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登基后,在位第一年削掉五位藩王,为何如此着急削藩?

孤客生


以朱元璋逝去之后,朱允文即位之初的情形,不管哪位有为之君在位,都不会熟视无睹,进行削藩的。

所以,朱允文削藩的动机没错,但是错的,却是他削藩的办法。

我们先看一下,朱元璋分封藩王的地图吧。


一、为什么要削藩?

大家可以看一下明初朱元璋分封藩王的地图。仅中原地带,就封了多少个藩王?而这些藩王占据着大量的良田,本身却不纳税,而他们的儿子成年之后,也要封王,长此以往,全国都被各地藩王霸占,官府所需的税赋何来?

没有税赋,你让一个中央王朝怎么进行有效统治?所以,削藩,势在必行。

朱允文在位时,削藩,靖难之役之后,朱棣在位,削藩也是前期主要国策。


三、朱允文其人与其父朱标的不同

而朱允文作为太子朱标的儿子,他身上有着父亲的优点,比如说,好读书,喜欢结交儒生,礼下于人,但是朱标作为朱元璋的长子,他的青少年随父亲朱元璋南征北战,行万里路,对于整个元末明初的社会,风土人情有着充足的了解,而对于军事、政治也有着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而作为朱元璋第一个儿子,朱元璋对他也抱着极大的期望,不但请宋濂等名儒为师授其经学,还经常言传身教,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令13岁的朱标赴临濠祭拜祖墓,希望藉机训练他将来为人君的本领,临行前,朱元璋教导说:“古代像商高宗、周成王,都知道小民的疾苦,所以在位勤俭,成为守成的好君主。你生长富贵,习于安乐。外出,沿途浏览,可以知道鞍马勤劳,要好好观察百姓的生业以知衣食艰难,体察民情的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到老家后,要认真访求父老,以知我创业的不易。"

但朱允文却不太一样,明洪武十年,出生于应天府宫里,生母吕氏,可以说一出生,便长于深宫,养于妇人之手,与其父相比,缺乏的偏偏就是阅历,其父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悲痛之余,把对儿子的爱转移到孙子朱允文的身上,于是在洪武二十五年,立其为皇太孙,开始教他一些执政方法,请名师培养之。

而朱允文也是一个应试教育的好苗子,可以说,在执政之前,一直表现良好,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貌似一个仁慈的好皇帝。

但是呢,朱允文也有自己的弱点,比如说,他腼腆而无治国经验;他好读书,但是他的叔叔们都是从小随朱元璋在东征西战中长大。比如燕王、宁王,都是在和北元余部的作战中长大,成长。

朱允文在太子府里读书的时候,燕王、宁王正在边境和敌人厮杀。

更重要的是,在朱元璋死后,他身边围绕的却是黄子澄、齐泰与方孝孺等大儒,这砦大儒也许讲起诗书学问来说,算是大家,哪怕放在后世,都是有名的诗书大家。比起易中天、于丹之流,强得不要不要。但是论起治国平天下,却不是他们的强项。

而被他们影响着的朱允文,于是面对朱元璋死后的情形,野心勃勃地想要削藩了。


四、朱允文的削藩政策。

朱允炆一继位,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削藩。在削藩顺序上,齐泰认为应先削实力最强的燕王,而当时的户部侍郎卓敬亦上疏请改燕王封地于南昌;但黄子澄反对,认为燕王有功无过,为了争取舆论支持,应该先找有问题的亲王下手。

继位第一年,被朱允文废掉的范围有周王、代王、湘王、齐王、岷王。

有的劣迹斑斑,比如周王朱橚,本身也图谋不轨,长史王翰数次劝谏,都没有接受。于是诈作发狂而离职。连朱橚的次子、汝南王朱有爋都向朝廷举报父亲图谋不轨。可谓自作孽不可活,于是朱允文遣李景隆突袭开封逮捕朱橚,把他贬为庶人,徙云南蒙化。建文四年(1402年),朱橚被召到首都应天(今江苏南京)禁锢。当然,收拾周王的最大原因,是因为他是朱棣的同母兄弟。害怕他随着燕王一起造反。
代王朱桂,性情暴虐,结果在建文元年,以一个罪名被贬为罪人。

