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的50万明军是如何被屠的?

张进娣


土木堡之变发生在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期,说是被俘50万人,其实没那么多。中国人说话喜欢夸张,尤其是打仗的时候军队的数量问题,水分太多。其实出征时也就20来万,到了被俘的是时候也就剩十万人了,其中有战死的,也有当逃兵的。

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他的父亲是明宣宗朱瞻基,也就是那位“蟋蟀天子”。这就足够说明遗传的强大,老爹就好玩,儿子也不着调。

明英宗朱祁镇特别宠信宦官王振,王振原本是一个落魄秀才,走投无路就净身做了太监。王振读过书,有点小聪明,朱瞻基就特别喜欢他,就让他服侍太子朱祁镇。朱祁镇即位后,王振就成了司礼监掌印太监。这可是皇帝的贴身秘书,有“批红”(批阅内阁呈报上来的奏章意见)的权力,是皇帝以下“第一人”。这时没有能制衡王振的人,王振就大权在握,明朝所有军政大权都在他手中。

这时北方的蒙古悄然崛起,原本被朱元璋、朱棣驱散的蒙元势力,又一次集结在一起。此时蒙古最大部落是瓦剌,在丞相也先的带领下,统一了蒙古三部。也先不断向明朝挑衅,先是用劣马向明朝进贡,换取大量好处。接着不断加大朝贡次数和贡品数量,也先这样大量以次充好的行为,让明朝大为不满。

但为了安抚蒙古部落,不让他再起事端,明朝也就忍了。也先就开始骚扰明朝边境,并且于1439年秋,分兵三路,向明朝发动进攻,其中也先亲率大军直扑大同。

这时王振挺兴奋,因为他一直就想向世人展示他的军事能力。这个从小听了太多隋唐演义、杨家将故事的太监,特别向往那种刀光剑影的军旅生涯。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从失去男人尊严中找回一点点自信。

于是他就忽悠明英宗亲征,朱祁镇也是听着朱元璋、朱棣这些祖辈的事迹长大的。他也认为打仗就那么回事,只要人多,谁都不用怕。两人一拍即合,立即召集群臣宣布亲征。并且西陵要求2天之内,50万大军到位,然后亲征大同,文武群臣全部跟随。

就这样,匆忙之间,2天聚集了20万大军,其中一部分连装备都没配齐。朱祁镇和王振就带着群臣,浩浩荡荡的向大同进发。

也先一听明英宗亲征,也很高兴,就连忙布局,要将朱祁镇消灭在大同境内。于是也先就命令部队后撤,王振得到消息后,认为也先害怕了。于是王振就劝朱祁镇快速向大同进军,免得也先“逃跑”。

可是进军途中,看到遍地死伤的士兵,王振害怕了。越往前走越荒凉,沿途甚至不见一兵一卒,王振心中感到不妙。这时,曾参与守卫大同的手下向王振汇报,前几天明军在大同惨败的消息。王振立刻汇报英宗,英宗也发现打仗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也想回去。于是,就下令撤军。

如果就这么撤回北京,也就没有土木堡之变了。此时王振又有了新想法,他想让英宗从他的老家蔚州(现在的河北蔚县)经过,让父老乡亲见见皇帝,也有“衣锦还乡”的意思。于是,王振就下令走蔚州,由紫荆关入长城。大军就开始向蔚州进发,走着走着,王振就发现,大军的出行对庄稼的损害较大。而且,明军的军纪也不好,这样岂不是害了家乡父老。

王振又下令,不去蔚州了,还是走宣化,于是大军又向东走。这样一折腾,就耽误了回北京的最好时间。本来也先听说明军撤了,就很失望,这又听说明军两次改道,他觉得机会又来了,连忙下令追击。

王振他们赶到宣化,瓦剌大军也赶了过来。王振连忙派兵拦截,自己随同大军继续后撤。赶到土木堡时,王振看到自己搜刮的财宝和辎重没跟上,就命令在土木堡修整。土木堡只是一个军事堡垒,他距离怀来城只有10公里。群臣都建议先进怀来城,再做修整,王振不同意。群臣又提议,先让英宗入城,结果提议的人遭到王振的斩首,也就没人敢再说话了。

