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朱瞻基给大明朝留下了怎样的隐患?

亘古怀念说史


最近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让男主角朱瞻基大火了一把,但电视剧就是电视剧,大部分内容都是杜撰的,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朱瞻基是什么样呢?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前四位是洪武帝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永乐帝朱棣、洪熙帝朱高炽),朱棣长孙、朱高炽长子,在位十年,年号宣德(这个称呼大家就熟悉的多了吧,宣德炉是收藏界宠儿),死后庙号宣宗。


朱瞻基虽然是朱高炽之后的皇帝,但是朱高炽身体不好,做了几个月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有人认为,朱高炽就是被朱瞻基害死的),因此朱瞻基可以说是直接承接的朱棣的江山。事实上朱棣对朱瞻基也是极为看重的,对其尽心培养,身体孱弱的朱高炽能够继承地位,不能不说里面有朱瞻基的原因。

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朱棣做梦朱元璋给了他一个大圭(古代皇帝所执的玉质手板),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认为这是上天的一种暗示,因此对朱瞻基极为重视。朱瞻基稍长之后,朱棣聘请名师教导,出征时并将朱瞻基带在身边教导军事。永乐九年(1411年),朱瞻基十三岁,被朱棣立为皇太孙,确定了接班人的地位。

前面说了,朱瞻基的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只当了几个月皇帝就驾崩了,因此作为不多,史称的“仁宣之治”则主要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功劳。关于盛世的描述,所有史书都是雷同的,无非是革除弊病、政治清明、任人唯贤等等,这里不再赘述了,咱们说一说题目所说的朱瞻基为大明埋下的隐患。


首先,朱瞻基改组内阁和司礼监,使其权力大大增加,这为明朝后期皇帝被架空埋下了隐患。

一、内阁

朱元璋建立明朝,仿效元朝制度,设立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胡惟庸案之后,废丞相之职,皇帝直接管理六部。后又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作为皇帝顾问。

永乐年间,大学士入职文渊阁,参与政务,称为内阁,内阁制度至此建立。但此时内阁并无实权,仍然是皇帝咨询机构。

到了朱瞻基当皇帝,内阁人员开始由实权人物担当,内阁成员定期上朝觐见皇帝以讨论较为迫切的政府事务。

此外,朱瞻基采用了一种称之为条旨或票拟的办事程序,大学士们(也就是内阁成员)首先批阅群臣奏章,然后将批阅答复附在奏章之上供皇帝预览。

群臣奏章首先由内阁成员提出解决办法,这就使的内阁有了实际的权力,成为了决策机构,并隔断了皇帝和六部之间的联系,皇帝和其他官员的政务往来都要经过内阁。这虽然解放了皇帝(这也是嘉靖帝和万历帝可以几十年不上朝的原因),但将皇权大大的削弱了。



二、司礼监

朱元璋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设立司礼监作为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

《明太祖实录》记载:

司礼监,掌宫廷礼仪,凡正旦、冬至等节,命妇朝贺等礼,则掌其班位仪注及纠察内官人员违犯礼法者。

司礼监主要职责是:

掌宫廷礼仪。凡正旦、冬至等节,命妇朝贺等礼,则掌其班位仪注,及纠察内官人员违犯礼法者。

朱元璋时期,对宦官管理严格,除了生活琐事,严禁宦官染指朝政。朱元璋还铸造铁牌,悬置宫门,明令“内臣不得干予政事,犯者斩”,并敕诸司不得与内官监有文件章奏的往来。

到了建文帝和永乐帝时期,司礼监职能有了增加。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宦官被派往全国,监控官员和地方。但宦官也仅仅是作为一个特务机关,并没有参与政治决策的功能。

到了宣宗朝,司礼监的地位开始出现了变化。

宣德元年(1425年)朱瞻基在皇宫内设立内书堂,教授宦官学习。

自从内阁票拟以来,所有奏章批红都需要皇帝一人进行,这对于管理一个大帝国的皇帝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需要有人代为处理,学习了文化知识的宦官则是最好的现成人选。

因此,从朱瞻基开始,朱元璋“内臣不得干予政事”的祖训被抛弃了。

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大大加强,一方面分担了皇帝的负担,但同时也弱化了皇权。如果皇帝能力强能够驾驭群臣的话,皇权还可以保证,但是一旦出现皇帝孱弱的情况,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就像崇祯皇帝,已经不能有效管理庞大帝国了。



其次,朱瞻基结束了持续几十年的海洋探索

中国一直以来是农耕文明,对海洋探索较少,但是在永乐宣德年间,以郑和七下西洋为标志,中国的海洋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郑和七下西洋,使得明朝在东南亚甚至远到非洲地区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拓展了朝贡体系,开拓了海外贸易,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了国内生产发展。

如果明朝的海外探索一直持续的话,后面还有没有西方的地理大发现肯定要打一个问号,明朝的发展历程也是另一番景象。可是这一切在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最后一次海外航行之后就结束了,同时,朱瞻基还施行了一定程度的海禁政策。

