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管理方案与饮食指导

导语:

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巨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有相对固定的人群、方便定期随访以及具有丰富的慢病管理经验,应该成为骨质疏松症防治的主要阵地。


孙艳格教授 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规范化管理服务内容

1筛查


筛查途径:门诊就诊、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其他途径


筛查方法:


问诊:


有无脆性骨折史及骨折部位

  • 无,用其他筛查方法
  • 有髋部或椎体脆性骨折,诊断骨质疏松症
  • 肱骨近端、骨盆或前臂远端发生脆性骨折,DXA检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管理方案与饮食指导

评估流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管理方案与饮食指导

IOF一分钟测试题

如果结果呈阳性,建议进一步进行骨密度检测。


OSTA:亚洲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自我评分指数,主要针对亚洲绝经后妇女。


目的:筛选高风险人群,进一步DXA检查


OSTA指数=(体重-年龄)*0.2,舍去小数点


例如59 kg,年龄72岁,(59-72)*0.2=-2【低风险(>-1);中风险(-1~-4);高风险(<-4)】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管理方案与饮食指导

胸腰椎X线侧位影像


定量超声检查


2诊断标准


基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版)诊断标准如下:


  • 髋部或椎体脆性骨折
  • DXA测量中轴骨骨密度或桡骨远端1/3骨密度T≤-2.5
  • 骨密度测量符合低骨量(-2.5<T<-1.0)+肱骨近端、骨盆或前臂远端脆性骨折


注:世界卫生组织(WHO)工作组:基于DXA测定,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以骨密度值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年人的骨峰值相比较,低于峰值骨量2.5个标准差或更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管理方案与饮食指导


3管理流程


1、建立健康档案


2、生活方式指导


1)饮食指导


合理营养


增加食物中的钙含量,摄取足够的钙质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管理方案与饮食指导

中国居民膳食钙参考摄入量表(mg/100 g)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管理方案与饮食指导

不同食物含钙量比较(mg/100 g)


减少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高盐饮食、高蛋白饮食、咖啡因、吸烟、饮酒、某些蔬菜中草酸含量


素食主义者要注意某些蔬菜中草酸含量过高,草酸会影响钙质的吸收,要格外注意食物食用方法与搭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管理方案与饮食指导

常见蔬菜中钙和草酸含量(mg/100 g)


2)运动指导


运动的原则:

运动之前要进行评估

开始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

运动强度要适宜

循序渐进,坚持全面、系统、持久的运动


运动方式:

负重运动

抗阻运动

肌肉力量练习


3)充足的日照


上午11:00~下午3:00

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

15~30 min

2次/周

尽量不涂抹防晒霜

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防止灼伤皮肤


4)戒除不良习惯


戒烟

限酒

避免过量饮用咖啡

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

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


4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钙剂:


《2015中国居民健康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指出:

我国居民膳食钙摄入量平均366.1 mg/d

城市居民膳食钙摄入量平均412.4 mg/d

农村居民膳食钙摄入量平均321.4 mg/d

尚需补充元素钙400~600 mg/d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管理方案与饮食指导

不同钙剂元素钙含量表


维生素D:


成年人推荐摄入量为400 U(10 μg)/d

65岁及以上老年人600 U(15 μg)/d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 U(50 μg)/d

用于防治时剂量可为800~1200 U/d

维生素D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应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适应证:


1)髋部或椎体脆性骨折

2)DXA测量中轴骨骨密度或桡骨远端1/3骨密度T≤-2.5,无论是否有过骨折

3)骨量低下者(-2.5<T<-1.0),具备以下情况之一:

  • 发生过某些部位脆性骨折(肱骨近端、骨盆或前臂远端)
  • FRAX计算未来10年髋部骨折概率≥3%,未来10年任何重要的骨质疏松骨折概率≥20%

(使用方法在电脑上直接访问:http://www.shef.ac.uk/FRAK/tool.aspx?Country=2也可通过APP store下载FRAX应用,录入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



双磷酸盐类

降钙素类

雌激素类(建议在妇产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


用药注意:


疗效检测:每6~12个月系统地观察中轴骨骨密度变化

双磷酸盐治疗3~5年后需考虑药物假期

特立帕肽疗程不应超过2年


6随访


骨量正常者:每年一次随访,了解一年来脆性骨折史、饮食运动情况、骨密度检查情况、腰椎X线检查情况、钙和维生素D补充情况等,进行评估。


骨量低下不伴有骨折者:每年随访两次,随访要求同骨量正常者。

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及症状体征,有针对性的调整随访时间。


7

患者转诊


初诊转诊指征:

  • 有相关症状体征但不能明确诊断者及时转诊
  • 需要上级医院制定治疗方案者及时转诊
  • 骨质疏松症骨折患者需要外科治疗者及时转诊
  • 因设备原因无法进行检查者及时转诊


随诊转诊指征:

  • 随访治疗过程中,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者及时转诊
  • 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骨折者及时转诊
  • 因设备原因无法进行检查者及时转诊。转诊后,全科医生应于两周内进行随访,了解进一步检查治疗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