湘王朱柏,于建文元年,有人告发其谋反,于是朱允文诏命,让其赴京师询问,结果,朱柏不从,自焚而死,时年二十九岁。
而齐王朱榑,因有人告发齐王有叛变意图,于是将其召至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废为庶人,与周王朱橚禁锢在一起。
岷王朱楩,因受西平侯沐晟控告而被罢免为庶人,改居漳州。

由上面的做法,大家也可以看出许多不妥,可以说不管什么原因,被开始削藩的几个小白鼠,不管其本人是否有罪,都一刀切,要么被贬为庶人,要么被圈禁。可以说,一夜之间,从王侯之身,变成普通老百姓,落差之大,令人寒心。

你如此做法,让后面的大头,实力强大的几个藩王怎么办?哪怕是本平没有异志,也为了自己的后半生计,为自己的子孙计,反他娘的吧。

都是朱元璋的后代,谁比谁差?


这就是朱允文削藩的几大错误:

一、削藩心切太急,刚刚登基,就对自己的叔叔们动起了刀子。

二、削藩次序不对,先易后难。

三、削藩手段太狠,令其他藩王心寒。

如果错一条,不是问题,但是三条都错了,所以,他的削藩引起了实力雄厚的燕王的警惕,在装病卖傻解决不了问题之后,再道衍和尚姚广孝的忽悠之下,奋着起兵靖难,在朱允文不断犯错的情况下,成功逆袭,成为明朝唯一一个藩王造反成功的皇帝,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永乐盛世。

所以电视剧里,说朱允文仁义的,都可以洗洗睡了,对自己的叔叔够狠(刚刚上台就急不可待的动刀子,还是一撸到底,哪里仁慈了?同样的事,可以对比赵匡胤的酒杯释兵权)。

削藩,对于当时的大明来说,不咨于一次重大的医学手术,需要主刀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有深厚的医学知识。而朱允文呢,只不过是一个刚刚学完理论知识,实操经验还没有一刀的实习生,以一些所谓砖家、叫兽、二把刀的指挥之下,就直接操刀走上了手术台,所以一场手术事故,就葬送了朱允文的政治生命。


所以,理想主义害死人,书本主义害死人。

我是木子君,欢迎听我讲历史。


木子君的小屋


不是他着急,而是我相信任何人看到朱元璋分封诸王的区域图,都会支持朱允炆削藩,而且要及早削藩。朱元璋是历史上著名的布衣天子,他英明神武,驱逐胡元,问鼎天下。但是人无完人,他最大的错误就是大量进行皇子分封。

朱元璋幼年孤苦,父母早亡,兄弟多饿死。所以,他非常信任自己的儿子,在他二十多个儿子中除了幼子朱楠早夭,二十几个儿子都被他分封到了国家的各大城市去做藩王。具体如下:

秦王朱樉,封藩西安。晋王朱㭎,封藩太原。燕王朱棣,封藩北平。

周王朱橚,封藩钱塘。楚王朱桢,封藩武昌。齐王朱榑,封藩青州。

鲁王朱檀,封藩兖州。蜀王朱椿,封藩成都。湘王朱柏,封藩荆州。

代王朱桂,封藩大同。肃王朱柍,封藩甘州。辽王朱植,封藩广宁。

庆王朱栴,封藩宁夏。宁王朱权,封藩大宁 岷王朱楩,封藩岷州。

谷王朱橞,封藩宣化。韩王朱松,封藩开源。沈王朱模,封藩潞州。

安王朱楹,封藩平凉。唐王朱桱,封藩南阳。郢王朱栋,封藩安陆。

伊王朱㰘,封藩洛阳。

全国稍微重要一些的大城市几乎都在藩王的控制之下,登基后的建文帝无异于周天子,所真正完全控制的地方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恐怕谁都会选择削藩以保江山。可惜,年幼的朱允炆毕竟不是年富力强正当年的叔叔们的对手,最终兵败如山倒,建文帝本人不知所踪。