中国刚刚开始的海洋探索结束了。

朱瞻基为什么要结束海洋探索呢?有一种观点认为是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

郑和下西洋以朝贡贸易为主,主要是为了宣扬明朝国威忽视经济实利,有“厚往薄来”之说。根据历史资料显示,郑和下西洋以及朱棣对这些外邦朝贡者的大量赏赐,仅耗费银两就达600万两,还不包括对两万官兵的嘉奖。因此朱瞻基停止了这项活动。


撤兵安南,使其独立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派军深入安南,第二年大获全胜,将其纳入明朝版图。

永乐十六年(1418年),安南人黎利反叛,屡次打败官军。

到了朱瞻基时期,朱瞻基认为国中疲惫,远征无益,于是罢征南兵。自此,安南彻底从中国版图丢失。

结束征元,埋下隐患

在朱棣的数次北伐之后,北逃的残元已经分裂成两部分,一部是阿鲁台的东蒙古,一部是脱欢(也先的父亲)的瓦剌。

此时,对明朝最有利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平衡两部实力,让其内耗,但朱瞻基采取的策略却是扶持此时对明朝友好的脱欢。

宣德六年(1431年)脱欢击败阿鲁台。宣德九年(1434年)脱欢领导下的瓦剌部彻底击败了阿鲁台并把他杀死。瓦剌部无可争辩地成了蒙古的支配力量。

脱欢在世的时候,能和明朝保持友好关系,可等也先继任后,情况完全变了,这也就有了后来的土木堡之变。


不仅如此,朱瞻基对边防也作了一些变动。

宣德五年(1430年),朱瞻基将防务集中在战略要地开平卫之南新建的工事内,而将开平卫之北几百公里暴露在蒙古人面前,明朝军队越来越采取守势。


别酒流年


明朝的灭亡,宣德帝朱瞻基!他应该付50%责任!!!

朱瞻基作为一代明君,能文能武,绘画书法,促织天子;文治武功,万国来朝。

我家太宗皇帝永乐大帝千古一帝棣棣的好圣孙,从小就被爷爷奶奶器重无比的孩子,当了皇帝之後也任用贤明,礼贤下士,在他治下,武有武英镇国公,天下大将军张辅,兵部尚书邝埜,文有大明第一内阁“三杨”——人如其名的旷世奇才杨世奇、深入虎穴的大明英雄杨荣,肚量大气量大的杨溥。还有廉吏清官于谦,況鍾都是他一手提拔。

朱瞻基可以在寒冷的冬夜亲自登门拜访年近七旬的老臣杨世奇,并且帮他披上灰鼠褂;可以边画画边写字边斗蛐蛐边把大明帝国治理的海晏河清,蒸蒸日上,万国来朝。高丽後宮,交趾奴隶,西洋和西域每年都要大量上贡,这就是开放、和平的太平盛世——大明帝国。

宣德炉,蛐蛐罐,青花瓷;好一个宣德大帝!

交趾奴,高丽婢,下西洋;好一个仁宣之治!!

向天再借五百年?唱给康熙?不存在的!!

这首歌应该唱给宣德大帝朱瞻基!!!

如果不是朱瞻基死的早,王振也不会独揽大权,朝纲败坏

如果不是朱瞻基,安南就不会丢,蒙古就不敢侵犯

如果不是朱瞻基死的早,于谦也不会被误杀

如果不是朱瞻基死的早,也先早就被灭了,也不会有什么土木堡了

如果不是朱瞻基死的早,明朝的瓷器就不会有成化什么事了,宣德瓷器绝对首屈一指,还有各种宣德香炉,蟋蟀罐等等;都是传世珍品。

中年即位继位的朱祁镇,也会以父亲为榜样,兢兢业业做一个好皇帝,任用贤臣,励精图治;成化大帝也不会贪玩好乐,明朝也不会在甲申灭亡。

然而,历史是拒绝如果的。朱瞻基之後的皇帝基本都是昏君,朱祁镇开了个坏头。

所以我认为,朱瞻基责任最大!明朝灭亡,不赖崇祯,不赖天启,不赖泰昌,不赖萬曆,不赖隆庆,不赖嘉靖,不赖武宗,不赖孝宗,不赖宪宗,不赖英宗,归根结底,就赖宣德大帝朱瞻基!!!


孤独的始皇


对于朱瞻基这个人,都比较熟悉,但对他对评价褒贬不一,他是朱高炽的儿子,在父亲短暂的皇帝生涯之后继承明朝的皇位,他和父亲在统治年间为明朝缔造了一个盛世:仁宣之治,可以说是明君,天下太平,似乎明朝一直都处于盛世之中,可是奈何他却非要做一些对后世影响重大的事情呢?从远了看,他影响了这个朝代,从近了看他也差点让明朝刚起步就灭亡,这要从何说起?且慢慢往下看来。

一、明宣宗在位的时候,确立了太监读书这一规定

在明朝初年,太监作为宦官,他们的任务就是服侍皇帝的日常生活,那会儿也没有东厂,西厂这些乌烟瘴气的东西,而只有锦衣卫作为明朝的特务机构,这锦衣卫自然不是太监管的。可是到了明宣宗的时候,他逐渐意识到内阁成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组织,那么皇帝要控制他们就是不大容易的,于是这时候他首次想到了利用太监,可是太监一个字都不认识,怎么才能让他们去限制外边文官的动向呢?

