比于威君严父,又有加焉”。由此可见,明神宗是在张居正威严的阴影下成长的,对他的心理或许构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明神宗:一位长年「在家办公」的皇帝


随着亲政日久,加上身边已经没有像张居正这样的严臣管束,明神宗开始疏于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而且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后来,他索性找不同的理由不上朝,一时说自己头昏眼黑,力乏不兴,一时又说自己腰痛脚软,行立不便,总之目的就是不上朝见大臣、办公务,最终成为“六不皇帝”,即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明神宗共有二十八年没有上朝,据说有官员在北京上班第一天起,直到退休时从来没有见过这位“老板”。

有历史学家认为神宗之所以长年隐居禁宫,是为了嗜酒、恋色,特别是跟自己宠爱的万贵妃朝夕相见。然而,明神宗躲在宫禁是否真的什么事也不管呢?事实又非如此。明神宗在位期间有所谓“万历三大征”,分别是平定蒙古叛变的宁夏之役(1592)、抗击日本入侵的朝鲜之役(1592-1598)及平定苗疆土司叛变的播州之役( 1599-1600)。这三次军事行动都是由明神宗在禁宫中亲自筹谋,发号施令。不过,他向群臣下达命令的方式却是“谕旨”而非“召对”。如此看来,尽管明神宗终日躲在禁宫,但他对朝廷发生什么事情并非完全不知晓,甚至在有需要的时候会抓着决策的权力。

明神宗采取“在家办公”的治国方式,是因为他贪图玩乐,还是想借此掩人面目,在自己家中暗暗观察群臣的一言一行,了解朝政的最新动态,实行“无为而无所不为”,在适切时机才主动出手,却是很值得我们细细玩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