第二天一早,王振就发现走不了,因为瓦剌大军将土木堡团团围住。也先也不攻城,因为他知道城中连水都没有。于是也先将靠河的那一面让开,让部下埋伏在河岸边,就等着明军取水时,将他们歼灭。

于是在取水时,明军被俘,就连堡中的人也无一幸免,英宗连带着一干大臣全部被俘。

土木堡是明朝衰败的起点,此后,明朝率遭北方侵袭,只能被动防御。


老虫


土木堡之变,单从军事层面来讲是明朝历史上最惨重的失败,甚至堪称国耻!明朝最精锐的军事力量和武官集团损耗殆尽,当朝皇帝竟然当场被掳而去,明朝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而这样的损失,本来应该是可以本来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土木堡之变输的让人出乎意料,数十万明军几乎在一天之内宣告崩溃,曾经多次北征打的蒙古部落逃亡北方草原的大明军队,为何在这一天变得如此不堪一击?可以说在这场事故的一开始就已经埋下了隐患,轰轰烈烈的御驾亲征,在一开始就被当成了儿戏!



出征大军号称50万,但实际上根据考证,充其量不过20万,由于常年没有应对大型战争,军备方面已经呈现废驰,大量士兵都是在出征前紧急征召,这支亲征大军竟然在命令下达的几天后就宣告出征,后勤军备完全缺乏准备,这支20万大军包含了太多刚刚身披军装的老百姓,又能保证多大的战斗力?可以说明朝经历了前期数十年的对外对内战争,虽然依旧保留了一支隶属武官集团的指挥团队,却缺乏提供战斗执行的战斗兵员,尤其在这场仓促出征之下,大量精锐部队来不及征调军事行动就匆忙开始,也许明英宗只把它当成了一场武力示威游行,却全然不知瓦喇的军队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一支军队磨刀霍霍,另一支军队却想着阅兵之后打卡下班,两支军队的碰撞,能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也许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土木堡之变当中明军到底付出了多大损失,史书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记载,明军撤退途中由于殿后的数万骑兵被瓦喇歼灭,明军虽然主力尚存,但早已缺乏战斗力的他们已成了惊弓之鸟,战场上更大的是溃乱,以至于双方都没有记录在这最后一战中有何激烈的战斗,战斗结束后,明朝军方还能在战场上收集遗留在战场上的上万件火器,考虑明朝前期明军的火器配置至少在10%以上来推算的话,明军不下十万人的武器装备在战场上丢失,瓦喇疑似由于兵力太少,占了大便宜之后也匆忙撤退,无力仔细打扫战场,也许最后一战,明军一开始就选择四下突围和投降,以至于身边至少应该有十几万军队的明英宗,倾刻间就成了孤家寡人而被瓦喇军队俘虏。

这也许是明朝历史上最戏剧性的失败,明军莫名其妙的发起主动进攻,又莫名其妙的走向失败!


辽宁资深球迷


土木堡之变,明军号称五十万大军,实际上也就二十多万,为什么少了那么多?因为一半当了逃兵了。此战明军几十万大军,为什么竟然被屠戮殆尽,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土木堡之变时蒙古瓦剌的势力。

明英宗正统帝时期,被明太祖和永乐大帝打散的蒙古各部落又统一起来了,其中势力最大的一个部落叫瓦剌。

瓦剌之主叫脱脱不花,但是没有什么实权,实权都掌握在太师也先手里,太师也就是丞相。除了也先,还有一个阿剌知院,知院也就是枢密使,国防部长,知院阿剌,也是瓦剌的一大部落首领,很有实力。

所以,瓦剌以太师也先为首,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权力形势。一般情况下,其实都要听也先的。

土木堡之变发生的原因。

瓦剌太师也先的父亲脱欢最早统一瓦剌各部落,所以蒙古人有再次强大的迹象,到也先当了太师,蒙古瓦剌更加野心勃勃,想要恢复元朝。

瓦剌一开始还向明朝俯首称臣,明朝封也先为顺宁王。他每年派手下向明朝进贡马匹,明朝朝廷回馈金银玉帛作为谢礼。

谁知道也先野心勃勃,在跟明朝的外交通使接触的过程中,买通了这些通使,详细探听清楚了明朝的虚实。

于是他就策划派大军入侵明朝。当时发生了一件事,给了他一个借口。

瓦剌太师也先自以为势力比较大了,就骄横跋扈,膨胀起来,他要求跟明朝通婚,娶明朝的公主。结果呢,也先通过明朝的外交通使提出了这件事,明朝的外交通使没有报告朝廷,竟然私自答应了也先。

