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跌落到最低谷,還能雄起嗎?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但鮮有人真正瞭解武術。絕大多數人是通過影視瞭解武術的,認為武術僅僅能打還不行,還要動作漂亮瀟灑、飛挪騰移,表情要嚴肅端莊、眼神要堅定犀利,打贏了再擺個造型,然後謙虛地說聲承讓了,這就是我們對武術最早的印象。因為對武術瞭解的少,這樣反而更容易讓人相信,口口相傳之下武術逐漸被誇張和誇大,認為武術高手能一個打十個,而且沒有極限,只要功夫到了多少人都能打過,甚至是能打贏老虎這種猛獸!其實包括武術在內的任何技擊術都沒有極限,的卻如此!但人的身體是有極限的,赤手空拳肉搏老虎這怎麼能贏?不管怎麼說,武術確實“厲害”了很多年,要從深層次上才能分析出武術“越來越厲害”的原因。

武術跌落到最低谷,還能雄起嗎?


人們是通過影視認知的武術,影視的前身是劇本,劇本的前身又是武打小說。不管是金庸還是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他們都是文化人,一點武術都不會!可想而知的是他們所描述的那些精彩絕倫的武術招式連他們自己都沒見過,而且文人羅嗦不乾脆,經常把武術高手寫成大戰幾百回合不分勝負,完全不考慮武術高手的體能堅持不了那麼久。很明顯那些文人完全發揮了把武術藝術化的特長,只有這樣才會有更多人喜歡看他們的“武術”書籍,武術在文人的作用下走上巔峰!還有就是一些從事武術行業的人對武術過度的美化,因為他們只有包裝自己才會有人請他們拍武打片。

武術跌落到最低谷,還能雄起嗎?


當武術走上巔峰的時候,就意味著開始走下坡路。近年來國內興起搏擊比賽,中國武術得以走上擂臺。武術是以散打的形式出現在賽場的,以踢打摔拿見長,體能以及重擊略有不足。其實散打繼續發展下去絕對是進步的,完全有實力和其它任何搏擊一較高低,這時候偏有一些自稱武術大師的跳出來指點別人。

武術跌落到最低谷,還能雄起嗎?


這些武術大師到處宣身絕技,太極拳的陳小旺輕輕鬆鬆卸掉大力士龍武的千鈞之力,王佔海用“螺旋纏絲勁”連過多名職業橄欖球隊員的包夾,還有號稱單手破裸絞的馬保國,把西瓜拍成內傷的太極雷雷。然而這些武術大師要麼被徐冬瓜打敗,要麼就根本不敢上擂臺一戰。名滿江湖的武術大師成了臭名昭著,就連武術也跟著這些大師遭了殃,國粹武術就這樣被這些武術大師活生生的拖到最低谷。

武術跌落到最低谷,還能雄起嗎?


現在不管說什麼都沒人再相信武術了,跆拳道館比比皆是,學武術的越來越少。武術的發展離不開一個好的環境,武術應該去偽存真,不應該把武術捧的太高。1954年在香港有一場轟動一時的比賽,武術名家吳公儀VS陳剋夫,說實在的兩人的比賽打的不好看,但還是有一定的擊技性,特別是55歲的吳公儀豪不怯場,喊之即戰,擊傷會拳擊的陳剋夫鼻子。

武術跌落到最低谷,還能雄起嗎?


練武術講究拳不離手,拳打臥牛之地,而不是拋開基礎只練絕招,想走捷徑成為武術大師簡直就是痴心妄想。武術跌落到最底谷不見得是壞事,相信不遠的將來武術會重回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