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成為企業和產業發展的挑戰與機遇

2月寫下的文字中,始終無法繞過“疫情”的因素。作為一位80後,30多年的人生經歷中印象最為深刻的也莫過於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驀然之間突然發現彷彿自己正在經歷著電影中似曾相識的畫面,各種各樣的信息對於感官與心理上的影響甚至覆蓋此前所經歷的“非典”疫情。由己為例,只想簡短表達一下“疫情”給人們帶來了什麼,我們也都很明白,疫情對於整個產業將會帶來什麼。

 

疫情成為企業和產業發展的挑戰與機遇

 

在患難之下,有時更可見到真實的現象。很顯然,在社會大層面遇到這樣困難的情況下,行業的確缺少行之有效的辦法,多方面的壓力向企業襲來,一個“熬”字成為企業們的常態。但是,在這其中依然要讚揚很多企業的表現,在企業面對較大壓力的情況下,他們依然踴躍捐款,向相關醫療單位捐獻熱水設備亦或者是配合經銷商和相關單位進行疫情區服務等,種種善舉都顯示出熱泵企業的社會胸襟,也為企業在行業乃至社會層面都樹立良好的形象。

  

2月上旬,我們曾經在線上組織了多個圍繞疫情下廠商發展狀態的線上調研,總體來說收到的反饋都很客觀真實,大家的反應各不相同,但都還算是平靜對待,也並沒有過多的抱怨。我們聽著他們的反饋,看著他們朋友圈所發佈的內容,都是在很積極得做著各種各樣的準備,對外講堅持、對內講信心,堅持,堅持,再堅持,用言行激勵著員工一起共渡難關。曾經看到某企業老闆發過一條開工的朋友圈,拍攝了空蕩蕩的車間圖片,後面還附了一句調侃的話“目前工廠到位的老闆比員工數量多”;還看過某位企業老闆,每天半夜用視頻記錄著自己親自一遍遍整理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的過程,我相信他不僅僅只是希望自己的員工能看到這些,也是希望整個行業能夠看到他真實的舉動,無聲的行動傳遞著他積極的態度。可能近些年來不斷加劇的市場也讓這些企業家們在心理上歷練了對於外部環境的應對。腳下有路,前方有光,帶頭的人有胸襟,相信很多企業家們都做到了。

  

一年之計在於春,困難已經是既定事實,從目前的疫情控制情況來看,2月中下旬已經得到明顯緩解。2月末企業已經普遍復工,隨著進一步調整的進行,到了3月末將會逐步實現正常。整個產業鏈環環相扣,配合關聯度日益加深,外部環境對於內銷以及外銷的影響直接導致之後的發展節奏,而第一季度基本癱瘓的情況對於未來3個季度的影響將會是顯而易見的。此外,據報道依然還有大量的務工人員無法回到廣東,對於熱泵集散地的廣東來說,用工問題以及人員到位之後的用工防護問題等又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疫情對企業和產業的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們必須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既要深刻分析一些企業、行業遭受衝擊背後的深層次原因,也要看到企業在困難情況下的行動對於企業未來長期發展的積極促進作用。總之,困難在前,腳下有路,前方有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