正好当时也先派了两千人马到明朝进贡,却谎称三千,明英宗身边的大太监王振嫌也先奸诈,虚报的那一千和马匹也没给馈赏和马钱。也先大怒,于是明朝跟也先失和。

也先就以此为借口,说这批马是给明朝朝廷的聘礼,因为明朝通使答应他要跟他通婚。其实朝廷根本就不知道通婚这回事。而且朝廷还下诏,根本就不会跟瓦剌通婚。

于是也先更加气愤,同时也为他入侵明朝找到了借口。于是他派出四路大军进攻明朝边关。

一路是,他亲带领大军进攻明朝西北边镇大同,一路是瓦剌之主脱脱不花进攻辽东,一路是知院阿剌进攻边镇宣府,另外派一军进攻甘肃。

土木堡之变的大体经过。

也先带兵叩关,明朝边军虽然节节抵抗,仍然被打败,外围城堡全部失守,只有宣府大同等重镇,因为兵多,防御措施坚固,还能死守住。

但是,边关危急和打败仗的奏报却一天几十道报到了朝廷。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明英宗九岁继位,年号正统,当时有太皇太后摄政,有著名的“三杨”作为内阁辅臣辅政,所以正统前期,明朝还是天下太平的。

等到太皇太后一死,英宗亲政,他宠信宦官王振,把衰老的三杨赶出朝廷,一切大权都掌握在了王振手里。而英宗对王振也是言听计从,非常依赖。

于是,王振就要英宗率领大军亲征大同,去打也先。英宗对王振非常宠信依赖,就同意了,当即下诏,两日后大军启程。

当时兵部尚书和兵部侍郎于谦等人都非常反对,苦劝英宗,英宗不听。并让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城主政,郕王就是后来的景泰帝。

于是,王振忽悠着明英宗,带领所谓的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出了京师,八月到了大同。所谓五十万大军,其实只有二十多万,因为明朝逃兵极其严重,有的兵,名额上有他,实际上他并不在军中。还有的兵,本人已死,名额还在,粮饷却被上司冒领。

在大军出征以前,明英宗已经派了四路人马支援大同,每路一万人,结果这四万人全军覆没。

明朝有太监监军之说,当时在大同监军的太监郭敬是王振的人,他在四路大军全军覆没的时候,躲在草丛里躲过一劫,偷偷跑回来告诉王振,瓦剌军队太猛了,不能打,然后明军又震于四路大军全军覆没,于是王振决定班师撤军。

此时王振有私心,他想让英宗去他的家乡蔚州,好使自己大大的风光一次,大军便朝蔚州撤退。然而,刚走了四十里,王振又担心大军把自己在蔚州的地里的庄稼踩坏了,于是又要改道,往宣府退。

当时的大同总兵郭登,由于对地理形势比较了解,告诉王振说,如果要撤军,最好过蔚州进紫荆关。王振不听。

这里说一句,明朝永乐大帝北征元朝,曾经带领五十万大军出征,这五十万大军铺开来,宽度达到二十里地。所以,以当时明军几十万的数量,铺开也得有十来里宽,王振才担心他的庄稼被踩。

明朝大军刚改道,后面瓦剌骑兵就追来了,王振就派成国公朱勇率领三万骑兵抵御,朱勇此人有勇无谋,结果中了埋伏全军覆没。

在朱勇的三万大军当炮灰的同时,英宗的大军正好也走到了土木堡。

土木堡是一个小城堡,并不适合大军安营扎寨,更不可能建筑防御工事抵御敌军,当时离土木堡二十多里地,有怀来城,如果明军进入怀来城,绝不至于全军覆没,然而,大军为了等待王振的一千辆私人物资车辆,竟然停靠在了土木堡这个危险的地方。

