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候 火锅复业第一餐:顾客吃到火锅很幸福,老板看到大家吃着火锅是件幸福的事

火候 火锅复业第一餐:顾客吃到火锅很幸福,老板看到大家吃着火锅是件幸福的事

店内就餐的顾客都隔着一定的距离。


当刘小刚拉开店门,将所有灯都打开,招牌重新亮起来时,一股幸福得想哭的感觉突然涌上心头。“47天了,又能看着大家在店里开心地吃火锅,真好。”

和他同样有强烈幸福感的,还有特意赶来吃“头一锅”火锅的顾客。

昨日,观音桥商圈的北城天街、九街餐饮等陆续开始恢复堂食,前提是必须遵守一系列严格的防疫规定。然而,商家和顾客都说,我们不怕麻烦!再麻烦,也是幸福的!

店家:测温、消毒、隔位就餐

今年是珮姐老火锅运营部长刘小刚来店里的第三个年头,也是他第一次离开火锅店热腾腾的现场这么长时间。

因配合疫情防控而歇业47天后,3月11日下午,接到区里通知:可以有条件恢复堂食。刘小刚抑制不住兴奋,风风火火跑去办理手续。签署安全承诺书、将店内全面清洁消毒、准备物料、审核员工健康状况,前一晚忙到9点过,将店内全面消毒几遍后才离开。

当晚,他的电话不断响起,有预约想吃火锅的,有祝他们重新营业顺利的。他既兴奋又忐忑,那种感觉就像要举行婚礼的新郎。

昨日早上7点,他就来到店里,和十多位员工再次做了店内全面消毒,一项项检查准备情况。

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是开业的必要条件。刘小刚说,除了员工持健康证上岗、配戴口罩和手套、每天两次全面无死角消毒外,客人进店也必须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测量,出示“渝康码”,填写信息。另外,要求员工与顾客尽量少接触,设置了安全的用餐距离——桌与桌之间保持距离,客人隔桌隔位就餐,上座率不得超过50%。

在每一桌客人吃完后,必须为餐位全面消毒,等待至少十分钟后,才能迎接新的一桌客人。

顾客:有人11点就跑来吃火锅

“终于可以来吃火锅了!我们盼了好久!”上午11点刚过,在洋河一路的珮姐老火锅江北店,就有第一拨顾客上门。王先生和朋友在测体温、出示“渝康码”、登记信息等程序之后,被安排在靠窗的一桌。当服务员端上热气腾腾的大锅,他赶紧拍照,发朋友圈。“太难得了!这一天等了好久!”他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疫情有所好转,现在又能吃上火锅,简直是比过年还高兴!

12点不到,做服装销售工作的罗小姐一个人从南岸专程赶来。“心心念念了两个月!虽然平时有火锅外卖,但始终不如在店里吃得痛快。”她说,沉甸甸的大铁锅,店里弥漫的火锅浓香,服务员阿姨的热情招呼,都是每一个重庆人不可缺少的生活片段。

虽然店里有20张桌子,但按照疫期规定,入座率必须控制在50%以下。12:10,店里的十桌就坐满了,后来的顾客需要在门外等。“没事没事,理解理解,安全第一,我们愿意等!”门外的顾客听到店员解释赶紧表示没关系。

老板:看到大家吃火锅是件幸福的事

31岁的赵晓燕是后厨主力,切配、打锅,样样在行,但她最拿手的是摆盘,平时一天最多可以摆500多盘菜。昨天得知复工后,赵晓燕激动了半天,提前在家温习了一遍几十种菜品的摆盘,昨日一站在厨房的配菜台上,她立即熟练地操作起来。

由于限制了客流,店里工作量也增加了,营业收入必定会受到影响。但刘小刚认为,开店前提肯定是保证做好防控措施,他们不怕麻烦,只要能保证客人安全吃到火锅。而就算亏本,也会坚持营业,希望恢复大家的消费信心,“不管是我们的客人,还是员工,都希望大家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他相信很快以后,大家又都能热热闹闹聚在一起,围着火锅大快朵颐。

同日早上9点,和刘小刚他们相隔只有数十米的潮火锅北城天街店店长吴海燕,同样开始了日常忙碌。“我们做火锅的,不就是盼望大家都能吃到一顿巴巴实实的火锅吗?”这个26岁看似柔弱的姑娘,从服务员一直做到店长,看到客人满意地吃火锅是她觉得最幸福的事。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