经典守望者


有一次,朱允炆在东阁门外唉声叹气,正好被经过此地的黄子澄看见,他便上前问原因,朱允炆看他是自己人,便说了实话,他担心的正是他的那些叔叔们,万一将来要造反可怎么办才好。没想到黄子澄听后微微一笑,要朱允炆不用担心,他说:“诸王的兵力只能用来自保而已,如果他们敢造反,朝廷发兵攻击他们,一定能够取胜!”然后他又列举了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故事来鼓励朱允炆,表示只要朝廷出兵,叛乱一定会被平定。

朱允炆听见这些话,顿时大感安慰,他把这些话记在心中,并感谢黄子澄为他指出了一条金光大道。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脱离实际以古论今的例子,试问周亚夫在何处,你黄子澄能带兵打仗吗?

总结以上三人,有几个共同特点,都是饱读诗书,都是文人,都有远大理想,都是书呆子。

书生误国,并非虚言啊!

建文帝登基后,立刻召回方孝孺,任命为翰林侍讲,并提升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翰林学士,这三个书生就此成为建文帝的智囊团。

当朱允炆正式成为皇帝后,他找到了黄子澄,问了他一个问题:“先生,你还记得当年东阁门所说的话吗?”

黄子澄肃然回答道:“从不敢忘记!”

那就动手吧,朱棣迟早要反,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的判断没有错,他一定会造反的!


空山新雨


我们就明初,朱元璋之所以分封诸王说起吧,这样子更好的切入我们的主题。后面也能更好的为大家做解答。

明初分封势在必行,为国家巩固计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面临着诸多的困境,无论是政治方面、还是经济、地缘等条件都处于劣势。


就以地缘来说,明初时期西、南、北三面皆敌,就算是帝国内部不服王化的吐司更是多如牛毛;经济上,经济中心已由汉唐时期的北方南移江南地区,导致大明的都城不得不设置在应天(今南京),由权力中枢的江南转运军队、粮草辎重等赶赴边疆多有不便;再加上朱元璋认为元朝是因为宗室衰微的原因所导致的权奸当道,最终覆灭。

也正是这三点原因,朱元璋选择分封诸子为藩王镇守地方,以固大明江山。


建文帝时,削藩亦是势在必行

根据前文所说,朱元璋时藩封政策不仅没有问题,且能巩固新生王朝的局势。

但,随着朱元璋的励精图治,大明王朝的经济迅速恢复、边防压力也随着减轻。这个时候这群手握军权、行政、司法等实权的藩王将对朝廷来说始终是个威胁;此外不同藩王势力之间的相互阻隔更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鉴于这些原因,朱允炆削藩势在必行。


但,朱允炆还是太年轻了,过于心急与盲目的自信。过于心急,刚刚上台就要削藩,他的叔叔们哪里能服呢?

最让人无奈的是,朱允炆虽有削藩的大动作,却是在没有军事准备的前提之下,更重要的是没有政治家该有的狠辣,甚至对群臣说“勿让我有弑叔之名”导致军士头尾两缩,一次又一次让朱棣逃走,最终被朱棣推翻。

就长远来看,朱允炆削藩是正确的选择,只是朱允炆太过于心急,他比他的叔叔们年轻,其实完全有时间可以先治天下,期间利用叔叔们互相牵制,待到羽翼丰满之时,在行削藩之举。


像素说


朱允炆削藩是正确的,只是用错了方法。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为保大明“万世基业”,制定了藩王政策,将全国兵权收回自己手上后,分给自己的孩子们。

藩王们在自己的封地内的权利很大,拥有独立的兵权,同时还可以对地方政务、官员任免进行一定的管理。为的是以血脉为纽带,将整个朱家的江山绑在一起,地方拱卫中央。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藩王政策自然没有问题,但当朱允炆继位后,隐患就浮出水面了。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长孙(太子朱标次子,长子已夭折),继位时年仅21岁,在作为皇太孙时,只是协助朱元璋处理过一些奏折,没有太多的实际工作经验。而朱元璋分封的藩王都是朱允炆的叔叔且多跟随着朱元璋起义过,是能征善战之辈,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刚死,这些藩王还不敢有动作,时间长了,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削藩势在必行。