当时随军的大臣都奏请英宗赶紧入关,进入怀来城,都被王振赶了出去。于是大军在土木堡待了一晚上。

等到第二天大军将要启动时,才走了几里地,瓦剌大军追了上来,将明军团团围住。并且也先派精锐骑兵,手持长矛长刀,向明军发起了猛攻。

南行未三四里,敌复四面攻围,兵士争先奔逸,势不能止。铁骑蹂阵而入,奋长刀以砍大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众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宦侍、虎賁矢被体如猬。

此战,明军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逃回去的没几个。随军的大将高官,包括永乐朝的大功臣,英国公张辅,尚书邝埜、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等五十多人被杀,王振也死于乱军之中。

当时边关重镇也在被瓦剌军围困,但是面对英宗几十万大军被围,有人建议开关带兵去冲击瓦剌围军,以助英宗脱困,然而,宣府总兵拒绝了这一要求,坚决闭关坚守。

明英宗的内侍,禁军,都被射成了刺猬。英宗本人也下马坐在了地上,被两个瓦剌小兵抓到,他们认为他气度不凡,逮到了也先弟弟赛刊王大帐中,也先弟弟赛刊王一问之下,才知道他就是大明的正统皇帝。

经此一战,明朝京营精锐损失大半,明朝国运从此走向了下坡路,明朝军队也一蹶不振。

明朝几十万大军为什么被屠戮殆尽?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准备不足。

几十万大军出征,竟然两天就拔营,这怎么打仗?

是个人都知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两日之内,粮草是绝对准备不足的。

因此,明朝大军刚出了北京城,就开始缺水缺粮,又过了几天,军中开始饿死人,甚至于,“僵尸满路”,说难听点,明朝大军,是一路死到大同的。

二、主将不明。

英宗出征时,虽然任命英国公张辅为主将,成国公朱勇为副将,然而,毕竟是皇帝亲征,一切都要请示皇帝,再加上中间有了王振擅权,所以,从整军,到行军,到撤退,到对敌,到排兵布阵,张辅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将无任何用武之地。

三、王振擅权。

王振忽悠英宗亲征,可是他又不懂军事,反而闭塞言路,使明朝大军一次次错失自救的机会。

大军到了大同,很多人上奏英宗撤军,结果都被王振训斥,甚至赶了出来。

明朝班师时,如果走蔚州,过紫荆关,就是长城以内,安全度大大提高,而且很快就可以回到京师,完全可以避免全军覆没的厄运,结果王振却以踩坏庄稼为由,强行改道去宣府,导致大军来回拖延,被瓦剌骑兵追上。

明军走宣府也不是没问题,可是又因为等待王振的一千多辆私人辎重车,驻扎在了土木堡,延误了进怀来城不说,土木堡附近还没有水源,明军士兵又饿又渴,大军战斗力下降,军营混乱。

四、瓦剌太勇猛,也先太狡猾。

瓦剌骑兵是蒙古兵,勇猛就不说了。

明军在土木堡被围军时,也先竟然假装议和,瓦剌军假装后退,致使明军轻信,大军挪动,阵型大乱,被瓦剌趁机反杀。

此外,也先还派兵围攻宣府,甘肃,埋伏于赤城等地,使明朝边军不敢轻易出动救援。

五、明军战斗力太差。

明朝战斗力最强的是边军,京营与之相比,差了太多。明朝曾经有边军抱怨,跟京营军队并肩作战太丢人,因为京营军队往往望风而逃。

明军逃兵太多,导致战斗力差,号称五十万大军,实则二十几万。

明军粮草跟不上,又没有及时占据河流等水源,导致军士又饿又渴,战斗力能好到哪去?

