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楚这三件事情,你就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弄清楚这三件事情,你就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马云、马化腾 、任正非 、马未都(从左到右)

相信每个人明里暗里都期待自己能够胜他人一筹,自己这辈子能活得有头有脸,风风光光,一定有很多人都想成为马云、马化腾那样的人物。那么,一个人怎么才能出人头地呢?这个事情到底是外力在主导也就是靠运气,还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最终达成目标?一般来讲,一个人能否成就自己的重要载体或者说平台就是他所从事的职业,就是他的工作。比如大学教授成为知名学者,任正非国内外闻名看华为。最终评价一个人最主要的参照系是看这个人最终在职业上的造诣如何,一般通称为事业。当然靠做副业也有成功的,但那是是极小众的,而且当一个人的精力已经从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不相关的领域时,也就分不清哪个是主业,哪个是副业,或者说副业转正成了主业。比如大家熟知的收藏家马未都,最早是编辑和作家,大家熟知的《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电视剧他都有参与创作。但是后来他开始把精力放到古董收藏和品鉴上,原来是兴趣,后来变成了事业,现在在媒体上介绍他的时候,给他做的背书已不再是作家或编辑,而是古董鉴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怎样才能够成就自己,这个事情究竟自己能不能说得算呢?这几乎是每一个人的梦想,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愚以为:弄清楚这三件事情,每个人都可以成就最好的自己。这三件事儿对于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人来讲尤为重要,对于已经在职场上打拼多年的人士来讲,也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参照。

弄清楚这三件事情,你就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清楚个人的目标、梦想或者说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会受限于时间的问题。所谓盖棺定论,正因为有时间的压力,所以人们才担心到站下车时自己手里有什么能拿得出来的东西,头上有什么足以闪瞎别人眼的光环。最怕的事就是人活一辈子,最后什么都没留下。时间是事先给定的期限,因为人的寿命是有上限的,承载一个人成就的平台和载体---职业生涯更是有期限的。所以时间是重要的参照标准。如果一个人没有时间压力,那么和他(或她)聊这个话题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就好像人类如果能够长生不老的话,健康的话题就没人聊了。相信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有时间的压力,就像长跑运动员一样,关键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如何分布好自己的体力。

一般来讲,一个人大学毕业22岁,如果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到60岁退休脱离工作状态,这期间的时间跨度为38年。在这38年中,职业生涯占用的时间是多少呢?按照目前国内标准的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出勤22天来计算(忽略节假日,除周六周日外其余全部计为工作日),38年期间,按标准计算的职业状态所占用的时间约9年左右,其余29年为工作外的闲暇时间。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其职业生涯中最终成就的高低的基本时限是9年左右的时间(自主增加的弹性工作时间以及工作单位要求延长的工作时间忽略不计)。每一个人都是在这个基本时限内与他人进行竞争和比拼的,最终也是在这个时限到期时来检验和评价一个人的工作效果的,所以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时间表。

弄清楚这三件事情,你就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打开哪扇门:职业方向选择


第二件事是工作的选择方向是否正确的问题。如果职业方向错了,那么谈功成名就就一定很牵强,即使这个人在某个领域有一定的成就,相信其背后付出的代价也一定是巨大的,同时他(或她)的工作成就的高度也注定是有上限的。职业选择是一个人能否成就自己的前提和基础。

自主的职业选择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是需要不断地减去那些自己做不了的、不喜欢的或者认为性价比低的工作,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筛选,逐渐贴近那些自己做得来、喜欢的(或者不讨厌的)、与自己的价值观相符的、认为付出与所得的性价比比较合理的、或者远期有预期的(即所得会逐渐大于付出的)工作领域。

职业选择就像是挖宝一样,宝贝就是个体对自己的期待。一定要想好自己挖什么宝,不同种类的宝石存在于不同的地质环境。有的人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逮着一个地方就开挖,可能挖了好一段才发现自己挖得很累但却什么也挖不出来。这好像很多文科类的毕业生无差别地被动选择工作,或者直接接受父母安排好的工作,因为选择时很随意,所以,虽然职业生涯开始得很早,但是不一定就率先取得工作成就。