他当即确定了,以后太监们都应该读书。而太监们读书就意味着以后他们就不单单是文盲太监了,而是颇有文采的人,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太监们除了是宦官以外,有的时候还比文官们有能力,可是有能力的太监毕竟是少数的,而多数太监识字之后就可以干预朝廷的奏折问题,接下来就酿成了后世明朝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的阉党与文官集团的斗争,这斗争一直持续到了南明,却依旧存在,最终还是因为宦官,搞得这个朝廷彻底灭亡了。

二、在明宣宗在位的时候,重新开始了下西洋的举动

朱瞻基的父亲死的很早,刚登基一年就死了,而他的爷爷当年依靠明朝初年的强大国力,让郑和屡次去外边和外国打交道,可是他们这些人又不是去做生意的,更不是去寻找殖民地的,自然就是花钱比挣钱多了,故而一段时间里明朝都没有在让郑和去干过这种事,而这一次,朱瞻基又开始了这样的计划,他想要让外人知道自己治理下的明朝是国泰民安的,可是这最后的西洋之旅,搞得明朝的国库一度成为了空壳子,这样的朝廷要怎么维持呢?只能靠着赋税和别的办法,这就加剧了明朝的阶级矛盾。

而当时他不过才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前边还有明仁宗,朱允炆这种都没有怎么做过几天皇帝的人。他已经确定了明朝那种百姓是奴仆,而皇帝是可以随意挥霍的主人的趋势,这当然成为了僵化明朝的一个原因,而之后他又没有再怎么改革过,如果不是因为明朝那会儿还没有强大的外敌,那么他就很可能把明朝带入灭亡,而实际上在他的儿子的时代,明朝就几乎要夭折了,只不过所谓的天命还在,百姓还没有那么穷苦,才没有让灭亡来得这么快。

三、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没有深思熟虑,完全没给朱祁镇好的教育

在朱瞻基一生当中,也许选择了一个朱祁镇来做接班人是他最容易后悔的事情,因为他这个宝贝儿子直接就可以算是一个傻子,当年只因为自己宠幸的太监的一句话,他就要亲自去和瓦剌打一仗,结果这仗没有怎么打成,自己带出来的几十万兵马都成为了泡影,在这些兵马被消灭之后,明朝内部是什么样的呢?

综上所述,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用的正规部队了,朝廷的精锐被几乎败光,而朝廷里人心惶惶,如果那会儿没有几个得力的臣子站出来,那么明朝也就可以提前变成南明了,这一切虽说是朱祁镇太过愚蠢,可是他的父亲难道没有责任吗?可见朱瞻基是不可能推卸责任的。


照鉴历史


朱瞻基虽开创“仁宣盛世”,但终明一世之最大隐患“宦官之祸”亦源自朱瞻基!

朱瞻基大明王朝第五位皇帝,在经历自己父亲朱高炽短暂的皇帝生涯(不足一年)之后进入了朱瞻基的时代。朱高炽与朱瞻基共同缔造了明朝的盛世—“仁宣盛世”。

大明帝国经历了朱元璋与朱棣时期多年的厉兵秣马,大明国库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军功膨胀的背后是民贫国困。好在朱高炽、朱瞻基给予百姓休养生息,让天下百姓得以喘一口气。除了休养生息外,明宣宗在位期间更是任用贤臣、听言纳谏、政治开明为明朝开创一个盛世。

但,今天我们并不是来为朱瞻基歌功颂德,而是讲述其给大明王朝留下的巨大隐患—“宦官之祸”。

朱瞻基继位后,为了打击文官势力,没过多久便想培养宦官对抗文官集团,以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但,当时的宦官大多是大字不识一个,但朱瞻基迫切的需要培养起宦官势力来对文官集团形成制衡,朱瞻基开设了让宦官读书的机构——“内书房”。在朱瞻基的特意培养之下,宦官获取了舞文弄墨的机会,这个政策也随着稳定下来,成为明朝的既定制度之一。而读书识字后的宦官,开始逐渐渗入朝堂之中生根扎芽,在明中后期更是衍生出刘瑾、魏忠贤之流。

在时机成熟后,朱瞻基开始启用宦官参与国家政务。首先第一步是赋予批红的权力。所谓的批红便是帮助朱瞻基决定内阁呈上的决策方案能不能进行实行,可以说这属于直接掌握了大明帝国的最高决定权;其次朱瞻基同时让身边的宦官到各地担任监军,几乎各个边镇都有宦官监军的身影。