此外,由于王振擅权,主将不分明,大军一遇到敌人,无人统一指挥,不战自溃。

铁骑蹂阵而入,奋长刀以砍大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众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

西堤君


关于土木堡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50万明军其实是个非常夸张的说法。五十万明军,实际上是京卫七十二营和京畿八府所有额定军人的总和。但是从宣德年间,因为边防调度加上士兵逃亡,最后总比例实际上也就只有额度的一半。也就是说,50万明军实际上只有二十多万。根据明人李贤的《古穰杂录》记述,土木堡之战,明军总数不过二十多万,也是迎合了这个观点。另外这二十多万人却还不都是战兵,明代卫所军旗军和京营旗军分为种地的屯兵和打仗的守军两种。根据明人叶盛的《水东日记》和《明实录》的记载,正统十四年,京营的旗军中屯军占据了四成,而守军则是六成,如此一来这么一算,明军跟随皇帝亲征的这二十多万大军,能打仗的实际上就只有十三万左右了。


再就是蒙古人的数量,关于蒙古人的兵力,说法也是多种多样,有说二十万的,有说三万的,有说两万的。根据指纹烽火工作室的资料整合研究发现,在《蒙古源流》这本书中,记录过也先带领都沁·都尔本部落军杀入关内。所谓都沁·都尔本在蒙古语里面是44的意思,也就是说,也先当时带领的大军,是四十四万户蒙古人撑起来的军队。这点确实不夸张,因为早在瓦剌政府女真的时候,就出动了十万大军。不过考虑到当时瓦剌对当时其他敌对蒙古部落仍需控制,因此瓦剌不可能倾国出动所有军队,尤其是东蒙古部落就可以凑出十万人的大军,所以留守部队至少要二十万以上才可以镇得住东蒙古、兀良哈和哈密三个部落。在考虑北京保卫战时,也先自己手底下就有九万多人,而土木堡时另外还有阿剌知院一部和也先一起,再除去蒙古南侵部队在山西和北直隶侵占地区的留守部队,土木堡之战的蒙古大军,差不多也得有十三万以上。


所以这是一场人数上势均力敌的战争,只是双方的指挥和实力上有了差距。

在这里要给一个人洗白一点罪名,就是王振怕明军踩坏家乡的庄稼然后要求改道一事,其实应该是《明实录》中的一个错误,根据《宣府镇志》来看,郭登和王振都要求明英宗从紫荆关回师,但是明英宗没有同意,所以这个锅很可能是给皇帝避嫌脱罪而强行栽赃到王振身上的。

至于英宗为什么非要走宣府这条远路呢,根据《正统临戎录》记载,英宗亲口说的回事途中遭到也先的追击,所以很可能是英宗已经意识到了也先在追击自己,一场大战不可避免。而明初大同—蔚州—紫荆关一代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并没有城堡建筑,而明军多是步兵,在平原很容易就被蒙古骑兵给吃了,所以相对而言,宣府一代多山地的地形虽然远,却是和蒙古军队作战的好地方。



但是说实话,也先更加棋高一着,早在英宗决定路线之前,也先就已经排好了军阵。在先前进攻大同和宣化的时候,整个蒙古大军只有也先的部队,而阿剌知院的部队一直埋伏在回师京城的路上,等着明英宗撞进自己的包围圈。

由于也先对宣府的疯狂攻击,整个宣化已经失去了对鹞儿岭北路和东路的控制,只能龟缩自保,而在同时后,两路留守的五万断后军也被蒙古人打的全军覆没。当明军走到了土木堡之后,已经是彻底陷入包围圈,并且孤立无援。



不过对于明军在土木堡之战中的表现,并不像影视剧那样一触即溃,在《蒙古黄金史纲》里面记载,明军到了土木堡之后,马上修筑起了可以供十万人使用的防御工事,这点在《鸿猷录》中也有提到。

有了防御工事,骑兵的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了,所以也先决定用计。

第一步,围困,把明军饿的渴的精疲力尽。

第二步,假意议和,把明军骗出防御工事。

第三步,发挥骑兵优势,疯狂的进攻,失去了防御工事的明军步兵,无论如何,也打不过突如其来的同等数量的蒙古骑兵。所以最后,大明惨败。

不过根据《正统临戎录》、《北征事迹》和《古穰杂录》的记录,蒙古大军并没有热衷于屠杀,而是忙着抢盔甲、兵器和骡马,至于明军的伤亡,《古穰杂录》记载“伤居半,死者三之一”,《北征事迹》也是说“人马皆散”,可见大部分明军没死,而是逃跑了。


火器工坊


闲言不叙,先来聊明军行军路线,再聊聊土木堡的历史疑问。


明军路线

正统十四年,即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与王振,领大军及征发的民夫,号50万人,北征瓦剌。