还有的人在这里挖几锹,觉得不对,到那里再挖几锹,时间过去了,可是连挖掘点还没确定。这就好比是那些大学毕业后不断跳槽的学生,在这里干两年,觉得不满意,然后再在那里做两年,依然觉得不合自己的意,几年过去了,看看同学有的在单位已经升了职,自己还处在举目四顾心茫然的状态。最关键是自己的几级跳没有达成围绕目标、有明确的专业方向的积累,凡事都是从头开始,效率低而且又浪费时间。

弄清楚这三件事情,你就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学会做减法

第三件事是在职业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工作努力的程度和方法问题。这是一个人最终能够达到什么高度的直接保障。如果一个人是足够努力的,剩下的就是工作方法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怎么做的问题。其中成长路径选择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努力与成果的性价比的高低。

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哪一种职业以及具体哪一个工作岗位,都大体包括核心工作与辅助工作以及临时随机的工作。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主职是什么,这个主职与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主线有什么关系。只有那些没有工作目标的人,才会觉得自己的未来是由别人(领导)决定的。

举例说明。一个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进入某商业银行工作。他(或她)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对自己未来的定位是做业务(靠技术吃饭)还是做管理(当官)。这可以说是进入任何机构都可能面临的选择。虽然说二者有可能重合即做技术的也可能当领导,但是在前期的发展路径上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选择做业务,那就是走专业发展的路线,即终极的职业目标是要成为本单位或者本系统的专业权威,比如总会计师等。商业银行内部有很多职业划分,每一个职能部门都有其专业的技术,比如商业银行系统内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安全保卫、软件开发与数据管理、信用卡管理、国际结算、大客户服务、新产品开发、内部培训等等,专业路线就是成为这些职能领域的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对于这样选择的人来说,技术就是核心工作,你所有的关注点都应该围绕技术本身,让技术尽早附体上身,努力尽快成为技术上的权威人士,增强本单位或者业务本身对你的技术能力的依赖感。对于其他的工作内容或者工作任务,就应该尽可能地做减法。可能很多人会抱怨自己的工作身不由己,经常会被领导安排额外的工作。那是因为你的业务能力还远远没有达到不可替代,所以才会被安排去做一些具有高替代性的工作。如果你选择了技术路线,但在工作期间常态化的工作偏离了技术工作性质,那你就得反思你的工作究竟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如果你选定了将来要从事管理型的工作,你的关注点就从技术工作转向对人以及人与工作协调的问题上来了。比如如何协调上下级、同事间的各种关系,如何将不同的人安排到与之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如何将上级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指导意见以及工作任务更好地落实。当然即使是把管理作为目标的人,也离不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了解,所谓外行管理不了内行,但是与选择技术路线的人不同,管理方向的人对专业技术投入的精力应该是有侧重的。对专业技术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保证人职配位。所以走管理路线的人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所在单位、系统的整体规则的把握,工作结构、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工作职责等等方面上,这些内容才是主要的着眼点。

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除了9年总体的职业生涯年限的限制外,在具体工作中,对于不同的工作内容,进行合理的精力分配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工作中眉毛胡子一把抓,每天无差别地遇到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或者说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把自己的未来交给上级领导去安排,那样的话,可能是一个工作积极、服从管理的好员工,但是个体的特点、优势以及个体的发展方向就会变得很模糊,好像画家作画一样,没有鲜明的轮廓和特点的人最难画。任何一个机构的领导不可能对所有的员工都能做出一个理智的、基于私人定制的职业规划前提下的工作安排,所以一个机构的绝大多数人,在处于竞争状态的群体的成长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个“纯天然”的优胜劣汰的选择,到一个工作期间期末,谁能最先能让上级领导看到你(的优势),谁就最有可能率先被重用和提拔,而这也直观地体现了每个人在此工作期间自己的精力投入与产出的性价比。所以在工作方法上,也需要学会做减法,也就是尽可能减少那些与核心工作内容无关的或者关系小的事情或工作,学会聚焦,这样才最容易出活儿(成绩)。

弄清楚这三件事情,你就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像长跑一样,发令枪打响以后,比赛就开始了。目标是终点,时间是有上限的,选手的体力也是有上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分配体力,尽可能地卸掉包袱,轻装上阵,在单位时间内,选手跨越的距离越大,就越有可能率先撞线。无论是在在职业选择上还是在具体工作中务必学会做减法,做好这几件事,你可能依然达不到大红大紫、大富大贵,但是你成就的却是最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