这两个特殊的权力,直接为后期宦官乱政埋下了伏笔。

但因为朱瞻基属于圣明君主,他的光芒实在太耀眼了,宦官的破坏性也被掩盖,所以当世人都觉得没什么。但反过来想,正是由于朱瞻基对宦官的纵容,这才有了明朝后期宦官乱政治的现象,留下了巨大的隐患,也正因此明朝才会走衰落。

原本的朱瞻基只是想利用宦官来制衡文臣势力,在他们之中钉入一颗只忠于自己的钉子,以“批红”代自己对内阁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了解朝臣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所有施政活动,自己则可以安安心心的稳坐高台,驭者天下。

但,朱瞻基应该怎么也想不到他的这一决定最终会酿成了余毒大明百年的宦官之祸。


像素说


杀死自己的老师,可谓是违背伦理的,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仁义君主的名声。毕竟他不只杀了自己的老师,还杀了自己的叔叔。却依然能让大臣们站在他这边,明史记载处处站在他的立场上。

而他的叔叔朱高煦也是个奇葩,他是个阴谋造反,却让他想造反的心思成了公开的秘密的同志。他派遣亲信前往北京城找一个老朋友,认为人家一定会站在他这边,但是朱高煦还是天真了,交情远没有时务重要。扭头就把他的亲信绑到朱瞻基面前了。

朱瞻基本来是打算和平解决的,但是朱高煦并不领情,并对前来的大臣非常之傲慢。直接让朱瞻基御驾亲征,兵临城下。

御驾亲征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让军队非常有气势,能给朱高煦一击必杀。而朱高煦看到御驾亲征的朱瞻基确实也被打击到了。对方士气这么高,我方却没有一点斗志这还怎么打,所以二话不说出城投降了。所以说人要作死,是拦不住的。

除了这两件事,朱瞻基还做了一件可以说并不合礼制的事,就是无故废后,但是他能把这件事做的这么四平八稳,足以证明他的办事能力。当然这也有胡皇后贤惠明理,识时务的原因。在他开导胡皇后后,胡皇后就自请辞去中宫,而且依旧享受着皇后的待遇。后来朱瞻基还表示了对废后决定的后悔,说自己是年少不懂事。

朱瞻基除了上诉这些事,还做了一件被后世认为是为大明王朝的灭亡埋下伏笔的大事——教太监读书。毕竟当皇帝一个人批阅奏折实在是太累了,不睡觉都批不完。而且太监不仅扫了盲,还拥有了一项权利“批红”(皇帝同意的决策用红笔批注),“批红”之外还有个“票拟”(内阁大臣草拟的国家大事处理意见),这就等于是把权利划分成了两部分,虽然调动了大臣们的积极性还让皇帝不会被架空,却也产生了隐患。毕竟后来的历史表明,“票拟”一直在文官集团的手里,但是“批红”的权利却不一定一直在皇帝的手中,而是在太监的手中。而这也是太监这个群体登上历史政治的舞台的开端。

朱瞻基作为一个皇帝,这应该是他制衡权力的手段。这就像是一场拔河,一头是庞大的文官集团,另一头却只有皇帝一人。所以朱瞻基决定让太监参与进来一起拔河。要知道明朝的皇帝不好当,文官集团不断壮大,他们有很多同门、同乡、同事,这些人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集团。他们有知识、有谋略,他们可以对皇权不屑一顾,向皇帝提意见,训斥、挖苦皇帝都是家常便饭,在他们眼里这是为了这个国家好,当皇帝的还不能说什么。

虽然这一举措的确培养了很多坏太监,但是朱瞻基还是个好皇帝,一个真正为百姓考虑的皇帝。他微服私访,为了不给地方增加负担,他只带几个护卫。他给了老百姓生存空间,让他们得以休养生息,他每天兢兢业业的加班工作,不沉迷玩乐与美色。在位统治十年与其父在位一年加起来称为“仁宣之治”。众所周知能称为什么之治的,无一不是历史上的盛世。而朱瞻基在位的时期就是这样一个国泰民安的盛世。






闲情逸致博古论今


明宣宗朱瞻基被认为是明朝和平时代最为贤明的皇帝,甚至没有之一,他与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十几个皇帝中最正常的了。而恰恰是在明宣宗时期,大明朝被覆灭的种子也种下了。

明宣宗朱瞻基虽然是明朝第五任皇帝,实际上他接手的大明朝算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明成祖朱棣靖难,明仁宗朱高炽短命。

明宣宗实际上算是明朝的第三任皇帝,太祖、建文、成祖三朝基本上都是打打杀杀,好不容易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又搞了五次亲征漠北,朱棣一死,儿子朱高炽继位,开启“仁宣之治”时代,九个月不到,明仁宗朱高炽也死了,年纪轻轻的朱瞻基继位。