7月16日,大军离京。

7月19日,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

8月1日,大军抵达大同。

之后大军折返,走南线,过蔚州,经紫荆关返京。从大同出发,往蔚州方向行进40余里,忽然再次折反,往回走,打算走原路返京。这就是历史上的“王振大转弯”。

8月11日,到达宣府,也先先锋追击而至,明军后卫将军吴克忠部,成国公朱勇部共计五万余人,先后阻击也先。全军覆没。

8月13日,大军停留在土木堡。此时距离军事重镇怀来不足30里。

8月14日,也先派人和谈。

8月15日,明军于土木堡大败。


关于“王振大转弯”之谜

史书是说,王振为了在蔚州老家于乡亲之间炫耀自己的权势,故意怂恿朱祁镇走蔚州路线,由紫荆关返京。这个说法,朝史暮想是不信的,史家的言论有点过于无耻了。

朝史暮想推测的理由如下:

理由一,大军缺粮,正值秋收,大军于蔚州城郊补充粮草,之后再原路返京。

理由二,途中听闻宣府守将与蒙古有串联,朱祁镇前往调查。

理由三,途中得知也先骑兵追击,大同——紫荆关一线,地势平坦,利于骑兵作战。不如大同——怀来——居庸关一线,重镇林立,来得安全。

理由四,朱棣,朱瞻基北征返京路线惯例走居庸关入京。


为何在土木堡停留

史书说王振贪恋财物,等候掉队的两千辆物资大车。朝史暮想还是不信。

推测:

时在也先行动时,瓦剌的阿剌知院同样率部行动。也先攻大同,阿剌走宣府。阿剌于宣府一面,先后拿下马营,独石,永宁等军事重镇,抢先明军占据土木堡以东,切断水源,阻击明军。

这是瓦剌人预先设置好的口袋。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打又打不过,明军自然大败。


土木堡之战,明军的失败是多原因的:

其一,兵员素质比之前朝,下降太多。很多子弟兵没有经过大战洗礼。

其二,情报工作糟糕。站前战中,都没有人去重视这块。

其三,朱棣时期留下的大将大多凋零,大军无大将主事。

其四,明军从上到下对蒙古人的轻视。

其五,王振征伐民夫伴军随军补给,流寇的补给方式。

其六,土木之战,是大明朝内斗的延伸。

......


也许,此战,大明从来就没胜的希望。


朝史暮想,总有些干货可以在历史中挖掘。


朝史暮想


好大喜功导致。

想想看,这算是一场军事战役吗?

我想连最基本的军事战争都不算,只能算是瓦剌的军事突袭而已。

带着数量庞大的军队招摇过市,典型的纯粹军事盲搞的闹剧。

加上是皇帝御驾亲征,宦官干政的指挥体系,完全违背了军事指挥系统的精干有效率的原则,纯粹的瞎指挥系统。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重点在于累,不仅是身体的疲惫,而且是心灵,意志方面的摧残和混乱。

耀武扬威是可以,但必须得有严密的战略安排,这个没有;

驱敌于国门外是可以,但必须准确打击,这个真没有,只是瞎晃荡罢了;

长时间的带着一股庞大军事力量在边境转悠,没有明确的目标,供养虽有但无法面面俱到,好比一架快要散架的战车,只要有人在一边用手指头戳一戳,立马就垮了。

瓦剌军队不是什么随便人,它是一股强悍的军事力量,一个尖锐钻头,猛地钻入了皇帝主力军腹中,直接摧毁了这支莫名其妙,毫无军事战争能力的游行队伍。


鸿哥iouyh福小铺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节点。在此之前,明英宗正统治着父亲明宣宗所留下的全盛时期的明王朝,国力强盛

;而在此之后,明朝数十万北部边军消亡殆尽,丧失了自明太祖以来形成的对蒙古的军事优势,从而转为战略防御,建设“九边防线”。

明英宗正统年间,蒙古瓦剌部崛起,统一了漠南。瓦剌首领“也先”兵分四路南征,自己亲率主力攻陷了山西大同府。瓦剌军“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

