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瀋戰役——林彪的「優柔寡斷」與導演的「細思極恐」

《大決戰——遼瀋戰役》是一部正能量的主旋律電影,今天來分析一下

東北野戰軍指揮部在火車上討論戰局的經典鏡頭。這段鏡頭整個場景設計在一個火車站,火車上是我解放軍的精兵強將和武器裝備,都在嚴正以待。而此時,因為林彪的猶豫不決,前敵指揮部出現意見不統一,載滿士兵和武器的戰車停止不前,同時電報已發至中央,毛主席和周總理都很生氣。


此時,有輛背道相馳的火車呼嘯而過,喻示指揮部林彪、羅榮桓、劉亞樓三個人思想都在激烈鬥爭,林彪其實此時有掉頭打長春的意思,但很明顯,作為政治委員的羅榮桓不主張打長春,為了從全國戰局考慮,值得冒險打錦州。在這裡要強調的是,羅榮桓是東北司令部政治委員,實際上是黨在東北野戰軍的代表。

林彪發現意見不統一,憤然離開,而此時戰場容不得猶豫不決,隨後便有人報告炮縱司令員觸雷犧牲了,這可是一個縱隊司令員啊!很大的犧牲,導演在這裡就是要體現戰場瞬息萬變,優柔寡斷會帶來巨大傷亡。

最終還是政委羅榮桓顧及大局,堅持毛主席的方針,主動下車走向林彪,導演特意先給了兩人相向而行的鏡頭,然後再共同向火車前進方向走,暗示著黨指揮槍才能前進,再接下來就是林彪的個人高光時刻,整個戰役形勢、地圖、部署都在他腦子裡,早已謀劃良久的部署一下子和盤托出,同時,劉亞樓也快速複述一遍,一點不差。導演通過這段戲,表現了我解放軍指戰員的過硬軍事能力,此處是這組鏡頭的高潮。

部署完畢後,導演給了個火車鳴笛啟動的鏡頭,喻示著只有堅持毛主席思想,團結一致,黨指揮槍,才能使新中國的列車不斷向前[耶][耶][耶]

應該說這組戲,導演編排的真是細思極恐,大家知道林彪是個有錯誤的人,但他在革命戰爭年代貢獻是巨大的,能力是突出的,如果沒有過人的能力,毛主席後來也不會選他當接班人。但他後來叛逃對黨和國家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這樣的人物在一部主旋律大電影中,人物刻畫是很難處理的,通過以上鏡頭的設計和拍攝,既反應了主題思想和歷史事實,又不至於造成對人物的過分宣揚,真的是大手筆,無怪乎《遼瀋戰役》是經典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