只是,朱允炆用错了方法,用错了人。

朱允炆刚继位的时候,各地藩王还是有些和他关系较好的,且朝廷拥有几十万大军,藩王们每人只有几万军队,采取怀柔之策,未必不能和平削藩,可惜开国功臣已被朱元璋杀光,朱允炆身边都是没经历过战事的文臣,刚登基就削了五位藩王,且对朱棣等藩王一再逼迫,终于,朱棣反了。

但是即使朱棣造反,全国上下也没有人觉得他会成功,毕竟当时的朱棣只有八百精兵三万军队,而朱允炆直接派李景隆带领五十万大军镇压,可以也就这李景隆,一次次的失败,最后开城门迎朱棣进城,彻底坑死了朱允炆。


追逐历史的光


朱允炆着急削藩,有三方面原因。


一、朱允炆不满意朱元璋生前的政治布局。

朱允炆登基后着急削藩的实质,就是一个熊孩子加上三个腐儒,根本没理解和信任朱元璋在生前的政治布局,自以为聪明,硬要反其道而行之。

简单点说,就是朱允炆“杠精”附体,非要拿自己的业余兴趣爱好去质疑爷爷的专业性。

其实朱元璋设立藩王,在当时并非没有积极意义,因为北方中原被胡化了两百多年,人心不稳,并且北元当时也还未灭,北方的整体边防形势并不乐观。藩王的存在,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北方诸省的官民体系,一方面还可以抵御北元军南侵,为中央做屏障。

明初藩王之于中央朝廷,是有价值的。

当然,朱元璋给藩王权力太大了,比如他告诫诸王,准许他们对任何违犯祖制的人,甚至是皇帝本人,他们都可以群起而攻之的权力,这明摆着就是为藩王造反留了隐患。朱棣后来造反,就是仗着这一条,说朱允炆违反了《祖训录》因而才明目张胆起兵的。

不过,藩王制度固然有弊端,但朱元璋生前对此已经有应对措施了。比如他削减了藩王的部分待遇和权力。在经过他的一番布局之后,藩王们已经只剩下领兵权还能拿出来得瑟了,而诸如其在封地内的收税、治民、任官、选官等权力,一概都没有。

而且就算是兵权,藩王们能掌控的兵力连全国总兵力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这跟明廷掌握的中央军相比,完全不够看。



不夸张的说,当时的藩王其实就是世袭武将而已,他们统御的兵力从绝对数上,看不出对中央能有什么实质性威胁。

因此从朱元璋的布局来看,对内对外,他为朱允炆登基当稳皇帝都已经铺平了道路。几十年后,藩王会不会造反,这个不好说。但是只要朱允炆继位后什么都不要动,最起码在他这一朝,他的皇位肯定是稳如泰山的。

然而,无奈熊孩子自以为高明,再加上齐黄方三个腐儒极力渲染藩王的威胁,偏要把朱元璋苦心布的局全盘推翻,颇有点拿削藩当政绩的意思。而朱允炆本人也才刚刚二十岁出头,太年轻,太幼稚,太想有所作为,对这些坑货们言听计从。于是乎,一场闹剧拉开了帷幕。

所以,朱允炆登基后着急削藩,最根源的原因是他不认可朱元璋的布局,认为藩王这种玩意压根就不应该存在。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削藩没什么不对的,但朱允炆明显是心急了。

事实上小朱同志根本就没想过“削藩”,他主张的其实是“废藩”。这才是他玩脱了原因。


二,朱允炆的政治野心很大,削藩只是他完成自己理想政治布局的其中一个环节而已。

紧接第一点说。由于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的谆谆教导,朱允炆对朱元璋的生前布局是有一些意见的。比如当时武将的权力过大,文官受到压制,朱元璋对江南诸省盘剥过狠,佛道等教受政策庇护,僧道们攫夺了大量肥田沃土,从而变成了有权有势的地主等问题,都是朱允炆上位后,急于要改革的弊政。