消息传到京师后,明廷震动。明英宗为了宣扬国威,在亲信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亲自率领25万大军出征,对外号称50万大军迎战瓦剌。但这一去,就发生了“

土木堡之变”的惨剧,明英宗被俘,宦官王振被杀,随行的重臣大多死于非命,20多万明军遭到屠戮。

双方开战后,明军的主力出居庸关长城,经过怀来到达宣府,但其前锋被3万瓦剌军骑兵击败,于是明军的主力沿路溃退到了土木堡一带进行布防。

不过经过长途奔袭和败仗后,明军整体士气低下,再加上明英宗判断失误,所以导致明军主力被困在土木堡。土木堡周围地势较高,环境恶劣,干旱缺水,明军士兵饥渴难耐,战斗力大打折扣,这给瓦剌骑兵制造了机会。

瓦剌骑兵沿路追击而来,将明军团团包围在土木堡一带,并趁明军寻找水源时从四下发起猛攻,将20余万明军分割包围,并活捉了明英宗本人。在这场混战之中,明军约有7、8万人阵亡,10万余人重伤,余下的残兵逃回了北京,后来还参加了于谦的“北京保卫战”

此外,当年由明成祖朱棣所留下的“精锐三大营”全军覆没。而明朝开国勋贵后代形成的重臣集团与多数能征善战之将也被瓦剌军杀死,如明朝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重臣全部死于乱军之中,仅有少数大臣逃回北京。

要知道,当时的明王朝(明宣宗、明英宗之交)正处于全盛时期,而蒙古瓦剌部不过是区区的游牧部落,可是却给了强大的明朝有如当头一棒,也揭穿了明朝外强中干的本质。

经此变故以后,明朝的北部精锐消耗殆尽,被迫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同时,由于蒙古边患再起,此后明朝到灭亡为止,战略重心一直集中于北方,对西南土司和东南倭寇的管理都处于宽松状态。


历史的荒野


其实当时的明军是二十五万,而不是五十万。

当时的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镇的父亲是明宣宗朱瞻基,明宣宗的父亲是明仁宗朱高炽,是朱棣的儿子,明仁宗与明宣宗两朝有一个仁宣之治,是明朝最强大的时候,可是经过了土木堡之变,明朝迅速衰弱。

明朝当时北方的敌人是瓦剌,瓦剌是北元的一支,虽然明朝灭掉了北元,可是瓦剌一直在明朝的北方袭扰明朝。

那为什么会有土木堡之变呢?这个和一个人有关系,这个人就是宦官王振,当时瓦剌的也先向明朝进贡了两千匹马,但说是三千匹马,希望得到更多的赏赐,可是王振拒绝了,就按两千匹来,而且还只算了五分之一的价格给也先。

瓦剌当然不同意,所以就率军攻打明边境,明多处关隘被攻打,当时明英宗宠信王振,明英宗就在王振的鼓励下,完全不顾兵部尚书和于谦等人的劝说下,坚持要御驾亲征,明英宗让他的弟弟朱祁钰留守北京,由他与王振带着二十五万大军北上,号称是五十万。

而这只部队是由王振指挥的,其他人员都不得干涉,明军到达大同后,大同守关太监说瓦剌也先北撤,此举是为了埋伏,王振看到瓦剌北撤,觉得是个机会,要追击,可是没多久,前部被瓦剌所击败,王振命明军迅速南撤。

这样一北一南,明军本来就很疲惫,回去的时候,王振让大军经过他的家乡蔚州,相当于带着几十大大军衣锦还乡,但又担心大军会踩坏他家的庄稼,所以就一直改行军路线,到了宣府的时候,明军被瓦剌军赶上,明军被杀三万。

明军继续南撤,到达了土木堡,兵部尚书建议要快回居庸关内,这样才比较安全,但是王振给拒绝了,土木堡缺少,因为水源被瓦剌军所占,瓦剌军假装与明军谈和撤退,明军大喜,大家奔向水源,不料,瓦剌军反攻过来,二十万明军基本全军覆没。

随行的很多官员也被杀死,王振也被明英宗的护卫将军樊忠所杀,明英宗也被瓦剌给俘虏了。


历史简单说


正统十四年(1449年)7月16日,明英宗在乎其镇命其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然后和王振在极短时间内,抽调包括京营在内的50万大军(实际20万左右)从北京出发,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等护驾等100余名文武官员从征。 皇帝御驾亲征,成国公朱勇虽为大将军却无实权,随征的文武大臣也同样无法参与军政,一切军政事务却皆由王振专断。而明军内部,京营虽为朝廷精锐,但毕竟也几十年没打过仗了,加之前线由于战败,因此多有夸大敌军之语,普通士兵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争较为恐惧,这为之后的战败埋下了伏笔。



五十万明军是如何被屠?