朱瞻基登基后,大明朝才开始了正常的、稳定的王朝统治时代,朱瞻基是一位至关重要的皇帝,而且他做到了,实际上“仁宣之治”能够让明朝达到鼎盛,朱瞻基的功劳远远高于其父明仁宗朱高炽。

朱瞻基当皇帝的十年间,让整个大明王朝焕然一新,政通人和,无论是他对政、经、农方面,还是对吏治管理,制度改革方面都是整个大明朝做得最好的,他留给明朝后世之君的政治遗产也是最多的。

极盛时期一定会给极衰时代埋下隐患,明宣宗朱瞻基也不例外。

强化内阁制度

明宣宗时期的人才是整个大明王朝时代最多的,官吏也是整个明朝最为贤明,和谐,团结的。三杨内阁是整个大明王朝内阁团队中最稳定,最忠诚,能力最强的,连嘉靖时期的徐阶、高拱、张居正时代都无法比拟。

但是恰恰是朱瞻基加强内阁制度,强化内阁权力,让明朝在朝廷政治权力上出现了内廷、外廷的争夺和分裂,这也为明朝末期党争剧烈埋下了隐患。

内阁制度始建于朱棣时期,本来是任用一批低品级的官员给皇帝当秘书,做参谋,他们有参议权,却没有决策权。而到了朱瞻基时代,他为了加强皇权,简化皇权命令的执行手续,任命了一批高品级官员任内阁成员,比如尚书、侍郎等各部一、二把手入内阁,这样皇权是加强了,皇帝命令得到了强力执行。

同时内阁成员的权力也得到了加强,一个尚书或者侍郎既是部门首脑,又是皇帝近臣,想想这个位置有多么吃香。

宦权崛起

明太祖朱元璋对太监很讨厌,明成祖朱棣对太监也是看管严格,唯独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代,启用了宦官。祸害明朝两百多年而不绝的宦官参政制度始于明宣宗朱瞻基,直至明朝灭亡,宦官对明朝的覆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内阁权力的加强对皇权有一定的威胁,前面说了,内阁成员基本上不是一品就是二品高官,不是大学士就是各部正副首脑,而且内阁成员是多名,他们完全有可能组成小团队对抗皇权。

朱瞻基不是傻子,非常清楚内阁权力加大对皇帝意味着什么,他需要政治上的帮手,需要在政务流程给内阁上把锁,于是他又像傻子一样的放出了历史上屡次出现的政治怪兽——宦官。

朱瞻基创造性的设置了司礼监,让一群太监来制衡强大的内阁,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这样既可以减少皇帝的工作量,更能够让一帮忠诚于皇帝(并不一定忠诚于国家)的太监来制衡内阁。

朱瞻基设置了太监参政的司礼监机构,同时又强化了太监的文化、管理水平,当然对于特务机关,历代明朝皇帝都没有放弃发展过,只是后世朝代,本是专属于皇帝的特务机关被太监所控制,成为了宦权打击异己的工具,这是明宣宗朱瞻基完全没有想到的。

消极防御,放弃辽东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有两件重大的关于军事撤退的无奈之举却为明朝埋下了绝对的隐患,甚至直接养虎为患。

明宣宗时期,安南人黎利造反,朱瞻基认为安南离中原地区太原,此时也无力征伐,于是就借势承认了安南脱离明朝的事实,安南就是现在的越南。

朱瞻基犯的最大的错误是放弃了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压力,让瓦剌部落在明宣宗时期日益坐大,成为了明英宗时期的心头大患,甚至一度兵逼北京,差点就把明朝国都给端了。而明宣宗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却直接给后来的辽东地区埋下了定时炸弹,撤了原来大宁府几个军事卫所,朱瞻基的目的的缩短军事防御线,减少辽东地区的军事开支。

由于有明长城的修建,把辽东地区长城以外的卫所全部撤到长城内,这样的相当于明朝间接的放弃了辽东地区长城以外的广袤地区,这为辽东的女真各部落的成长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辽东女真部落经过两百年的成长壮大,终于成为大明朝的盖棺者,后金的壮大,满清的入关根源其实在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就种下了。


沉墨I方之城


导读:明宣宗朱瞻基说起来也算是有作为的君主,这位明朝第五位帝王和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开创了明朝的第二个小高潮仁宣之治。明宣宗朱瞻基书画双绝,在帝王圈里估计也就宋徽宗可比。朱瞻基盛年继位,宣德朝人才济济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等悍将。所以明宣宗时期明朝国力达到巅峰,万国来朝。虽然朱瞻基还算不错的帝王,但是由于他的的一些失误留下的隐患直接导致大明在明英宗时期由盛而衰。下文我们从三份层面来阐述明宣宗朱瞻基的遗留的隐患。