朱允炆当时计划的,是打压藩王,抬高文臣地位,贬抑武将勋臣,打压佛道两教,进一步完成中央集权。而既然有这么多事情要变革,那么削藩问题就不能拖延了。毕竟朱允炆的改革都违反了《祖训录》,藩王是可以借此攻击他的。他不先解决藩王问题,后面的改革都没法干。

所以,朱允炆继位后着急削藩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野心太大了,太心急了,藩王成为他改革的绊脚石,再加上藩王问题本身也最突出,于是藩王就变成了朱允炆操刀改革后的第一个牺牲品。



三,朱允炆心智不成熟,方孝儒、齐泰、黄子澄三人也过于迂腐。四个理想主义者凑一窝,干出急躁之事也不足为奇。

前面说了,朱允炆削藩,一方面是他自己想削藩,一方面是方孝孺这帮人劝他削藩。一个熊孩子,再加上三个大学究,很容易就干出异常傻缺的事情。

比如说,朱允炆削藩,既无计划(一月之内连削三王),又缺乏妥善的善后处理;再加之他本人刚刚登基,削藩速度过快,便导致了人心浮动的问题。

像这种失败举措,换做任何一个明白人,都干不出来,但当朱允炆和他的三个腐儒老师抱在一起时,就干得出来。

还比如,靖难之役打成胶着之势时,朱允炆后悔了,面对朱棣的求和,他动心了。毕竟一时还灭不了朱棣,有了答应的念头。结果这事让这大学究方孝孺同志知道了,他激烈地反驳了建文帝的“投降主义”情绪,并对形式又做了一番“高瞻远瞩”的分析。他认为只要调动辽东军队袭击朱棣后方,再配合前线将士追杀其主力,要剿平燕贼不难。

结果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方孝孺这种人除了一身正气外,可谓是百无一用。朱棣大军杀到南京城下,他还劝朱允炆君王死社稷。有他这种人辅佐,朱允炆干出继位就削藩,继位就突然六部大换血,继位就重文轻武的事情,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朱允炆的政治改革可以看出,他和他的三个腐儒老师并不是合格的政治家,削藩、重文轻武,原则上并无错。但是,大明在面对北有强敌,没有合适的替代者的情况下,唐突削藩并非治国良策。这不仅会导致北方的边防压力加重,而且还会导致武将对朝廷离心离德。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方孝孺等大臣确无保家卫国之作战能力。而多数地方武臣在靖难战争爆发后,对这场皇族内斗,也都保持着冷眼观望的态度。


总的来说。朱允炆削藩,其实质就是他和三位老师对朱元璋的政治布局感到不满,急于通过改革达到他们心中的理想政治格局。而这四位都缺乏削藩经验,或者说,缺乏执政经验,过于理想主义,尤其是黄子澄和方孝孺,屡次出馊主意,坑惨了朱允炆,这才导致朱允炆干出了刚继位就削藩的错误施政。


Mer86


藩王势大威胁皇权是历代王朝的通病,各统治者们都有削藩的例子,有的引发战争,惨败,有的打赢了,也有平稳削藩成功的,比如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还好消灭了叛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导致汉文明涂炭,唐朝削藩最后埋葬了自己,康熙帝的削藩引发三藩之乱,搞得差点退位,这里面仅有汉武帝小心翼翼的推恩令和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得以成功,可见削藩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周王朱橚,朱元璋5子,建文帝削藩开刀第一人,朱棣登位后恢复爵位,他对中药发展有贡献。

建文帝,长在宫廷中,没出过京城,对国家形势茫然不知,从小读些古书,一味听从老师黄子澄,师生俩就会食古不化,当时朝廷需要削藩吗?需要,藩王已有了拥兵自重的苗头,眼下非常迫切吗?并不一定,当时藩王并没与皇权决裂,比较听话的守着藩地,确保大明江山,所以建文帝如果削藩,引用前朝成功的例子,制定削藩计划,逐步推进,成功可能性很大。

