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楚這三件事情,你就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弄清楚這三件事情,你就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馬雲、馬化騰 、任正非 、馬未都(從左到右)

相信每個人明裡暗裡都期待自己能夠勝他人一籌,自己這輩子能活得有頭有臉,風風光光,一定有很多人都想成為馬雲、馬化騰那樣的人物。那麼,一個人怎麼才能出人頭地呢?這個事情到底是外力在主導也就是靠運氣,還是可以通過自己努力最終達成目標?一般來講,一個人能否成就自己的重要載體或者說平臺就是他所從事的職業,就是他的工作。比如大學教授成為知名學者,任正非國內外聞名看華為。最終評價一個人最主要的參照系是看這個人最終在職業上的造詣如何,一般通稱為事業。當然靠做副業也有成功的,但那是是極小眾的,而且當一個人的精力已經從一個領域轉移到另一個不相關的領域時,也就分不清哪個是主業,哪個是副業,或者說副業轉正成了主業。比如大家熟知的收藏家馬未都,最早是編輯和作家,大家熟知的《編輯部的故事》、《海馬歌舞廳》等電視劇他都有參與創作。但是後來他開始把精力放到古董收藏和品鑑上,原來是興趣,後來變成了事業,現在在媒體上介紹他的時候,給他做的背書已不再是作家或編輯,而是古董鑑賞家、觀復博物館館長。怎樣才能夠成就自己,這個事情究竟自己能不能說得算呢?這幾乎是每一個人的夢想,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愚以為:弄清楚這三件事情,每個人都可以成就最好的自己。這三件事兒對於剛剛走向工作崗位的人來講尤為重要,對於已經在職場上打拼多年的人士來講,也可以做一個很好的參照。

弄清楚這三件事情,你就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清楚個人的目標、夢想或者說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會受限於時間的問題。所謂蓋棺定論,正因為有時間的壓力,所以人們才擔心到站下車時自己手裡有什麼能拿得出來的東西,頭上有什麼足以閃瞎別人眼的光環。最怕的事就是人活一輩子,最後什麼都沒留下。時間是事先給定的期限,因為人的壽命是有上限的,承載一個人成就的平臺和載體---職業生涯更是有期限的。所以時間是重要的參照標準。如果一個人沒有時間壓力,那麼和他(或她)聊這個話題也就沒什麼意義了,就好像人類如果能夠長生不老的話,健康的話題就沒人聊了。相信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地有時間的壓力,就像長跑運動員一樣,關鍵是在不同的時間段內如何分佈好自己的體力。

一般來講,一個人大學畢業22歲,如果畢業後直接參加工作,到60歲退休脫離工作狀態,這期間的時間跨度為38年。在這38年中,職業生涯佔用的時間是多少呢?按照目前國內標準的每天工作8小時、每月出勤22天來計算(忽略節假日,除週六週日外其餘全部計為工作日),38年期間,按標準計算的職業狀態所佔用的時間約9年左右,其餘29年為工作外的閒暇時間。也就是說,一個人在其職業生涯中最終成就的高低的基本時限是9年左右的時間(自主增加的彈性工作時間以及工作單位要求延長的工作時間忽略不計)。每一個人都是在這個基本時限內與他人進行競爭和比拼的,最終也是在這個時限到期時來檢驗和評價一個人的工作效果的,所以一定要規劃好自己的時間表。

弄清楚這三件事情,你就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打開哪扇門:職業方向選擇


第二件事是工作的選擇方向是否正確的問題。如果職業方向錯了,那麼談功成名就就一定很牽強,即使這個人在某個領域有一定的成就,相信其背後付出的代價也一定是巨大的,同時他(或她)的工作成就的高度也註定是有上限的。職業選擇是一個人能否成就自己的前提和基礎。

自主的職業選擇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是需要不斷地減去那些自己做不了的、不喜歡的或者認為性價比低的工作,通過不斷地探索和篩選,逐漸貼近那些自己做得來、喜歡的(或者不討厭的)、與自己的價值觀相符的、認為付出與所得的性價比比較合理的、或者遠期有預期的(即所得會逐漸大於付出的)工作領域。

職業選擇就像是挖寶一樣,寶貝就是個體對自己的期待。一定要想好自己挖什麼寶,不同種類的寶石存在於不同的地質環境。有的人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逮著一個地方就開挖,可能挖了好一段才發現自己挖得很累但卻什麼也挖不出來。這好像很多文科類的畢業生無差別地被動選擇工作,或者直接接受父母安排好的工作,因為選擇時很隨意,所以,雖然職業生涯開始得很早,但是不一定就率先取得工作成就。