朱瞻基命其实挺好的,从明成祖朱棣政变上台在父亲朱高炽被册封太子的同时他也被封为皇太孙。也有一种说法,朱高炽能当太子还是沾了朱瞻基的光。这就有点和康熙选择雍正继位的传说一样了,也是康熙通过观圣孙才决定传位雍正的(这就是传说,不要较真儿)。明宣宗朱瞻基盛年继位,在位十年后38岁壮年去世。从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到朱瞻基执政的这十一年,大明王朝休养生息、社会矛盾缓和史称仁宣之治。所以说宣宗朱瞻基还是非常有作为的,但是依然有些执政的瑕疵深刻影响后世君主。客观上也造成了大明王朝在以后有盛转衰,甚至流毒深远。


宦官势力从明宣宗开始可以接触外廷,开启了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的历史

先说明朝的宦官势力,明朝宦官介入政务就是从明宣宗朱瞻基开始的。朱瞻基在内廷开设内书堂指定翰林学士在内书堂教宦官,宦官从此接受正规书本教育。朱瞻基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在自己犯懒的时候,让宦官能够处理私人文件并正式与朝廷官员联系。这一改朱元璋、朱棣甚至是朱高炽对于太监的防范的态度。朱瞻基自以为宦官依附皇权而生,所以在忠诚方面是文官无法比拟的。

说到朱瞻基让宦官介入政务的目的,还要先说一下明朝的政治制度。从朱棣开始就成立了内阁,作为皇帝和六部之间的桥梁。最早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咨询的机构,但是从朱瞻基开始形成了权力机构。朱瞻基采用了一种票拟的办事程序,规定内阁先审议官员奏议。在审查后提出建议贴在诏令上以供御批,如果朱瞻基同意就会把建议转交六部执行。

如果内阁建议不合适,朱瞻基就会指派司礼监的宦官采取适当的行动。由于六部一般对内阁或者司礼监的建议直接执行(谁敢去和皇帝复核确认是否真的是帝王的意思?不敢呀),所以司礼监的宦官就有了夹带私货、甚至假传圣旨的可能。只此一项就造成了内阁和内廷争夺权力,贻害无穷。由宦官组成的内廷与文官内阁争斗一直持续到魏忠贤被杀。


对于蒙古草原格局不清楚,放任瓦剌一家独大直接导致了明英宗朱祁镇(朱瞻基儿子)时期的土木堡之变。

蒙古在明朝时期分裂为瓦剌和鞑靼两部,鞑靼在东靠近明朝;瓦剌在西部。而号称北元太师的鞑靼部领导人阿鲁台,多次袭扰明朝边境。结果被强硬的永乐大帝朱棣给揍的鼻青脸肿,接受明朝册封为和宁王与瓦剌对立。阿鲁台的威信被打没了,所以他只能背靠明朝对峙瓦剌部。相当于阿鲁台的鞑靼部是明朝扶植起来对抗和牵制瓦剌做大的对手。

瓦剌部名义上与明朝修好,然后积极的攻击鞑靼部的阿鲁台。朱瞻基居然连这点战略眼光都没有,很明显应该扶弱逸强延续以前的政策扶植阿鲁台对抗瓦剌呀。但是他居然坐视瓦剌攻击阿鲁台,最后杀死对手一统草原。明宣宗宣德九年,阿鲁台所部遭到瓦剌所立的大汗袭击,战败后又受到瓦剌首领脱欢攻击被杀。

此时瓦剌已经一统草原,时刻威胁着大明的安全。等到脱欢去世后也先继位,瓦剌部已经露出咄咄逼人的态势。再加上明英宗朱祁镇盲目出兵,结果土木堡事变大明精锐尽丧、英宗被抓。大明王朝有盛转衰,明朝和蒙古攻守态势逆转。从根子上说还在朱瞻基遗留下来的隐患。


在完成最后一次下西洋后,主动撤出对印度洋和南洋的探索。不但丧失了未来海洋时代,也造成了明朝中后期倭寇横行的局面。

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是朱瞻基在最后一次下西洋以后,主动关闭了即将迎来大发展的海洋探索。大明开始闭关锁国,切断了和南洋、印度洋以及西亚、非洲的国际联系。明朝在国际事务中孤立,放弃了华夏再次领先世界探索海洋的机会拱手让给了西方。大明王朝放弃到手的好牌,主动退出了海洋争霸时代的牌桌。

这个决定也严重影响到了大明水师的士气,水师力量逐渐废弛。没有强大水师的保护,客观上造成了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的倭寇横行。大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戚继光的领导下才最终平定倭寇。这一切都是朱瞻基的仓促决定造成的隐患。


小结:


明宣宗朱瞻基总体来说是位明君,但是在宦官介入政务、取消海外探索以及对蒙古草原放任三方面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严重的隐患。这三方面在明朝中后期深刻的影响着大明王朝,也许这时朱瞻基所没有想到的。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朱瞻基(1398年或1399年2月9日-1435年1月31日),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和诚孝昭皇后张氏的长子,年号宣德,自号长春真人。洪熙元年(1425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在位。