湘献王朱柏墓。

当年朱元璋问皇孙儿,如果叔叔们势大,如何消除隐患,建文小兄弟的回答让朱元璋很满意,他说先要以德服人,以礼制人,如果道德上失去作用,就削封或改封,如果还不悔改,那就兵戎相见了。实际上建文帝决定削藩时,早将这番话忘到九霄云外了,削藩没有妥善处置的计划,先捡软柿子捏,手法太过卑劣,先拿周王小试一把,朱橚本来周王当得好好的,什么犯法的事没有,结果儿子朱有爋告自己谋反,建文一不调查二不取证,直接给逮捕废为庶人,周王除。

大同九龙壁,为朱元璋13子代王朱桂府前琉璃照壁,朱棣登位后恢复其爵位,朱桂活到明英宗时才去世。

以为多难,多繁琐的,结果小伎俩就将周王除掉,太过顺手,于是一月内连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朱柏畏罪自杀,第二个月又削岷王,什么礼、德,建文帝根本没考虑,直接把藩王往死里整,实际上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有反心没反举,但唇亡齿寒的道理他太懂了,自己的好日子要过到头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拉杆子扯旗造反,赌一把。


图文绘历史


对于任何一位有抱负的君王来说,藩王都是不可容忍的存在。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而对于中央政权来说,藩王也是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就说汉朝,藩王都作乱多少次了?

所以朱允炆想削藩很正常,但他为什么才登基就急着削藩呢?因为他认为“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且“拥重兵,多不法”。理由很充分,可最本质的原因,还在于他在政治上的稚嫩。

(电视剧中的朱允炆)

可怕的是,朱允炆重用的心腹也是些书呆子,比如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这三位全是当世大儒,理论知识一套一套的,他们认为应该削藩,那就即刻削藩,赶早不赶晚。至于能不能成功?理论上是能的,实际上怎么样他们看不到。

他们对朝廷的忠贞之心,天日可昭,没有半点怀疑的地方。但是,纯粹的书生治国,如同幼儿怀抱重器,带来的只有灾难性的后果。

被削的那五位倒霉藩王是周王朱橚、代王朱桂、岷王朱楩、湘王朱柏、齐王朱榑。

这几位藩王中,周王被削是因为他是燕王朱棣的同母弟,朱允炆防的是如果燕王造反、周王有可能成为其党羽——其实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朱允炆的政治才能很低下,这不是在打草惊蛇吗?明摆着告诉朱棣我怀疑你。等于是给朱棣示警。

那朱棣接下来会怎么做呢?当然是为了自保而暗中准备,比如招兵买马、打造武器之类的。

代、岷、齐三王平时多有不法之事,被削了王爵废为庶人也不算很冤枉。

但湘王朱柏是真的冤,他通画艺爱书法,是个文学青年,还崇道,自号“紫虚子”,权力欲望没那么重,对父亲朱元璋非常孝顺。朱元璋驾崩之后,朱柏悲痛得几乎要跟去,《湘献王神道碑文》上的记载是:“自太祖宾天,哭踊几绝因忽忽内伤,有弃人间意。”

这位叔叔都有弃世之意了,朱允炆还不放过,有人告朱柏有谋反意图、造假币,他也不查明(据说这本就是他示意的),直接派兵伪装成商队直抵朱柏的封地荆州,包围了朱柏的王府。

朱柏非常有血性,仰天长叹道:“嗟乎!吾观前世大臣,遇昏暴之朝,将诏狱下吏,便自引决身。亲太祖皇帝子,南面而王,太祖宾天,疾不及视,葬不及会,抱兹沉痛,有何乐于世!今又将辱于奴婢之人乎?苟求生活吾不能也!”

意思是:我听说前代大臣,遇到昏君残暴之朝,为避免受辱,即将被下狱时往往自绝而亡。我身为太祖亲子,太祖驾崩时不能亲往送葬,抱憾沉痛,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如今又即将折辱于奴婢之人吗?不,我宁愿一死也不愿苟且偷生!