還有的人在這裡挖幾鍬,覺得不對,到那裡再挖幾鍬,時間過去了,可是連挖掘點還沒確定。這就好比是那些大學畢業後不斷跳槽的學生,在這裡幹兩年,覺得不滿意,然後再在那裡做兩年,依然覺得不合自己的意,幾年過去了,看看同學有的在單位已經升了職,自己還處在舉目四顧心茫然的狀態。最關鍵是自己的幾級跳沒有達成圍繞目標、有明確的專業方向的積累,凡事都是從頭開始,效率低而且又浪費時間。

弄清楚這三件事情,你就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學會做減法

第三件事是在職業方向正確的前提下,工作努力的程度和方法問題。這是一個人最終能夠達到什麼高度的直接保障。如果一個人是足夠努力的,剩下的就是工作方法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怎麼做的問題。其中成長路徑選擇至關重要,它關係到努力與成果的性價比的高低。

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哪一種職業以及具體哪一個工作崗位,都大體包括核心工作與輔助工作以及臨時隨機的工作。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主職是什麼,這個主職與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主線有什麼關係。只有那些沒有工作目標的人,才會覺得自己的未來是由別人(領導)決定的。

舉例說明。一個金融學專業的畢業生,畢業後進入某商業銀行工作。他(或她)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對自己未來的定位是做業務(靠技術吃飯)還是做管理(當官)。這可以說是進入任何機構都可能面臨的選擇。雖然說二者有可能重合即做技術的也可能當領導,但是在前期的發展路徑上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選擇做業務,那就是走專業發展的路線,即終極的職業目標是要成為本單位或者本系統的專業權威,比如總會計師等。商業銀行內部有很多職業劃分,每一個職能部門都有其專業的技術,比如商業銀行系統內的風險評估與管理,安全保衛、軟件開發與數據管理、信用卡管理、國際結算、大客戶服務、新產品開發、內部培訓等等,專業路線就是成為這些職能領域的專家和高級技術人員。對於這樣選擇的人來說,技術就是核心工作,你所有的關注點都應該圍繞技術本身,讓技術儘早附體上身,努力盡快成為技術上的權威人士,增強本單位或者業務本身對你的技術能力的依賴感。對於其他的工作內容或者工作任務,就應該儘可能地做減法。可能很多人會抱怨自己的工作身不由己,經常會被領導安排額外的工作。那是因為你的業務能力還遠遠沒有達到不可替代,所以才會被安排去做一些具有高替代性的工作。如果你選擇了技術路線,但在工作期間常態化的工作偏離了技術工作性質,那你就得反思你的工作究竟哪裡出了什麼問題。

如果你選定了將來要從事管理型的工作,你的關注點就從技術工作轉向對人以及人與工作協調的問題上來了。比如如何協調上下級、同事間的各種關係,如何將不同的人安排到與之適合的工作崗位上,如何將上級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指導意見以及工作任務更好地落實。當然即使是把管理作為目標的人,也離不開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了解,所謂外行管理不了內行,但是與選擇技術路線的人不同,管理方向的人對專業技術投入的精力應該是有側重的。對專業技術的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將來能更好地保證人職配位。所以走管理路線的人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所在單位、系統的整體規則的把握,工作結構、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工作職責等等方面上,這些內容才是主要的著眼點。

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除了9年總體的職業生涯年限的限制外,在具體工作中,對於不同的工作內容,進行合理的精力分配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工作中眉毛鬍子一把抓,每天無差別地遇到什麼工作就做什麼工作,或者說領導安排什麼就做什麼,把自己的未來交給上級領導去安排,那樣的話,可能是一個工作積極、服從管理的好員工,但是個體的特點、優勢以及個體的發展方向就會變得很模糊,好像畫家作畫一樣,沒有鮮明的輪廓和特點的人最難畫。任何一個機構的領導不可能對所有的員工都能做出一個理智的、基於私人定製的職業規劃前提下的工作安排,所以一個機構的絕大多數人,在處於競爭狀態的群體的成長過程中,就會出現一個“純天然”的優勝劣汰的選擇,到一個工作期間期末,誰能最先能讓上級領導看到你(的優勢),誰就最有可能率先被重用和提拔,而這也直觀地體現了每個人在此工作期間自己的精力投入與產出的性價比。所以在工作方法上,也需要學會做減法,也就是儘可能減少那些與核心工作內容無關的或者關係小的事情或工作,學會聚焦,這樣才最容易出活兒(成績)。

弄清楚這三件事情,你就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像長跑一樣,發令槍打響以後,比賽就開始了。目標是終點,時間是有上限的,選手的體力也是有上限的,在有限的時間內,合理分配體力,儘可能地卸掉包袱,輕裝上陣,在單位時間內,選手跨越的距離越大,就越有可能率先撞線。無論是在在職業選擇上還是在具體工作中務必學會做減法,做好這幾件事,你可能依然達不到大紅大紫、大富大貴,但是你成就的卻是最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