朱瞻基登基后重用杨士奇、杨荣、杨溥、夏原吉、蹇义等贤臣,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注意节俭,致力于太平社会的建设。在他统治的十年中,国家户口与垦田逐渐增多,粮食产量增加,政府税收增多,官营民营手工业陆续发展,商业城市增多,东西南北商业流通畅快,海外贸易往来活跃。这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期,后世与仁宗称之为“仁宣之治”。

作为太平天子的朱瞻基,唯一的爱好就是斗蟋蟀。继位后他曾经让各地采办上等蟋蟀来京,地方官员为了取悦宣宗,都变本加厉地下达任务,一度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朱瞻基也被百姓们称为“蟋蟀天子”。但是他给大明王朝埋下的隐患并不是这个,而是遗祸子孙的“培养宦官处理政务”这件事。

就朱瞻基自身来讲并没有受到宦官的过度干政影响,但他为宦官开辟的“宦官培训班”制度,使得他的后世深受宦官“干政”之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宦官干政的危害认识很深刻,他不但用铁牌明确规定禁止宦官干政,甚至还规定宦官识字也不可以。

重用宦官开始于朱棣,但太监虽然被任用,但也只是作为鹰犬,他们的地位一直不高。可是到了朱瞻基时期,太监的地位一下被他提高了,致使最后他们可以和朝廷分庭抗礼,形成了内阁—司礼监之间相互制衡的格局,明朝的朝堂格局就形成于这个时期。而且朱瞻基还作出了两个极其危险而且给整个明代带来恶果连连的决定,一是彻底打破朱元璋的禁令,开始授意太监文化,为他们参与朝事铺平了道路,当年朱棣在怎么也不该打破朱元璋的禁令:第二个就更致命了,他命司礼监秉笔太监代替皇帝批复内阁的票拟本章,这就是赋予太监批硃权,要知道明朝自朱元璋废除相制以来,明朝的朝事都是有内阁提出意见,凑呈皇上,在有皇上亲自批复作出决策,这项权力其实是明朝的最高权力,正是由这个在整个明朝皇帝中还算不错的皇帝,把它分享给了太监。

由此宣德之后,表面上内阁和内监地位平等,大家相互之间制约,可实际上内监处在内阁高一级的位置,以至于当时都有“朝令不由朝臣,皆出自司礼监”之说。掌握了这个,宦官群体,一越成为明朝的实力部门。朱瞻基这个举动,乃不折不扣的授人以柄,而且这个柄是明朝的国家之印。以至于几十年后明朝的批评家说出了这样的评价“明一代之端,实宣宗启之”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只留下了一个有九岁未成年的太子朱祁镇,当然还他留下来一个让部分太监通往干朝的大门,从这点来说朱瞻基无论作为皇帝还是父亲都是相当的不负责任,给自己的儿子留下这么一大祸根,致使后来发生很多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而且宦官干政的弊端很快就在明朝显现出来。


重岐真好


宣宗朱瞻基,明朝第5位皇帝,也是位守成君主,当政10年,德政治国,内外宽和,重视农业,在经济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使大明国力进一步强大,有了“仁宣之治”的赞誉,但因为朱瞻基的宽容治国,自己又是一副老好人,也给继任者留下一些隐患和弊政,比如明朝的女真问题和宦官之祸,朱瞻基负有很大责任。

明宣宗朱瞻基画像。

朱瞻基是个慈善心,他在位已把重心转为“内政优先”,对待北方少数民族,由洪、永时期的“以猛治国”、“主动出击”变为“以守为主”、“招谕安抚”的政策,特别是对女真地区的管理和控制,来之招抚,击而不追是其用兵方针,即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受到侵犯,采取的军事行动也是非常委婉,对于来附的女真首领,大授官职,各方面优待,女真官员家里遇到困难,朱瞻基还派人予以救助,据统计,朱瞻基时期,女真朝贡次数是最多的,达到400多次,平均每年36次,趋于频繁的回贡,也让明廷苦不堪言。

宣宗行乐图,局部。

永乐时期,北方边关马匹全是政府包办的官营市场,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的马匹是市场最重要的商品,明廷能过市场获得大量马匹,马政也是国家要务,从朱瞻基开始,裁撤辽东苑马寺官员,允许其他商品在马市上贸易,于是马市出现逆转,对女真人的控制松动,明廷再无法获得大量马匹,宣德以后,明朝国力衰减,女真不再拿出马匹交易,想着以“厚往薄来,施以恩惠”的政策,却培养了强大的女真政权,逐渐失去对辽东的统治,最后自己被灭。

宣宗时期,内阁有杨士奇、杨荣、杨杨溥一同辅政,并称“三杨”。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朝代宦官之祸最严重,东汉、唐朝,明朝,而明朝也最为严重,其实早在朱元璋、朱棣时期,对宦官的控制是很严的,而宦官的地位和势力出现逆转,就是从朱瞻基开始的,毫不客气的说,明朝的宦官之祸就是老好人朱瞻基开启的。明朝的宦官本来只是搞搞服务,都是不识字,不准识字的,朱瞻基可倒好,在宫内为宦官开办教育机构,取名内书堂,请翰林院的尖子生来授课,每次上课人数不下二三百人,全是宫里的大小宦官,这些知识型的阉人自然就参政、提升政治地位,从而走向权利巅峰。