说完他就和家人饮酒诀别,史书上的记载是“与宫人痛饮泣别,纵火焚其宫室美人。乘白马,执弓跃入火中死。”全家自焚了。

这事儿太惨烈,宗室们惶恐不安,给朱允炆带来了一些负面评论,使他不得不延缓了削藩的步伐,所以他恨这位叔叔,为其上恶谥“戾”。

朱棣也因此得到了宝贵的发展时间,打心眼里感激这位兄弟,靖难成功后为朱柏恢复名誉,改谥“献”。

(湘王陵墓)

总之,朱允炆削藩不是错,错的是方式。对于削藩,汉朝已经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例如“推恩令”,可朱允炆偏偏采取了最直接、最蠢的那种办法,没有威胁力的削了,有威胁力的留下。简直让人无话可说。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大家好,我是历史的影子!朱允炆登基后为什么急于削藩呢?

公元1368年,朱元璋结束了元末战乱的局势,重新统一中原。后来因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了朱标之子朱允炆,即明惠宗。然而随着朱允炆上台之后的一系列举措,导致各地藩王不满,北地燕王朱棣更是发动了靖难之役,结束了“建文新政”等的相关措施。

很多人认为,朱允炆之所以会被推翻下台,是因为激进的削藩措施激怒了他的藩王叔伯们。那么当初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为何要大张旗鼓的施行藩封政策?朱允炆又为何一定要削藩,他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下面我们逐一分析一下。

◤ 朱元璋分封藩王的前因后果 ◥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之所以施行藩封政策,是从明朝自身的内外环境考量的。明朝初年,朱元璋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和地理条件并不是很好。从地缘上,明朝南西北三面对敌,内部湖广、云贵、川蜀不服王化的吐司比比皆是;从经济上,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早已南移至蜀中和江南,迫使都城也不得不设置在南京,北方中原再难重新汉唐时期的绝对经济地位,这使得权力中枢从江南转运军队和粮草赶赴边疆多有不便;从政治上,不论是明太祖还是朝中大臣们,在讨论元亡教训时,均认为元朝中后期宗室衰微是致仕权奸当道,欺凌主上的重要原因。据于以上三点,明太祖朱元璋选择通过藩封的方式从各层面巩固大明江山。

仔细分析明初所封的二十余位藩王,他们的分布格局大致分为两大类,诸如齐、鲁、周、唐、伊等地藩王坐落于南北交通枢纽之处,成为保护全国经济动脉流动的镇守力量;另有燕、宁、辽、谷、代、秦、肃、晋、庆等地藩王则直抵北部边境,担负起了镇守帝国北部边疆的重任。可以看出,明初对藩王的分封是处于解决或震慑内外隐患的考虑而做出的安排,其中燕、晋等镇守北地的边疆藩王,其驻守之所与后来的九边重镇高度重合,甚至管辖范围更为靠北。

明初的宗室藩王虽然也会被朝廷拨付诸多岁禄,但却于后来仅仅为满足自身欲望开销的明朝藩王大相径庭。此时的藩王岁禄基本被用以抵扣王府本身军事和民政方面的开销用度,从一定程度上反而是地方藩王替朝廷分担了部分戍守费用。只是随着年岁的推移,藩王的俸禄开销也日渐增长,朱元璋晚年就曾注意到这一问题,并于公元1398年(生前最后一年)将亲王的俸禄由五万石削减到一万石,郡王俸禄由六千石减为两千石,郡王以下也各自削减不等。也就是说,到了朱允炆继位之时,其实并不存在地方宗室藩王对国家造成财政负担的情况。

综上所述,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根据特定条件制定了藩封政策并无太大问题,反而能够很好的稳固新生王朝的局势。然而随着明朝国内经济情况的逐渐好转、边防压力的减轻,继续保留这么多手握实权的宗室藩王将对朝廷集权构成威胁,同时互不隶属的藩王势力相互阻隔也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正因如此,当朱允炆登基之时,明朝削藩已经势在必行了。