一、盲目追击

7月19日,大军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8月1日,大军开至大同。 也先(瓦剌太师)见明军势大,逐收拢军队后撤,一方面静观其变,另一方面则意图将明军诱入草原,从而发挥自己骑兵优势。镇守太监郭敬在向朝廷上奏也先已经后撤的消息后,大部分文臣武将意图劝说明英宗返回,毕竟边关之围算是解了。而王振则不同意,他认为也先撤退是由于畏惧朝廷军队,于是坚持继续北进。




二、王振不支援,只顾逃命

王振在听到前线战败后,连忙指挥军队后撤。其实此时的明朝军队足有也先10倍之多(也先大约2万5千人),前线虽败,但面对如此庞大的军队,也先其实也是比较担忧的,小败之后如果能稳住阵脚,也先在摸不透虚实的情况下其实也不敢有大动作,但王振偏偏就后撤了,这反而给了也先信心。


三、王振多次改变行军路线

屡次改变行军路线。在逐渐远离前线之后,王振却突发奇想,请求英宗在退兵之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也来个“衣锦还乡”。于是朝廷大军没有按照原路返回,继续过宣府从居庸关入关,而是选择向南过蔚州从紫荆关入关(如下图)这也导致士兵疲惫不堪。


四、王振拒绝撤回居庸关城内

王振又犯了第四个错误,命令大军在土木堡修整。当时兵部尚书邝埜表示也先骑兵行军速度极快,土木堡虽然地势较高,但无泉缺水,不利于大军驻扎,建议大军加紧行军,尽快返回居庸关,进入关内后再做修整。但王振见明军已经疲惫不堪,自己也累得快散架了,加之此地距离居庸关已经不远,于是予以了拒绝,令大军在土木堡修整。次日,瓦剌军队挖断了水源,就包围土木堡。


明军仓促迎战之下遭遇溃败。此一战役,明英宗被俘,王振被英宗护卫将军樊忠一怒之下用铁锤砸死,文武官员亦死伤数十百人,损失马匹二十万头,衣甲器械辎重损失无数。


历史早知道


公元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太师也先侵犯明朝边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亲征瓦剌,英宗为显威风下令三天内集结五十万大军,于是准备不足的明军,匆忙开赴大同迎击也先。

亲率大军出征,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由于根本不懂军事,明知是诱敌之计却坚持进兵,令前峰大军损失殆尽,闻败后不思调整而惊慌撤军。撤军时为显示威风,故意使英宗经过其家乡;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屡次改变行军路线,导致士兵疲惫不堪。后瓦剌大队追兵追袭而来,狼狈逃到土木堡,土木堡地势高,无泉缺水,土木堡之南十五里处有河,被瓦剌军占据,明军将士饥渴难耐,挖井二丈仍无水。瓦剌军队包围土木堡,也先遣使诈和,并主动撤离,以麻痹明军。王振下令移营就水时,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奔向河边,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发动攻势,明军只能仓促应战,结果大败。英宗被孚,大批靖难武将勋贵战死,曾跟随成祖靖难及远征漠北的三大营精锐全军覆没,这一败也是明朝由盛转哀的开始,为以后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真正被歼灭的只有三大营的精锐的二十万人左右,其它卫所军都被击散击溃,而有战斗力的也只有三大营,卫所军顶多就是搞搞后勤,土木堡之败终其原因还是人为之祸,英宗的混溃及王振的弄权,自英宗之后明朝皇帝再无敢亲征之人,武宗是偷偷去的,朱家皇帝本是马背上得的天下,空有一身骨气,但偏偏没有了但气,被文臣死死的钳制住,连紫禁城都出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