朱瞻基的景陵。

朱元璋规定,有大功才封爵,文人最高也仅为三孤,朱瞻基倒好,只要的宠信的宦官,都赐免死诏书、免死铁券,宦官地位再次提升;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后,大学士有奏折票拟权,皇帝是批红权,可到了朱瞻基这儿,批红权直接给了宦官,司礼监秉笔太监直接可代替皇帝,于是,宦官从此凌驾于朝廷内阁之上,此外,朱瞻基还宦官派发兵权,各边关镇守都有太监出镇,洪、永时期虽也有宦官出镇,但那是特批的,且极少,而朱瞻基时期,已成常态和惯例,所以一边培养宦官,给施政权和军权,对太监的大力扶植和纵容,在朱瞻基时期,宦官还不敢太放肆,可时期一过,即开始了宦官专权。


图文绘历史


《大明风华》里风流倜傥、英俊潇洒、聪明伶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皇太孙,就是后来的明宣宗宣德皇帝,在位十年,就匆匆撒手而去了。宣宗性格介于他爷爷成祖和他爹仁宗之间,文韬武略都还不错,但没有他爷爷那么热衷于出击蒙古、开疆拓土,也没有他爹那样一心守成、兴起文治,所以总体上来说,在内外政策上都延续了他爹的取向,一方面放弃了对外扩张政策,把重点转向内政,另一方面又没有他爹那么勤快,生性兴趣爱好广泛,比较爱玩,所以不如他爹那么俭约爱民。

因为仁宗在位时间很短,只有八个多月就匆匆去世了,所以朝廷重用的主要大臣也还是永乐后期提拔起来的那些大臣,尤其是三杨和蹇义等人,都是一时之选,宣德对他们很信任,也很放手,朝廷内外的事情基本上都交给他们处理。也就是在他在位期间,内阁制度大体上成型,成为整个朝政运转的中枢,从原来永乐时期的秘书班子变成了一个实际掌握权力的核心机构,发挥了之前宰相的功能。当然,这也是因为他兴趣爱好比较广泛,这样他就可以把时间腾出来去玩儿了。

也是因为他的主要精力并不放在朝政处理上,而是把相当部分的精力用在各种兴趣爱好上,内阁的权力开始扩大,所以他也有意识的培养内廷太监,用以制衡内阁。为了让太监能够更好的在朝政运转中发挥牵制内阁的功能,他特别在内廷办了学习班,也就是内书堂,教刚入宫供奉的小太监们识字。这样,那些之前就有点文化、能读会写的太监的权力和地位就提升得比较快一些,发挥的作用比较重要。这其中最著名的,当然就是王振,王振实际上成了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的首席师傅。

因为宣宗驾崩时还很年轻,所以太子继位的时候也还在幼年,各方面都很不成熟,而明朝按照之前朱元璋留下的规矩,“母后不烦临朝”,这样,就给了太监更大的权力运作空间,也就让王振成了当时的权力中心。虽然在朱元璋时期,就已经开始让太监出使臣服于明朝的藩属国,成祖时期更加出现了郑和这样著名的大太监,但整体上来说,太监干预朝政的机会还是比较小的,太监干预朝政,而且逐步形成内廷主要势力集团,也就是在宣德时期,英宗登基后,这个趋势更加明显,王振凌驾于整个朝廷的文官官僚体系之上。

太监如果只是主管北镇抚司的锦衣卫,或者是提督东厂,其实权力也还是没有后来那么大,因为他在整个朝廷日常政务运转的体系之外,弄权的空间就比较小。但因为宣宗一方面放权给内阁,一方面又有意识的培植内廷太监集团的势力,所以形成了太监干预朝政的局面,这实际上已经打破了太祖朱元璋留下的祖制,让太监成为整个朝廷政治权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分的太监干政成了明朝政治的一大特色。无论内阁首辅是否有能力有所作为,都必须在内廷有一个全力比较大的太监的支持,哪怕是张居正,离开冯保的支持,也寸步难行。

但太监和文官不同,太监的品性、见识如何,是一个没有什么制度性保障的变数,而这个变数也成了整个明朝政治中最大的变数。文官集团虽然也有各种奸佞小人,但整体来说,因为明朝的文官制度已经很成熟,所以哪怕是经常出现没有什么能力的庸人当权的情况,也不太容易出现完全一团漆黑的奸佞小人把持朝政的局面。但太监是否贤明,就完全是偶然性的,有一个比较贤明的太监,明朝的政治就比较清明一些,也比较稳定,出现一个喜欢弄权,又没有什么能力的太监,就容易造成混乱。所以,明朝出现了不少比较贤明的太监,但也出了很多臭名昭著的坏太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