◤ 朱允炆削藩失败的前因后果 ◥

前面提及朱允炆登基之后,明朝局势早已不同建立之初,削藩势在必行。然而如何削藩,削藩之后的部署却是一门大学问。当时摆在明朝统治者面前的有两大问题:1、削藩是否会对北境边防乃至全国造成影响?2、剥夺领主实权后的宗室藩王应当被给予何种身份和待遇?然而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两个问题,朱允炆都没给出合适的答案。

不同于父亲朱标的显赫地位,朱允炆母亲是元朝降臣吕本之女,初为朱标妾室,后因太子妃常氏难产而夭后,继为妃位。不仅如此,朱允炆的妻族势力同样微乎其微。当时明朝权力格局基本被手握地方实权的藩王群体、掌控中央军事权力的武勋集团和被反复打压的文官势力组成。朱标在世之时,不论是地方藩王还是武勋将士均与其关系密切。然而朱标的突然离世瞬间打破了明朝的力量平衡,迫使朱元璋不得不为皇孙朱允炆的继位铺路。

朱标死后不久,明太祖就狠下心来对武勋集团大肆清洗,并通过蓝玉案重创朝中武将势力。包括冯胜、傅友德在内的众多与藩王关系密切的朝臣公侯相继遭到株连。只是朱元璋此举虽然打击了武勋集团,提升皇帝对朝廷的掌控能力,却也促使武勋集团中出现众多不满于朱允炆继位之人,这为后来靖难之役朱允炆一方的屡屡溃败埋下伏笔。

在朱元璋生前,太祖爷孙量关于藩封问题就已经进行过一番论述。当时朱允炆对明太祖的答复是三步走策略,即首先以德服人、以礼束行,其次削减属地、改迁封领,最后便是拔刀相向。只是朱允炆以庶出、侄辈的身份削藩,不论于德于礼都说不过去;至于第二步骤的渐进式削藩虽好,却需要极其精妙的手段和技巧,只是朱允炆才不配位,又缺乏武勋集团作为支撑,实在是难以实施。最终朱允炆选择直接以皇帝权威的方式去威逼各地藩王,直接跨越了前面两步,出台即为激进的政策,彻底逼反藩王。

燕王朱棣反叛,发动靖难之役后,在实力并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凭借朝廷一方军队的诡异操作,最终竟然获胜,然而这也导致明朝削藩努力的夭折。后来明成祖朱棣虽然继续执行了削藩政策,所采取的却是通过经济特权的方式换取藩王对军事和政治权力的放弃。这种妥协式的削藩政策,导致此后明朝的藩王不仅未能在军事、政治等层面为皇帝分忧,反而逐步成为中央财政的包袱。缺少藩王和武勋制约的文官集团,终于可以开始重建文人官僚政治的愿望,并以皇权的旗号与皇帝个人权力反复拉锯斗争。

综上所述,明太祖朱元璋实施藩封政策是符合明初政治、经济和军事需要的决定。然而由于朱允炆孑然一身的朝堂新人形象和出身背景,导致朱元璋不得不对武勋集团进行打压。这促使朱允炆早在继位之前,就已经与宗室藩王和朝廷武将们拉开了距离。最终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上位,明惠宗谥号不被许可,后世据朱允炆年号,就将其冠以建文帝的称谓。





历史的影子


用现在的话来说,小伙子有点着急了,或者说是被身边人衷祸的拿不定主意了。但是大方向是对的,各个藩王的势力太大,而且都是叔伯辈的。对中央的威胁太大,或者是政策放不下去了,各地势力对上面不太听话,阴奉阳违。久而久之,皇权将得不到尊重。

个人觉得,不管朱棣是啥个皇帝。他夺侄子的皇位,就是叛逆!不是正统,不能入太庙。既然你的借口是清君侧,那为什么朱允文要逃跑,而且没有任何消息了,是死是活?如果是活着朱棣就是篡位,如果是死了,难道没有更好的继位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